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毛姆、鲁迅、村上春树的挚爱,读到灵魂发颤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情绪稳定的AI是比父母更好的老师吗? ·  昨天  
每日人物  ·  《哪吒2》,救活县城倒闭电影院? ·  昨天  
每日人物  ·  县城新贵,爱上新能源豪车 ·  3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第一次带女儿“打针”,故乡的旧秩序与新生活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跟“病人”一起疯 丨幸福课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2-23 20:18

正文

遇到让你恼火不已的人怎么办?和他一起“疯”


你今天也遇到了“病人”吗?他们不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但足以让你恼火不已。他们会莫名其妙地爆发如火山或冷漠如冰川,做出些但凡有点理智就不该做的事。你完全不知何以如此,亦不知该如何应对。最终你气得半死,无法理解他们的脑回路,只能将之归结为“有病”。


遇到这种“病人”该怎么办?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家马克·古尔斯顿(MarkGoulston)认为,有更好的办法——跟对方一起“疯”。


当然,这里的“疯”是你有意识地认同对方,采纳对方的视角,向对方靠拢,而不是被对方气得也失去了理智——那就大大不妙了。


古尔斯顿建议的“一起疯”,大致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识别出对方正处于非理性状态。可以这么判断:假如一个人说着逻辑不通、不合情理的话;对事情和他人的判断都大为扭曲远离事实;一言一行对自己无益甚至有害;你试图跟他讲理,却发现他极其顽固根本听不进去时,基本上这人正在“发病”。


一旦确定了对方处于这种状态,就别再说“你先冷静一下!”“你疯了吧?”“你病得不轻!”“你怎么能这么想?”“你现在失去理智了,我以后再跟你说。”“别胡说八道了,我跟你说,这才是事实……”类似的话绝对没用。对方不但听不进去,还很可能变得更加不可理喻。


第二步,你得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个“病人”本质上是好人。一时发病是其来有因,而不是无缘无故发疯。


首先,绝对的混账确实存在,但是人群中的少数。绝大部分人都是如你我一般的肉体凡胎,有冷静自持的时候,也有失控发疯的时候。很多时候,你并不能确切知道对方的本质或动机。你所能改变的,只是你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因为你的信念会影响你的情绪、生理反应、行动和传递出的信息。除非你是奥斯卡影帝,否则当你内心与一个人为敌时,他一定看得出来。同样地,当你发自肺腑地觉得这人是伙伴、是好人,他也看得出来。这些信号传递过去,就会自然起到火上浇油或是安抚平静的效果。


第三步,展现出自己是友盟,不是敌人。允许对方说话,允许对方发泄情绪,带着共情去认真聆听。不反击、不挑刺,跟对方站到同一边。有需要时严肃道歉,说“对不起”“我很抱歉”“我要为我的所作所为向你道歉”。


此时第二步的信念尤其重要。假如不先将对方预设为“好人”,你就很难做到第三步。


第四步,当你完全确定对方已经冷静下来——比如,对方可能也开始向你道歉,或者开始赞同你的一些话时——才开始讨论逻辑和事实,重新将对方的思考回路导回理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