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寒塘渡鹤
公众号:管中可窥豹访古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收藏爱好者看展爱好者面食爱好者博物馆的搬运工不久病成医,主治膝关节能吃过期食品希望能去到更多的地方,见识世界和人生的多样性。见得越多,认知才会越开明。喜欢访古,拜访故居、陵墓、遗址、石窟寺、人文处所,喜欢寻访角落中的历史,探寻世界的细节。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优秀人物的品格,让人神往。追求独立思考,力求有基于自己认知的独立见解。喜欢结交朋友,讲求以诚待人。努力追求自由的性情和宽广的胸怀,力求大度包容。爱吃面,会做面。人生最痛快的事情,就是和志同合的人做志同道合的事。我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寒塘渡鹤

我的时间从哪里来

寒塘渡鹤  · 豆瓣  ·  · 2018-02-25 04: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何尊,西周早期,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经常有朋友问,你咋老在外面,老在玩,不上班吗?我来解释一下,我这些时间从哪里来,确切地说,是我“浪”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个字:挤。 首先,正常上班,而且休假也就是国家规定的年假,并没有比别人多,而且我平时很少休假,一般都留给春节。我出门多是因为有时候出差多,比如2017年我出差144天,占全年天数的39.5%,其实也不是特别多,另外有11天自己出去玩。看起来多是因为我出门会抽空去转,觉得值得分享的东西就会发朋友圈,所以别人看起来似乎就老在外面。 出差的特点是时间不固定,但并不闲。出差的周末原则上都是要工作,而有时候非周末也会出现空闲,这和坐班不同,不好掌控,也缺乏规律。把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这就是时间的来源。

所以你看到周中你们在上班,而我在什么地方溜达,但你可能不知道你们周末休息的时候,我在上班,都是一样的,出差不会有太多的时间让你闲着。

双龙纹玉佩,西汉,狮子山楚王墓,徐州博物馆

每个人喜欢做的事不同,出差工作的间歇中,很多人习惯待在宾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工作,他们很可能就在宾馆睡觉看电视或者上网,或者一群人凑一起打牌,而我只是把这些时间用来出门。 比如前阵子在连云港,我们一群人,连着十天没休息,第一个周末的两天和第二个周末的周六都没有休息,到周日才休息一天,这天他们大部分人都在宾馆休息,而我出门去了连云港市博物馆。虽然那天因为下雪,天很冷,而且这个博物馆我之前也去过一次,但我还是想再去一趟。当天博物馆几乎就我一个人,等到我下午一出门,里面立刻把门挂上了,也快到下班的点了,他们就等我走赶紧提前下班呢。

释迦坐像,武周,山西博物院

转车途中也是可以挤时间的。只要能在正常的时间内到达,在中转站是可以放宽时间的,当然这个得规划好中转点及目的地的行程,保证方便程度。 比如有次去山西朔州,在太原转车,我大早出发,十一点多到太原,把下一趟车买到两点五十,保证最后到朔州再去目的地,不至于太晚。而在太原我有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这至少能保证我在山西博物院膜拜两个多小时。 比如前阵子去连云港,需要从徐州东站转车坐大巴,总共三个小时高铁和两个多小时汽车,一天足够,一块的同事一起买了接近下午四点从徐州出发的汽车,他们又买了十二点从北京出发的高铁,而我买了八点多的。我当天早上六点多就出门了,这时候他们还在被窝里,我十一点四十就到徐州东站了。当我到徐州博物馆的时候,他们才从北京上高铁,等我逛完徐博,回到汽车站(汽车站在徐州东站边上)时,他们才刚到徐州东站。中间有四个小时,足够我在徐博待两个多小时。并没有耽搁行程,但内心多了些满足。回程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基本上把徐博看遍了,如果下次再有机会路过徐州,我就要换另一个博物馆了。

乐舞俑,西汉,驮篮山楚王墓,徐州博物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到达当天或者回程当天,早走晚回,挤时间。比如回程,一般当天能到的,大家都习惯买早上的票,下午到,第二天上班,这样不太劳累,从容些,也是常理。但我一般都是买下午的票,晚上到,这样又挤出半天时间来,第二天也照样上班。 比如有次在内蒙,从呼市回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的火车,我买了下午三点的票,早上早起处理完事情,赶到呼市才十点多,这样我有四五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我去了趟之前没去过的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然后又去回民街吃小吃,再去火车站,晚上到北京接近十点,虽然折腾,但感觉充实。

瓯窑青瓷点彩牛形灯,东晋,浙江省博物馆

有次从杭州回,我买了三点多的高铁,回到北京接近九点,但我有半天时间可以去趟浙江省博物馆,除去拖延的时间,也有两三个小时的游览时间。有次从宁波回,我用早上的半天时间走遍了老外滩历史街区,然后中午回,那之前去过两次老外滩,都是晚上,不足以细致观察。上面那次去山西从太原回程,我花了大半天时间看完晋祠,然后五点多回。有次从洛阳回,我花了大半天时间看完龙门石窟,然后五点多回。另一次从洛阳回,我在下午去了关羽的墓关林,然后睡一晚上卧铺回。 最近一次去合肥,办事当天并不能确定结束时间,但到下午三点多事情结束了,另一个同事就回宾馆休息了。确实忙了大半天,中午都没有休息,但我出门就立刻打车去了安徽博物院,我们住的宾馆就在办事地点的边上,但我并没有把电脑放回去,而是直接去了博物馆。考虑到下午完事的可能,我早上出门就背了相机。皖博四点就不让进了,五点闭馆,我必须争取时间。好在离得不远,我三点半就到了,有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在里面转悠。然后晚上又去了趟市中心,看了看合肥的中心街区。第二天我依样画瓢,买了中午的票,早上又去了一趟皖博。本来想买更晚些的票,但晚上回去还有约,就只能买中午了。

铸客大鼎,战国,李三孤堆楚王墓,安徽博物院

前两天我回家也是这样挤时间,反正我也抢不到直达的票,就索性在宝鸡住一晚,然后第二天早上去中国青铜器博物院朝个圣。之前买的从宝鸡回家的票是中午一点四十三的,但我担心早上在博物馆的时间不够,权衡好几次,在回来前一天改签到两点四十五了,这样又多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除去早上拖延的时间,我在这个博物馆待了有三个多小时,我把四个主要的大展厅和一个小的特展全部看完,并拍了所有的展品和文字,剩余的几个小展厅简单看了下。这个博物馆的大头算是看过了,心满意足回家,基本都在计划中。

秦公镈,春秋,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当然,时间紧张就需要提早计划,以免白费功夫。另外就是折腾也辛苦。

去徐博那次,我只是早上在高铁上吃了点早餐,为了抢时间,从下车到回到汽车站,我整个中午都没有吃东西,因为找饭馆吃东西也得费二三十分钟。直到三点多到汽车站,我才踏踏实实吃了碗泡面。

去宝鸡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院,我住在离火车站近的高新区,附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吃早餐的地方,最近的走过去也有点远,我就在最近的超市买了零食准备到博物馆吃,但是到了后一直没顾上,直到一点多出门,才吃了一口,整个早上都没有吃东西。很多次也都是来不及吃,或者只能在火车站吃。 有次路过武汉,需要住一晚,我当天下午到,下车没先去住处,而是拎着箱子直接去了黄鹤楼,出了黄鹤楼,直奔陈友谅墓,当时六点多了,天已经黑了。陈墓就在黄鹤楼边上的长江大桥的路基下面,距离倒不远,但它在桥的另一侧,要过去得下楼梯,再从对面楼梯上去,然后过去后又找错了,来回找了好几趟,箱子并不轻,弄得我满身大汗,真是很囧,最后折腾好半天才找到。当时几米高的上面的路面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反衬着下面灯光昏暗的墓区异常安静,能看见墓碑和墓冢,牌坊上“江汉先英”的字样还能看清楚,但墓碑和边上介绍牌上的字已经看不清了。按照我的惯例,先磕头拜,拜完转悠,开闪光灯拍照。

陈友谅墓,武汉

另外,这几年高铁发达起来之后,四五个小时左右能到的地方,一个周末就可以去一趟,也不耽误上班。以北京为例,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内蒙,甚至浙江陕西湖北吉林都在半天能到达的路程圈内,再结合那种睡一晚上的卧铺车,这些地方的大城市,一个周末足够去一趟。我的哥们阿德几乎每年都会去上海看F1,作为狂热的体育爱好者,他一个周末去一趟上海看F1,套路上游刃有余。 折腾还是很辛苦的,但辛苦也是值得的,人只有对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只是很喜欢浪,就会尽可能挤时间。 我最推崇的历史人物伍子胥说:“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就是说,太阳下山了,而路还远,我只能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所以他十七年如一日终报大仇,掘墓鞭尸,快意恩仇。司马迁夸他:“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不是真正的大丈夫,怎么能做到这份上。我们当然没有子胥那么牛逼,也谈不上不择手段,但是子胥这句话就是告诫我们:要抓紧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

时间,是挤出来的。 个人公众号:管中可窥豹。欢迎关注和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水木文摘  ·  这样的姑娘,才美到极致
8 年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国内外安全文化经验集锦 _PPT
8 年前
点点星光  ·  家 (说的太好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