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高考研究 | 从山东真题的视角看2024年甘肃高考历史卷选择题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07-09 00:00

正文

都说山东卷是真题中的杠把子,2024年山东卷又是一骑绝尘,更是因为几道题充满争议引起了百家争鸣,可是也苦了山东的学生:你们都争来争去,我们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里又如何选择?


经历过山东真题的厮杀,如果考生跳到其他省份,想必会直呼过瘾。似曾相识,又手到擒来。第1题考点一致,都考查新时期时代中后期生产力的发展与中华早期文化;第2题紧扣课标,考查秦汉大一统;第3题的北魏时期是山东卷自2020年以来从未考查过的历史时期,不过甘肃地处西北地区,考查历史上的民族政权很正常,比如第17题又考查了西夏等政权;第4题考查大唐盛世;第5题考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第6题考查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第7题考查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第8题考查抗日战争,确实考查的角度与山东卷不同;第9题考查新中国外交,与山东卷一致;第10题考查改革开放;第11题考查罗马法;第12题考查中世纪后期西欧教育文化发展;第13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第14题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5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境也是老掉牙的;第16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际影响力。




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解析:模拟题中曾经考查过中心部落,这个大房子也有点类似,都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部落组织日益复杂,部落首领就是部落组织的一部分。社会矛盾加剧、劳动分工明确都无法体现,D直接排除。

2.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解析:“ 式”的目的是保障文书格式的统一,进而有利于秦朝国家治理,故选C。根据度量衡、严刑峻法、地方治理排除ABD。

3.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

解析:结合材料可以看出修订律法体现了立法结合,深受儒家影响。故选A。

4.据碑志记载,李素,波斯人。唐天宝年间,其祖奉命出使中国,获赐李姓;其父李志,任广州别驾;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先后任翰林待诏。从李素家族的经历可以看出,唐代

A.兼容并蓄促进文化认同

B.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

C.使节往来增进文明互鉴

D.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中罗列了三个史料:其祖、其父、本人及其子,共同说明了唐朝对外来人员的包容促进了李素等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博学攻文。故选A。

5.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解析:这道题之前考过很多类似的题,找深层原因就要从经济层面考虑,正好第一句就是:商品经济繁荣,对白银需求大。故选D。

6.19世纪70年代,英、日等国一方面以廉价棉纱倾销中国,另一方面从中国大量进口棉花,致使中国市场棉贵纱贱。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棉纱进口量与棉花出口量都大幅增加。纱进棉出的“纱花对流”现象加剧,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族企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卷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D.传统家庭手工业日渐兴盛

解析:考查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故选C。

7.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国人视以为耻,各地掀起“纪念国耻”运动。国耻日的选择,一般以5月7日即日本提出最后通牒之日为国耻日。但自5月20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5月9日即北洋政府接受条约之日为国耻日。这一转变说明

A.北洋时期政治上分崩离析

B.国人认为救亡应以自强为本

C.北洋政府的外交彻底失败

D.国人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解析:考查救亡图存。国耻日由5月7日变为5月9日,说明国人对北洋政府的软弱不耻,要救亡必须要自强。故选B。其他选项根据程度词和时间可以排除。

8.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政府动员妇女参加纺织生产。当时有报道称:白三老婆参加纺织组解决了全家穿衣的困难, 丈夫更尊敬她 了。参加纺织组的妇女身上都有几十块钱,有了 财产使用权 ,不像以前完全依赖公婆丈夫。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妇女在大生产运动中

A.家庭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B.实现性别平等同工同酬

C.成为边区劳动生产主力

D.物质需求达到高度自足

解析:根据丈夫更加尊敬她和财产使用权可知妇女家庭经济地位提高。故选A。

9.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自1961年起,中国队连续在三届世乒赛中战绩辉煌,宣告世界乒坛“中国时代”的到来;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综上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

A.掀起全球乒乓球热潮

B.实现了体育强国梦想

C.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

D.已成为民族文化象征

解析:两个分号,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乒乓球运动激发爱国热情,成为国家与人民,中国与外国联系的媒介,选C。

10.下图为1990年到2012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统计图,图中数据反映出

A.私人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

B.汽车制造业成为新型支柱性产业

C.人民群众对自驾游兴趣日益增长

D.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了交通现代化

解析:私家车从1992年开始出现,增长速度较快,说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交通现代化。其他三项也不属于核心考查对象。

11.古罗马时期,家长在家庭中权力极大,子女所获一切财产均属于家长。但独揽大权的屋大维上台后,军队听命于皇帝,法律规定,子女在军队服役期间所获财物,即军功财产,可由子女自由处置。军功财产的特殊性体现出

A.军队是皇帝的独裁工具

B.家长制不利于帝国统治

C.帝国法律尊重个人财产

D.军功财产获取极为不易

解析:这道题属于里面较难的一道,我在A和C中徘徊,最终结合课标和核心考点,认定高考考查的角度应该从尊重个人财产这一现代主流价值的角度考查。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为了巩固统治,法律规定军功财产由子女自由支配,这一特殊性体现的精神就是法律尊重个人财产。

12.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之初,主座教堂主事( 高级神职人员 )掌握授予教师执教资格的专有权。 之后 ,教皇颁布谕令,规定主事 只能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 ,决定是否向申请者授予执教资格。执教资格授予权的变化表明,巴黎大学中

A.教师摆脱教会管控

B.教师行会地位上升

C.主事权力彻底废除

D.世俗自由风气盛行

解析:中世纪后期西欧的教育发展,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材料可以推知教师行会地位上升,有利于教师积极性和专业性的提高,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