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一北
这几天,一段视频在朋友圈火了。
南京地铁站里,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醉躺在墙角,崩溃痛哭。
“我和老婆来南京打工,几年了,什么苦都尝遍了。
为了签单,天天陪客户喝酒。
我真的不会喝酒, 不会喝酒……”
赶来的警察安慰他,而他只是摇头:
“没办法,真的没办法。
”
十几分钟后,妻子闻讯匆匆赶来。
男子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说:
“宝宝,对不起,我真没用,我对不起你!
”
妻子没有一声责怪,也不顾丈夫身边的呕吐物,蹲下身子心疼地抱住了丈夫。
她轻轻地拍着丈夫的后背,像安慰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安慰丈夫。
短短的一个瞬间,却让很多网友泪目。
如果不是心中太多苦楚,谁又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痛哭失声?
只有经历过才明白,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的不容易。
成年人的每一次崩溃,都是一次次失望的积攒,最后在某一刻溃不成堤。
就像视频里的小伙子,为了保住工作,天天出去应酬,哪怕检查出了胃穿孔,依旧奔波不停。
但最后,却依然没有等到签成的消息。
签不成,就拿不到工资,甚至还要丢掉工作。
而丢了工作,又怎么面对跟着自己一直吃苦受累的妻子。
那一瞬间的心酸、无奈、委屈……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懂。
正如网上那句话,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
因为一个钱字,成年人可以把尊严狠狠地踩在脚底下。
有一次,公司召开销售会议。
一个区域经理因为报告里有一个错别字,被总经理劈头盖脸骂了半个小时。
有些话,真的刻薄到了极点。
那个区域经理,一米八的大汉,始终低着头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并且脸上看不到一丝不悦。
只是不经意间,我看到他双手的拳头握了握,又松了下去。
后来,我去他所在的城市盘点。
在饭桌上旧事重提,我竖起大拇指说,真的佩服你的涵养。
他不好意思地笑道:
“说不生气那是假的,有一分钟真想掀桌子怼回去。
可转念一想,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又多,老婆又刚失业,我要是再丢了工作,这个家怎么办?
所以,我只能忍着。
再说了,被骂几句,也不会掉块肉不是。
”
他说得云淡风轻,背后又有多少隐忍不发。
不由想起了那句话:
成年人,是被生活扼住了咽喉,想回声“去你TMD”转身就走,一动弹,却被扼得更紧。
所以我们面对生活的刁难,忍得多辛苦,也要强颜欢笑。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卖药赚了钱,几个人在刘思慧上班的舞厅里庆祝。
舞厅的经理要求刘思慧上台表演艳舞,程勇表示拒绝,再三强调说今天刘思慧是客人。
僵持中,刘思慧尴尬地待在两人中间,没有生气,只有害怕与焦虑。
之前,为了能给女儿治病,她不得已做了舞女,跳起了艳舞。
但现在,哪怕卖了药赚了钱,哪怕这份工作并不体面,她也不敢轻易放弃。
对于成年人来说,比起让家人过得好,自己体不体面真的没那么重要。
知乎有个问题:
哪一刻,让你觉得生活不容易?
下面有3500多条回答。
有人捡了4000多个塑料瓶,只为了给上大学的女儿买一个银手镯。
有人用变了形的可乐瓶子装开水喝,心里挂念的始终是孩子的冷暖。
有的在外打拼,几年不回家,就为了孩子能够上得起一个好学校。
我自己最愧疚的是初中时的一次拒绝。
那一年,父母每天都会去地里收别人不要的高粱杆,然后加工成箩筐去城里卖。
有一次他们让我跟着去记账,我借口说作业多,没有去。
我看不下去父亲为几毛钱跟人争得面红耳赤,更不想在市场偶遇我城里的同学。
后来的后来,我才一点点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那一年,爷爷胃癌晚期,住院治疗已经花光了我们家的所有积蓄。
那一年,我要中考,可是高中的学费,还没有着落。
为了把这个家撑下去,爸妈想尽办法、竭尽所能。
……
《请回答1988》中有段旁白:
“偶尔觉得妈妈很丢人,为什么连最起码的脸面和自尊心都没有呢?”
“那是因为,比起她自己,她还有更想守护的珍贵东西,那就是你。”
成年人拼了命的想要钱,是因为想要拼了命地护住最亲最爱的人。
网上曾有一个热门话题:
35岁以上请回答,如果让你回到25岁,那你如何过生活?
下面满屏的回答,都说年轻时就要多赚钱。
其中一个回答特别扎心:
“如果回到25岁,我就
拉下脸皮去借点钱。
如果当初我愿意去借1.8万,就能租下小学门口的那个早点摊,现在每年能赚10多万元,而不用像现在这样每天只能打零工,还必须把我爸从市里的医院转回来乡镇卫生所,看着他受罪,而自己无能为力。
”
年轻时总以为谈钱庸俗,后来才懂得没钱的苦。
钱就是选择权,它意味着在父母生病时,可以选择更好的医院;
在孩子长大时,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
也让自己和家人,可以拥有更优渥的生活。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明白了赚钱不是一种自由,而是一种责任。
就像去年郑州街头,那个在路边痛哭失声的成年人,父亲得了癌症,经过多轮治疗后,都没有好转。
心里难过的他,不敢在家里哭,只能偷偷跑出来,在路边发泄自己的无助。
让人动容的是,发泄完之后,他往回走的步伐,依旧那么坚定有力。
没人知道,生活里到底有多少磨难,等着我们;
也没人了解,我们到底要奔波多久,才能无惧岁月的磨砺。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后余生。
但也是在这种苦楚中,我们渐渐明白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
那个下班后跑滴滴的白领,用一个月的收入为女儿买了一把小提琴;
那个过年都不舍得回家的民工,用省下的路费给父母买了几瓶药酒;
那个深夜起来码字的作者,用赚来的稿费给不满周岁的儿子买了奶粉。
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好的?
就是从你被苦难压得痛哭,哭完后抹干眼泪依然无畏前行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