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重庆首张!西藏首张!新疆首张!中国信保助力西 ... ·  2 天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重庆首张!西藏首张!新疆首张!中国信保助力西 ... ·  2 天前  
安徽司法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宁夏药安早知道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宁夏药安早知道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听他说话就知道了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09-24 07:00

正文



导语: 为什么说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听他说话就知道了?与你一起探讨。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走上管理岗位,你一定要“会说话”。

彼得·德鲁克说: “一个领导者的话语可以对团队产生两个方向的作用,一种是破坏力;一种是凝聚力。”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你要发挥领导力,领导力语言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那些真正的领导者,总能通过自己的话语,将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引领团队,不断地打胜仗。


所以, 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听他说话就知道了。


下面这7句话,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领导力。


“让我来”

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不是看他的头衔、职位,而是 首先体现在责任和担当上。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乏抱怨的人,缺少的是在棘手的问题上能够挺身而出,主动举手,说“让我来”的人。


让我来干什么呢? 让我来承担责任,解决眼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有些人虽然在领导的位置上,实际上是没有担当的,当团队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会选择往后退,缺乏主动扛事的勇气。


这样的人,是没有领导力的。没有人,愿意追随软弱无能的领导。


我讲一个例子,遵义会议,你肯定知道,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当时由于战略上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


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没有坐在那里等总书记和常委解决问题,而是挺身而出,举手说“让我来”,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之后,毛主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赢得长征的胜利。


你看, 关键时刻有担当,这就是领导力。


“跟我上”

通常,管理者做事的态度,有两种: 一种叫做“给我上”,一种是“跟我上”。


什么是“给我上”呢?就是,他觉得自己是领导,和下属是不一样的,上前线打仗是下属的事,所以总是坐在办公室里要求别人,命令别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属不可能有同甘苦共患难的感觉,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什么是“跟我上”呢?就是他有主人翁精神,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同时把下属当成亲密的战友。因此, 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冲在前面,不会躲在后面。


我举一个例子。贝佐斯是亚马逊的创始人,每年圣诞节的时候,美国的电商公司特别繁忙,因为大家要送礼,会从网上下单买东西。


那个时候,亚马逊在库房里分拣货物的工人会特别忙,非常辛苦,工作强度大到什么程度呢?亚马逊甚至会直接把救护车停在仓库的外面,以防万一。


这个时候贝佐斯干什么呢?贝佐斯不是去慰问工人,而是亲自到库房里跟工人们一起配送货物,这就是贝佐斯在说“跟我上”。


曾国藩说: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你要让别人相信你,就要用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做出榜样,以身作则胜千言。


“你的想法很重要”

在管理工作中,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指挥员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他们也会觉得,自己身为管理层,懂的一定比员工多,如果员工对自己的工 作“指手画脚”,会显得自己很没有地位。


于是,他们听不进下属的意见,总是习惯性反驳。


当下属说出一个想法时,话还没说完,就立马打断他:你说得不对。


渐渐地,下属就不说话了,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


毛主席说: “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想法。如果你不注意倾听下属的想法,不但会让下属失去信任,也会让你信息闭塞,做不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你要善于倾听,要鼓励下属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议。


当下属说出来以后,无论意见是好是坏,都给予肯定的反馈:“你的想法很重要。”


当你说出这句话时,就表明了你愿意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决策过程。下属们也会觉得自己被尊重,被信任,会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先从优秀的倾听者做起。


“我相信你能行”

约翰·马克斯韦尔在《‌领导力21法则‌》中提出: 信任,是领导力的根基所在。


信任是双向的,如同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你被信任,另一面是你信任他人。


有些人是做不到对下属的信任的,他们总觉得下属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此不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完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被欣赏的需求。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不懂得欣赏下属,看不见下属身上的优点,那他永远也不会进步。


心理学有个“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人际期望效应”。


什么意思呢?当你看下属不顺眼,觉得他能力不行,态度也不好时,往往是越看越不顺眼,越看毛病越多。等过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就真的越来越差了。


相反,如果你真心地欣赏、表扬某个下属时,他可能真的就越来越出类拔萃,最后成为你期望中的人。


所以, 你 要懂得欣赏下属,要信任下属的能力,认可下属的价值。


当下属承担起一项重要的任务时,不要担心他会搞砸,而是要不断给他信心:“我相信你能行,大胆去做吧。”


一句“我相信你能行”,能让他们勇往直前。


“你不会,我教你”

管理学大师戴维·尤里奇,曾提出过一个公式: 领导力有效性 = 领导力特性×领导结果。


一个人是不是具备领导力,关键还是要拿到结果,要能成事。


结果从哪儿来?从团队而来,从下属而来。


所以,当下属不会做的时候,你要有“教练员”的心态,主动承担起辅导和培养的责任,告诉他:“你不会,我教你。”


如何做好辅导和培养呢?核心就是传帮带。


①传,是传承。 你要培养员工,教给员工做人和做事的标准。


②帮,是帮助。 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绩效,72%是由他的上级决定的,他自身决定绩效的比例只占28%。


所以,你作为领导,要给予他资源,要辅导他,帮助他完成绩效。


③带,是带领。 他不会做的时候,你就要像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


在课程《 一线管理者实战指南 》中,我讲到了,辅导业务的时候,我们有一个16字辅导方针: 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


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我们公司,但凡我亲自带人,教下属做业务,用这个方法重复两三次,就带出来了。


不要幻想自己教一遍,下属就能上手。在辅导下属时,要将那些你认为理所应当的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展示给下属,“我教你怎么干?”


这样,下属才会明白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才能不断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下属的成熟度越高,你的领导水平就越高。


“责任是我的,功劳是你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