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语更生动,让资讯更爆炸!
一周一词,「新」说「旧」语
最近的韩国很是热闹。
韩国首尔麻浦区一男子日前在给总统文在寅留书后,一边高喊反对韩国政府部署“萨德”,一边点火自焚,最终不治身亡。
侧面反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都是很有点数的。
从今年2月27日乐天集团决意为萨德部署供地到如今部署完成,期间咱们多次强烈敦促立即停止并取消萨德部署。
后方是美国“助推”,前方是中国“强硬”,不管怎么样,反正就在这“一推一拉”间瓜熟蒂落了。
从“
萨德
”事件发酵开始,所有人都说它特别厉害,但这个“
特别厉害
”到底是一什么概念呢?
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弹道导弹作为一种
国之重器
,目前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
变态
”,一言不合就能全方位扫射:可携带多个核弹头,准确命中不同目标,当然在这之中还可以“虚晃一招”来点假弹头,让人出其不意、防不胜防。
在接近目标的过程中,弹头还能释放诱饵扰乱雷达系统。多数弹道导弹的飞行高度在数百公里,速度在10马赫之上。这就让一般的防空导弹只能望洋兴叹。
▼
因此,如何有效拦截弹道导弹,降低核威慑,成了各军事大国的追求,导弹防御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但“有没有”和“管不管用”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要想让导弹防御系统“用的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反导系统一般由
预警卫星、拦截弹、作战指挥中心
三大部分构成。在实际操作中,缺一不可。咱们就拿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来说。
一般而言,导弹防御系统分
四大阶段:
▼
一、当敌方发射导弹时,
预警卫星
会首先识别目标并发出警报,起到一个类似哨兵的作用,接收到信号后,反导系统就会进入战备状态中。
预警卫星
▼
二、当导弹进入雷达探测范围内时,
预警雷达及
X波段雷达
就能更为精准的对导弹进行定位,传回数据,密切监控,随时直播
导弹飞行的信息变化。
X波段雷达
▼
三、
指挥中心接到
“GPS”定位后,就
会为导弹
“量身定制”
作战计划
,万事俱备只等发射拦截弹。
▼
四、一旦
“东风”有了,便
立即
发射拦截弹
。但发射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
X波段雷达
依旧会
“
监控
”
敌方导弹,根据
“风吹草动”及时调整飞行姿态,确保准确性。 瞅准后释放拦截器,同目标导弹来一个“you jump,i jump”的最后拥抱,然后“Boom”!大家都懂的。
最后为了确保无后顾之忧,还会发射第二枚拦截弹,再插一刀。
▼
照理说,这一流程走下来应该也差不多了,但是有一种
分导式多弹头
非常让人
“伤脑筋”
。
弹道导弹的飞行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段、中段、末段,
美军这一防御系统是在中段拦截。对于分导式弹头来说,中段拦截就并不是
“稳”的
。因此美军在后来的
“爱国者”导弹
和
“萨德”系统
中均设
末段拦截弹头
功能。
其中
“萨德”系统
以营为
单位,每营由
6辆导弹发射车,1具雷达、1辆指挥车组成,
探测距离可达
1500公里,
射程
200公里。
使用的
AN/TPY-2型X波段雷达有超过2万个天线单元,
配备数字波束集成处理器,不仅能反导还可探测隐形战机,密切监视军事活动,极具攻击性,确实需要咱们警惕。
▼
话说回来,萨德毕竟也只是一种末端防御系统。对韩国来说,朝鲜有数百发短程地地导弹,如果用“萨德”来拦截朝鲜短程导弹的话,很快就会“力不从心”。进一步来说,完全充当了掩护美军基地的“靶子”。
反过来说,只有当中国向韩国发射导弹,或者向韩国西海岸附近的美军舰艇发射导弹的时候。萨德才称得上是“物尽其用”。
然而以咱们如今的军事能力而言,必然不会像朝鲜那样“一言不合就地震”制造恐慌。别的不说,就说东风-21C\D、东风-16等这些新一代中程导弹,就算萨德每枚拦截弹能拦截一个来袭目标,且命中率高达100%,
但终究能体会到来自“中国数量”的颤抖
。狂风暴雨来袭,雨伞再大,又如何?
因此导弹防御系统确实厉害,但由于技术、成本等并不等于“天下无敌”,且弹道导弹也不是吃素的。这俩之间的斗争,谁输谁赢还真说不准。
反导路漫漫,但“中国速度”无法估量,若真等用上“萨德”那一天基本也就
穷途末路
了。
穷途末路
//读音:
qióng tú mò l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