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蓝色食品(鱼和其他水产食品)的环境影响,提供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淡水消耗、陆地土地占用以及氮和磷排放的标准化估计。文章涵盖了全球产量近四分之三的物种群体,并讨论了不同种类蓝色食品的环境压力差异。研究还通过建模分析了改善环境绩效的机会,并提出了优化饲料转化、提高产量和改进捕捞技术等措施来降低环境压力。尽管蓝色食品在环境评估中常被低估,但它们为可持续饮食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具有较低的环境负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随着食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蓝色食品作为营养的重要来源,其环境绩效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研究背景强调了改善环境绩效的机会,并推进了环境评估的数据匮乏问题。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了统一的方法,利用已发表的研究和数据集确定了关键的清单数据,并采用了综合报告数据。这种方法覆盖了全球蓝色食品产量的70%以上,为研究提供了全面的评估。
关键观点3: 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的环境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饲料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海藻和贝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最低。在捕捞业中,底栖物种捕捞的排放量偏高,而小型远洋鱼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最低。此外,氮磷排放、水资源使用和土地使用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观点4: 干预措施的效果
通过建模分析,研究发现优化饲料转化率、提高产量和使用低碳捕捞工具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环境压力。其中,饲料转化率是水产养殖缓解环境压力的关键。
关键观点5: 研究结论
蓝色食品是低环境负荷的优质蛋白来源,增加蓝色食品在饮食中的比例有助于减轻食品系统的总体环境负荷。政策和技术干预的重要性也被强调,政府、企业和公众需合作优化政策并推广低排放技术。此外,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全面评估蓝色食品的生态系统影响。
正文
鱼和其他水产食品(蓝色食品)为更可持续的饮食提供了机会。然而,由于蓝色食品很少被纳入环境影响研究相对于产品的巨大多样性,综合比较受到限制。在这里,我们为覆盖全球产量近四分之三的物种群体提供温室气体、氮、磷、淡水和土地压力的标准化估计。我们发现,在所有
蓝色食物中,养殖的双壳类和海藻产生的压力最小。
捕捞渔业主要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小型中上层鱼类产生的排放量低于所有投喂的水产养殖,但比目鱼和甲壳类产生的排放量最高。
在养殖的鳍鱼和甲壳类动物中,鲟鱼和鲟鱼的温室气体、氮和磷排放量最低,但用水量最高,而养殖的鲑鱼和鲑鱼使用的土地和水最少。
最后,我们对干预情景进行了建模,发现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以减少所有饲料组的压力源,增加鱼类产量可以将土地和水的使用减少多达一半,优化渔具可以使某些组的捕捞渔业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
总体而言,我们的分析确定了高性能的蓝色食品,强调了改善环境绩效的机会,推进了数据匮乏的环境评估,并为可持续饮食提供了信息。
食品系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产生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温室气体(GHG)排放,占据了一半的无冰土地,并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三的淡水,还导致富营养化。
然而,该系统仍未能满足全球营养需求,全球有8.2亿人缺乏足够食物,同时每三人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作为营养的重要来源,蓝色食品(如鱼类和其他水产食品)平均环境压力较低,为在较低环境负担下改善营养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改善营养”、“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以及“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然而,蓝色食品在食品系统的环境评估中常被低估,并且对其压力的研究也较为有限。例如,我们对蓝色食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土地和淡水使用的研究较少。此外,蓝色食品通常被归类为少数几种宽泛的类别,掩盖了生产方式的多样性。现有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异,结果难以直接比较。因此,迫切需要以统一的方法,全面评估蓝色食品多样性的环境绩效,尤其是在蓝色食品需求增长、水产养殖比例上升及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
文章提供了每吨可食用蓝色食品的温室气体排放、淡水消耗(水使用)、陆地土地占用(土地使用)以及氮(N)和磷(P)排放的标准化估计。从已发表的研究和数据集中确定了一组关键的清单数据(即材料和能源投入,以及农场水平的绩效数据),并采用了统一的方法。借鉴了来自世界各地1690多个养殖场和1000个独特渔业记录的综合报告数据。研究结果中所代表的23个物种群覆盖了全球蓝色食品产量的70%以上。讨论了标准压力源未涵盖的环境影响,最显著的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最后,利用模型来识别和量化改进机会,并讨论实现这些改进的公共和私人政策选择。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这些结果有助于确定蓝色食品目前和未来的机会可持续的饮食。
在水产养殖业中,淡水鱼养殖与海水鱼养殖种,饲料生产均是水产养殖业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而
海藻和贝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最低。
在捕捞业中,比目鱼、龙虾等底栖物种捕捞排放量偏高;
小型远洋鱼类(如沙丁鱼、鲱鱼)的温室气体排放最低。
饲料生产仍旧是水产养殖业种氮磷排放的主要来源;
海藻和贝类在氮磷的排放仍旧最低,因其无需饲料和密集养殖,而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
水资源使用方面,鲢鳙养殖过程中的损失最大;
土地使用方面,鲑鱼和鳟鱼等集约化养殖物种占地较少。
刺网卷网的形式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危害最大,碳排放量最小;
陷阱笼网的形式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危害最小,而碳排放量最大。
水产养殖与捕捞渔业在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淡水使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塑料污染、抗生素抗药性等也成为了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