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专注于0-3岁宝宝的喂养与教育,认真研习育儿用品,分享育儿心经,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央视纪录片《镜子》,别等到对孩子绝望了,才后悔没早些看到这个~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5-17 19:59

正文

前段时间,你有没有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是什么样的片子让人大附中为此停课半天?是什么样的内容让学校下通知要求学生家长一起观看?

这就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

这部刚刚在央视教育与法制频道分三集播完的纪录片因何引起教育界的强烈讨论?我们首先通过纪录片的第一集来感受一下吧!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镜子》第一集


之所以取名《镜子》,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总导演、央视《天网》栏目制片人卢钊凯说。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


《镜子》第二集


《镜子》第三集


内容很简单: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简单的内容却反映了不简单的问题。


01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却一心想要“自由”

家住武汉的家明(均为化名),15岁。 是个网瘾少年,不愿上学,黑白颠倒。 看得出家明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孩子却一心想要“自由”。 江普一行人来接家明时, 他情绪激动,嚷嚷着不愿受“控制”。 听着孩子的嘶吼, 父母只能在门外抹泪。

02

孩子完全叛逆,家长无威信力

17岁的高三学生张钊, 因谈恋爱已经辍学4个月, 还不让父母在家里住, 见到教育机构的人, 张钊的反应也很激烈, 直接往门上撞。



被制止后, 他对着父母破口大骂, 以为要送他去找杨永信……


03

家长很少关注孩子,孩子变得暴力、黑暗

和家明、张钊不同, 14岁的泽清, 一直表现得很平静, 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听说有中央台的跟拍, 他才接受这个教育机构, 竟然是因为有“存在感”。 泽清沉迷于网上下棋, 面对母亲的关心, 他却说她“贱”, 甚至动手。



然而, 这些并没有得到父亲的及时制止。


和母亲的说法相反, 泽清一直觉得自己存在感为0。

这段自述也许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对母亲拳脚相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