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领域新与旧的界定,让不少零售企业产生了焦虑,王增庆认为,超市尤其是实体零售业态,一定要结合顾客的变化和消费的变化来考虑发展的方向。他认为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是助推自我创新的决定因素。
消费升级对于商品结构甚至产业结构都会带来根本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超市发也在发生变化:增加餐饮服务,引进更多的专卖店业态,享受更全面的线上线下互联网服务。王增庆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超市发能够达到2017年销售提升5%、毛利提升10%以上,保证北京市场前三名地位的目标。
变量才是最重要的常量。其实,超市发的变化并非始于今年,为了无限接近社区居民,满足消费者层级的变化,超市发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来适应。例如小业态和业态细分就是超市发根据消需求演化出来的结果。
从目前的状态看,超市发将原有社区超市模式根据“分类管理、精细经营”的原则细化为五个分业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定位,承担相应的市场功能:
-
社区超市。
定位便捷化,面积在500平方米以内,服务商圈1公里范围内,针对价格不敏感流动性年轻顾客。
-
生鲜超市。
定位是家庭化,面积为500-1000平方米,围绕家庭的需求做好相关商品的服务和提供。
-
生活超市。
定位是精致化,面积为1000-1500平方米,精选果菜、生鲜、奶制品、副食、调料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提高生活品质。
-
食品超市。
定位是实用化,面积在1500-2000平方米,满足顾客各类食物的消费需要。
-
综合超市。
定位是突出体验化,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提供更多的现场制作没事和生鲜日配品以及粮油副食,家具用品,基本满足顾客的日常需要。
根据未来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超市发自己的战略规划,主打便捷服务以及品质生活的生鲜超市和生活超市将是超市发接下来重点业态。
生鲜超市是超市发集中供应链优势,为社区中一家人的餐桌服务的话,生活超市则是为了满足注重品质生活消费者需要,从数据上看,中青年消费者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空间。
2016年5月23日,超市发北京蓝润店重装开业。这是一家标准的生活超市,定位服务中高段位顾客,突出便利化生鲜餐厨服务,以品质和便捷作为差异化吸引周边优质顾客。
店面由知名设计公司重新设计和动线规划,主打品质和便捷,本身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超市发蓝润店的面积由此前的2400平方米压缩为1200平方米,改造之后的商品数也由此前的9000多个SKU缩减为当前的3600多个(不含蔬果)。同时,蓝润店削减了百货、家电、日杂等品类,最终聚焦到食品和少量厨房用品。
王增庆认为蓝润店并非高端超市,而是选品更精致、精准,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蓝润店的平效和人效都有明显增加,其年轻顾客的数量增加了大约15%。
技术升级层面,王增庆认为“零售创新发展都和技术产生迭代作用相关。”寻找未来的方向,技术是绕不开的门槛,不管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物流技术还是线上线下整合技术都会加速零售商业体进化。
就互联网技术运用层面看,超市发也并未落后,例如与百度外卖、美团等第三方合作的小到家配送服务,第三方支付服务还有正在试点的电子价签、自助结账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