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强核报国•赋以咏志 | 《核城赋》 ·  3 天前  
中核集团  ·  人事任免 ·  4 天前  
中核集团  ·  《人民日报》:“一堆一器”辉映强国之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走进核理化院:六十载正芳华,从巨人肩上走过去,全速前行!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24-10-04 08:19

正文


金秋九月,天津迎来最美的季节。此刻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而不炙热,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一辆满载媒体记者的车穿过天津的大街小巷、洋楼古街,到达位于津南的中核集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院区。



9月23日,“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之路”媒体行收官路线首站走进核理化院/公司,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中国能源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电力报、中国科学报、新华网、中国网、环球网等媒体的记者从这里出发,沿着科学家精神传承这条主线,开启“从‘开业之石’到‘中国核城’”的寻迹之旅,感受老一辈核工业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以及新时代核工业人接续奋斗的先进事迹。



1964年,伴随着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为满足我国核燃料事业发展需要,作为我国同位素分离技术与装备研制的重点科研机构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的前身——华北六〇五所在天津建立;几经变迁,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于1989年正式更名并沿用至今。自诞生之日起,核理化院担负着强核报国的崇高历史使命,而一位女科学家的名字,始终与这个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就是王承书。



王承书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我国同位素分离理论奠基人,曾任华北六〇五所副所长。回顾核理化院60年发展历程,以王承书院士为代表的核理化人始终秉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作风,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铸就了我国铀浓缩事业诸多“国之重器”。



01

这个纪念馆,为她而建


在这里,核理化院为王承书先生建设了一个纪念馆。在这个面积500平方米的地方,王承书的著作文章、学习笔记、照片视频等影视资料被一一精心收集展示,我们通过这些物件,仿佛与这位优秀的女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精神交流,试图理解她处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所思所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王承书等无数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国内,积极投身祖国核事业建设。转变研究方向就像是人生路途中的急转弯,而为了核事业发展,王承书先生三次转行、三次“我愿意”,隐姓埋名三十年,凭着一往无前的精神与勇气应对那“转弯处”的离心力,像一颗至关重要的万能螺丝钉,用自己转变的轨迹填补了中国核工业起步阶段的几次危机,一生践行“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铮铮誓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位居功至伟的女科学家,在生活中却简朴到让人难以置信。“有人说,王承书先生‘有权不会用、有钱不会花、有福不会享’。”王承书先生的学生、退休前任中核集团核理化院高级工程师的张连合对此深有体会,王先生从不搞特殊,每天都在食堂自己排队打饭。她对自己总是“抠抠搜搜”,对党和国家却是无比大方。从入党时起,她就从280元的工资中拿出200元交党费,剩下的80多元还经常用于资助生活困难人员以及学术资料购置等。她在遗嘱中,将个人书籍和科技资料全部送给了核理化院,点滴积攒的约10万元存款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另有零存整取的7222.88元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组织。



对祖国,王承书先生总“常觉亏欠”。她在临终遗言中仍说道:“虚度八十春秋,回国已三十六年,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未能完全实现回国前的初衷,深感愧对党、愧对人民。”通过这一场简短却又深刻的活动,终于得以了解王承书先生作为一名女科学家、一名党员纯粹的人生,终于理解她的学生评价她的那句话“她是那种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她淡薄名、利、权,用一生追求完美。”


02

“让年轻人从我的肩上走过去”


在参观王承书纪念馆时,有一段介绍让人印象颇深,讲解员介绍说,王承书先生最初的理想并不是科学家,而是成为一名老师。她说到了,也做到了。王承书先生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一代,在铀同位素分离技术方面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而这些人后来也成为了领导或技术骨干。



她曾说,“我就要做人梯,让年轻同志从我肩膀上走过去。我把我的学生培养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安慰。”时至今日,王承书先生的“纯粹而质朴”的科研和生活态度也并不过时、从未消逝,它们被当作宝贵财富一直被传承和弘扬,并在核理化院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得以体现。在与核理化院老中青年科研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了这一点。



“从2006年成为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本科生开始,我和核工业的缘分就已经开始结下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核理化院四所副所长姜磊如是说道。在这里,姜磊迅速成长、独当一面,成为核工业新生代科研人员中的“佼佼者”。在他心中,核理化院老一辈科研人员的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简单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爱护是刻在骨子里的。



“我2015年正式参加工作后,刚好和陈念念院士同住一个小区。当时陈念念已经年岁比较大了,但我上班的时候经常会在路上碰到陈院士,那个时候我就会静静走在他的后面,追随着陈院士的步伐不上前打扰他。其实对我来说,有的时候看到他的背影也已经是一种‘精神洗礼’了。”姜磊回忆,此前有机会参加陈念念院士主持的技术鉴定评审会,他更像是一个“技术大拿”而不只是一个“领导”,会把鉴定最后给出来的意见逐字逐句推敲确认,确保鉴定成果和技术能够更好、更全面、更到位地展现给大家。院士的严谨认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院领导在召开重要的技术交流时,会让所有参与项目的技术骨干和青年员工一同参与讨论,鼓励大家逐一发表对技术的理解与看法。‘你们是核理化院的未来’是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现在,姜磊成长为团队的主心骨,带领一批青年人不断探索、攻关、突破,同时也把这一行为延续下去。


敢于压担、敢于放手、默默关注、适当指导,让核理化院青年科研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迅速成长、成为骨干。姜磊说:“当前,无论是集团公司还是我们院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空前,对项目经费支持力度、科技人才培养举措、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都达到了高位。”2018年以来,中核集团启动了青年英才计划,旨在攻关一批底层关键技术,加快前沿技术、多领域交叉技术探索与研究,培养一批核工业新生代领军人才。我们相信,未来这里还会有很多个“姜磊”再脱颖而出,一同挑起中国同位素研发事业的大梁。


03

女性研究人员也在起着更大的作用


“女生不适合学理科?”1930年,18岁的王承书被保送进入燕京大学攻读物理专业,四年后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结婚会成为女性学业与事业的累赘?”1941年,王承书打破巴尔博奖学金“只为未婚的单身女青年”这一规则,被密歇根大学录取,成为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的女弟子,三年后就拿到博士学位。她总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世俗强加给女性无形的“枷锁与歧视”。


王承书先生曾在文章中欣喜于“新一代原子能研究人员迅速成长的同时,女性研究人员也在起着更大的作用。”几十年后,一批女科研人员延续着王承书先生的希望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行。2023年10月16日,中核集团核理化院通过自主研发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也标志着我国在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99%这个数字,就是周红艳带领的检测、转化团队集智攻关的成果,而这个团队女性科研人员比例达70%。“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周红艳带领团队进行200多次检测,不断研究优化样品的处理方法,终于取得突破,最后拿出来的测试结果完全超出了国际客户的预期。



核理化院稳定同位素研发从“星星之火”发展至今,已具备硼、硅、镍、锗、钼、镱等12种元素20多种同位素产品的供应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提到稳定同位素的现在与未来,周红艳仿佛眼里有光,“近几年,稳定同位素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我为自己能在研究领域工作,为伟大祖国的核事业添砖加瓦而深感荣幸、骄傲、自豪,我们团队就是要像王承书先生那样,勇攀科学高峰、探索科学前沿,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难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突破,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更多同位素产品开发和稳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我最大的力量和智慧。”



近年来,核理化院始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勇担同位素分离技术创新链产业链链长使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同位素分离技术与装备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为核工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2021年10月16日,核理化院铀浓缩技术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核理化人在新基地上也踏上了新的征程。如今,王承书纪念馆就坐落于此,默默见证着她所爱护的一代代青年科研人员越过“巨人”的肩膀,在“强核报国”的路上焕发着璀璨的光芒……





推荐阅读
黄河边上的神秘工厂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投稿系统

作者 | 刘洋

摄影 | 闫绍辉

视频 | 核理化院 郄树一   核伙人视频工作室 中国日报

责编 | 王思淇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