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民微分享
“赵民微分享”是赵民的自媒体频道。以长期的读书阅世经验,为您分析行业动向,判断经济大势,点评最新时事,指点心中迷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每天阅片500+,你的眼睛正在“拉警报”! ·  14 小时前  
丁香园  ·  6 岁男孩喉咙长「菜花」,做了 17 ... ·  昨天  
drpei  ·  孩子发烧到底应该少穿还是多穿? ·  2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2024年合成生物学行业盘点:突破、挑战与展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赵民微分享

谁能穿越西域?

赵民微分享  · 公众号  ·  · 2018-09-19 10:00

正文

文章来源: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作者:征战斯芬克斯


自从张骞代表汉王朝走通西域丝绸之路以后,这条沟通欧亚大陆的重要路上交通线的最东端就被打通了。中国人也从此加入到了这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贸易活动中,并且用自己特产丝绸和茶叶,为这条漫长的陆路命了名。


是骆驼是马?


丝绸之路是 一条险途 ,无论从哪个方向哪条路出发,都会经过各种不寻常的地形。在路程的每一段,根据载货、载人、战争等不同的需求,以及地形和补给方式的不同,甚至需要在各个路段更换优劣势各不相同的交通工具。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心理准备,是 很难穿越 这条畏途的。


在内燃机发明之前,丝绸之路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还是 马和骆驼



马的速度较快,在通过 平整的戈壁滩 时有巨大的优势,如果试图穿越丝绸之路的是军队,那么马一定会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对于一些单人单骑,没有运输负担的人来说,骑马也会是一个好选择。


在大多数描绘张骞通西域的图画和雕塑中,都是把他放在了一匹马上,而非骆驼上。作为使团的首领,并且后来还牵扯进了军事争端,张骞骑马的形象是很合理的。


敦煌壁画中的驯马图(北周)


后来试图单枪匹马穿越西域前往天竺取经的玄奘法师也是马匹的拥趸,还用自己的好马换了一匹“瘦老赤马”骑,最终凭借这匹 老马的识途能力 逃出了危险。


中国古人能够用马走通丝绸之路,其实还要感谢他们在临近地区能获得的 马种类。


中原能够从周边地区获得的马匹是 蒙古马 ,这是一种古老的马种,体格虽然不大,但身躯和四肢都比较粗壮结实,肠胃功能和耐渴能力也比较强,作战的水平不太好,但在 恶劣环境下生存 是最合适的。在紧急情况下,把这些马放在半荒的草原上吃草,就能够补充体力了。


比起印象中的高头大马

蒙古马确实看上去朴素了很多

有点温柔的狡猾


当然,走通了丝绸之路的马也并非只有使团和僧侣的坐骑,还有 作为商品的马 。出产于大宛国中的汗血宝马,是从小奔跑于帕米尔高原边缘费尔干纳谷地的奇马,被汉武帝认为是“天马”,也就成了西域向中原输出的好货,后来更是成为了汉武帝西征大宛国的口实。


然而这样的好马是很金贵的,作为仪仗队和精英骑兵可以,让它驮货走戈壁就太 暴殄天物 了。经常负责在丝绸之路上驮货的,应该是 骆驼


土库曼斯坦的驼队

在西方人的眼中充满了新奇

(内亚丝绸之路当时虽趋于衰落,然尚未断绝)


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其实骆驼这种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动物 并不好驯服 。由于智商高,骆驼要是不想听话,能捣的乱比烈马更让人头疼。骆驼的蹄子上还有 敏感而脆弱 的肉垫,一旦破裂非常不好治疗。《沙漠驼影》的作者罗苹·戴维森就认为,骆驼比马还要金贵,她要不是为了穿越沙漠才不会骑这些动物。


没办法,商队需要驮货穿越漫长的沙漠地带,有求于驼,骆驼们耍大牌也 只能接着。


从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段向西,越深入内亚就会发现使用骆驼作为交通工具的人越多。从玉门关往西的商业通道,基本上就要依靠缓慢的驼队开拓。从这里开始的丝路,无论是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翻越天山、帕米尔高原,都要以一个一个绿洲作为跳板,绿洲中间则是漫漫的沙路,即使是蒙古马也很难坚持下来。


完成这样的长途贸易/旅行

没有骆驼还真是不行


对于当时的商人来说, 来自巴克特里亚(中国史料中的大夏国)的优质骆驼, 就成了宝贵的资产。这个主体位于阿姆河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的国家,盛产健壮又聪明的骆驼,让各国商人趋之若鹜。考古工作者甚至这里的古遗址中发现了产自四川的竹子和丝绸,用于交换好骆驼,可想而知这种交通工具在丝路的吸引力有多大。


巴克特里亚在历史上又称巴克特拉、吐火罗

作为中亚枢纽的一部分

这里是通向印度世界的枢纽

其文化也因此与众不同



奇异生物闯西域


马匹和骆驼虽然好, 可惜就是太贵 。大商队和国家使团可以斥巨资购置这些动物,没有巨额投资能力的人 也不是只能干瞪眼了 ,穷人自然有穷人的活法。


都说驴是华北的灵魂坐骑,这明显是只把目光放在了汉族传统的农耕区,只要稍微联想一下阿凡提,就会知道 驴同样是西域的灵魂坐骑。


可以说是非常灵魂了


法国学者皮诺(Georges-Jean Pinault)曾经对丝路重镇龟兹国出土的进出关记录做过调查,发现驴是当时进出龟兹的重要牲口,在很多商队中的数目 甚至超过了牛马。


比如有一支只有3个男人的商队,只带着15头驴就进入了龟兹国。还有一支只有女人的商队(事实上这些人是龟兹女奴市场即将上架的商品和女人贩),也骑着驴进了城。而且对于人贩子来说,恐怕这些 作为交通工具的驴子 ,比商品都值钱。


故事很悲伤,画面却有一种 谜一般的喜感。


还有一种动物也是西域的 灵魂坐骑 ,一般不多见,但是一旦出现在史书上就有一鸣惊人的效果——大象。


人们印象中的亚洲大象生活在湿润的印度

而熟悉干旱的大象生活在非洲

似乎都和西域搭不上关系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道:“复东北行五日,逢群贼,商侣惊怖登山,象被逐溺水而死。”玄奘法师在从揭盤陀国,也就是就是今天塔什库尔干出发之后,遇到了一伙山贼,把同行的人和牲畜都冲散了,还害一头大象溺水,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了。玄奘能从这从抢劫中捡回一条命也是福大命大。


但值得关注的是, 他们队伍里居然有一头坐骑是大象。


玄奘他们遇险的这一段路,位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到中国新疆和田之间,本来不是适合大象生活的干旱地区。


根据猜测,只能认为是丝绸之路穿越瓦罕走廊之后可以向南通到印度(这不正是玄奘法师要去的地方吗?),把 南亚的物种 带到了丝绸之路上。


虽然玄奘走的这段路环境恶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