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拉姆·查兰:家族企业传承如何在变中求新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9-12-16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目前,家族企业在中国私企中占比已超八成,其中近半数创始人即将步入花甲之年。预计未来10年间,家族企业的传承与交班将成为中国商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尤其在当今高度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中,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打破了各行各业的边界,给相对保守的家族企业进行传承带来了更大挑战。2019年12月9日,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与被誉为“当代德鲁克”的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拉姆·查兰出席了三亚财经国际论坛的“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颁奖典礼,与中国企业家和学者一起探讨家族企业如何应对不确定年代中的传承难题。


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海峰(右)与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左)
共同为宜信家族办公室传承学院落户三亚揭幕



家族企业传“什么”


中国现在面临着民营企业家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交班的过程,这不仅关乎财富的传承,也关乎社会前进动力。研究和推动好传承,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凡意义。一说到家族企业进行传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财富具体形态和载体的代际间转移。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家族企业对于财富积累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管理,以及创业精神乃至商业文明的传承。如今的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家族企业的财富积累和业务发展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传承的过程中要有更好的创新和变革,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求。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为传承积累什么?拉姆·查兰给出了答案。在如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的时代,唯有不断地寻求和捕捉新创意、新理念、新动向,才能重塑企业的未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格外留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变化中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中往往隐藏着宝贵机会。从宏观上看,全球经济GDP达100万亿,如果每年增长3%,意味着3万亿美元的新增量,而中国,2018年的GDP达90万亿人民币,按6%的增长计算,有5万亿的新增量。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万亿市值的企业。例如,苹果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估值过万亿的公司,如今现金储备达2600亿美元,全球有16亿人在用苹果产品。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苹果江河日下,但熬过难关,苹果就能走上更快的发展轨道。目前,苹果发现的下一个增长点是医疗,正在这一行业厚积薄发的过程中。


拉姆.查兰大师(右)与查兰大师中国业务负责人杨懿梅(左)现场为宜信财富传承学院授课


除了新的信息和机会,企业的传承离不开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今很多民营家族企业都面临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建设和流失问题,数字化转型和重塑让这一挑战更加严峻。查兰表示,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引进外部人才,才能建立新能力,确保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一、定义你所需要人才的具体经验、技能、和性格禀赋,因为并非每一高量级的经理人都适合企业自身现状。二、民营企业或创业型企业的规模可能无法与大公司媲美,因此具有宏伟且清晰的愿景,对于吸引和保留人才非常重要。“要告诉员工的不是今天公司有多大,而是我们一起可以把事情做多大”。三、选拔人才时,尤其是高量级人才,往往需要付出高代价,比如股权。“真正的人才产能可能是平庸之辈的一千倍,因此在人才上省钱绝非明智之举。”但同时企业也要注意,引起人才最好设立一个“考察期”,要用业绩和努力说话,再授之以股权,如果没有看到真正的成绩就盲目投入,也会为企业带来风险。


家族企业“怎么”传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让中国企业家的传承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单纯满足于财富的投资增值,而日益看重家族理念、企业和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传承。凭借着强大的国际化、投资、科技和综合服务能力,宜信财富为中国数十万的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群提供全球资产配置和家族传承服务,并敏锐地预判到了家族企业的传承趋势演变。2015年,宜信财富率先拿到了中国家族办公室牌照,是中国财富管理和提供家族传承解决方案企业中的佼佼者。在宜信财富联席总裁尚筱看来,家族企业传承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宜信财富联席总裁尚筱

一、通过财富保值与增值为传承奠定基础。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L型低速增长期,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投资都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家族企业就必须要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和长线投资。财富要想在代际间实现转移,长线投资周期可达30年。家族企业一定要把资产和投资的目的考虑清楚,投资方式区别开,以及了解国际化业务和财富分配所处的不同税务和法务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规划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理财目标。


二、从小树立二代的正确价值观。 企业家传对二代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8到18岁是传承的启蒙期,开始有意识的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逐渐建立对财富正确的观念和认知。18到24岁是传承的承接期,也是孩子的教育规划、事业起步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游学和夏令营等培养国际化视角的活动,还应该让孩子通过留学和海外实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偏好。而24到35岁是二代真正的开始接手家族企业的传承期,很多的家族信托解决方案和婚姻、子女以及事业发展有关。未来家族传承解决方案的重点是,帮助二代构建商业领导力,带领自己父母的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突破求变。


三、中国家族企业也热爱公益。 很多人对中国家族企业有误解,认为公益慈善大多是西方人的专利。但现在无论财富体量多少,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以更多元化的方式投身公益事业。例如,在宜信财富发起的公益项目中,通过募捐平台资助素不相识贫困农户的人数高达17万,资助金额达3亿,让两万多个家庭受益。未来,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把慈善公益和家族信托结合在一起的企业。


为更好的帮助中国高净值及超高净值家庭顺利实现家族传承,下一阶段,宜信财富会在传承学院的平台上进一步整合全球顶级智慧资源、高端教育资源和稀缺实践资源,增加对于家族企业治理、董事会设立、建立人才梯队、选择职业经理人、识人用人等商业管理课程,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一代”利用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动荡时代战胜不确定性,顺利交班。



刘铮筝 | 文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高级编译


《哈佛商业评论》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