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特涅的信徒
存在就是真理,需要就是合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梅特涅的信徒

辱母杀人案:世界不是童话,请不要假道德之名

梅特涅的信徒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28 18: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山东讨债、辱母、杀人案终于告一段落了,人心也慢慢冷静下来,我想我也可以谈点我的看法了。

这起事件,在一个曾经的基层干部看来,恰恰是最难处理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敢去借高利贷的欠债者, 很可能 已经借遍了亲戚朋友,沦为亲友眼里闻风十里臭的老赖 (从后续公布的讯息来看,苏银霞本人已成为被官方公布的失信人) 。从经验来看,在聊城这种乡土关系相对紧密的地方城市,讨债公司能够去他家暴力讨债,却不曾遭到欠债人亲友的联合反抗,恐怕正是得益于欠债者分崩离析的亲友关系。

对老赖的厌恶,在中国的民间是随处可见的。

《为讨债拘禁“老赖” 兄弟俩反被刑事拘留》

《西安一男子讨债被击毙 法律界质疑兰州警方》

《拘禁“老赖”一星期 钱没要回犯法了》

……

2014年,一 “老赖”全家七口被讨债者杀光,网民们无不拍手称快,并以欠债还钱为理由,声称受害者全家罪有应得——事实上, 民众对老赖的仇恨是可以理解的。仅我自己,就不止一次被老赖所坑算,也见到过他人因老赖而家破人亡


本人曾在无数关于老赖案件新闻的评论中,看到过民众对老赖的切齿痛恨,以及对讨债人的深切同情。在这些案件新闻中,那些要求对老赖采取最极端、最残酷惩罚的言论,往往能够在读者之中引发了最深切的共鸣。

不过,此次山东辱母事件之中,讨债者恰恰采取了网民们曾经期望的措施 (程度事实上远远不够) ,却遭到了网民们义愤填膺的咒骂,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当然,肯定有人会说讨债者是在讨高利贷的债务,可如果不是高利贷,谁又敢、谁又会借钱给苏银霞这种人所共知的失信人?有人会说讨债人残暴不堪,非法拘禁,可是如果不残暴,不拘禁,谁又能够从老赖的手中拿回一分钱?如果根据以往大多数网友们对于老赖们的切齿痛恨,那么讨债者将欠债者一家杀光也不为过,然而,在此次事件中,网友们的道德观显然出现了难以自洽的矛盾。

现实告诉我,世界是复杂的,那些看似荒谬的事情,只要能够普遍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不必对那些凶暴的讨债者抱有太多的道德偏见。 充斥着凶暴讨债队员的讨债公司在聊城地区之所以能够普遍存在,原因就在于苏银霞这样的老赖普遍存在。恰恰因为正常的、合法的、温和的措施,无法索回借债者的金钱,无法避免欠债人逃跑、转移与抵赖,这种不正常、不合法、不温和的措施才会大行其道,并被广泛认可 (实际上,欧洲极右翼对待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主张,越来越被民众普遍认可,逻辑与之相当类似) 。如果“尊重”能够让欠款人还钱,那么谁又会无故羞辱他?如果“保证”能够避免欠款人逃亡,那么又何必拘禁他;如果“谈心”就能够让欠款人还钱,那么又何必用暴力去对待他?

不必对借贷公司的高利率怀有不必要的仇恨。 正因为欠款人失去了欠债还钱的信用道德,作为一个偿还可能极低的借债人,借债公司给予他极高的贷款利率是很正常的行为,事实上,这个利率与借款者的信用等级是相匹配的——作为一个让借款者承受巨大超额风险的失信人,苏银霞也只可能借到利率极高的贷款 (当然他可能因苦衷或者冲动) ,这是成人世界的基本常识。借贷公司或许为富不仁,违背了利率上限,但如果没有巨大的收益,谁又会投钱进入风险巨大的交易?实际上,如果没有超过上限的收益,借款者就不会去承担超过上限的风险。

这样的事情是如此的复杂,它又怎能完全单方面的道德来评价?

既然言而有信的道德是对的,苏银霞是不是应该欠债还钱?那么,讨债者去讨债是不是天经地义?如果道德的手段无法收回欠款,那么在对方失去信用道德的情况下,追债者采用不道德的手段又有什么过错 (这也是以往网友评价讨债者杀光老赖一家的道德逻辑)

但是,“百善孝为先”又何尝不是中国大义人伦的根基?母受辱而子漠视,又岂是正常的人子所能为?于欢先生应孝顺道德的感召而挥刀出手,又有什么错误?

同样,清官难断家务事。讨债公司虽然手段卑劣,令人不齿,有违法之嫌,但苏银霞这样公开的失信人,在当地的名声恐怕也好不了多少。对于执法者来说,这几乎是最难以处置的民间纠纷。

无论是大陆法律还是美国法律,无论是大陆政府还是美国政府,作为标榜维正稳序的法律或者行政机关,在对付游走于道德法律边缘的老赖和暴力讨债行为上,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特别是老赖和暴力讨债行为——双方都能拿出自己的道德合理性甚至法律理由。

在对付老赖方面,单纯的法律手段几乎不会有真正的效果。那些真正的老赖早已臭名昭著,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执法者拿他们早已烂大街的名声威胁他 (比如信息公开) ——用这种办法向老赖们讨债,就像拿贞洁劝妓女从良,用仁义威胁土匪投降一样可笑;即便是政府强制没收资产,也无法阻挡老赖们通过数不清的合法手段进行便捷的财产转移。

在中国,因为法律手段难以处置这样的纠纷,使得讨债产业出现了病态般的繁荣;美国同样如此,甚至更甚,据美国城市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13年9月,就有35.1%的美国人因为逃避债务 (这个时候单纯的正规法律手段就不起作用了) 而被债权人移交给专业的讨债公司追讨债务。

国内正规的法律体系难以应对老赖们的刁钻或者拖欠

对付那些打着“欠债还钱”行事的暴力讨债行为,执法者或者政府同样难以单纯依照法律处置,因为 这些暴力讨债试图解决的乃是那些执法者无法解决、却具有其道德合理性的难题。

武汉的“讨债大王”郑亿认为,讨债必须以无赖才能对付“老赖”

在处置暴力讨债行为方面,大陆执法者就曾有过极其深刻的教训。2004年9月26日,陕西籍男子姜云春怀揣炸药进入兰州市东岗东路省文联家属院676号西单元503室向房主讨债,女主人伺机报案。由于存在着信息失误,当地警方在姜出来以后,为了防范姜引爆炸药伤害其他人而击毙了嫌疑人,这起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广泛愤怒,法律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对兰州警方的执法行为提出质疑。

2004年9月26日,怀揣炸药的陕西籍暴力讨债者姜云春,被警方击毙,引发大陆舆论的愤怒


而美国对暴力讨债的执法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虽然美国法律严厉禁止透露私人的信息,但讨债公司的追债员在对付美国老赖们的过程中,几乎都无视这一条文。而黑社会、瘾君子和酗酒者往往是这一行业的最佳职员,因为他们更习惯不择手段的黑道甚至暴力手段威胁那些欠债不还者。由于此类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执法者对这些行为大多也听之任之。

所以,面对普遍存在的老赖现象和暴力讨债,当地警方“不要闹事”的嘱托,何尝不是基层执法者面对复杂伦理问题“难理难断”的无奈。笔者作为一个多年的基层过来人,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

美国对付老赖也不得不依赖民间边缘力量,图为追债者控制欠债者的飞机以抵债


武汉的“讨债大王”郑亿认为,讨债必须以无赖才能对付“老赖”


对于那些追求完美道德的人,我向来充满钦佩,也愿意尽可能地效仿。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灰色的,从来不能通过单视角的道德来判断是非,过于简单的生活,让很多人忘记了边缘社会的复杂,而不需要付出的道德,恰恰更成为某些人占据舆论高地的廉价基石。

人类一直在追求一个至善至美的完美世界。但是,人性哪有非善即恶,世界并非童话故事,是非又怎能以单纯的道德观来裁决呢?欠债还钱从古至今都是对的,血孝复仇将来大概也不会错,当双方秉着自以为是的道德准则,行使理所应当的道德权利时,却产生了灾难般的后果。

这,也许就是现实世界在道德之光照射下的不完美之处,也是契约和法律的威严必须被尊重的原因。

个人分答链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