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米拍
米拍,就做新青年,就要玩摄影! 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千篇一律,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胶卷迷俱乐部  ·  0.95怎么突然就流行了?后期超大光圈镜头 ·  昨天  
旅拍誌  ·  《 唐探1900》开笑贺新岁 | ... ·  3 天前  
旅拍誌  ·  超好看的新年壁纸!快换上! ·  4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新年大快乐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米拍

16年,他搬空102个家庭,里面藏着每个中国人的记忆…

米拍  · 公众号  · 摄影  · 2019-10-30 17:40

正文

⚠️


北京的朋友们注意了!!这两天坐公交,千万看仔细! 说不定抬眼就能看见你的「家当」!


※文末重磅福利预警

▲ 北京立水桥公交车站广告大屏上,“我们的家当”艺术展。现场图片@刘东

▲ “我们的家当”艺术展正在北京798展出

▲ “我们的家当”艺术展现场

他的作品曾被纽约时报、英国卫报、BBC、CCTV、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美国彭博新闻社等国内外媒体发表。国内著名评论家 王春辰 称其作品为“社会的骨象”,连一向挑剔的摄影大师 罗伯特·弗兰克 都不吝赞誉:


“感谢黄庆军,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看中国的窗口”

▲ 罗伯特·弗兰克将赞美书写在代表作《美国人》扉页,送给黄庆军


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有这样的魔力?

※文末重磅福利预警



▲2007年8月,内蒙古新巴尔虎左其,巴图熬其尔一家。

2007年6月,宁夏同心县河庄村,康凤英一家。


▲ 2007年,北京通州梨园,杨猛一家。

▲ 2007年,黑龙江大庆,高俊峰一家。

▲2009年1月, 黑龙江海林东方红林场,郝彦华一家。

▲ 2009年1月,黑龙江海林双峰林场,黄绪枫一家。

▲ 2015年1月,新疆喀什,阿依仙古力一家。


从2003年拍摄第一张「家当」作品开始,16年来,黄庆军“搬空”100+户家庭的家当,只为拍摄一张照片。

在他的镜头里,有社会名流、西藏活佛、百万粉丝网红、更多的是普通人…对黄庆军而言, “家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对家当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家当有所不同,他们的人生也各有不同。”



▲黄庆军和他的「家当」创作




01.

102个鲜活的故事



不久前,黄庆军回访了他八年前拍摄的“老熟人” 安永庆, 回首八年来的人生际遇,不免唏嘘。

2000年从国企下岗后,安永庆的谋生经历恍若一场大梦:做过图片公司代理,赚过一些钱,也在上海买了房。随后,嗅到房产行业商机的安永庆变卖了上海房产,转战江苏投资商铺,2004年去北京开始十年“北漂”生活。2014年,江苏投资的商铺了无音信,这才发现陷入了骗局……

2011年5月,安永庆在北京市崇文区长巷四条胡同。


如今,安永庆居住在福建闵中一个偏远山区,荒废8年的老房重新翻修,住的安逸舒适。勤耕雨读,也算逍遥自在。


2019年,福建闵中, 安永庆 和他的家当。



同样拍摄于2011年的 艺术家何汶玦 家当可以说非常丰富了:远处的汽车、皮沙发,摆满一地的瓷器,以及平日里的收藏喜好都在这里,画面的前方还有精致的雪茄盒……担心名贵的雪茄被高温和日晒损坏的他,一度请摄影师快点完成拍摄。

2011年8月, 北京宋庄, 艺术家何汶玦家当。


而居住在海南三亚槟榔谷的 60岁单身老人谭其珍 ,则是黄庆军拍过家当最少的人了。靠几根竹棍支撑的床、两把雨伞两口锅…全部家当加起来可能还不如大家的一部手机值钱。

靠着园区里表演编竹筐维持生计, 老人一辈子没有富裕过,但他 最重要的家当——屋子里供奉的一尊观音像 ——拍照时也没舍得拿出来。

2011年12月,海南三亚槟榔谷,谭其珍老人。

这些“家当”的拥有者,从活佛、明星、名人、网红到普通人家,从西北到江南,从中国到美国、非洲…每一张作品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给了“家当”生命。


第一张“家当”作品,2003年摄于吉林安图县松江镇小沙河村,吕洪民一家。

▲2011年11月,河北尚义县关村大队,村民林美珍。


▲2011年4月,河北吴桥县于集镇南彭村,村民程振财的家当。

▲2011年7月,上海市平南一村58号,钱小昆一家。



▲ 2011年8月,北京东直门春秀路幸福一村9号楼,导演张元家当。


让人把家里所有东西都搬出来,只为在自家屋前拍一张照片,换作是你,会愿意吗?

很多人拒绝,因为涉及隐私,也怕麻烦,拍摄的过程远没有想象中容易。 最长的一次拍摄,花了差不多13个小时,动用了10个工人,4台脚手架,只为将办公室里铺满的书和书架拆解腾出…

▲ 2013年7月,安徽芜湖,刘福槐一家的家当拍摄耗时13小时。



或许是受老师王福春的影响,黄庆军的这些“家当”也饱含深情。


当我们把这些跨越时空和地域、横向和纵深的作品摆放到一起,你会发现一些更意味深长的联系: 这些家当,塑造了一个人的过往和生活。而 在这些最真实的生活物件里,时代的轮廓渐渐清晰。


▲ 2007年2月,黑龙江省大庆市,柳立军一家。


▲ 2011年3月,山西镇边堡王才一家。


▲ 2013年6月,河北鸡鸣驿,刘满福和他的家当。


▲ 2011年9月,贵州六枝龙角布依族乡月亮河村,韦仕海一家。


▲ 2011年12浙江南浔古镇,沈嘉允和妻子周建平。


▲ 2014年7月,北京,杨柳和她的家当。


▲ 2016年拍摄的成都夫妇陈力、熬君。如今他们已经有两个宝宝了…



02.
网购时代的探索

2015年,黄庆军沿着“集安—漠河—乌兰浩特—喀什—拉萨—丽江—柳州—杭州—北京”一线,拍摄了13个有着网购习惯的家庭。

▲2015年,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刘军和他的家人都是蒙古人,祖先过着游牧和放牧生活。他在乌兰浩特市定居了下来,不过每年春秋他都会回到他的蒙古包。


2015年, 北京东亿文化产业园。年轻的企业家也是模型飞机爱好者,还成立了一家空中拍摄公司。

▲  2015年,北京朝阳公园。张博雅喜欢设计衣服、做手工和家居装饰,80%的家具都由网购而来。


他们中,有为寺庙批量采购佛教用品的活佛 江措林 仁波切;有从2012开始网购的蒙古族刘骏一家,有新婚一年、房间装修家具80%来自网购的北京夫妇,有10年里在网购上花费86万元的拉萨客栈主理人…

▲2015年,西藏昌都江措林寺。出生于1990年的 江措林仁波切 ,4岁被选为活佛转世。通过网购拜佛用品,比如酥油灯和蜡烛,为寺庙节省开支。

▲2015年,西藏拉萨市。 贾昱昊和吕雪峰2011年辞去高薪工作,在拉萨共同经营一家旅馆。贾昱昊9年网购花费了50多万,而吕雪峰则在10年里网购了86万。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卢斌和他过去六年网购的家当。

当拍完杭州一家的网购家当”全家福“后,扫地机器人开始了工作,黄庆军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智能家居逐渐渗透进千家万户···



03.
最重要的家当

黄庆军的拍摄还在继续,在他最新的作品中,我们也似乎也能窥见一些崭新的生活方式切片…


▲ 2019年,河北保定,网红“手工耿”耿帅和他火遍网络的“无用”发明——这些占据他生命中最重要部分的“家当”。


▲ 2019年9月,上海。95年的滑板少年陈皓,滑 板是他最重要的家当,对每一片滑板的故事如数家珍。


▲ 2019年9月,北京。艺术家 田晓磊俨然虚拟世界的造物主,他的大部分“家当”都在电脑里。



家当的变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那些我们曾经使用、珍视的物件只是家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附着在这些“家当”上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物件或许会消失,会日渐虚拟化,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热爱与向往,却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脑海中,留存在一个家庭的记忆里,成为最珍贵的“情感家当”。

而这,也是黄庆军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家当”。

▲ 2019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摄影图录:黄庆军》,由刘铮主编,这部当代摄影系列丛书,也被称作“中国摄影白皮书”。



「 一 颗 彩 蛋 」

米 拍 福 利



福利时间

你最重要的家当是?

🧳


分享你的真实故事
编少将抽出 3 分别送出
摄影家亲笔签名书一本




- 展览推荐 -


我们的家当
ALL WE LOVE
艺术展
展期: 2019年10月20日- 11月20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