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欢迎顺便关注TWY 废年乐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读书  ·  所有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实习生招聘 ·  22 小时前  
凤凰网读书  ·  宝玉和黛玉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  22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男人的内裤,怎么这样了? ·  2 天前  
壹读  ·  谁还在用破壁机?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DeepSeek火爆全网: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简史 - 无浪潮、噪音摇滚、先锋摇滚 非纽约的其他 No Wave、Noise Rock - 上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 知乎专栏  ·  · 2017-10-06 17:24

正文

虽然这篇依然很偏,但是我期望关注我专栏的每个人都能读一读,哪怕大概读读,听听看我介绍的这些团。我知道大家不爱看 No Wave,但是,这些团能极大的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到底什么是摇滚乐。

这次的试听其实就是专辑直接往里丢,没仔细选

虾米音乐



在No wave运动之前,就已经有暗合无浪潮风格的乐队出现了:先锋艺术出身,基于传统乐器而非合成器,非和弦的织体组织方式尤其是极简主义影响,大量使用噪音尤其是吉他噪音等。

下面简单说下,不再细讲。

The Residents(69-今)

这个先锋团的噱头很多, 69年开始在地下自制磁带以来 ,正式发行的就有60多张碟(没算早年自制的),多年没有露出真身,而是以眼球形象、高帽子的样子示人。这是我最爱的团之一。

这个团以多媒体艺术闻名,因此得过一些奖项。他们其实有着不错的古典、爵士素养,但是就是喜欢玩闹,这个团不像其他no wave带着一些苦大仇深感,而是一种一种很强烈的好玩感、戏谑感,更像是一群顽童。

这群人至今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到现在还在活跃,有演出。一般猜测他们经纪公司的股东就是他们自己,但是被经纪公司的人否认。

这个团的手段很多,有传统摇滚、爵士乐器的 No Wave 化实验,合成器、录音室技术也玩的很溜,其实能归入 No Wave 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作品,大部分还是算先锋得了,比较省事。AMG 编辑把他们归入 No Wave 其实并不算太准确,而且 AMG 编辑也挺偏爱他们的,导致 No Wave 专辑榜单上一堆他们的作品......

他们最接近No Wave听感的是78年的Duck Stab。

  • 74 发行首专Meet the Residents

这张首专的恶搞披头士的封面很出名,4月1日发行。

音乐上,是一种流行化了的先锋音乐,带一点点自由爵士味道。

同年他们还录制了一张杰作: Not Available,直到78年发行 ,因为他们当时约定,要到彻底遗忘了做过这张专辑时候才发行它......

这张专辑低回优美,非常推荐,和其他的那种戏谑感完全不同。

  • 76专辑The Third Reich 'n Roll

这是一张戏仿、拼贴了大量流行、摇滚金曲而成的专辑,也得到不少好评。尤其是二曲Hitler Was a Vegetarian,戏仿、拼贴了96 Tears、Light My Fire、Rock Around the Clock、Pushin' Too Hard、Gloria、In-A-Gadda-Da-Vida、Hey Jude等一堆老摇滚、车库、迷幻名曲。

  • 79 the Residents发行名作Eskimo

这是他们三张最知名作品之一。这张以合成器为主要素材来玩,可听性相当不错。

之前还出过最No Wave的Duck Stab等专辑,不一一说了。


  • 80年发行名作The Commercial Album

当然,标题是反讽。这个专辑包含了40首长度在1分钟左右的歌,专辑文案写着,请把每首歌播三遍,就可以凑成一个标准的流行歌曲了.......

当然,里面依然是一堆实验性很强的作品,可并不是啥流行歌的1/3。


  • 88年发行名作God in Three Persons

在几张概念专辑之后,尤其是很多戏仿或者结构摇滚、布鲁斯、古典名曲的作品之后,他们又搞了一张 颇有极简主义来玩前卫摇滚味道的作品

这张以念白为主的人声,也是当时的一个小趋势,我记得 Lydia Lunch 在那些年也开始玩 Spoken word,而 Spoken word 一直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类发展的,从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起,诗朗诵的方式就不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方式了,而是一种多种前卫艺术、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的形式,等有空可以写写。


之后还有很多好作品,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自己找来听听。他们几乎没有两张一样的专辑,这也是他们的特色之一。

这些年的造型


The Shaggs(68 - 75)

The Shaggs严格说不算 No Wave,她们最 No Wave 的点在于,瞎逼弹瞎逼敲,演唱确是 Indie Pop 祖奶奶,但是她们是艺术自发,而不是艺术自觉,这点并不符合 No Wave。

这个团是在中国毫无存在感的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小城Fremont的三姐妹组的团(后来加了个贝斯手姐妹),还是被老爹逼着组的。

追随她们的奶奶的遗愿,她们老爹逼着几姐妹退学,在1968年也搞起摇滚来,几个小孩玩着还挺欢乐,一直持续到75年老爹死掉。

这个团是一个邪典级别的乐队,只出了一张专辑,后面再说这张专辑的命运,然后一直在当地有演出,Frank Zappa 是她们还存在时候唯一的大粉丝(多次演出翻唱)。音乐上,她们的最大特色,就是,人声演唱是 Indie Pop 的始祖,鼓想敲就敲,想停就停,各种变拍变速,两把吉他瞎 JB 弹却很好听。

受他们影响、向他们致敬的乐队包括:

Daniel Johnston(就是我前面说的我想不起来的那个精神疾病患者民谣、画家)、Deerhoof、Frank Zappa、Half Japanese、John Zorn、Sonic Youth、The Raincoats、The Slits、Yo La Tengo,还有 Nirvana(国内人知道这张唱片多半来自 Kurt Cobain 那个五十专辑 List)

  • 69年 发行首专Philosophy of the World

这张专辑的录制只用了1天。然后印了1000张,丢了900张......然后100张寄到各个电台,却没得到什么回应,老爸的明星梦就此破灭。

但是,Frank Zappa 搞到过一张,NRBQ搞到过一张。NRBQ在79年在自己开的厂牌重发了这张专辑。现在重制版可以卖到60-160美刀,原版据说已经非常贵了,09年的一个在线拍卖网站卖到 1225美刀


Destroy All Monsters (73-78)

这个底特律团自称自己的风格叫 Anti-rock,来自几个密歇根大学的艺术生和一个电影导演,名字则是一个日本怪兽片:怪兽总进击的英文名字。

其吉他回授噪音的使用是历史性的 ,至少以我听过的所有噪音专辑而言,他们早期作品有着我听过的最顶级的吉他噪音实验。

作品几乎全部由吉他噪音、自制电子乐器噪音、 毫不 free jazz 、很实验性的Sax(?还是别的管乐器)支撑,工业感十足的鼓组也是特色之一。他们比地下丝绒走的更远,比 Suicide 可听性、完成度高不止十个量级。

这个乐队73年成立,85年解散,并未留下任何录音室专辑(有一些单曲和 EP)。之后 Thurston Moore 收集了他们当年作品,结集于95年发行。

他们的第一场演出,是用小提琴、Sax、吸尘器、咖啡罐,演出了黑安的名曲:Iron Man......十分钟后,他们被赶下了台......

76年,两人毕业后离团,去洛杉矶的加州艺术学院进修,日后成为艺术圈的知名人物,不再玩音乐。

78年,其他人也都四散离去。中间以乐队名义短暂合作过几个作品,85年正式宣告解散。

他们对 Sonic Youth、Swans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就连Throbbing Gristle、Chrome(这个团我貌似还没介绍过,回头写写)这种神仙级乐队也都受了他们影响。

89年作品November 22. 1963(这是肯尼迪遇刺的那天),很好听,民谣摇滚、布鲁斯摇滚、车库摇滚为主(演唱更像朋克),不知道是咋来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