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周国平  ·  新一年里最不可或缺的计划 ·  4 天前  
深夜书屋  ·  这次我真的被莫言老师的文字深深治愈了! ·  3 天前  
青年文摘  ·  这些姓氏,你读对了几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梅雪风:《明月几时有》拍出了最像普通人的抗日英雄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7-02 17:07

正文


文 | 梅雪风


《明月几时有》是最近我看的电影中最值得讨论的一部。

它可以看成《黄金时代》的姊妹片。《黄金时代》讲的是知识分子,而《明月几时有》则讲的是那些无名的庶民。《黄金时代》讲的是大时代里的一个异类,她没有与那些著名左派书生一样,成为时代巨潮里那些活跃的泡沫,她听从她内心里遥远却巨大的呼唤,孤独地逆流而上,她是个人生活上的失败者,却因文字而获得了永生。而《明月几时有》则讲的是被《黄金时代》里那些左派知识分子所感召的普通人,她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然后她和她的爱人、母亲一起为这个事业献上了生命,最终物换星移,能记得她们的,只有一个游走在香港街头的老态龙钟的司机。

虽然两部电影讲的社会阶层不同,主题也截然不同,但本质上,许鞍华都在讲那些默默坚守的人,那些并不随波逐流的人,那些真的信仰他们所信仰的东西并为之行动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开头那个看似与主体叙事无关且冗长的开头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茅盾、邹韬奋等知识分子的大转移,其实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注意力也被大转移了。当这些自带光环及流量的时代网红们离开后,香港也就成了一个无人关注的小岛。所以周迅所饰演的方兰、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以及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等人的事迹注定了无人关注。果然,影片最后,知道这些人的英勇与伟大的就只有梁家辉饰演的老司机。

这开头上层人物的离开,与最后结局的无人所知,是一个强力的暗喻,它当然是为香港这块远离抗日主战场的土地叫屈,但更是为了那些并不会影响历史、却又真正为这个事业奉献了生命的无名者张目。


《明月几时有》剧照


也是基于这点,这部电影刻意地与宏大叙事划清了界线。它完全没有那种上帝视角对当时形势的描述,它的视角被严格限定在那几个主角身上,通过他们的感受,战争时代的惨况逐渐显现,街头饿死的尸体、荒芜的街道,屋外传来的异响……导演许鞍华用这种局限遮蔽的视角,来还原了战争的恐怖怎样慢慢侵入人的内心。

而影片的人物,也完全与惯常的英雄无关。他们当然不是抗日神剧里的那些正义狂人。他们也非那些被浪漫主义冲昏头脑的热血青年,这种青年在李安老师的《色戒》中有很好的表现,把革命抗日看成了一个危险的游戏,一个让生命变得多彩的余兴节目,所以他们才有了“再不杀,就要开学了”的名言警句。他们也非那些本来跟战争无关,却被战争无故卷入的可怜人,为了报仇走上了英雄之旅。

他们是真的普通人。许鞍华这部电影真正大胆的地方在于,她把抗日电影拍成了民国版的《天与水的日与夜》,宏大叙事被完全消解在那些日常之中,而抗日活动也被拍得非常像家长里短。当女主角边送情报,还要顺道去参加表姐的婚礼时,影片已清晰地表明了导演的态度,她绝对不会为了戏剧化的需要,而简化那个时代,她想拍出那种抗日工作者的真实状态

所以,在这部电影中,周迅饰演的地下工作者,更像是一个兼了好几份工的职业女性,她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她只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然后回到家倒头就睡。这种毫不猎奇的态度,会让很多习惯重口味的朋友们淡出个鸟来,但也正是在这种平淡中,在那些烟火气当中,那些看不见的坚韧、不起眼的勇气在不停地经过试炼后,显出了它的光辉。


《明月几时有》剧照


影片中最感人的叶德娴饰演的母亲,她小气,由于茅盾不租她房子,就把本来要送给他们的糕点拿走。她完全不懂也不关心那些大事儿,她对女儿去参加抗日的反应,更像一个追求安稳的母亲听说儿女要去创业时的担心。她之所以会去送情报,只是因为看女儿太辛苦,她根本不了解这里面的风险和残酷。抗日,于她,完全是个业余工作。

叶德娴饰演的妈妈最后的死亡,是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幕。她在严刑拷打中什么也没说,她坚守了她的承诺,面对死亡,她唯一觉得对不住的是跟她一起死的狱友,因为她的手臂无法用力,得让狱友帮她挖坑。她脸上惯常的卑微,与她所做出的英雄行为是如此地不和协,那就是这种撕裂,如此贴切地表现出一个常人身上的人性与神性,它们混杂不明,却又如此可亲可敬。

影片相当扎实可信地表现出了她的心路历程,她最后的英雄气概,当然有着维护女儿的舐犊情深,但也有一种隐晦的属于常人的理想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来自于她在替女儿的部下送情报时在药店后房看到那些伤员的情景,那种悲惨与庄重,让她眼神有异,这和她女儿背诵茅盾名篇《黄昏》时的表情一样。那是一种猛然触碰到一个更庄严更宏大的世界时的表情,那种陌生感让他们震动,同时也因为能和这种宏大有联系而让他们感动。这是一种温热的理想主义,它是日常生活中一次不经意的仰望,然后生活看似照旧却又本质上完全不同。因为它突然让行动变得有了形而上的价值感,在这一刻,他们觉得自己超出了日常的柴米油盐,那种价值感让他们面对死亡时,也能坦然

这就是许鞍华的真正厉害之处,她总能首先把我们推入那个琐碎的真正世界,让我们远离那些概念化的套路,却又在最后,让我们看到一种近乎生理需要般合理的高贵。她在表达这些时又显得那样云淡风轻,那种深刻的改变在绝大多数导演手中总是显得刻意且用力过猛,而她总是能温润有致、润物细无声。

她塑造出了最像真人的抗日英雄,但他们在一个历史中是多么微不足道,他们注定是会被遗忘,但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却具体而沉痛。这种重与轻的对比,这种惊心动魄与无人知晓的对照,显示出的是许鞍华真正的用心。她对主流历史叙事的深刻不信任,以及她对那些无名英雄被结结实实遗忘的愤懑。

所以,最后梁家辉饰演的司机离开的镜头,我们看不到许鞍华的感情。这里面既没有褒扬,因为这种迟来的褒扬再怎么样表现,都显得轻浮;这里面也没有卖惨,因为对那些人来说,他们的英雄行为并非为了获得现世的承认,去表现他们现在的凄惨只会让他们的牺牲变得廉价。

许鞍华面无表情地拍了这最后一幕,只是想说,有一群人,那么平凡的一群人,在某一瞬间曾惊心动魄地伟大过。


(本文原标题:《明月几时有》跟宏大叙事彻底划清界限)


【作者简介】

梅雪风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曾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


【精华推荐】

《长城》,一场野生动物大规模伤人事件

周星驰与徐克的相爱相杀

《寻龙诀》暴露的仍是暴发户思维


 ·END· 


大家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