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最新发表在《Econometrica》上的论文《社交媒体与中国的集体行动》。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学术界开始关注其对社会行为和公共事件传播的影响。在中国,社交媒体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那么,在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多样化的当下,社交媒体是否会对一些涉及公共议题的事件产生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事件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深度上。该研究旨在探索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抗议和罢工等群体性事件的传播动态,包括这些事件在地理范围上的扩散模式,以及它们是否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连接起不同类型的诉求。
研究采用了从2009年至2017年间收集的大规模微博数据和同期记录的抗议与罢工事件,结合城市面板数据分析,揭示社交媒体与这些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关键词筛选,筛选出与公共议题相关的微博内容,包括抗议或罢工的报道与评论。研究通过追踪这些微博的发布和转发路径,构建了城市间的信息传播网络,并利用这些传播网络分析信息从一个城市扩散到其他城市的规律。同时,为了确保结论的可靠性,研究采用了严格的因果分析方法,排除了其他可能影响事件扩散的因素,例如城市间的经济相似性或传统传播渠道的作用。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微博平台,与抗议和罢工相关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更广泛的地理范围。这种传播不仅限于同一类型的事件,还可以跨越不同的公共议题。例如,一些针对劳动条件的事件信息可能促使其他地区的民众关注与环境或政策相关的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在连接不同地区民众、提升事件影响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即便是原本分散的事件,也可能因为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公共关注。这一结论表明,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平台,对公共事件的传播模式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Econometrica,Volume 92 Issue 6
Social Media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hina
Bei Qin, David Strömberg, Yanhu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