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通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劣迹斑斑!和合期货被吊销期货业务许可证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正略集团2025校园招聘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易方达基金‌2025校园招聘 ·  昨天  
Wind万得  ·  意义重大,比亚迪即将官宣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爆火,银行下场“吃螃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通

【免费报名即将截止】倒计时2周 | BPI生物医药创新周终版议程重磅公布!2025最值得参与的创新药开年盛宴,千人齐聚与时共舞!

生物通  · 公众号  ·  · 2025-02-10 12:36

正文


距离BPI开幕还有

1

3


第十届BPI WEEK 2025 生物医药创新周将于2025年2月19-20日在上海盛大举办!


大会由商图信息主办,为期两天,特邀 100+ 重量级权威讲者,分别领衔 核酸、XDC与双多抗、小分子 三大专场, 带来精彩干货分享。大咖云集,精彩纷呈,聚焦前沿议题,共赴一场创新药春日盛宴!


精进不休,厚积薄发;聚合创新,高能领航。即刻参加,与行业大咖面对面交流,和 1500余位 精英与会嘉宾 一同集结到位;第十届BPI盛会,一场不容错过的的生物医药盛会!

【文末更有惊喜元宵优惠】



时间:2025年2月19-20日
地址:上海宝华万豪酒店


PART.0 1
精华全议程·精品之源


AntibodyPlus 抗体及XDC创新与CMC论坛




Day1·2月19日





以终为始:XDC与双多抗药物差异化与出海征程



9:00 — 9:30

临床视角:ADC及联合用药治疗肺癌及毒副管理进展


周彩存, 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9:30 — 9:55

开发新一代多维偶联药物


刘东舟, 华东医药,首席科学官、创新药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



9:55 — 10:25

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和优化策略分享

1.双特异性抗体的历史和发展;

2.双特异性抗体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

3.双抗与多抗领域的研发优势以及服务理念。


武波, 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质中心负责人



10:55 — 11:40

圆桌讨论:中国大药企研发与合作战略前瞻:创新+国际化布局

1. 创新药研发矩阵布局及未来趋势思考

2. 大分子药物在肿瘤及自免等更多领域的差异化

3.大药企出海及国际化的经验


主持人:傅道田, 医铭康达

江山, 翰森制药,CTO;辉瑞前VP

王兴利,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创新药事业部联席CEO、全球研发中心CEO

王如伟,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兼集团药物研究院负责人

阎水忠, 再鼎医药全球研发首席运营官



11:40 — 12:25

圆桌讨论:合作浪潮下,中国创新制药生态趋势、合作策略与资本融合机遇

1. 并购、上市、license-out、NewCo模式的优劣势及资产的选择

2. 地缘政治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3. 不同形式的出海带来的经验和教训

4. 资本如何助力生态建设与合作共赢


主持人:夏明德, 英诺湖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刘建, 百济神州(广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百济神州BioVentures创新投资董事总经理

俞颖慧, 强生创新制药,全球BD中国区负责人

胡奇聪, 波士顿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合伙人

白旸, 幂方资本基金合伙人

袁纪军, 复宏汉霖首席科学官

ADC热点研发:双抗BsADC/双毒素ADC/非传统毒素XDC研发(ISAC/RDC/DAC……)



13:30 — 13:55

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双抗ADC药物


陈兆荣, 多玛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



13:55 — 14:20

双payload ADC 创新技术平台与临床前开发

肿瘤微环境激活的多特异智能偶联药物,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治疗窗口改善,可针对靶点机制潜在有效、但毒性较强的分子,进行增效和降毒改造,旨在解决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刘辰, 亚飞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联合首席医学官



14:20 — 14:50

抗体从筛选到表达的创新解决方案

杂交瘤、文库多样性、免疫组库、单细胞测序方案介绍;

抗体表达、纯化解决方案;

CHO细胞遗传稳定性检测方案。


邓凤, 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



15:15 — 15:40

潜在同类最佳ROR1 ADC的临床开发进展


杨建新, 基石药业,CEO



15:40 — 16:10

ADC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策略及案例分享


周莉, 湖北天勤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16:10 — 16:35

导向的免疫活化偶联物研究


张翱,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院长



16:35 — 17:00

以Sting为载荷的新型iADC开发


王宜, 加科思药业,首席医学官兼全球研发负责人



17:00 — 17:25

放射性核药进展和临床转化


李聪, 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



17:25 — 17:50

PSMA,SSTR2靶向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的开发

1、Advances of Global RDC Development

2、[225Ac]Ac-FL-020: A Next Generation PSMA-Alpha Therapy in Development

3、FL-031, a novel vector for next generation SSTR2 targeting radioligand therapy


张娟, 上海辐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学高级副总裁



17:50 — 18:30

圆桌讨论:下一个黄金五年,ADC与下一代XDC创新与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1. 下一代ADC药物投融资与出海BD机会;

2. 万物皆可偶联,下一代偶联药物创新技术、产业化及投资趋势;

3. 不同定点偶联技术及产业化的优劣势;

4. XDC不同技术平台下的产业化挑战及优劣势


邹斌, Axcynsis Therapeutics泰诚思生物,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王贵涛, 同宜医药,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研究院院长

陈永刚, 皓元医药,首席技术官、创新药研发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周宇虹, 百力司康生物,CSO(确认中)

李润生, 礼新医药,共同创始人&早期研发副总裁(确认中)





Day2·2月20日





应对成药性及不稳定挑战:XDC与双多抗工艺与CMC



9:00 — 9:25

全球同步研发偶联药物药学注册策略和实施

全球同步开发药品药学注册药学注册的策略, 主要考虑点,偶联药物注册技术要求,上市后生命周期维护策略和实施。


王雅英, 武田亚太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武田全球药学注册中国药学及器械注册负责人



9:25 — 9:50

ADC产品技术转移策略分享


苏贤德,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9:50 — 10:20

Promega Tools for Developing Therapeutic ADCs


段文娟, Promega中国 Technical Manager



10:45 — 11:10

CMC早期开发对大分子创新药的重要性


方言, 齐鲁制药上海创新研发中心,高级总监



11:10 — 11:35

话题待定


刘薇, 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化制剂研发部负责人

双多抗药物:TCE/IO新靶点组合与免疫细胞因子



11:35 — 12:00

双抗药物在肿瘤和自免领域的开发现状及未来前景


田文志, 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兼CSO



12:00 — 12:40

圆桌讨论:后2024双抗大年,下一代双多抗药物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1. 双抗临床开发失败带来的启示和经验

2. 双多抗治疗肿瘤的联合用药策略

3. 抗体药物出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应对免疫细胞因子药物/免疫激动剂研发安全性挑战

5. 免疫激动双多抗药物VS单药联合用药,孰优孰劣?


主持人:陈凯, 北京和景医药有限公司CEO

凌虹, 维立志博,CSO

陈明久, 博奥信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CEO

陈晨, 麦科奥特,首席商务官

陈瑜, 安进,中国研发部负责人

王辛中, 华普生物全球研发总裁,赋生康(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普生物全资子公司)创始人兼CEO

曹勇, 百济神州,中国业务拓展副总裁

靳照宇, 明济生物董事长兼CEO



13:30 — 13:55

全球FIC首个靶向TSLP/IL-11双特异性抗体开发

HB0056项目是抗人TSLP/IL-11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抑制TSLP与其配体结合以及IL-11与其配体结合,阻断其两条下游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早期多种疾病模型中的体内外药效学研究证明HB0056可有效地减少炎症和纤维化,在创新性、有效性、安全性及未来市场空间等均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该项目已于2024年10月获批新西兰临床试验,已于12月初实现首次人体给药。该项目计划陆续开展重症哮喘、特异性皮炎、特异性肺纤维化等适应症的临床探索。


朱向阳, 上海华奥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3:55 — 14:20

新一代三抗TCE在肿瘤和自免治疗中的应用

自主开发的新一代三抗TCE平台——TriTE平台,通过靶向CD3和CD28,充分激活T细胞,诱导T细胞更多增殖,增强记忆T细胞分化,减少单一信号激活T细胞导致的T细胞耗竭或失能。该平台首个分子CC312是全球首个CD19/CD3/CD28的三特异性抗体,已进入临床I期阶段,适应症为CD19阳性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在低剂量的条件下已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同时CC312也是国内首个获批SLE IND申请的三抗,初步IIT研究数据也展示出新一代TCE在自免适应症中的应用潜力。


黄应峰, 惠和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14:20 — 14:45

双功能抗体-细胞因子前药融合分子的设计与开发


吕越峰, AskGene Pharma CSO



14:45 — 15:10

肿瘤免疫治疗的下一代细胞因子药物

细胞因子具有长期治愈肿瘤的潜力,但系统性毒副作用长期限制了其成药性开发。围绕免疫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前药策略,关注抗体与细胞因子组合、细胞因子活性调节等技术,是开发安全、高效的下一代细胞因子药物的关键。


路慧丽,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5:10 — 15:35

创新高效低毒TCE技术及药物开发


曹国帅, 合肥天港免疫药物有限公司,研发副总



15:35 — 16:00

CD80&PD1多靶向融合蛋白的开发及抗肿瘤研究

设计免疫检查和共刺激信号双信号轴调控的CD80/PD1融合蛋白,既能抑制免疫检查点对T细胞的负调控,从而“恢复”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同时又能维持免疫反应,形成免疫记忆防止肿瘤复发。


韩雷, 杰科生物研究院副院长



16:00 — 16:25

CGC-602: 新型双MOAs双特异性PD-1-IL-2v


赵镭, 克睿基因,早期研发执行总监


小分子创新药研发论坛






Day1·2月19日




新型小分子药物发现与创新

药物发现新前沿:新兴靶点/药物筛选与设计新技术



9:00 — 9:25

全球创新药研发现状与小分子创新药新趋势

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尤其是小分子创新药在治疗多种复杂疾病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对药物靶点的深度挖掘、生物技术的突破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小分子药物的发现逐步向靶向化、精准化发展。


柳红,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9:25 — 9:50

创新药出海策略的选择


吴振平, 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9:50 — 10:15

基于新型GPCR的小分子药物发现与开发


范国煌, 南京艾美斐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0:35 — 11:00

VIC-1911新一代Aurora A激酶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VIC-1911是新一代高选择性Aurora A激酶抑制剂

VIC-1911在临床上有效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GVHD并降低白血病复


张劲涛, 捷思英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



11:00 — 11:30

新药化合物的盐和晶型筛选


黄廉丰, 苏州晶云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1:30 — 12:10

圆桌讨论:“内卷”创新药时代小分子药物开发新策略

1. 提高速率:药物发现新趋势、新技术

2. 扩展边界:全球化布局

3. 前瞻未来:破局内卷的差异化策略

4. 产业生态合作与CXO视角:专业合作推进管线


范国煌, 南京艾美斐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张劲涛, 捷思英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

华烨, 烨辉医药董事长&CEO

厉铭, 来凯医药研发总监,药物化学负责人

马德成, 晶云星空CEO(晶云药物CDMO事业部)

马兴泉, 上海睿智医药联席总裁



13:30 — 13:55

新一代多靶点抗肿瘤新药的研发


吴豫生, 同源康医药董事长兼CEO



13:55 — 14:20

Targeting PI3K/AKT/mTOR pathway in Breast Cancer


厉铭, 来凯医药研发总监,药物化学负责人



14:20 — 14:50

分子胶在自免领域的新进展

1、分子胶的作用机制与优势;

2、分子胶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的新靶点探索;

3、分子胶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王小健, 爱思益普体外生物学部高级研发总监



15:10 — 15:35

AI4S下新一代肿瘤疗法:双抗联合小分子

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趋势与AI竞争格局;

Ai在抗肿瘤赛道的机会与潜力;

甫康这方面的布局与情况介绍;


沈孝坤, 甫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5:35 — 16:00

靶向eIF4E新型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

设计合成了靶向eIF4E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并评价其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成药性和初步的安全性。该小分子抑制剂表现出了优异的酶抑制活性和细胞增值抑制活性,在CDX体内药效模型中TGI≥90%并在多个PDX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该小分子抑制剂表现出了良好的成药性和初步额安全性。


全旭, 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分子发现阶段技术总监



16:00 — 16:25

走中国式的药物创新-烨辉医药的BiC白血病新药的创新思路和实践

寻找具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

评估生物学验证了的新靶点

发现FiC药物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思路

临床验证


华烨, 烨辉医药董事长&CEO



16:25 — 16:50

CG-0255:新一代抗板药填补临床空白,解决临床痛点

心脑血管疾病世界死亡率第一,现有抗板药物缺陷明显, 导致中国及世界都存在临床空白和痛点。

CG-0255是基于氯吡格雷活性成分设计的世界第一款水解型巯基前药,也是世界第一款P2Y12靶向,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的创新药。

正在开展美国注册临床和国内一期临床。数据显示CG-0255可以填补临床空白和克服临床痛点。


陈小五, 上海柯君医药化学研发副总



16:50 — 17:15

小分子P53-Y220C恢复剂Gensci128用于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

Gensci128是一款高活性、高选择性的p53 Y220C小分子重激活剂,能够恢复p53 Y220C突变的转录活性和抗肿瘤功能。与PC14586(Rezatapopt)相比,Gensci128具有更好的活性和ADME性质;在多种肿瘤CDX和PDX模型中,Gensci128在更低的系统暴露量即可达到相当或更优的抗肿瘤效果;Gensci128具有良好的PK及安全性,目前处于IND enabling阶段,计划于2025年初进行I期研究。


陆标, 长春金赛高级总监







Day2·2月20日




难成药靶点新技术新突破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分子胶



9:00 — 9:30

靶向蛋白降解 (PROTAC)技术 加速新药发现


杜武, 海创药业药化资深副总裁



9:30 — 10:00

靶向IRAK4蛋白降解剂研发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冯焱, 领泰生物创始人&CEO



10:00 — 10:30

针对bcl-6 靶点的protac分子开发


王菊, 海思科研发副总经理



11:00 — 11:30

蛋白降解双平台(GlueTacs®)驱动肿瘤及免疫药物研发

1.靶向蛋白降解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标新生物GlueTacs®蛋白降解双平台指导分子胶与PROTAC理性设计与开发

3.目前标新生物产品管线布局及GT919、929临床进展


杨小宝, 标新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1:30 — 12:00

圆桌讨论:道阻且长 未来可期 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的研发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1. 核心优势: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的技术优势与挑战

2. 适应症拓展:肿瘤、免疫、CNS等

3. 管线前瞻:突破临床 上市格局展望


杜武, 海创药业药化资深副总裁

边峰, BMS全球药物研发执行总监, 中国综合科学团队负责人

杨小宝, 标新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付利强, 格博生物联合创始人、CTO

陈朝华, 辉瑞(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13:30 — 14:00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药物的开发和挑战


曾雳, 和径医药CEO



14:00 — 14:30

基于蛋白靶向降解技术的新药开发

睿跃生物平台介绍:新型E3配体和降解剂-抗体偶联物DAC开发

TRK靶向蛋白降解剂在治疗癌症中的研究

TRK靶向蛋白降解剂在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中的研究


韩笑然, 上海睿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ULLGEN,副总经理



14:30 — 15:00

开发新型药物模式Protac解决难成药性靶点问题

1)Protac蛋白降解技术与现有治疗手段的对比;

2)Protac的研发挑战;

3)目前国内外竟争格局;

4)多域产品简介;

5)开发出50%生物利用度的Protac 分子;

6)未来愿景。


向少云, 杭州多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



15:30 — 16:00

基于肿瘤组织特异性E3连接酶的蛋白降解技术开发难成药靶点药物

PROTAC成药性开发的难点与破局;

肿瘤组织特异性E3连接酶技术平台的开发;

在不可成药靶点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张继跃, 奥瑞药业 (Aubrak Therapeutics); 首席执行官(CEO)



16:00 — 16:30

PROTAC, 炎症性肠炎, 口服药


金建平, 优济普世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资深研究员



16:30 — 17:00

靶向不可成药靶点的分子胶研发

靶向蛋白降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方式。

分子胶药物将目标蛋白招募到 E3 泛素连接酶附近,诱发目标蛋白的泛素化标记,最终促进它们被细胞内的蛋白酶体系统降解。

分子胶药物的靶点蛋白不需要具有传统的“口袋”结构。

分子胶蛋白降解剂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在国内外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分子胶药物进入市场,并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窦好, 达歌生物研发总监


核酸药物研发论坛




Day1·2月19日




创新核酸药物的研发

核酸药物研发新方向

——ASO、siRNA和环状RNA

9:00 — 9:30

核酸干扰新药的创制和临床进展

核酸干扰药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功上市了6款核酸药物。相较于小分子和生物药,核酸药物的靶点选择更广,成药概率更高,研发生产过程更省时便捷。小核酸药物从最开始治疗罕见病,慢慢向肿瘤和心血管、眼科等常病、慢病拓展。本报告要和大家分享小干扰核酸新药的设计、化学修饰和递送等新技术,和新型核酸干扰(RNAi)药物的临床进展。


田伟伟, 圣诺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9:30 — 10:00

siRNA新药创新驱动的差异化研发策略


万金桥, 先衍生物董事长、总经理

10:00 — 10:30

亚磷酰胺单体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聚焦亚磷酰胺单体生产工艺控制。涵盖原料筛选、反应条件优化、精制纯化提升纯度及质量检测反馈,全方位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其在核酸药物领域的严苛应用需求。


张会京, 南开大学博士、博士后,奥瑞芙研发生产总监

10:45 — 11:15

mRNA创新药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围绕mRNA技术产业化发展历程,以及该技术展现的巨大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同时提出国际巨头、欧美企业在mRNA技术和产业布局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专利壁垒。在现今大国博弈、逆全球化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专利冲突已经阻碍了我国在生命科学尤其是mRNA技术领域的发展,突破现有和未来的知识产权封锁成为行业进步的必然,着重介绍自主可控、全要素、无依赖的mRNA技术平台及基于成药性的专业研发能力是赢得该领域长期战略发展机会的保障。


周志鹏, 瑞吉生物副总经理

11:15 — 11:45

降脂siRNA药物(APOC3与ANGPTL3靶点)作用机制与研发进展

血脂异常的疾病特征、诊疗现状及医学需求分析

APOC3靶点:siRNA药物的机制学、NDA进展及适应症扩展

ANGPTL3靶点:siRNA药物的机制学及临床开发进展


尤冬, 维亚臻生物医学执行副总裁、临床研发部负责人

11:45 — 12:15

体内自组装siRNA的设计及在CNS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siRNA药物的关键挑战

体内自组装siRNA的设计

体内自组装siRNA应用于CNS疾病治疗


陈熹,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艾玛生物技术顾问

13:30 — 14:00

Antisense makes Sense  (“反义有意义”)

寡核酸药物的现状

反义寡核酸药物的发展背景

代表性的反义药物

反义药物的未来发展展望


王海盛, 思合基因创始人、CEO

14:00 — 14:30

小核酸供应链机遇与挑战

小核酸行业背景

小核酸供应链挑战与给予

Veliter助力小核酸市场供应


徐嵘松, 威立特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14:30 — 15:00

环形RNA药物的开发和进展

环形RNA技术的特点;

环形RNA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

环形RNA在治疗性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杨赟, 环码生物董事长兼CTO

15:15 — 15:45

小核酸药物规模化研发的探索与进展


王凌宇, 石药集团核酸药物研发研究院新药发现所所长

15:45 — 16:15

临床阶段小核酸公司的进展分享

小核酸药物作为第三代药物类型,陆续开始有大适应症品种在美国获批,国内也雨后春笋般大小公司入局。但作为一个新的药物类型,其研发的系统性,复杂性还是面临巨大的挑战。赫吉亚作为多条管线进行临床阶段的创新型公司在工作中对各重点环节的实践分享。


管涛, 赫吉亚生物 创始人、CEO

16:15 — 16:45

安龙生物在核酸药物的探索


赵春林, 安龙生物创始人、董事长、CEO

16:45 — 17:15

小核酸药物的脱靶毒性及其解决方案

小核酸药物的研究背景和作用机制

小核酸药物的脱靶毒性及其特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