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安永华明收警示函 ·  昨天  
python自留地  ·  1个月存100元,1年1200元,大约83年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为什么说越聪明的人,越喜欢“有限选择”?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06-13 07:23

正文

作者 l 墨多先生

来源 l 墨多先生(ID:mrmoduo)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我发现凡是身边的那些聪明人,都特别善于以小博大,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潜能。


好比前几天,我和一个创业的朋友聊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他总结了一条自己近年来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限制自己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


说完后他看我有些诧异,于是补充道:


其实我做的事情并没有减少。只不过,我觉得一个人太忙,会没有时间思考。 所以我会通过给自己时间的限制,强迫自己去做最重要的事,并分清每件工作的价值。


是的。回想现实当中,绝大多数人不喜欢边界和限制。


我们通常认为,拥有越多的资源,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 尤其在追逐人脉和关系的今天,想成大事,你就必须有大资源。


然而, 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有限的资源”往往才具备更大的价值。


正如达·芬奇所说,“限制产生力量,而自由导向死亡。”


所以,今天不妨我们一起聊聊: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发挥自己的无限潜能?


1

为什么“无限的资源”,往往会导致意志力的匮乏?


人最痛苦的,不是你没得选择,而是你有太多选择。


有本书叫《眨眼之间》,其中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越多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浪费。


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了,而选择的过程往往只会带来迷惑、犹豫、怀疑和退缩。


就拿我自己来说。近几年我养成了一个读书的习惯,虽然家里屯了好几摞书,但一年算下来,真正的收获却仍旧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市面上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一本我都细细地咀嚼完,怕是好几辈子都不够用。


更何况,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手机里各式各样的文章,在信息极度冗余的情况下,我大量的时间都被花在了如何甄选内容。


换句话说, 我将80%的注意力都浪费在了选择上。


之前我看到一句话,叫做“人生很贵,不要浪费”。后来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片面,于是把它改成了 “人生很贵,别怕浪费”


当然,这里的浪费指的不是生命,而是“过多的资源”。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据我观察,很多人潜意识地喜欢盲目追求更多的资源,而往往误解了资源的真正本质。



到底什么是资源?在我看来, 只有那些能被你转化为结果的东西才叫资源。 很多人总是在极力地寻找资源,可这未必是件好事。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 “跑步机效应” ,意思是说,一味追逐资源的人有时候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上面显示你跑了一百公里,但停下来其实还在原地。


反之,我特别不喜欢有些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有XX资源,或者XX资源有多牛……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资源都是伪资源。 资源的意义不在于大小多少,而是你能否真正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价值。


就像读书的例子一样,很多资源摆在那里无法利用,其本质无异于垃圾。


而真正有效的资源,有时候并不需要你过度开发,因为它是你用自我价值吸引来的。

2

为何资源越少,越会关注核心能力?


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克制”。


所谓的克制,就是明明有条件去做,却仍然强制自己不去做。 为什么很多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却“不舍得”在自己的装扮上下功夫呢?


因为他们更希望在有限的意志力资源里,尽量节省自己的决策成本。


比如乔布斯生前,总是穿着代表性的黑色高领衫,配上固定的牛仔裤和球鞋;又如扎克伯格的衣柜里永远是一排同款的灰色T恤。


对我们来说,有时候资源匮乏也是一件好事,因为选择太多容易分散精力,甚至等于没有选择。而 一个选择越少的人,有时候越容易孤注一掷,在繁杂的竞争中撕开一条裂缝,从而杀出一片天地。


换句话说,相比依赖资源上的勤奋,有时候“专注”更容易取得成就。


好比我身边不乏许多毫无背景的草根创业者,有时候他们做事情时的决策很简单,就是从自我优势上出发,专注把一件事情死磕到底。


这些人身上有种“阿甘精神”,就是勇于将最微小的细节落地。一来当然是因为身边没有什么诱惑;二来是他们的资源有限,容不得有多余的选择。


反之,我发现身边还有一些人特别容易“唯资源论”,比如:


当他遇到一个项目难题时,首先会向公司索要资源;


当他要为某件事情负责时,首先想要更高的头衔;


甚至,当他要寻找幸福的婚姻时,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更大的房子。


这种对资源的盲目索取,其实是一种对目标失焦的表现,这种人将成败寄希望于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对自我核心能力的关注。


换个角度说,在经济学上有个词叫 “洼地效应” ,意思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创造出理想的竞争优势。


我个人认为,没有限制的资源,往往会导致效率的低下。


好比你手机上装了满屏的娱乐APP,每当有时间,你就会不自觉地点开它们,于是时间转瞬即逝,一天下来毫无收获。


如果你正为此疑惑,最好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砍断资源,狠狠地卸载它们。


正如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所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为自由的人。”


3

创造“局限”,是实现效率的必要前提


有效利用资源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主动创造“局限”。


心理学中还有个词叫 “禀赋效应” ,就是我们会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估值过高。


尤其对于一个资源匮乏的人而言,相对长远的获得,当下微小的损失往往给他造成的痛苦更大。


就拿人脉这件事来说,很多人喜欢钻营各种关系,试图通过认识更多的人,从而让自己的资源显得足够丰厚。


可聪明的人或许早就意识到了,哪怕你真的认识了更多的人,真正对你有影响、并且能产生直接价值的也就那么几个。


所以,聪明人永远不会选择贪婪,他们只会在最重要的关系上下足功夫,从而确保友谊的天长地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会计雅苑  ·  安永华明收警示函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