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石
主要用于作者本人云石的原创文章发布。从历史与地缘角度解析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东风破》 ·  昨天  
联合国  ·  第79届联大幕后花絮之摄影师 ·  昨天  
参考消息  ·  盟友频频遭袭,伊朗总统最新表态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今天,开展!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石

云石:四分五裂的意大利靠什么继续引领西方文明1000年?

云石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7-05 12:06

正文

说起中世纪的意大利,更多人想到的是愚昧、封闭。毕竟作为罗马教廷的所在地,意大利可能是整个欧洲,受天主教影响最深的地区。天主教在中世纪时对世俗权力的高度钳制,以及其本身的凶残和保守,决定了它所治理下的地区,完全应该是一副墨守成规、死气沉沉之像才是。

 

但其实也不尽然。虽然教廷本身,乃至于教皇国的确看上去是死气沉沉。但在意大利的其他地区,却是一派繁荣活跃之像。尤其是位于意大利半岛西北部,毗邻利古里亚海的热那亚;和东北部毗邻亚得里亚海的威尼斯,在中世纪时,更成为欧洲海洋文明的代表,它们不仅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并且由商入政,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于中东的历史进程。比如最著名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本应进攻伊斯兰世界的十字军,军居然被威尼斯商人胁迫,转而攻破东正教圣地君士坦丁堡,并大肆洗劫,直接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这场改弦易辙之战,正是意大利商业势力在西方政治世界覆雨翻云的精彩表现。

 

这个就有点奇怪了,按照一般的看法,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权和世俗政治权力占据主导,商业势力并不是主流。事实上,商业文明的代表势力,也确实就是威尼斯、热那亚这些意大利的沿海小城邦而已——无论是罗马教廷,还是各国王权,看上去都比它们强大的多。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小小的商业城邦,却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影响西方世界数百年之久?

 

这首先和意大利的地缘区位密切相关。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罗马——意大利》系列章节中,云石君曾经说过,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北部中央;而且作为欧洲大陆向南的下场凸出部,它的存在,将地中海分割成为东、西两大部分。这样的地缘区位,决定了意大利天然成为地中海贸易圈的中枢。

 

而且这种中枢价值,在农耕时代尤为明显。在农耕时代,由于气候寒冷和人类技术水平有限,欧亚大陆北半部的开发价值一直不高,同时,当时欧洲航海技术的积累,也并不足以在北大西洋这种波涛汹涌的外洋,建立一条稳定的环欧海上贸易体系。这种情况下,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就成为欧洲文明的精华所在,地中海这个气候相对温和的内海,也就成为欧洲贸易的主要地缘通道。

 

意大利也因此大受其益。虽然相较于古典时代,由于罗马帝国的覆亡,意大利不再成为欧洲的政治中枢。但地缘区位的客观优势,但它的商业中枢地位,依然无可替代。

 

借助商业中枢的优势,意大利半岛,尤其是那些最为关键的临海城邦,得以尽取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贸易体系之精华。与依靠生产创造财富、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传统农业不同,商业是靠流通攫取利益,本身并不特别追求对土地的占有。这种情况下,像威尼斯、热那亚这些城邦共和国,虽然本身占地有限,但只要占住了这个中枢区位,便能将全欧洲乃至区外的商业利益汇聚于此,成就自己的财富神话。

 

而意大利政治的分裂以及传统世俗政治势力的相对受压制,也给了商业势力繁衍的空间。

 

中世纪的欧洲,以土地和农业生产为根基的封建领主是世俗政治的主要代表。这种情况下,如果意大利被一个世俗封建势力统治,那商业势力是没有成长壮大的空间的。虽然政治势力本身也会追逐财富,但其根本利益诉求是政治影响力的扩张——即领土的扩张,获取商业财富只是其拓土开疆的一个工具和手段而已,而绝非目的这种情况下,商业不可避免的沦为政治的附庸,为政治服务——这与商业文明以追逐财富和利润为最高诉求完全不同。

但意大利的特殊情况,使得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在上一节《地缘政治:》由于罗马教廷的存在,以及中世纪教权整体强于治权的欧洲权力格局,使得意大利半岛内部在政治上四分五裂。教廷绝不能允许自己眼皮子底下,出现一个能够强大到一统意大利半岛的强势地缘政治势力存在——否则自己势必会沦为其之傀儡。同时,教廷的强势,也决定了欧陆的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强势外部世俗力量不敢轻易涉足意大利半岛——否则的话就会导致教廷的讨伐。而在天主教一统欧洲,控制人民精神世界的中世纪,这种与教廷的正面作对,是要承担极大风险的。

 

只不过,作为一种平衡,欧洲政治势力在承认教廷对民众精神控制权的同时,也需要在其对世俗的干涉方面予以一定的遏制。如果教廷对世俗介入太深,比如将教权与世俗治权完全融合,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强大国家的话,那对这些欧洲的国王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教廷虽然也在意大利半岛拥有一个教皇国,但其范围相对有限,且内部依然是政治分裂,由一大群公爵、伯爵等世俗封建领土统治,或者直接由市民采取共和体制自治。教廷并不能直接插手。而在教皇国之外的周边地区,教廷的直接控制力更为孱弱。

 

这种特殊的政治结构,使得意大利半岛成为一个欧洲文明圈内的特殊地区——缺乏政治强权,成为意大利半岛的一个主要政治特点。至于宗教势力,虽然在意大利半岛影响力巨大,但教权既然不能直接介入世俗治理,也不以直接的土地占有为目的,那它对商业城邦们的威胁就相对不大。何况,由于商业势力能聚敛大量财富,在欧洲文明体系内又处于整体弱势地位,他们也正需要依托教权庇护下的这片净土,确保自身的安全。

 

最后,欧洲政治的分裂,也给了意大利商业城邦崛起的空间。欧洲从宏观角度,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地缘板块,只不过由于内部地缘结构支离破碎,又缺乏一个绝对强大的主体核心板块,所以政治上也难免四分五裂。

 

欧洲的政治分裂,给了教权压制治权的良机,也让商业势力得以拥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如果欧洲像古代中国那样实现政治大一统,那凭政治权力强大的组织发动能力,什么教权、商业势力,根本就不可能有自行其是,甚至反压治权的可能。

同时,鉴于欧洲各国普遍面积不大,而且内部的集权程度也不高,所以无法像古代中国那样,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内部商业循环体系。所以彼此间存在着相当的物质交换需要。甚至欧洲文明圈内的天主教、东正教两大世界之间,乃至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交换需求。

 

由于政治的分裂,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有能力单独掌控这套庞大而复杂的商业流通体系,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又决定了各个国王们又不得不对商业高度依赖。这就给了意大利商人们广阔的发展空间。意大利的这些商业城邦,在开展商业贸易,从中大发横财的同时,还拥有了在大一统政治主导国家中不可能获得的话语权。

 

甚至,威尼斯、热那亚的商人们,还可以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大开合纵连横,帮助某部分势力对付另一部分势力,借欧洲诸侯的攻伐和博弈,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而对这些商人,虽然欧洲各传统王国普遍不待见,但由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外商业贸易,而各国实力有限,不足以掌控整个贸易体系。各国间的政治矛盾和利益冲突,更决定了他们绝不允许让这种贸易体系,掌控在任何一个以领土争霸为主要诉求的传统政治国家手上——这对其他政治国家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在深恨这些意大利商业势力的同时,又不得不允许他们存在,与他们打交道,甚至跟他们勾搭合作——毕竟,作为一股商业文明势力,意大利城邦掌控下欧洲贸易体系,并不会成为他们拓土开疆,进行政治扩张的工具,所以不至于对欧洲世俗封建领主构成整体性威胁。

 

凭着优势的地缘区位、欧洲教权与治权的纷争,以及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意大利城邦在中世纪中脱颖而出,以弱小的身子,一跃成为欧洲文明圈内的商业引领者。也正是商业攫取的充足财富积累,以及商业流通对自由开放的天然诉求,以及对政治集权的抗拒和排斥,再加上意大利半岛封建政治势力的分裂和虚弱,这种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上的双重具备,为意大利后来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是欧洲打破中世纪愚昧,开始近代化的思想渊薮。在此过程中,意大利当之无愧的发挥了执牛耳的作用。只不过,在铸就了文艺复兴的辉煌后,意大利的江湖地位却迅速急转直下,其对欧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也急剧萎缩。在之后的整个近代化过程中,意大利变的默默无闻。

 

为什么作为欧洲古典文明高地和近代文明渊薮的意大利,却在近代化进程开始以后,却迅速归于落后和沉寂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50章——意大利之第7部分。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持续收看全部云石君原创文章。关注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自动识别,即可。     

苹果与腾讯撕逼,将IOS用户向公号赞赏的功能关闭。愿意打赏的IOS用户,可通过下面二维码打赏,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