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涌现的计算方法:从计算力学到层级涌现 ·  22 小时前  
哲学园  ·  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5万字长文解读) ·  22 小时前  
哲学王  ·  道德滑坡是制度问题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园

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5万字长文解读)

哲学园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11-27 00:00

正文

相关链接:
蒯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


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

(解读版)

王浩著,康宏逵译


原文:
时不我待,自从蒯因初次颁布破天荒的檄文,要捣毁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与(物理知识中)意义的还原论这“两个教条”以来,已经三分之一个世纪有余了。①我对这篇宏论一向不满意,也曾经尝试再三,想一语道破自己不满意的理由,却总不能成功。障碍所在,现在恍然大悟,是我和他在好几个层次上都出现分歧,其中有一些,比方说各自如何看待哲学的宗旨,讲得条分缕析是要费力气的,我才写完一本旁及分析经验主义源流的书,书里从多种角度剖析了蒯因的目光与我的视野的对立。②然而,像这类有点面面俱到的说明也有缺点,就是读者务必要权衡各个方面是不是都言之成理,直到一一作出判断为止。这就非有心驰神往的韧性不可,让那些对流行哲学中攻其一点的局部论证习以为常的人做到这一步,似乎是苛求。

解读

1. 蒯因的“破天荒的檄文”

王浩在开头点明了蒯因对逻辑经验主义的两项核心批判:
  1. 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二分(分析性教条):蒯因认为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传统的区分(例如康德的定义)是不可持续的。逻辑经验主义试图通过逻辑和词义来定义分析性,但蒯因指出这些定义本身依赖于综合性的假设。
  2. 还原论(意义的还原教条):蒯因认为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假设(即所有知识都可以还原为经验的基本陈述)无法成立,因为还原过程依赖于整体语言系统,而不是独立的单一命题。
王浩对蒯因的批判评价为“破天荒的檄文”,既承认了蒯因观点的重要性,也隐含了其可能过于激进的倾向。

2. 王浩对蒯因的不满与分歧

  • 王浩指出,他对蒯因的不满并非偶然或单一,而是基于多个层次上的分歧。这些分歧包括:
    • 哲学宗旨的不同:王浩隐含批评蒯因在破坏逻辑经验主义时,缺乏明确的建设性目标。他强调哲学不仅要批判,还要为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 方法论的对立:蒯因通过具体的案例(如词义问题)证明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不可分,而王浩可能更倾向于从整体性的哲学背景出发,重新思考这些概念。

3. 分析性与综合性在第一段中的重要性

蒯因对分析性与综合性的批判贯穿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根基。王浩认为,这种批判揭示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缺陷,但蒯因未能提供一个替代性框架来解释数学和逻辑的基础:
  • 分析性的问题:蒯因指出,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是语言整体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逻辑真理。
  • 综合性的局限: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同样依赖于语言系统,无法被单独还原到经验命题。王浩可能认为蒯因没有进一步探索批判后的建构性工作,这也是他“尝试再三”表达自己不满的原因。

4. 面面俱到的哲学分析与读者的苛求

  • 王浩提到,他曾试图从多个层次剖析自己与蒯因的分歧。这种“面面俱到”的分析强调哲学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考察。
  • 但他也意识到,这种全面的分析可能过于繁复,让读者难以接受,尤其对于习惯于快速、单一论证的现代哲学读者而言是一种苛求。
    • 例如,蒯因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以“分析性与综合性”这一关键点为突破口,通过攻其一点的方式摧毁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石。
    • 王浩显然认为,这种方法在哲学研究中虽然简洁有力,但可能牺牲了系统性。

总结:第一段的整体意图

  1. 王浩通过回顾蒯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的历史意义,肯定了蒯因对逻辑经验主义核心教条的颠覆性批判,特别是“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不可分性这一破天荒的观点。
  2. 同时,他对蒯因的批评表示不满,认为蒯因的方法虽然有力,但缺乏全面性,忽视了哲学问题的多层次复杂性。
  3. 这段内容为后续展开提供了铺垫:王浩不仅要剖析蒯因的观点,还要解释为何在“分析经验主义”问题上,两者的视角存在根本性的对立。

原文

尽管如此,我自信还是能够把起中心作用的一面挑选出来,而对这一面有相当明确的表述,也许有助于一开始就使焦点对准比较大的争端。这个表述,我看不但抓住了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差异,更值得重视的是抓住了他们所共有的基个的隐蔽预设,它本身还很难说是最终的表述,但可望激发读者去找它的佐证和蕴义,它还会缩小分歧区,便于专心追寻分歧的根源。

解读

在这一段中,王浩转向更为具体的分析方向,试图提炼出蒯因与卡尔纳普观点的核心差异,同时揭示二者的共同隐蔽预设。以下是对这段话的详细解读:

1. 提炼核心争端的必要性

(1) 确立讨论的焦点

  • 王浩承认蒯因与卡尔纳普之间存在复杂的哲学分歧,涉及多个层面。为了有效展开讨论,他决定聚焦于争论的核心,即“起中心作用的一面”。
  • 意义
    • 通过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问题,避免被次要争议分散注意力。
    • 这种做法体现了哲学分析的策略性,既专注于重大争端,又为后续的深度剖析铺路。

(2) 对“比较大的争端”的聚焦

  • 王浩希望通过一个明确的表述,将蒯因和卡尔纳普哲学中的核心差异凸显出来。
  • 这里的“比较大的争端”可能指代二者在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二分还原论上的根本对立,因为这两个问题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也是蒯因批判的焦点。
  • 意图
    • 并非解决所有争论,而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明确的切入点,使复杂的哲学争议更加聚焦。

2. 揭示“共有的隐蔽预设”

(1) 隐蔽预设的意义

  • 王浩指出,尽管蒯因与卡尔纳普在许多哲学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他们共享某些未被公开讨论的“隐蔽预设”。这些预设可能是:
  1. 对逻辑、语言和知识关系的某种共同理解;
  2. 对经验主义传统的某种基本依赖;
  3. 对分析性、逻辑真理性等概念的一些共同假设。
  • 分析
    • 这种“隐蔽预设”可能并未直接表述,但它构成了二者争论的潜在框架。如果不揭示这些预设,就很难理解二者分歧的真正根源。

    (2) 隐蔽预设的重要性

    • 王浩认为,找到这些“隐蔽预设”不仅能帮助理解二者的差异,还能揭示二者争论背后的深层逻辑:
      • 这些预设可能是二者的共同哲学基础,但也可能是争论无法解开的症结所在。
      • 揭示预设有助于缩小分歧,聚焦于真正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 激发读者的思考

    • 王浩承认,他对这些隐蔽预设的表述可能并非最终结论,但它的提出可以激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 意义
      • 这种开放性表明,哲学争论并不总是以解决为目标,而是通过讨论激发新的理解。

    3. 缩小分歧的作用

    • 王浩指出,明确核心争端和隐蔽预设的过程,可以缩小分歧范围,使哲学分析更加精准。
    • 背景
      • 哲学争论往往因其复杂性而难以收束,过于分散的讨论容易导致问题模糊化。
      • 王浩试图通过聚焦于“隐蔽预设”,让争论的范围更明确,从而更有效地追寻分歧的根源。
    • 意义
      • 这不仅是对哲学问题的分析技巧,也是对蒯因和卡尔纳普争论的一种深入推进。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在这段中,王浩试图通过以下步骤推动讨论:
    1. 确立核心争端:在蒯因与卡尔纳普的复杂分歧中,挑选出“起中心作用的一面”作为切入点。
    2. 揭示隐蔽预设:强调二者的争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建立在某些共同的哲学假设之上。
    3. 激发讨论与缩小范围:通过揭示预设与核心争端,既为读者提供思考方向,也为后续分析创造条件。

    总结

    • 核心观点
      • 王浩不仅关注蒯因与卡尔纳普的显性分歧,还试图挖掘二者共同的隐蔽预设。
      • 他主张哲学讨论应当聚焦于重大争端,通过揭示隐藏结构缩小分歧,专注于真正深刻的问题。
    • 段落意义
      • 这一段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通过明确争论的焦点和揭示隐蔽预设,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讨论框架。
    原文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哲学实践的一个共性是偏爱局部的(大多是形式的)精确,同时又都心甘情愿地忍受片至极力炫耀全局的不定。所不同的是卡尔纳普图(不成功)描出大一点的局部。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无疑与特化在科学中的领先和相对成功有联系。我偏偏遗老味十足,还相信哲学的切身大事依旧是要做到某种程度上裁定全局。在他们的做法背后,则是一种共同的心,巴不得屈从于物理的和其他较为具体或可触摸的对象和经验(诸如语言表达式和观察命题之类)。
    解读
    非常感谢您的补充与澄清!按照您的理解,王浩并非追求构建一个全局性的哲学体系,而是在批评蒯因的方法论中忽视了数学作为整体分析性和逻辑独立性的重要性,并试图还原数学为像物理那样的经验性存在。以下是重新组织的解读:

    第三段解读

    这段文字的核心在于揭示卡尔纳普与蒯因哲学方法的共性和差异,同时批评蒯因对数学整体分析性的忽视,并试图将数学降格为与物理类似的经验性知识。

    1.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性

    (1) 偏爱局部精确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和蒯因都注重局部的、形式化的精确性
      • 卡尔纳普试图通过语法化的方法将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还原为语言规则的局部问题;
      • 蒯因通过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性与综合性二分,否定了数学与逻辑独立于经验的特殊地位。
    • 意义:两人均专注于对具体哲学问题的局部分析,但忽视了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的特殊性质。

    (2) 忍受全局不定

    • 王浩批评二人对全局问题的不定性采取了容忍态度,甚至“极力炫耀”这种模糊性:
      • 卡尔纳普以语法规则框定数学和逻辑的范围,但未能明确全局性的逻辑与数学真理的来源;
      • 蒯因通过语言整体性批评分析性,却回避如何解释数学整体的特殊地位。
    • 批评:王浩认为,这种对全局问题的不定态度导致二人未能真正解释数学和逻辑在知识体系中的根本作用。

    2.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差异

    (1) 卡尔纳普的“大一点的局部”

    • 卡尔纳普试图通过语法化的方法描绘出逻辑和数学的更大范围,但这种努力未能成功:
      • 他的语法化方法未能真正说明数学整体的逻辑特性,反而陷入了约定论的循环问题。
      • 他对数学的分析性理解仍然局限于语法层面,无法解释其独立于经验的特殊地位。

    (2) 蒯因的“物理化倾向”

    • 王浩指出,蒯因更倾向于将数学“物理化”或“经验化”:
      • 蒯因批判数学的分析性,将其视为语言整体的一部分,与科学知识(如物理定律)没有本质区别。
      • 他试图将数学还原为“像物理一样”,强调它在经验中的功能,而忽视了数学作为整体分析性存在的独立性。
    • 批评
      • 王浩认为,蒯因这种视角可能导致数学的“降格”,将其从逻辑与理性独立的领域拉回到具体经验之中。
      • 这种忽视整体分析性的做法,实际上削弱了数学的本质意义。

    3. 王浩的核心批评

    (1) 哲学的“切身大事”

    • 王浩用“遗老味十足”自嘲式地表明,他关注的是数学作为哲学中一种特殊知识的整体性,而非局限于具体、局部的经验化分析。
    • 他并非追求全局体系的建立,而是坚持哲学需要关注数学作为逻辑和分析性知识的特殊地位,而非将其等同于科学中的经验性规律。

    (2) 点睛之笔:最后一句话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和蒯因的共同“心态”,即:
      • “巴不得屈从于物理的和其他较为具体或可触摸的对象和经验”
    • 含义
      • 卡尔纳普和蒯因都试图用具体的、经验性的对象(如物理观察命题、语言表达式)来替代数学和逻辑的整体分析性。
      • 这种做法低估了数学的特殊性,忽略了数学作为抽象分析性存在的地位和作用。

    (3) 对蒯因的针对性批评

    • 蒯因进一步将数学“物理化”的倾向,使其从逻辑和理性分析的核心转向一种经验性的工具。
    • 王浩认为,这种处理方式背离了哲学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将数学降格为类似物理定律的存在,失去了数学独立于经验的纯粹分析意义。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批评蒯因对数学整体分析性的忽视

    • 王浩通过对比,指出卡尔纳普和蒯因在方法上的局限,尤其是蒯因对数学本质问题的处理。
    • 他强调,哲学不能仅仅将数学作为经验知识的一部分来看待,而应关注其独立的逻辑分析地位。

    (2) 哲学应超越经验主义的“物理化倾向”

    • 王浩的观点并非要建立一个全局性的体系,而是提醒哲学家不要过于屈从于具体、可触摸的经验对象,而忽视数学的抽象和整体分析性。

    总结

    •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性
      • 二人偏爱局部精确分析,容忍全局不定性,且倾向依赖科学特化方法处理哲学问题。
    •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差异
      • 卡尔纳普试图构建更大的语法化框架,但未能成功;蒯因则倾向将数学还原为经验对象,忽视其逻辑独立性。
    • 王浩的批评
      • 蒯因的“物理化”倾向低估了数学的整体分析性,将其降格为类似物理实在的经验知识,偏离了哲学对数学本质的探讨。
    • 点睛之句
      • 后一句总结了卡尔纳普与蒯因的核心问题,即他们试图将哲学屈从于具体的、可经验的对象,而忽视了抽象知识(如数学)的独立性与特殊性。
    原文
    我认为,根本的东西不是促使他们分手的分析性和还原论这两个教条,倒是促使他们合流的另一点,即否认概念性知识有任何自律性。对于经验主义和逻辑,虽然他们所见大有不同,但所共同的先人之见够多的了,把他们二位都称“分析经验主义者”(或曰“逻辑经验主义者”),我想,还是名副其实的。因为他们都自认是经验主义者,又都让自己的哲学围着逻辑和“逻辑分析”这个中心转。姑且牺牲点准确性,步蒯因生花妙语之后鹦鹉学舌,建议将“分析经验义的两个戒条”的标签,贴在他们对分析(或逻辑)和经验主义的观点的交合部上。鉴于他们的立场究竞有种种显著差异,很遗憾,只拿两个简洁的命题就讲得恰到好处,确有一点儿难。暂用的表述可以是:
    (a)经验主义就是全部哲学,不会有什么(根本的)东西真正能叫概念性经验或概念性直觉。
    (b)逻辑对哲学极为重要,而分析性(甚至必然性)只能指按约定为真把(a)和(b)划开,稍嫌任意,因为,主要之点还是他们的否认概念性知识有任何独立性的经验主义。

    解读

    这几段文字集中探讨了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同哲学基础,指出了二人之间更深层的共性,即对概念性知识的“自律性”或独立性的否定。王浩通过对“分析性与经验主义交合部”的描述,提出了“分析经验主义”在哲学中的本质特点,并指出了二人哲学立场的简洁表达方式。以下是逐步解读:

    1.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同点”:否认概念性知识的独立性

    (1) 否认概念性知识的“自律性”

    • 王浩认为,蒯因和卡尔纳普的真正共性并非是对分析性和还原论的批判或支持,而是二人共同否认概念性知识的自律性
      • 王浩认为,这种对概念性知识独立性的否认是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哲学核心,是他们合流的根本原因。
      • 卡尔纳普将逻辑和数学归结为语言的约定规则,将其分析性视为人为的物。
      • 蒯因进一步否认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二分,强调所有知识(包括逻辑和数学)都植根于经验的整体系统。
      • 传统哲学中,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例如数学和逻辑被视为与经验知识分离、具有自成体系的特点。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和蒯因都否定这种独立性,认为概念性知识必须与经验相关联,无法完全脱离经验世界。
      • 概念性知识的自律性
      • 对概念性知识独立性的否定
      • 意义

    (2) “分析经验主义”的定义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与蒯因都可以被称为“分析经验主义者”或“逻辑经验主义者”,因为二人虽然在具体观点上有差异,但都:
      • 自认为经验主义者;
      • 将逻辑和“逻辑分析”视为哲学的核心方法。
    • 分析经验主义的本质
      • 王浩提出,分析经验主义的核心是经验主义与逻辑分析的结合,这种结合基于对概念性知识独立性的否认。

    2. 对“分析经验主义两个戒条”的重新定位

    (1) 分析性与经验主义的“交合部”

    • 王浩建议,以蒯因的风格为借鉴,将“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理解为卡尔纳普与蒯因共同立场的一个标签。
      • 卡尔纳普试图通过语法规则将逻辑和数学还原为经验主义框架的一部分;
      • 蒯因通过否定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二分,进一步强调逻辑与数学知识的经验关联。
      • 这个标签指向的是分析(逻辑)与经验主义之间的交合部,即二人如何看待逻辑和分析性的经验基础。
      • 具体来说:

    (2) 分析性与经验主义的关键结合点

    • 王浩明确指出,这种“交合部”体现了卡尔纳普与蒯因共同的经验主义基础:
      • 他们都否认概念性知识具有独立性;
      • 逻辑和分析性知识被视为源于经验的框架,而非独立于经验的必然性知识。

    3. 王浩的表述框架:两个命题

    (1) 简洁表述的困难

    • 王浩承认,卡尔纳普与蒯因在哲学上的差异使得很难用两个简洁的命题完全概括二人的立场。
    • 尽管如此,他提出了两条暂用表述,以总结他们的核心观点:

    (2) 表述 (a):经验主义为哲学的核心

    • 内容
      • “经验主义就是全部哲学,不会有什么(根本的)东西真正能叫概念性经验或概念性直觉。”
    • 意义
      • 这一命题反映了卡尔纳普和蒯因共同的经验主义立场,强调经验知识的重要性。
      • 概念性经验或直觉(如逻辑和数学)被认为无法独立存在,必须从经验的视角来理解。

    (3) 表述 (b):逻辑的重要性与约定性

    • 内容
      • “逻辑对哲学极为重要,而分析性(甚至必然性)只能指按约定为真。”
    • 意义
      • 这一命题概括了逻辑和分析性在卡尔纳普与蒯因哲学中的地位。
      • 卡尔纳普主张逻辑和分析性是真理的约定规则;
      • 蒯因则否认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二分,但承认逻辑和数学在经验体系中的工具性地位。

    (4) 主要共同点:对概念性知识的否认

    • 王浩强调,二人的分歧虽然显著,但核心在于共同否认概念性知识具有独立性。这种否认是经验主义对逻辑和分析性的根本态度。

    4. 段落核心意图

    (1) 重新定义分歧与共性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与蒯因的根本问题并非在于对分析性与还原论的不同态度,而在于对概念性知识独立性的共同否认。
    • 他将二人归类为“分析经验主义者”,认为他们的哲学建立在经验主义与逻辑分析结合的基础上。

    (2) 总结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

    • 王浩用两个简洁的命题总结了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同哲学基础:
      • 经验主义是核心,概念性知识无独立地位;
      • 逻辑和分析性的重要性基于约定,而非必然性。

    总结

    • 共性:卡尔纳普与蒯因都否认概念性知识的独立性,强调经验主义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 核心批评:王浩批评二人对概念性知识的降格,将逻辑和数学还原为经验框架的一部分。
    • 贡献:通过两条命题,王浩为“分析经验主义”的本质和两位哲学家的共同点提供了清晰的概括。
    原文
    众所周知,蒯因的哲学一多半是有感于卡尔纳普的立场而发的,鉴于他们分享(a)和(b),我认为这是内杠。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著作(本文不考虑)和哥德尔的哲学,尽管(原先)不是有感于卡尔纳普而发,但两者都包含一些重要成分,可以视为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严肃批评。其实,我自信,我在本文中的立场与哥德尔十分接近,得益于我同他的讨论的地方也很多。然而、他认为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荒谬绝伦”。所以,他更关切的是去正面建立表现他的强客观主义立场的强论断,不是来捍卫本文的较弱的否定性的论点:数学仍然是经验主义所不能说明的。
    我认为,分析经验主义者(取我定的那种涵义)未曾摆脱也无法摆脱的困难,还是上一个世纪约·斯·穆勒面对的那个困难:
    (DE)经验主义怎么给数学的确实、清晰、范围和可用作恰当的说明呢?③
    据我看,分析哲学里占中心地位的许许多多争端大可看成横生枝节,都是竭力要摆脱这个困难才引出来的。特别要指出的是,逻辑和逻辑主义所以登台,就是为了更轻易地完成这一任务。这套变形术何以有拨云见天之功,其妙莫名。其实,我倒相信,根本不必请逻辑出场,只要不是“两个戒条”横行一时,就会看出:
    (A)(穆勒或)卡尔纳普或奎因那种涵义上的经验主义不能给数学作恰当的说明。
    这正是本文的话题,也正是本文的论点。

    解读

    这些段落集中讨论了分析经验主义者在数学问题上的困境,特别是经验主义如何解释数学的确实性和范围问题。王浩批评蒯因与卡尔纳普的哲学未能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同时借助哥德尔的哲学立场强调数学的特殊性,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论点:经验主义无法对数学提供恰当的说明

    1. 蒯因与卡尔纳普的“内杠”

    (1) 蒯因对卡尔纳普的回应

    • 王浩指出,蒯因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卡尔纳普的立场而发,可以看作是两人之间的一种“内杠”。
      • 卡尔纳普通过语法化方法解释逻辑和数学,试图维护分析性;
      • 蒯因否认分析性和综合性二分,试图将数学还原为语言和经验的整体部分。
      • “内杠”含义:虽然蒯因批判了卡尔纳普(尤其在分析性和还原论问题上),但二人本质上共享相同的经验主义立场,分歧只是在具体方法和观点上。
      • 例如:

    (2) 分歧的实质

    • 王浩认为,蒯因与卡尔纳普的分歧并未超越经验主义的框架,因此这些争论更多是“家族内部”的问题,而非根本性的哲学革命。

    2. 哥德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

    (1) 哥德尔的强客观主义立场

    • 王浩提到,哥德尔的哲学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卡尔纳普,但却包含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严肃批评:
      • 数学真理的确实性和范围无法通过经验主义框架解释,因为数学是某种“存在”或“实在”的直接体现。
      • 哥德尔认为,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荒谬绝伦”
      • 哥德尔的“强客观主义”立场认为,数学不是语言或经验的产物,而是某种独立的、超验的现实。
      • 例如:

    (2) 王浩与哥德尔的区别

    • 王浩承认,他的观点与哥德尔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差异:
      • 哥德尔的立场:注重正面建立数学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强论断”。
      • 王浩的立场:更倾向于否定性的批评,即说明经验主义无法对数学作出恰当的解释,而不一定要为数学的本质提供积极的形而上学论证。

    3. 经验主义的根本问题:穆勒的困境

    (1) 经验主义在数学问题上的困难

    • 王浩指出,经验主义在数学问题上的困境可以追溯到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S. Mill)所面临的问题:
      • 穆勒认为,数学是经验的一种抽象总结,其真理性来源于对经验的归纳。但这一观点显然难以解释数学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 “经验主义怎么给数学的确实、清晰、范围和可用作恰当的说明呢?”
      • 数学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经验主义通常只能处理具体的、局部的知识。这种矛盾使得经验主义在面对数学时陷入困境。
      • **核心问题 (DE)**:
      • 穆勒的尝试

    (2) 分析经验主义的延续

    • 王浩认为,分析哲学中的许多争论都是为了试图摆脱这种困难而引发的。
      • 逻辑主义的登场:逻辑和逻辑主义试图通过形式化的方法说明数学的基础,以弥补经验主义的不足。
      • 王浩批评这种“变形术”,认为它并未真正解决问题,而是试图通过形式化手段掩盖经验主义的根本缺陷。
      • 例如:

    4. 王浩的核心论点

    (1) 数学超出经验主义的解释范围

    • 王浩明确指出,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不能通过经验主义给出恰当的解释:
      • 卡尔纳普和蒯因试图用经验主义框架解释数学,但都未能成功。
      • 卡尔纳普通过约定论解释数学的分析性,但这一方法在逻辑上循环;
      • 蒯因通过否定分析性与综合性的二分,将数学融入语言整体,但这削弱了数学的独立性。
      • 经验主义的局限在于它依赖于感官经验,而数学的真理性显然超越了感官经验的范畴。
      • 分析经验主义的困境

    (2) 逻辑未能解救经验主义

    • 王浩批评逻辑和逻辑主义对经验主义的支持未能解决数学的根本问题:
      • 逻辑和形式化手段仅仅是掩盖了经验主义对数学说明的困难,并未真正破解。
      • 王浩相信,只要不受“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束缚,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经验主义的局限。

    (3) 王浩的命题

    • **(A)**:“卡尔纳普或蒯因那种涵义上的经验主义不能给数学作恰当的说明。”
    • 意义
      • 这一命题既是本文的核心论点,也是对分析经验主义的总体批评。
      • 王浩指出,分析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解释始终未能超越穆勒的问题,只是在新的形式中重复了同样的困难。

    5. 段落核心意图

    (1) 经验主义的根本困难

    • 王浩明确提出,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得经验主义无法对其作出恰当的说明。这是经验主义的根本性困难,也是分析经验主义的主要缺陷。

    (2)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局限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哲学都未能超越经验主义的框架,对数学的说明流于形式化或语言整体性,而忽视了数学的本质独立性。

    (3) 哥德尔哲学的启示

    • 王浩赞同哥德尔对经验主义的批评,但他采取的是更为否定性的立场,集中于说明经验主义的不足,而不是建立数学的独立形而上学论断。

    总结

    • 核心论点:经验主义无法为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提供恰当的解释。
    • 批评对象
      • 卡尔纳普:通过语法和约定论解释数学,但逻辑上循环。
      • 蒯因:否认分析性,强调语言整体性,但削弱数学独立性。
    • 与哥德尔的对比
      • 哥德尔主张数学的超验实在,王浩则更注重批评经验主义的不足。
    • 方法论启示: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摆脱分析经验主义的束缚,重新审视数学的本质特性。
    原文
    为了劝说经验主义者服从这个结论,先来确证他们反驳它的计谋不当,这虽然不够,总是有帮助的。最直接了当的反驳(A)的方案是卡尔纳普提出来的,不妨分解成以下几步:
    (C1)逻辑主义:数学可还原为逻辑。
    (C2)分析性:逻辑真理是分析的。
    (C3)约定论:分析命题按约定为真,所以毫无内容。
    接受这三个命题会摆脱(DE),因为这意味着因袭罗素曾经提出的一个命题,即“数学知识无不与一码等于三呎这个'伟大的真理’性质相同”。④因此,数学也就没有什么“神秘”了。
    可是,这些论断又引起了有关逻辑、分析性和约定论的性质的那些人所共知的问题。逻辑有众多相持不下的说法,从当前的目的着眼,可以按它们给逻辑定的范围来分类,就中只有两类需要考虑:
    (1a)逻辑仅仅是一阶逻辑(初等逻辑)。
    (1b)逻辑包括集合论(至少也是集合论中足以推演“普通数学”的一部分)。
    既然(1a)与(C1)冲突,采纳它就会使逻辑与(DE)毫不相干。(它只和数学的“如果--那么”式的解释相干,然而,那是把数学当作未解释的或按假设为真的,明明不当,因而这里无需考虑。)无可怀疑,(C1)要迫使卡尔纳普承诺(1b)。所以,我只限于(1b)一说,顺便提一提,这也是我现在赞赏的立场。(DE)的无法摆脱却不必依赖这个选择,假使不拿--当然可以不拿--逻辑作数学与经验主义的中介,这个选择就变成不相干的了。

    解读

    这些段落主要围绕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尝试展开讨论,分析了其逻辑体系、分析性概念与约定论的局限,特别是如何用这些理论应对经验主义对数学的困境(即(DE)问题:经验主义如何恰当说明数学的确实性和范围)。王浩提出了卡尔纳普逻辑主义的基本框架及其引发的争议,同时开始引入对“分析性”的讨论,为后文进一步批评经验主义在数学问题上的失败做铺垫。

    1. 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解决方案

    卡尔纳普试图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回应(DE)问题:

    (C1) 逻辑主义:数学可还原为逻辑

    • 核心观点:数学知识可以完全还原为逻辑体系,数学问题本质上是逻辑问题。
    • 背景
      • 逻辑主义源于弗雷格和罗素的工作,认为数学命题可以在逻辑系统中形式化。
      • 例如,罗素的《数学原理》试图通过逻辑公理推导出整个数学体系。

    (C2) 分析性:逻辑真理是分析的

    • 核心观点:逻辑真理是分析命题,其真理性不依赖经验,而是通过语言或形式规则内在地成立。
    • 背景
      • 分析性在逻辑主义中是关键,它表明数学是“无经验”的,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C3) 约定论:分析命题按约定为真

    • 核心观点:逻辑和数学命题的真理性是基于语言规则的约定(convention)。
    • 推论
      • 如果数学真理是约定的,则数学命题“毫无内容”(即不涉及实际经验世界)。
      • 数学不再“神秘”,因为它的基础仅仅是人为设定的规则。

    解决(DE)问题的逻辑

    • 通过这三个步骤,卡尔纳普试图说明:
      • 数学的确实性和范围问题不需要神秘化解释。
      • 数学知识与罗素的“一码等于三呎”一样,是一种形式上的“伟大的真理”。

    2. 卡尔纳普方案的局限与问题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框架尽管看似解决了(DE)问题,但却引发了许多争议和内在矛盾。

    (1) 逻辑的范围问题

    逻辑有多种定义,而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必须选择一种具体的逻辑范围:
    1. (1a) 逻辑仅限于一阶逻辑(初等逻辑)
    • 一阶逻辑无法解决(DE)问题,因为它不能解释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 一阶逻辑的推导能力有限,无法涵盖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尤其是涉及无穷集合的部分。
    • 如果逻辑仅限于一阶逻辑,则(C1)(数学可还原为逻辑)与逻辑的实际能力冲突。
    • 特点
    • 结论
  • (1b) 逻辑包括集合论
    • 将集合论纳入逻辑的框架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逻辑,集合论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数学领域,其公理(如选择公理)并非逻辑上的必然。
    • 集合论扩展了逻辑的范围,使其足以推导大部分普通数学。
    • 特点
    • 问题

    (2) 分析性和约定论的争议

    • 分析性的多重涵义
      • 分析性并非一个单一概念,不同哲学家对其定义有很大分歧。
      • 哥德尔挑选了两种值得关注的分析性涵义(具体内容将在后文展开)。
    • 约定论的循环问题
      • 如果逻辑和数学命题的分析性完全是约定的,则这些命题的基础显得任意,无法解释其普遍性和必然性。
      • 王浩暗示,这种约定论的立场削弱了逻辑主义的解释能力。

    (3) 逻辑与数学的中介地位

    • 王浩认为,(C1)和(C2)依赖于逻辑作为数学与经验主义之间的中介,但这种中介本身并不牢靠:
      • 逻辑的选择范围(如是否包括集合论)直接影响逻辑主义的成功与否。
      • 如果逻辑不能有效地作为中介,则(DE)问题仍然无法摆脱。

    3. 王浩对逻辑主义的立场

    (1) 赞赏(1b)的逻辑范围

    • 王浩指出,他赞赏将集合论视为逻辑的一部分的立场,因为它能更好地解释数学的范围。
    • 但他同时强调,这一选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DE)问题,只是表明集合论对数学具有更高的解释能力。

    (2) 逻辑主义无法摆脱(DE)

    • 王浩明确指出,即使在逻辑范围扩展的情况下,逻辑主义仍无法摆脱(DE)问题:
      • 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依然无法通过逻辑或约定来充分解释。
      • 他认为,这证明逻辑主义无法作为经验主义对数学说明的成功方案。

    4. 段落核心意图

    (1) 卡尔纳普逻辑主义的尝试

    • 通过(C1)、(C2)、(C3),卡尔纳普试图用逻辑主义解决数学的(DE)问题。
    • 他将数学的分析性与逻辑的约定性结合起来,以否定数学的神秘性。

    (2) 卡尔纳普方案的内在问题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框架存在两大问题:
      • 逻辑范围的选择问题:一阶逻辑不足以涵盖数学,而将集合论纳入逻辑则引发新问题。
      • 分析性和约定论的循环:约定论使得数学的基础显得任意,无法解释其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数学问题的不可还原性

    • 王浩的核心批评是,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未能真正回答数学的(DE)问题。数学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还原为逻辑或约定。

    5. 总结

    • 卡尔纳普的尝试
      • 通过逻辑主义、分析性和约定论试图解决数学的(DE)问题,但逻辑范围和分析性的争议使其方案陷入困境。
    • 王浩的批评
      • 逻辑主义未能有效解释数学的确实性和范围,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仍然不充分。
    • 后续讨论
      • 哥德尔对分析性的两种涵义将为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原文

    “分析的”一词有各式各样的涵义,哥德尔从中挑选了两种值得重视的涵义,⑤
    (2a)重言的。
    这个词已经用成多义的了。如果它想有一个充分确定和广泛的涵义,它必定要以某种方式涉及定义及公理和演绎。应用于集合论或数论等等时,它具有“纯形式的涵义,即出现的词都能够定义(或者用显式,或者用从所在句子中消去它们的规则),达到公理和定理变成同一律的特例而不可证命题变成该规律的否定的地步。按这种涵义【就是说,如果让“分析的"指这种涵义上“重言的”】,连整数理论也能证明是非分析的,假定要求消去规则允许一个人在每一情况下都在有穷多步之内实际上做到消去的话。”(删掉“有穷”这层限制,给数学作说明时会窃题,证明选择公理或无穷公理等是重言命题时会循环。要注意,按这种特定涵义,连一阶逻辑也不是重言的。)
    (2b)分析的。
    一个“命题被称为分析的,其成立的理由在于其中出现的概念的意义’,那么,这种意义也许可以是不可定义的(就是说,不可还原为任何更根本的东西)。”按这种涵义,数学、集合论和逻辑的公理和定理全都是分析的,但不一定因此就“毫无内容”。这也是我现在赞赏的“分析的”一词的涵义。⑥不过,(DE)的无法摆脱不必依赖这个选择,因为,前文交代过了,我们尽可叫数学(不管说不说它是分析的)和经验主义直接对阵。
    解读
    好的,我将对这些段落进行更为详细和专业的解读,特别针对“重言的”(2a)和“分析的”(2b)两种涵义中涉及的技术性和哲学问题,包括整数理论为何可能不是分析的、一阶逻辑和选择公理的讨论,以及分析性的意义与局限。

    1. 第一种涵义:(2a) “重言的”

    (1) 定义及形式化演绎的背景

    • “重言的”涵义强调逻辑和数学命题的形式化真理性,即这些命题的真值来源于定义、公理和演绎规则的逻辑结构,而非经验事实。
    • 形式化目标
      • 将数学和逻辑的所有命题完全归结为形式系统中的同一律特例,例如 (A = A)。
      • 这种形式化旨在消除所有非形式要素,包括直觉和语义的不确定性,使所有命题都可通过公理和定义推导。

    (2) 为什么“连整数理论也能证明是非分析的”

    • 整数理论的形式化
      • 所有术语的消去规则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
      • 公理与定理完全等价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特例;那么,整数理论无法满足这些条件。
      • 整数理论是一种数学理论,它的公理化形式(如皮亚诺公理系统)被广泛视为分析的典范。
      • 但王浩指出,如果要求“重言的”涵义满足严格的形式化条件,包括:
    • 原因
      • 如果放弃有限性限制,允许引入无穷规则(如皮亚诺公理中的数学归纳法),则形式化过程可能导致循环。例如,选择公理或无穷公理的重言性只能通过假定其成立来证明。
      • 如果形式化要求所有消去规则在有限步内完成,那么许多涉及无穷概念(如自然数序列)的数学命题将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形式化。
      • 例如,整数理论的递归定义和归纳证明依赖于无穷序列,而这种无穷性违反了“重言的”所要求的有限步规则。
      • 有穷性限制
      • 无穷性问题

    (3) 为什么“连一阶逻辑也不是重言的”

    • 一阶逻辑的限制
      • 一阶逻辑虽然可形式化,但其范围有限,无法涵盖许多数学命题(如集合论中的定理)。
      • 例如,一阶逻辑无法直接推导出选择公理或无穷公理。
      • 所有命题均可通过有限步骤的演绎推导;
      • 无法直接处理无穷对象(如无穷集合)。
      • 一阶逻辑是逻辑学中的基本系统,其核心特性是:
      • 王浩指出,如果“重言的”涵义要求严格的形式化,一阶逻辑本身也可能无法满足:

    2. 第二种涵义:(2b) “分析的”

    (1) 分析性的定义

    • 涵义
      • 一个命题被称为“分析的”,如果其真值完全取决于概念的意义,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
      • 例如,数学中的命题“2+2=4”是分析的,因为它成立的依据在于数字和加法的定义,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
    • 不可定义的意义
      • 在集合论中,“集合”的概念可能无法进一步定义,但集合论的公理和定理仍然可以被视为分析的。
      • 王浩指出,这种分析性并不要求概念的意义必须是可定义的。某些概念(如集合、选择公理)可能是直观的或基本的,但仍具有分析性。
      • 例如:

    (2) 为什么分析性不等于“毫无内容”

    • 传统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 分析性命题(如“所有未婚夫都是未婚的”)被认为“毫无内容”,因为它们仅仅反映定义的重复,而不涉及现实的事实。
    • 王浩的观点
      • 数学定理尽管是分析的,但其证明和推导过程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逻辑结构。
      • 例如,欧几里得的素数无穷性定理尽管是分析的,但它揭示了关于整数性质的重要规律。
      • 分析命题并非毫无内容,尤其在数学和逻辑中:

    3. 对数学和逻辑的应用:选择公理的讨论

    (1) 为什么选择公理涉及循环

    • 选择公理
      • 选择公理断言:给定一个非空集合族,可以为每个集合选择一个元素,形成一个选择函数。
      • 它是集合论中的一个核心公理,但其真理性依赖于特定集合理论的框架。
    • 循环性问题
      • 如果试图证明选择公理是“重言的”,需要假定所有集合均可构造选择函数。
      • 但选择函数的构造本身可能需要选择公理作为前提,从而导致循环。
      • 因此,在“重言的”涵义下,选择公理并非完全形式化的结果,而是依赖于无穷规则或外部假设。

    (2) 分析性与选择公理

    • 如果按照“分析的”涵义,选择公理可以被视为分析的,因为其成立依据在于集合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规则。
    • 但这种分析性并不削弱选择公理的重要性,其内容和应用依然具有深远的数学意义。

    4.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冲突

    • 王浩总结指出,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无法摆脱(DE)困境,无论是否采用“重言的”或“分析的”解释:
      • “重言的”解释要求严格的形式化,但在处理无穷集合和选择公理时表现不足。
      • “分析的”解释虽然更宽泛,但仍无法将数学完全还原为经验事实或逻辑形式。
    • 王浩主张,不管如何定义数学的分析性,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始终超越经验主义的能力。

    5. 总结

    • 两种涵义
      • “重言的”:强调形式化,但在处理无穷性和选择公理时面临局限。
      • “分析的”:基于概念意义,更能解释数学的普遍性,但仍未摆脱经验主义的困境。
    • 数学与逻辑的独立性
      • 王浩强调,数学的本质属性无法通过经验主义或形式系统完全解释。
      • 数学的确实性和范围需要独立于经验和形式逻辑的视角来看待。
    原文
    卡尔纳普论证里的关键问题是(C3),至少对选定(1b)和(2b)的人来说是如此,这两说,对不欣赏约定论(取其一般涌义)和唯名论(取其传统涵义的人,是言之成理的。⑦方才提醒过了,(C1)要迫使卡尔纳普承诺(1b)。现在,(C2)与(C1)结合之后看来又要迫使卡尔纳普承诺某种类似(2b)的东西。可是,(1b)和(2b)一旦被接受、(C3)可能有的解释,或者说,按约定为真是指重言的还是指分析的还是指别的这个问题,就会由此受到限制。如果它指按(2a)的涵义是重言的,那么,可以证明数学(和逻辑)不会全部按约定为真。如果它指按(2b)的涵义是分析的,那么,“按约定为真"不一定毫无内容;其实,一旦象前文那样区分了(2a)与(2b),不费力气也看得出(C3)与(2b)有冲突之嫌。在这件事上,幸好卡尔纳普以他坦率的风格留下了如何使出蒙混其词这关键一着的证词,他和其他实证主义者,处在自己立场的成败系于(DE)的时代,使出这一着也可谓情不自禁。

    解读

    这几段内容探讨了卡尔纳普的论证体系中几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重言性,以及“按约定为真”的问题。王浩指出,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论证在面对(DE)问题时,不得不接受某些立场(如1b和2b),但这可能与他的约定论产生冲突,暴露了逻辑经验主义在解释数学和逻辑本质问题上的困境。以下是详细解读:

    1. (C3) 的核心问题

    (1) (C3):按约定为真

    • 定义
      • (C3) 是卡尔纳普逻辑主义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主张是:数学和逻辑命题的真理性来源于约定(convention)。
      • 约定论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公理是人为选择的,其真值不依赖于外部实在或经验,而是取决于语言和规则的约定。

    (2) (C3) 的问题

    • 王浩指出,(C3) 的解释取决于如何理解“按约定为真”,但这一点随着对 (1b) 和 (2b) 的接受而变得复杂:
      • 如果“按约定为真”意味着逻辑和数学是分析的(2b),则数学和逻辑命题的真理性可以依赖概念的内在关系,而非仅仅是形式规则。
      • 这种解释允许数学命题具有一定内容性,然而,这可能与约定论的传统理解(分析性=毫无内容)相冲突。
      • 如果“按约定为真”意味着逻辑和数学是重言的(2a),那么严格形式化的定义要求会排除许多数学命题的分析性,尤其是涉及无穷集合的部分。
      • 例如,选择公理和无穷公理无法通过有限规则完全形式化,因此它们无法被视为重言的。
      • **是“重言的” (2a)**:
      • **是“分析的” (2b)**:

    2. (1b) 与 (2b) 的影响

    (1) (1b):逻辑包括集合论

    • 王浩此前已经指出,(C1) 逻辑主义要求逻辑的范围至少扩展到包括集合论(1b),否则数学无法完全还原为逻辑。
    • 影响
      • 一旦接受 (1b),卡尔纳普需要承认集合论(如选择公理)属于逻辑的范畴,但集合论本身并非“重言的”,而是依赖于不可证明的假设(如 ZFC 公理体系)。
      • 这与约定论强调的逻辑严格形式化特性存在张力。

    (2) (2b):分析性基于概念意义

    • (C2) 逻辑真理是分析的,与 (1b) 相结合后,逻辑主义的论证框架倾向于接受 (2b),即数学和逻辑的分析性取决于概念间的意义。
    • 影响
      • 如果接受 (2b),数学的分析性不再等同于“毫无内容”,而是承认其蕴含丰富的信息(例如集合论中关于无穷集合的推导)。
      • 但 (C3) 的传统约定论版本(分析性=毫无内容)无法兼容这一解释。

    3. (C3) 与 (2b) 的冲突

    (1) 分析性的区分暴露了 (C3) 的问题

    • 王浩指出,一旦区分了“重言的” (2a) 和“分析的” (2b),就可以看出 (C3) 与 (2b) 之间的潜在冲突:
      • 如果逻辑和数学是分析的(2b),则它们的真理性依赖于概念的内在关系,而非单纯的约定。
      • 这与约定论的核心主张(数学命题的真理完全依赖于人为选择的规则)矛盾。

    (2) 冲突的根源

    • (C3) 在逻辑经验主义框架中有两个重要作用:
      • 将数学和逻辑还原为约定的产物,以剥离其神秘性;
      • 通过强调分析性等同于毫无内容,确保逻辑和数学的非经验性。
    • 然而,当 (2b) 的分析性被接受时,数学命题的内容性(如集合论中的无穷概念)被承认,这破坏了 (C3) 的核心功能。

    4. 卡尔纳普的“蒙混其词”

    (1) 蒙混的策略

    • 王浩提到,卡尔纳普和其他逻辑实证主义者在处理 (C3) 的问题时,“情不自禁”地采取了模糊策略:
      • 一方面,他们希望保留约定论的框架,继续主张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
      • 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逻辑范围的扩展(如接受集合论)带来的内容性问题。

    (2) 蒙混的背景

    • 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时代,数学和逻辑的问题(DE问题)成为经验主义成败的关键。
    • 卡尔纳普希望通过形式化和约定论避免这些问题,但由于逻辑范围的扩展和分析性的多义性,他的论证在概念上变得不够清晰。

    5.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逻辑与数学的约定性问题

    • 王浩通过 (C3) 的讨论揭示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内在矛盾:
      • 如果数学被定义为“重言的”(2a),则它的形式化条件无法覆盖所有数学命题;
      • 如果数学被定义为“分析的”(2b),则其内容性与约定论的非内容性主张矛盾。

    (2) 逻辑主义的根本困境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框架(C1 + C2 + C3)无法真正解决 (DE) 问题:
      • 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超出了约定论能够解释的范围;
      • 逻辑范围的扩展和分析性的复杂性进一步暴露了逻辑主义的局限。

    (3)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

    • 王浩强调,逻辑经验主义试图通过形式化和约定论掩盖数学问题的复杂性,但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回答数学与经验主义的根本冲突。

    6. 总结

    • 核心问题
      • (C3) 的“按约定为真”在逻辑和数学的不同分析性涵义下无法自洽。
    • 关键矛盾
      • 接受 (1b) 和 (2b) 的逻辑和数学扩展会破坏约定论的简单性;
      • 分析性与约定性的关系暴露了逻辑经验主义在(DE)问题上的困境。
    • 批评
      • 卡尔纳普和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策略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蒙混”,试图在概念上的模糊中寻求哲学上的成功,但未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原文
    蒙混其词部分起因于维特根斯坦把逻辑列入了重言的,后者又是由于《逻辑哲学论》里有穷与无穷的界线不知怎么被错误地一笔勾销(也由于一个理想化的要求:初始或原子命题彼此独立)的缘故,正如他在1932年自责的那样。⑧除此以外,卡尔纳普承认,维也纳小组向《逻辑哲学论》的重言式观点归顺是既有所变更又有所猜测的。⑨“但是,在小组成员们看来,初等逻辑与包括数学在内的高等逻辑之间并没有根本区别。于是,我们就形成一种见解:一切有效的数学陈述在一切可能的情况都成立,因而没有关涉事实的内容,在这种特定的涵义上,它们都是分析的。”实在不解,比方说汉恩,也就是哥德尔的尊敬的数学老师,居然会附和(确实附和了)这种不足信的蒙混其词。

    解读

    这段文字围绕逻辑实证主义中“重言的”与“分析的”的概念展开,追溯了维特根斯坦对逻辑经验主义者(如卡尔纳普)的影响,并指出逻辑与数学之间界限模糊的原因和问题。王浩批评这种混淆为“蒙混其词”,并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未能充分解释数学和逻辑的本质。

    1. 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与“重言的”问题

    (1) 逻辑在《逻辑哲学论》中的“重言的”地位

    •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将逻辑命题视为“重言的”(tautological),即逻辑命题的真值完全依赖于形式规则,无关事实内容。
      • 逻辑命题不是对现实的陈述,而是语言系统内的一种结构性真理。
      • 例如,“(A \lor \neg A)”(排中律)的真值由逻辑规则本身决定,与外部世界无关。
      • 核心观点

    (2) 《逻辑哲学论》的问题

    • 王浩指出,《逻辑哲学论》中有两个关键问题导致逻辑“重言的”观点的不完善:
      • 维特根斯坦要求逻辑系统的初始命题或原子命题是彼此独立的,但实际数学和逻辑命题往往具有复杂的依赖关系。
      • 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要求削弱了逻辑理论的实际适用性。
      •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未区分有穷逻辑与涉及无穷性的逻辑推导。
      • 逻辑推导中涉及无穷集合(如数学中的无穷公理、选择公理)的问题在其系统中没有得到清晰处理。
      • 这种忽视使得逻辑“重言的”涵义在扩展到数学(如高等逻辑)时显得不充分。
    1. 有穷与无穷的界线被错误地抹除
    2. 原子命题的独立性假设

    (3) 维特根斯坦的反思

    • 王浩提到维特根斯坦在1932年的反思,他承认了早期思想中的这些不足:
      • 意义:这表明即使维特根斯坦本人也意识到早期“重言的”定义的局限性,但逻辑实证主义者却未能完全修正这一问题。

    2. 维也纳学派对《逻辑哲学论》的吸收与变形

    (1) 维也纳学派的接受与改动

    • 王浩指出,维也纳学派(特别是卡尔纳普)在接受维特根斯坦“重言的”观点时,进行了某种变更和猜测:
      • 维也纳学派认为逻辑和数学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所有有效数学命题在一切可能情况下均成立,从而不涉及事实内容。
      • 初等逻辑(如一阶逻辑)被视为“重言的”;
      • 高等逻辑(包括数学)也被纳入“重言的”范畴。
      • 改动
      • 猜测

    (2) 高等逻辑的“分析性”问题

    • 根据维也纳学派的理解,高等逻辑(如数学)也是“分析的”,因为:
      • 数学命题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均成立;
      • 它们不描述任何事实,而仅仅是分析性命题。

    (3) 王浩的批评

    • 王浩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是一种“蒙混其词”,因为:
      • 数学命题尽管是分析的,但其蕴含丰富的内容(如关于无穷集合的性质)。
      • 将数学描述为“毫无事实内容”忽略了其在数学体系中的深刻意义。
      • 数学中的许多命题(如选择公理)依赖于公理系统,无法通过逻辑规则直接推导。
      • 将高等逻辑等同于初等逻辑的“重言的”特性是对数学复杂性的简化。
      • 数学并非纯粹“重言的”
      • 分析性不等于毫无内容

    3. 哥德尔与维也纳学派的矛盾

    (1) 哥德尔与汉恩

    • 王浩特别提到,维也纳学派的重要成员汉恩(哥德尔的老师)居然附和了这一不可靠的“蒙混其词”。
      • 汉恩作为一位尊重数学本质的学者,却同意数学命题是“重言的”或“分析的”,与哥德尔的观点明显矛盾。
      • 哥德尔坚持数学具有独立的客观存在(如集合的柏拉图主义解释),而非仅仅是逻辑规则的产物。
      • 背景

    (2) 王浩的质疑

    • 王浩对汉恩及维也纳学派其他成员的附和表示疑惑:
      • 他认为,这种附和可能源于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过度信任,而非对数学本质的深刻理解。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维特根斯坦“重言的”观念的局限性

    • 王浩批评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对逻辑“重言的”定义的过于理想化,特别是:
      • 无穷性的处理缺失;
      • 原子命题独立性的假设。
    • 他认为,这些局限性导致逻辑在扩展到数学时出现了不充分性。

    (2) 维也纳学派对逻辑与数学的混淆

    • 维也纳学派试图将数学和逻辑统一为“重言的”或“分析的”,但这一统一掩盖了逻辑与数学的本质区别。
    • 王浩认为,这种混淆未能解决逻辑与数学的核心问题,反而弱化了对数学的深入理解。

    (3) 哥德尔与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歧

    • 王浩通过提及哥德尔与汉恩的矛盾,强调数学的本质并不能简单地还原为逻辑实证主义的框架。
    • 哥德尔对数学的“强客观主义”立场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5. 总结

    • 核心批评
      • 维特根斯坦对逻辑“重言的”定义存在不足,维也纳学派在接受这一观点时对逻辑和数学的混淆加剧了问题。
    • 关键矛盾
      • 数学与逻辑的本质区别被忽视,数学的独立性在逻辑实证主义的框架中被弱化。
    • 王浩的立场
      • 王浩批评这种“蒙混其词”的策略,认为逻辑与数学的关系需要更清晰、更深刻的分析。
    原文
    卡尔纳普继续照《语言的逻辑语法》里的老样子,重提他的集合论(还不如说是一种较窄的类型论)公理是分析命题的证明。⑩其实,从种种可以到手的证据(包括这一例)看得很清楚,卡尔纳普著作里的约定论原不过是对逻辑和数学的语法观点,换言之,认为数学论断能够解释成语法约定及其结果的观点。(附带说一说,规定真假条件的“语义规则”,由于把句子作为语法对象处置,也是语法的。)

    解读

    这段文字分析了卡尔纳普在其逻辑经验主义体系中对逻辑和数学的约定论解释,特别是如何将数学命题解释为“语法约定及其结果”。王浩批评卡尔纳普的这一做法,认为其背后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狭义的语法观点,而不是对数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下是逐步解读:

    1. 卡尔纳普的集合论与类型论

    (1) 集合论与类型论的关系

    • 王浩提到,卡尔纳普在《语言的逻辑语法》中试图将集合论公理解释为“分析命题”,但其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类型论。
      • 类型论是一种限制逻辑语言中的表达式和对象的层次系统,以避免悖论(如罗素悖论)。
      • 类型论比集合论更局限,因为它更多是对语言和逻辑表达的约束,而不是直接处理数学结构。
      • 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核心是定义集合及其操作规则(如并集、交集、选择公理等)。
      • 在经典意义上,集合论是一种独立的数学理论,具有相对丰富的内容。
      • 集合论
      • 类型论

    (2) 集合论作为“分析命题”的证明

    • 卡尔纳普的尝试:
      • 他试图通过形式逻辑的框架,将集合论公理描述为“分析命题”,即逻辑语言中语法约定的结果。
      • 这种做法在逻辑经验主义的框架内是合理的,因为它将数学还原为语言系统内的规则问题。
    • 王浩的批评:
      • 类型论的限制性使得它很难处理集合论中的无穷集合、选择公理等内容。
      • 这表明,卡尔纳普的逻辑体系在解释集合论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 卡尔纳普的集合论解释实际上是一种“狭窄的类型论”,无法完全覆盖数学中集合论的内容:

    2. 约定论与语法观点

    (1) 约定论的核心主张

    • 定义
      • 约定论认为逻辑和数学的真理性是人为规则的产物(即“约定”),而非反映客观实在。
      • 在卡尔纳普的体系中,数学命题被视为语法规则的结果,而非独立于语言系统的实在。

    (2) 语法观点的核心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的约定论实质上是一种语法观点,即:
      • 数学命题和逻辑命题可以被解释为语法约定的结果;
      • 换言之,数学和逻辑是语言规则(语法)的产物,而不是独立于语言的知识体系。

    (3) 语法观点的表现

    • 语法规则
      • 语法规则规定了语言中的表达式如何构成句子及其意义。例如,“语义规则”规定句子的真假条件。
      • 在卡尔纳普的体系中,这些规则被用来处理数学和逻辑命题。
    • 语法的对象化
      • 王浩特别提到,“语义规则”虽然定义真假条件,但它们本身仍被视为语法的产物,因为句子本身被当作语法对象处理。
      • 这一点表明,卡尔纳普的约定论实际上并未突破语法层面,数学和逻辑在这一框架下始终被约束于语言系统内。

    3. 王浩的批评

    (1) 约定论的局限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的约定论过于狭隘,因为:
      • 它将数学和逻辑的本质归结为语法约定,而忽略了它们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特性;
      • 数学和逻辑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无法在仅仅依赖语言规则的框架内得到充分说明。

    (2) 集合论的误解

    • 卡尔纳普试图通过类型论的形式将集合论纳入约定论的框架,但集合论的丰富性(尤其在无穷集合和选择公理等问题上)超出了类型论的能力范围。
    • 王浩认为,这表明卡尔纳普未能正确理解集合论和数学本身的本质。

    (3) 数学与逻辑的降格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的语法观点实际上将数学和逻辑降格为语言规则的产物,而未能回应数学和逻辑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特殊性。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对卡尔纳普约定论的总结

    • 王浩通过分析卡尔纳普的集合论和类型论尝试,指出其约定论的本质是语法观点。
    • 这一观点试图将数学和逻辑完全还原为语言系统中的语法规则,但未能解释数学的核心特性。

    (2) 卡尔纳普逻辑体系的局限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的约定论框架过于局限:
      • 集合论的内容丰富性无法通过类型论或语法规则完全形式化;
      • 数学命题的真理性超越了语言规则的解释范围。

    5. 总结

    • 卡尔纳普的尝试
      • 试图通过约定论和语法观点将数学和逻辑描述为语言系统内的结果。
      • 特别是将集合论公理解释为语法约定的产物,但这一尝试局限于狭义的类型论。
    • 王浩的批评
      • 数学和逻辑的独立性被弱化,无法充分解释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 约定论的框架无法覆盖集合论的核心内容,特别是无穷集合和选择公理的问题。
    • 核心观点
      • 数学和逻辑的本质超越了语法规则和约定论的框架,卡尔纳普的解释无法解决这些知识的根本问题。
    原文
    说起这个问题,我们算碰见了在“重言的”与“分析的”两可之间蒙混其词的一种更精巧的形式。如果语法是遵循希尔伯特学派的传统,按标准的(也是本来的)涵义去理解,它必须是有穷论的,于是,根据哥德尔的不完全性结果,无可奈何,得不出能摆脱(DE)和驳倒(A)的足够多的数学。另一方面,如果语法放大到包括非有穷论成分,那么我们又回到了怎么给数学作经验主义的说明这个老问题,因为,要达到非有穷论的概念和推理,至今可以到手的唯一手段还是诉诸数学的直觉。事实上,卡尔纳普似乎不只是为语法提供了若干助力,还果真把语法本身当作助力转送给更可笑的废话,所谓数学已然还原为语法的大言适成对照。例如,证明选择公理是分析命题的时候,卡尔纳普在元语言中起用了它,⑪“这里起用了语法语言中的一条定理,正相当于对象语言中应当证明它的分析性的那条定理。”因此,这个推理一丝不挂地循环。我们不得不先就把逻辑当成真的,然后才能追加语法约定去推演出逻辑定理是分析命题(即这些约定为真)的结论。
    不仅如此,各约定还应当一致,否则,每个命题就都能由它们得到证明了。所以,根据哥德尔第二定理,任何一套能得出很多逻辑或数学的约定必定预设了大量的装学知识。卡尔纳普稍后转到语义学也不免陷入同样的循环;与“人工”语言相联的任意性的增加无助于数学的奠基,因为,是数学在决定什么是能推演它的正确的“人工”语言,而不是相反。

    解读

    这些段落集中分析了卡尔纳普将数学还原为语法的尝试,并批评其理论框架在面对数学和逻辑的根本问题时的局限性。王浩通过引入希尔伯特学派的传统、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以及语法和语义学的关系,揭示了卡尔纳普语法化路径的内在循环问题和经验主义的困境。

    1. “重言的”与“分析的”的两可蒙混

    (1) “重言的”与“分析的”之间的模糊性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试图通过语法化的方法解释数学和逻辑的本质,但他的理论在“重言的”和“分析的”之间存在概念上的模糊:
      • “重言的”:逻辑和数学命题是形式化规则的必然结果,与事实内容无关。
      • “分析的”:数学和逻辑命题的真理性来源于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其约定性有关。
    • 问题
      • 卡尔纳普的语法化框架未能清晰区分这两种涵义,而是试图将数学和逻辑统一到一个框架内,但这导致了逻辑和数学的性质被模糊化。

    2. 希尔伯特学派传统与哥德尔不完全性

    (1) 希尔伯特学派的“有穷论”传统

    • 希尔伯特学派的目标
      • 要求所有证明都必须在有限的规则和公理系统内完成;
      • 强调数学的形式化与演绎性,避免依赖直觉或无穷性。
      • 希尔伯特试图将数学形式化为一个完备的、有穷的系统,即所有数学命题的真值都可以通过有限步骤的演绎推导出来。
      • 有穷论

    (2)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冲击

    • 王浩指出,根据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 任何包含自然数基本性质的形式系统都不可能既完备又自洽;
      • 数学中总会存在无法通过系统内有限规则证明或反驳的命题。
    • 对卡尔纳普的影响
      • 如果卡尔纳普的语法化路径坚持“有穷论”,则他的理论无法覆盖足够多的数学内容,也无法解决(DE)问题(经验主义如何解释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非有穷论的困境

    (1) 引入非有穷论的必要性

    • 如果语法扩展到包括非有穷论成分(如无穷集合或选择公理),数学命题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解释。
    • 问题
      • 引入非有穷论需要依赖数学的直觉性,这与卡尔纳普的语法约定论相冲突。
      • 例如,数学直觉(如选择公理的接受)无法通过纯粹语法规则加以形式化说明。

    (2) 非有穷论与经验主义的矛盾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若引入非有穷论成分,则会重新面临“如何用经验主义解释数学”的老问题:
      • 数学直觉并不依赖经验事实,而是反映某种独立的逻辑或结构性规律;
      • 这与经验主义试图将数学还原为经验或语言系统的目标相矛盾。

    4. 循环问题与逻辑的预设

    (1) 卡尔纳普的语法循环

    • 王浩通过选择公理的例子指出,卡尔纳普的语法化方法陷入了逻辑循环:
      • 为了证明数学命题是分析的,卡尔纳普实际上需要预设数学命题的成立,这削弱了语法约定论的解释力。
      • 选择公理在语法语言中被定义为一个定理,但该定理的成立本身依赖于对象语言中的规则。
      • 这种循环导致语法化方法无法提供独立的数学基础。
      • 问题
      • 本质

    (2) 哥德尔第二定理的启示

    • 根据哥德尔第二定理:
      • 任何形式系统要证明其自身的一致性,必须预设超越系统范围的知识。
    • 对卡尔纳普的约定论的影响
      • 为了支持他的语法框架,卡尔纳普必须预设大量的数学和逻辑知识(“装学知识”),这违背了约定论的基本思想。

    5. 语义学与人工语言的失败

    (1) 语义规则的循环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后期转向语义学的努力:
      • 数学的语义特性(如选择公理的真值)依赖于数学体系的直觉,但语法和语义框架无法为这些直觉提供独立的基础。
      • 语义规则定义了句子的真假条件,但这些规则本身仍然依赖于语法对象。
      • 这导致语义规则无法提供独立于语法的数学解释。
      • 语义规则
      • 循环问题

    (2) 人工语言与数学的关系

    • 王浩指出,卡尔纳普试图用“人工语言”来奠定数学基础的努力未能成功:
      • 实际上,数学的结构和规律决定了哪些语言规则可以正确推演数学;
      • 这种关系表明,数学的本质独立于人工语言的任意性。
      • 数学决定语言,而非语言决定数学

    6.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卡尔纳普的语法化路径的局限

    • 王浩通过希尔伯特学派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分析,揭示了卡尔纳普语法化尝试的两大问题:
      • 如果坚持“有穷论”,语法框架无法覆盖数学的核心内容;
      • 如果引入非有穷论,语法框架会面临直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

    (2) 循环问题与逻辑的预设

    • 卡尔纳普的语法化方法无法避免逻辑的预设性,即需要先假定数学和逻辑的某些特性,再去证明它们的分析性。
    • 这种循环问题削弱了约定论的理论基础。

    (3) 数学独立性的回归

    • 王浩认为,数学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其独立性,而不是人工语言或语法框架可以完全还原的。
    • 卡尔纳普试图用语法化和语义规则解释数学的努力未能摆脱(DE)问题。

    7. 总结

    • 核心问题
      • 卡尔纳普的语法化路径在“有穷论”与“非有穷论”之间的矛盾使其理论框架面临困境。
      •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揭示了逻辑系统需要预设超出其范围的知识,这与约定论的目标冲突。
    • 关键批评
      • 数学的分析性和普遍性无法通过纯语法或语义规则解释;
      • 数学的本质决定了其独立性,无法被人工语言或形式逻辑完全还原。
    • 王浩的立场
      • 卡尔纳普的逻辑经验主义未能真正解决数学与逻辑的根本问题,反而暴露了语法化尝试的循环和不充分性。
    原文
    经过这一番推考,可以论定,采纳(C1)和(C2)的人必须拒绝(C3),代之以(2b),至少也要代之以它的某种不致剥夺掉一切分析命题的“内容”的(较弱的)变体。为了使我的推理路线简单一点,我宁愿不用卡尔纳普的立场迫使他自己直接承诺的那些稍弱的论断,而考虑下面三个有所改变的更明确的命题,我相信,这些命题是真的,是符合哥德尔的立场的:
    (G1)逻辑包括集合论,所以,也包括数学。
    (G2)逻辑和数学的真命题是分析的。
    (G3)“分析的”应当按(2b)的涵义去理解,因而分析命题并不一定毫无内容,其实,数学(和逻辑)有“实在的”内容。
    (G1)比(C1)强一点。不过,从这里的目的着眼,取(C1)、(C2)和(2b)(的某种较弱的变体)作这三个命题也同样可行。为省文计,后文要用三个G命题充当三类论断的代表。
    这些命题合在一起给出命题(A)的一个迂回的证明。人们也可以选(A)的某种更直接的证明,办法不外是指出数学的内容总比经验主义(不论是卡尔纳普变种还是蒯因变种)所能说明的要多。他们两者都不能接受的是(G3),因为他们都深知(G3)和他们的(不同牌号的)经验主义是不相容的。就卡尔纳普而言,既然他接受(G1)和(G2),他似乎也非承诺(G3)不可,就他那种类型的经验主义而言,这个事实足以证明(A)了。至于蒯因,事情要复杂些,因为,他尽管正确地坚决地否认(C3)能跟(C1)和(C2)凑合,但他对于(C1)和(C2)是十分矛盾的。所以,落实到(G3)上,他就不象卡尔纳普那样非直接承诺不可。

    解读

    王浩在这几段中,通过建立一组新的命题(G1、G2、G3)来替代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框架,并阐述这些命题如何为数学的分析性和“内容”提供更好的解释。这些命题与哥德尔的观点更为一致,但却与经验主义(无论是卡尔纳普版还是蒯因版)相冲突。以下是逐步分析:

    1. 替换(C3)的必要性

    (1) 为什么需要拒绝(C3)?

    • (C3) 约定论主张逻辑和数学命题的真理性完全来源于人为的语言约定,且这些命题“毫无内容”。
    • 王浩通过前文论述指出:
      • 数学的分析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毫无内容”,因为数学命题蕴含着大量结构性和逻辑性的内容(例如集合论中的选择公理)。
      • 数学的内容显然超出了纯形式规则所能解释的范围。
      • 如果接受(C1)(数学可还原为逻辑)和(C2)(逻辑真理是分析的),则(C3)难以自洽:

    (2) 代之以(2b)的必要性

    • 王浩主张用“分析的”第二种涵义 (2b) 取代(C3),因为:
      • (2b) 认为数学和逻辑命题的分析性基于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内容”,而非仅仅是约定。
      • 这种改进版本能够更好地解释数学的性质,避免约定论的循环问题。

    2. G命题的提出

    王浩提出三个新的命题 (G1, G2, G3),以替代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框架。这些命题不仅更明确,而且与哥德尔的立场一致:

    (1) (G1): 逻辑包括集合论,所以,也包括数学

    • 内容
      • 逻辑不仅仅是初等逻辑(一阶逻辑),还包括高等逻辑(如集合论),甚至整个数学。
    • 意义
      • 这一命题比(C1)更强,因为它明确指出数学是逻辑的一部分,而不仅是“可还原为逻辑”。
      • (G1) 避免了约定论的局限,将集合论和数学的分析性纳入逻辑的范畴。

    (2) (G2): 逻辑和数学的真命题是分析的

    • 内容
      • 数学和逻辑的真理性来源于分析性,而非经验事实。
    • 意义
      • (G2) 是对(C2)的继承,但强调分析性涵义为(2b),即数学命题具有内在的概念联系,而非毫无内容的形式规则。

    (3) (G3): “分析的”应当按(2b)的涵义去理解,因而分析命题并不一定毫无内容,其实,数学(和逻辑)有“实在的”内容

    • 内容
      • 分析命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重言的”,它们包含结构性和逻辑性的内容。
      • 数学的“实在内容”超越了约定论或经验主义的解释范围。
    • 意义
      • (G3) 明确反驳了卡尔纳普和蒯因的经验主义框架,表明数学具有独立的认知价值。

    3. G命题的作用

    (1) 替代卡尔纳普的逻辑主义框架

    • (G1)、(G2)、(G3) 共同构成了一个替代性的逻辑体系,能够更好地解释数学的本质:
      • (G1) 扩展了逻辑的范围,将数学纳入逻辑体系;
      • (G2) 强调数学的分析性;
      • (G3) 承认数学的“实在内容”,摆脱约定论的空洞性。

    (2) 证明命题(A)

    • **命题(A)**:
      • “数学不是经验主义所能恰当说明的”。
    • 证明路线
      • 数学的内容超出了任何形式的经验主义(无论是卡尔纳普版还是蒯因版)的解释能力。
      • 经验主义无法接受(G3),因为它与经验主义的基本假设(如数学命题的非实在性)直接矛盾。

    4.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分歧

    (1) 卡尔纳普的困境

    • 卡尔纳普接受(G1)(逻辑包括集合论和数学)和(G2)(逻辑和数学的真命题是分析的),但这必然要求他接受(G3):
      • 如果逻辑包括集合论,且数学是分析的,那么数学命题不可避免具有某种“内容”。
      • 这种“内容”破坏了卡尔纳普的经验主义框架(约定论)。

    (2) 蒯因的矛盾

    • 王浩认为,蒯因的情况更加复杂:
      • 他怀疑逻辑能否完全涵盖数学;
      • 他否认逻辑的分析性,而是倾向于整体语言的经验主义解释。
      • 蒯因坚决否认(C3)(约定论),这是正确的;
      • 但蒯因对(C1)(逻辑还原数学)和(C2)(逻辑是分析的)持矛盾态度:
      • 因此,蒯因并不直接承诺(G3),但他的立场导致他难以与卡尔纳普完全划清界限。

    5. 段落核心意图

    (1) 用G命题取代卡尔纳普的逻辑体系

    • 王浩提出(G1)、(G2)、(G3) 以替代(C1)、(C2)、(C3),从而更好地解释数学的本质。
    • G命题与哥德尔的观点一致,强调数学的独立性和内容性。

    (2) 批评经验主义的局限

    • 卡尔纳普的经验主义(约定论)和蒯因的经验主义(整体语言论)都未能解释数学的内容。
    • 数学的分析性和实在内容超越了经验主义的解释框架。

    (3) 哥德尔观点的重要性

    • 王浩通过引入哥德尔的观点,强化了数学的独立性:
      • 数学的“实在内容”无法通过语言约定或经验事实解释,而是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逻辑结构。

    6. 总结

    • G命题的意义
      • (G1) 扩展逻辑的范围,包含数学;
      • (G2) 强调数学命题的分析性;
      • (G3) 承认数学的实在内容。
    • 对经验主义的批评
      • 卡尔纳普的约定论无法解释数学的内容;
      • 蒯因的整体语言论与数学的独立性相矛盾。
    • 王浩的立场
      • 数学和逻辑具有内在的分析性和“实在内容”,经验主义无法充分说明这些特性。
    原文
    例如,蒯因对(G1)的观点在变。他最近的观点似乎是拒绝(G1),而接受(1a),即认为逻辑不外是一阶逻辑。⑫从当前的目的着眼,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不说“逻辑”而改说“集合论”。但蒯因对集合论的观点似乎也在变。多年以来,他常常声称集合论仿佛只是或多或少任意的约定;近来,他好象承认集合论的各种标准系统有更合直觉的内容了。⑬我们照旧可以把逻辑撇在一边,直接去思考好的古老数学。但即使想这么做,人家还是不许我们有个清清楚楚的争论题目,因为我们撞上了蒯因喜欢勾销基本区分的又一例,在这里,就是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分。⑭然而在我们中的大多数入眼里,数学与专门科学的界线似乎还是够分明的。

    解读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蒯因在逻辑、集合论和数学的观点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界线的模糊化带来的问题。王浩以批判性语调指出蒯因对基本区分的否定倾向,同时强调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界线对哲学讨论的重要性。

    1. 蒯因对(G1)的拒绝

    (1) G1 的定义

    • (G1): 逻辑包括集合论,所以,也包括数学。
      • G1 强调数学可以被包含在逻辑体系中,并通过逻辑的分析性来说明其真理性。
      • 这一观点基于逻辑主义的传统(如弗雷格、罗素)。

    (2) 蒯因的变化

    • 王浩指出,蒯因的最新立场是拒绝(G1),转而接受(1a):
      • (1a): 逻辑仅限于一阶逻辑(初等逻辑)。
      • 蒯因认为逻辑不应该扩展到包括集合论或数学,因为一阶逻辑已经足够描述逻辑的基本结构。
    • 批评
      • 王浩认为,这种立场限制了逻辑的范围,导致数学与逻辑的关系变得模糊。
      • 如果逻辑仅限于一阶逻辑,那么集合论和数学便无法被逻辑主义框架充分解释。

    2. 蒯因对集合论的态度

    (1) 蒯因对集合论的早期观点

    • 蒯因长期以来主张,集合论是一种“任意的约定”:
      • 集合论的公理(如选择公理、正则性公理)被视为人为选择的规则;
      • 它们的真理性并非来源于直觉或客观实在,而是语言约定的结果。
      • 集合论的约定性
      • 这一观点符合蒯因的整体经验主义:数学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其真理性来源于语言与经验世界的整体关系。

    (2) 蒯因对集合论的新变化

    • 王浩指出,蒯因最近承认,集合论的标准系统(如 ZFC 公理系统)具有“更合直觉的内容”:
      • 蒯因似乎逐渐接受,集合论并非完全任意,而是体现了一些与数学直觉一致的特性;
      • 例如,无穷集合的存在性、选择公理的应用性,这些都与数学实践的直觉吻合。
      • 直觉性
    • 批评
      • 如果集合论具有直觉内容,那么它的真理性不应仅仅是约定的产物;
      • 这与蒯因的整体经验主义立场产生冲突。
      • 这种立场变化暴露了蒯因对集合论的态度的不一致:

    3. 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分

    (1) 蒯因模糊数学与自然科学的界线

    • 王浩指出,蒯因倾向于否认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基本区分:
      • 在蒯因看来,数学的“必然性”与自然科学的“事实性”本质上没有严格界线。
      • 数学命题和科学命题在语言整体中具有相同的地位;
      • 它们的真理性都取决于整体语言系统与经验的关系。
      • 蒯因的理由
      • 例子
    • 批评
      • 数学的逻辑性、普遍性和独立性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经验性和可证伪性;
      • 否认这一界线模糊了数学的特殊地位。
      • 王浩认为,蒯因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界线的否定削弱了哲学讨论的明确性;

    (2) 数学与科学界线的实际明确性

    • 王浩强调,在大多数哲学家和数学家的眼中,数学与科学之间的界线是清晰的:
      • 自然科学命题是综合的,其真理性依赖于经验观察和实验验证;
      • 科学命题的可证伪性是其关键特性。
      • 数学命题是分析的,其真理性来源于概念和公理系统的内在关系;
      • 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独立于经验事实。
      • 数学的特性
      • 科学的特性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蒯因的逻辑与数学观的变化

    • 蒯因从拒绝扩展逻辑到集合论((1a))到逐渐承认集合论的直觉内容,暴露了其立场的不稳定性:
      • 早期立场:集合论是任意约定;
      • 近期立场:集合论具有直觉性,这与约定论存在矛盾。
    • 这种变化削弱了蒯因对逻辑和数学的整体性解释。

    (2) 蒯因模糊数学与科学的界线

    • 王浩批评蒯因否认数学与科学之间界线的做法:
      • 数学的分析性与科学的经验性存在根本区别;
      • 这种区分对于哲学讨论数学和逻辑的本质至关重要。

    (3) 对数学特殊地位的维护

    • 王浩通过批评蒯因,维护了数学的特殊地位:
      • 数学不仅仅是语言或科学的一部分,而是具有独立逻辑和直觉内容的知识体系;
      • 模糊数学与科学的界线会导致哲学讨论的方向性丧失。

    5. 总结

    • 蒯因对逻辑和集合论的变化
      • 拒绝(G1),坚持逻辑仅限于一阶逻辑;
      • 从约定论立场转向承认集合论的直觉性,暴露其态度的矛盾。
    • 数学与科学的界线
      • 蒯因否认数学与科学的区分,但这一否认忽略了数学的独立性和普遍性;
      • 王浩批评这种模糊化,强调数学作为分析性知识的特殊地位。
    • 哲学讨论的重要性
      • 数学与科学的区分是哲学讨论逻辑、数学和经验主义的重要前提;
      • 蒯因的做法削弱了这种讨论的可能性。

    原文
    勾销界线有一个更出名的例证,与(G2)和(G3)直接相关,是蒯因对区分分析与综合命题(鉴于他更爱可触摸物,不如说“陈述”为好)的态度:⑮“要说真有这样一个区分应当作,那是经验主义者的一个非经验的教条,一个形而上学的信条。"这要比卡尔纳普的立场一致些,总还替非经验主义者留了余地,准其仿照(2b)以某种方式作这样的区分。究其实,他还是对这种区分进行了反驳,靠的是暗中接受(C3),否认(2b)是“分析的"这个概念的一种有意义的限定。他进而下了结论,然而,不说(C2)假,只说它意义不明。

    解读

    王浩在这一段对蒯因否认分析与综合区分的立场进行了批评,并对其逻辑和数学观念的局限性展开了讨论。通过综合前文的分析和后续的补充,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蒯因的主张、逻辑、以及其哲学困境。

    1. 蒯因对分析与综合区分的批评

    (1) 分析与综合的传统区分

    • 传统观点(如康德、逻辑实证主义):
      • 分析命题:其真值完全由语言定义和逻辑规则决定,无需经验验证(例如“所有单身汉都是未婚的”)。
      • 综合命题:其真值依赖于经验事实(例如“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
    • 逻辑实证主义(卡尔纳普)
      • 将分析性作为逻辑和数学命题的基础,强调它们的“约定性”或“形式性”。

    (2) 蒯因的批评:否认分析与综合的区分

    • 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中提出:
      • 分析性需要依赖于“同义性”(synonymy)的定义,但“同义性”本身是一个未定义的概念,无法独立于语言整体明确化;
      • 因此,分析性没有清晰的意义,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信条”。
    • 蒯因的逻辑
      • 分析性的定义循环依赖于逻辑规则和语言系统;
      • 由于语言的意义取决于整体系统(整体语言论),分析与综合的区分被模糊化。

    2. 蒯因对分析性的具体论证

    (1) 分析性的意义不明

    • 蒯因认为,分析性无法通过明确的定义得到解释:
      • “同义性”作为分析性的基础,缺乏独立的定义;
      • 逻辑规则和语言的约定本身并不能支持分析性概念的自洽性。
    • 结论
      • 分析性“意义不明”,无法作为独立概念成立。

    (2) 蒯因的拒绝逻辑

    • 蒯因暗中接受(C3)(约定论),否认(2b)(分析性基于概念内在关系):
      • 他主张逻辑和数学的真理性依赖于语言的约定;
      • 通过否认(2b),蒯因彻底消解了分析性的哲学意义。

    3. 蒯因的哲学困境与不足

    (1) 分析性与逻辑体系的内在联系

    • 错误点
      • 分析性并非完全独立的概念,而是嵌套在逻辑体系之中的;
      • 在形式逻辑中,分析性可以通过模型理论和语义学得到定义(例如真理的公理化定义)。
      • 蒯因低估了逻辑和分析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 分析性的意义不必直接通过“同义性”来定义,而是可以依赖逻辑和数学的形式化框架。
    • 反驳
      • 即使“同义性”无法完全定义,分析性仍然可以通过逻辑规则的内在一致性来体现;
      • 在形式化系统中,分析性可以被视为一种内部属性,表明命题的真理性依赖于系统规则。

    (2) 分析性与科学的区分

    • 错误点
      • 数学公理(如平行公设)是分析的,因为它们的真值取决于系统内部的规则,而非外部经验;
      • 科学命题(如“水的沸点是100℃”)是综合的,因为其真值依赖于实验观察。
      • 分析性帮助区分逻辑命题与经验命题(例如数学公式与物理定律);
      • 如果否认分析性,逻辑与科学的界线将变得模糊。
      • 蒯因忽略了分析性在科学与逻辑之间的关键作用:
      • 分析性尽管难以定义,但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清晰可见。例如:
    • 反驳
      • 分析性尽管可能难以形式化,但它在逻辑与科学中有明确的功能性;
      • 否认分析性并不能消除逻辑与科学的差异,反而会模糊哲学讨论的基础。

    (3) 语言整体性与分析性的兼容性

    • 错误点
      • 蒯因认为语言的意义取决于整体系统,这并不排除语言中可以存在某些内部的、独立于经验的规则;
      • 分析性可以被视为这些规则的体现,而不是完全与语言整体性矛盾。
      • 蒯因的整体语言观与分析性并非完全对立:
      • 例如,逻辑公理的真值并不依赖于经验验证,而是由语言系统的定义决定。
    • 反驳
      • 分析性可以与语言的整体性兼容,通过逻辑体系的内部规则得到说明;
      • 蒯因的整体性主张并未充分证明分析性完全无意义。

    (4) 哥德尔与形式逻辑的贡献

    • 错误点
      • 哥德尔的工作表明,数学和逻辑可以通过形式化系统得到自洽的说明;
      • 在形式化系统中,分析性命题的定义不必依赖经验,而是内嵌于逻辑体系之中。
      • 蒯因未充分考虑形式逻辑对分析性的支持:
    • 反驳
      • 分析性可以通过模型理论或语义学在逻辑系统中被形式化解释;
      •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也表明,即使逻辑系统不完备,其内部规则仍然可以定义分析性。

    4. 分析性的现实意义

    (1) 分析性在哲学中的功能

    • 分析性帮助区分逻辑与经验、数学与科学,是哲学体系的基础性概念。
    • 尽管蒯因质疑其定义,分析性在逻辑学、语义学和数学中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2) 蒯因未能提出替代方案

    • 蒯因否认分析性,但未能提出能够取代分析性的新概念:
      • 逻辑与数学的独立性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 否认分析性使得逻辑与科学的界线更加模糊,削弱了哲学讨论的清晰性。

    5. 王浩对蒯因的批评

    (1) 蒯因的模糊化策略

    • 王浩指出,蒯因对分析性和综合性的区分持否定立场,这削弱了数学和逻辑的独立性。
    • 蒯因试图通过否认分析性,统一逻辑和科学,但这一做法模糊了哲学讨论的清晰性。

    (2) 经验主义的局限

    • 王浩批评蒯因和卡尔纳普的经验主义都未能解决数学的根本问题:
      • 卡尔纳普的约定论陷入循环;
      • 蒯因的整体语言观无法解释数学的“内容”和“直觉性”。

    (3) 数学的特殊地位

    • 王浩认为,蒯因未能正视数学和逻辑的分析性和独立性:
      • 数学不仅是语言整体的一部分,更是独立的知识体系;
      • 模糊数学与科学的界线会削弱哲学对数学本质的讨论。

    6. 总结:分析性与蒯因的挑战

    (1) 蒯因的贡献

    • 蒯因通过否认分析性的意义,揭示了经验主义传统中的核心问题:
      • 分析与综合的区分并非哲学中的自明真理;
      • 逻辑和数学的特殊地位需要重新审视。

    (2) 蒯因的局限

    • 蒯因的立场忽略了分析性在逻辑和数学中的实际作用:
      • 分析性虽然定义困难,但并非无意义;
      • 哥德尔等形式逻辑的发展为分析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王浩的立场

    • 王浩通过批评蒯因,强调分析性的重要性:
      • 分析性是哲学讨论逻辑和科学的核心;
      • 否认分析性将导致逻辑和数学的特殊性被弱化。

    (4) 哲学意义

    • 分析性仍然是逻辑和数学哲学中不可或缺的概念;
    • 经验主义对分析性困境的回应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发展,而非简单的否认。
    原文
    蒯因牌的经验主义有时被称为整体论的实用主义。无疑,在某种意义上,这和中等教育程度的常识相吻合,因为,人类知识是松散地联成整体的,而我们却往往是靠局部的“实用”考虑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前进的。然而,一当我们试图决定它对哲学切身之事有何蕴义,例如说,怎样理解人有概念性知识这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怎样划出科学中根本的东西等等,这时候,就发现蒯因的经验主义言之无物了。特别令人费解的是,奎因竟是由潜心研究逻辑的和数学的哲学这条路走到这样的立场的。其实,据我看,恰恰在这些领域里,蒯因的整体论之不中用最为分明。既然如此,我同样可以集中考虑这些领域,尤其因为这里我要做的是确证命题(A)言之成理,它所断定的正是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不当。

    解读

    王浩在这段文字中对蒯因的整体论和经验主义进行了全面批评,指出其在哲学和数学领域的不足,尤其是在解释数学本质和概念性知识方面的无力。同时,他强调自己的任务是确立命题(A)的合理性,即“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不当”。

    1. 蒯因的整体论与实用主义

    (1) 整体论的核心

    • 整体论(Holism):蒯因认为,人类知识是一个整体,个别命题的意义和真值不能孤立地理解,而要通过它在整体语言系统中的位置来说明。
      • 科学理论和语言中的各部分是互相依赖的,它们的意义取决于整体网络。
      • 整体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经验并不能直接验证或证伪单一命题,而只能对整个理论系统施加约束。

    (2) 实用主义的结合

    • 实用主义:蒯因主张,科学和日常知识的进展主要依赖于“实用性”的考量。
      • 人类在解决问题时,不需要整体系统的全盘理解,而是通过局部调整和优化逐步前进。
      • 这一观点与中等教育层次的常识相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依赖实践经验,而非哲学体系来应对问题。

    (3) 王浩的评价

    • 王浩承认,整体论的实用主义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确有一定价值:
      • 它符合人类知识发展的直觉和现实;
      • 它也适合描述科学研究的实际运作(即“拼凑式”的理论修正)。
    • 批评
      • 它无法解释数学和逻辑的独特性;
      • 它模糊了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
      • 当涉及哲学根本性问题时,例如概念性知识的来源科学本质的界定,整体论就显得“言之无物”:

    2. 蒯因的经验主义在数学和逻辑领域的不足

    (1) 概念性知识的来源

    • 问题
      • 数学和逻辑的概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 这些知识为何能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 王浩指出,人类拥有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但蒯因的整体论无法对此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蒯因的困境
      • 如果知识完全依赖整体经验系统,概念性知识的“独立性”就难以解释;
      • 数学和逻辑并非经验的直接反映,而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形式,这与整体论的经验主义框架不符。

    (2) 科学的根本特性

    • 问题
      •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 科学理论中哪些内容是分析的,哪些是经验的?
      • 蒯因否认科学中根本与非根本之间的界线,削弱了科学的理论架构:
    • 批评
      • 王浩认为,这种模糊化削弱了哲学分析的清晰性;
      • 特别是在数学领域,蒯因的整体论忽视了数学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特性。

    (3) 数学与逻辑的特殊性

    • 王浩特别强调,蒯因从研究数学和逻辑出发,却最终得出整体论经验主义的立场,这种转变令人费解:
      • 数学和逻辑是哲学中最为抽象、概念性最强的领域;
      • 它们的普遍性和独立性与整体论经验主义的立场显然不符。

    3. 命题(A)的确证

    (1) 命题(A)的定义

    • **命题(A)**: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不当。
      • 经验主义试图通过语言约定或整体经验网络来解释数学,但忽略了数学的分析性和独立性。

    (2) 蒯因经验主义的失败

    • 王浩通过分析指出,蒯因的整体论经验主义在数学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无力:
      • 数学不是经验的直接反映,也不是简单的语言约定;
      • 数学的分析性和普遍性超出了整体论所能解释的范围。

    (3) 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特殊性

    • 王浩认为,数学和逻辑是整体论最不适用的领域:
      • 逻辑和数学中的命题(如集合论公理)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直觉性;
      • 这些特性无法通过经验网络或实用性来说明。

    4. 段落核心意图

    (1) 对蒯因整体论的批评

    • 王浩批评蒯因的整体论“言之无物”,特别是在哲学和数学领域:
      • 它无法解释概念性知识的来源;
      • 它模糊了科学中根本问题的界线;
      • 它削弱了逻辑和数学的独立性和特殊地位。

    (2) 命题(A)的重要性

    • 王浩强调命题(A)的合理性:
      • 数学的普遍性和独立性是经验主义无法解释的;
      • 经验主义的框架在数学和逻辑领域表现出严重局限。

    (3) 蒯因逻辑与数学观的局限

    • 王浩指出,蒯因从逻辑和数学出发,却得出了与这些领域的本质相矛盾的整体论经验主义:
      • 这表明,蒯因未能充分理解数学和逻辑的哲学意义。

    5. 总结

    • 蒯因整体论的价值
      • 在科学和日常知识中,整体论的实用主义具有一定解释力;
      • 它适合描述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网络化特点。
    • 蒯因整体论的不足
      • 在逻辑和数学领域,整体论的经验主义无力解释概念性知识和数学的普遍性;
      • 它削弱了逻辑和数学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特殊性。
    • 王浩的批评
      • 王浩通过命题(A)表明,数学和逻辑的本质超越了经验主义框架;
      • 数学的分析性和直觉性需要更深刻的哲学解释,而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还原。
    原文
    蒯因改变他的集合论见解,我觉得这是在沿着正确方向行进,但仍然处在进退两难和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中。在别处我已经详细考察了这个问题⑯;这里我只着眼于我们的直觉比较强而分歧比较小的领域中的一些例子。最重要的例子就是也曾被蒯因当成反驳逻辑中约定论的头号武器的取式原则。⑰恰恰在这条原则上,我们碰见了一个无可争辩的基于逻辑(或数学)直觉的概念性知识的实例,关于它,蒯因的整体论作不出堪称满意的说明,只能不着边际、大而化之来上一句:求助于它在累积起来的全部人类经验中尚待规定的地位。毫不奇怪,在蒯因这种眼光之下,一切大的区分都变成“程度”之差了。(分析经验主义者当然象躲开瘟疫似的回避直觉概念,有许多别的哲学家也被诉诸直觉搅得惶惶不安。在本文末尾,我还要回过头来谈谈这个问题。)整数理论里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发现得自概念性分析,其关键在于我们对整数的数学直觉。早期的一例是戴德金发现所谓的皮阿诺公理,正如他在1890年的信中所解释的那样,他依靠的是对算术真理概念作某种自如的反思。戴德金的分析表明,这些公理分别而论都是必要的而合在一起便是充分的,象这样几乎尽善尽美的成果,用经验的(更不必说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休想达到。

    解读

    王浩在这段文字中对蒯因的整体论和经验主义进行了全面批评,指出其在哲学和数学领域的不足,尤其是在解释数学本质和概念性知识方面的无力。同时,他强调自己的任务是确立命题(A)的合理性,即“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不当”。

    1. 蒯因的整体论与实用主义

    (1) 整体论的核心

    • 整体论(Holism):蒯因认为,人类知识是一个整体,个别命题的意义和真值不能孤立地理解,而要通过它在整体语言系统中的位置来说明。
      • 科学理论和语言中的各部分是互相依赖的,它们的意义取决于整体网络。
      • 整体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经验并不能直接验证或证伪单一命题,而只能对整个理论系统施加约束。

    (2) 实用主义的结合

    • 实用主义:蒯因主张,科学和日常知识的进展主要依赖于“实用性”的考量。
      • 人类在解决问题时,不需要整体系统的全盘理解,而是通过局部调整和优化逐步前进。
      • 这一观点与中等教育层次的常识相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依赖实践经验,而非哲学体系来应对问题。

    (3) 王浩的评价

    • 王浩承认,整体论的实用主义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确有一定价值:
      • 它符合人类知识发展的直觉和现实;
      • 它也适合描述科学研究的实际运作(即“拼凑式”的理论修正)。
    • 批评
      • 它无法解释数学和逻辑的独特性;
      • 它模糊了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
      • 当涉及哲学根本性问题时,例如概念性知识的来源科学本质的界定,整体论就显得“言之无物”:

    2. 蒯因的经验主义在数学和逻辑领域的不足

    (1) 概念性知识的来源

    • 问题
      • 数学和逻辑的概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 这些知识为何能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 王浩指出,人类拥有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但蒯因的整体论无法对此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蒯因的困境
      • 如果知识完全依赖整体经验系统,概念性知识的“独立性”就难以解释;
      • 数学和逻辑并非经验的直接反映,而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形式,这与整体论的经验主义框架不符。

    (2) 科学的根本特性

    • 问题
      •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 科学理论中哪些内容是分析的,哪些是经验的?
      • 蒯因否认科学中根本与非根本之间的界线,削弱了科学的理论架构:
    • 批评
      • 王浩认为,这种模糊化削弱了哲学分析的清晰性;
      • 特别是在数学领域,蒯因的整体论忽视了数学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特性。

    (3) 数学与逻辑的特殊性

    • 王浩特别强调,蒯因从研究数学和逻辑出发,却最终得出整体论经验主义的立场,这种转变令人费解:
      • 数学和逻辑是哲学中最为抽象、概念性最强的领域;
      • 它们的普遍性和独立性与整体论经验主义的立场显然不符。

    3. 命题(A)的确证

    (1) 命题(A)的定义

    • **命题(A)**: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不当。
      • 经验主义试图通过语言约定或整体经验网络来解释数学,但忽略了数学的分析性和独立性。

    (2) 蒯因经验主义的失败

    • 王浩通过分析指出,蒯因的整体论经验主义在数学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无力:
      • 数学不是经验的直接反映,也不是简单的语言约定;
      • 数学的分析性和普遍性超出了整体论所能解释的范围。

    (3) 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特殊性

    • 王浩认为,数学和逻辑是整体论最不适用的领域:
      • 逻辑和数学中的命题(如集合论公理)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直觉性;
      • 这些特性无法通过经验网络或实用性来说明。

    4. 段落核心意图

    (1) 对蒯因整体论的批评

    • 王浩批评蒯因的整体论“言之无物”,特别是在哲学和数学领域:
      • 它无法解释概念性知识的来源;
      • 它模糊了科学中根本问题的界线;
      • 它削弱了逻辑和数学的独立性和特殊地位。

    (2) 命题(A)的重要性

    • 王浩强调命题(A)的合理性:
      • 数学的普遍性和独立性是经验主义无法解释的;
      • 经验主义的框架在数学和逻辑领域表现出严重局限。

    (3) 蒯因逻辑与数学观的局限

    • 王浩指出,蒯因从逻辑和数学出发,却得出了与这些领域的本质相矛盾的整体论经验主义:
      • 这表明,蒯因未能充分理解数学和逻辑的哲学意义。

    5. 总结

    • 蒯因整体论的价值
      • 在科学和日常知识中,整体论的实用主义具有一定解释力;
      • 它适合描述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网络化特点。
    • 蒯因整体论的不足
      • 在逻辑和数学领域,整体论的经验主义无力解释概念性知识和数学的普遍性;
      • 它削弱了逻辑和数学作为独立知识体系的特殊性。
    • 王浩的批评
      • 王浩通过命题(A)表明,数学和逻辑的本质超越了经验主义框架;
      • 数学的分析性和直觉性需要更深刻的哲学解释,而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还原。

    取式原则(Principle of Substitution)的详细介绍

    取式原则是逻辑和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形式逻辑的核心规则。它表明在逻辑表达式中,若某两个对象(或变量)在某种关系下被认为是相等或等价的,则可以用一个对象替代另一个,而不会改变表达式的真值或逻辑含义。

    1. 原理

    • 取式原则通常以以下形式表达:
      • 若 ( A = B ),则在表达式中可以用 ( B ) 替换 ( A )(反之亦然)而不改变该表达式的逻辑性质或真值。
    • 这一原则基于逻辑中的等价关系或相等关系,并假设替代操作是保持一致的。

    2. 应用范围

    • 等式的逻辑推导:如果 ( A = B ),则任何涉及 ( A ) 的表达式中都可以将 ( A ) 替换为 ( B )。
    • 数学证明:在代数或几何推理中,取式原则用于将一个表达式简化或重新表述。
    • 形式语言:在形式语言中,取式原则允许我们在推理过程中替换等价符号或变量,从而保持推理的有效性。

    3. 举例说明

    (1) 数学中的应用

    • 例1:代数推导
      • 已知 ( x = y + 1 ),要求计算 ( 2x + 3y )。
      • 根据取式原则,可以用 ( y + 1 ) 替换 ( x ):[ 2x + 3y = 2(y + 1) + 3y = 2y + 2 + 3y = 5y + 2 ]
      • 替代后的表达式仍然保持逻辑一致性。
    • 例2:几何证明
      •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 ( a^2 + b^2 = c^2 )(勾股定理)。
      • 如果 ( c = \sqrt{a^2 + b^2} ),则在计算面积时,可以用 ( \sqrt{a^2 + b^2} ) 替代 ( c ),得到一致的结论。

    (2) 逻辑中的应用

    • 例3:命题逻辑
      • 假设 ( P \iff Q )(命题 ( P ) 和 ( Q ) 是等价的)。
      • 若 ( P \implies R ),则根据取式原则,可以将 ( P ) 替换为 ( Q ),得到 ( Q \implies R )。
      • 这体现了取式原则在逻辑推导中的应用。

    (3) 集合论中的应用

    • 例4:集合等价
      • 若集合 ( A = B )(即两个集合相等),则对于任意表达式 ( f(A) ),可以用 ( f(B) ) 替换 ( f(A) )。
      • 例如,若 ( A = {1, 2} ),( B = {1, 2} ),则 ( P(A \cap C) ) 可以写作 ( P(B \cap C) )。

    4. 逻辑哲学中的意义

    (1) 逻辑直觉

    • 取式原则反映了逻辑的内在一致性和直觉性:
      • 如果两个对象在逻辑上被认为是等价的,那么它们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推理地位。
      • 这一原则不仅是一种技术规则,还体现了逻辑和数学中“同一性”的核心概念。

    (2) 蒯因对取式原则的讨论

    • 蒯因曾强调,取式原则是逻辑和数学直觉的一个典范:
      • 它并非来源于经验或约定,而是逻辑推理的核心法则。
      • 然而,蒯因的整体经验主义未能为这一直觉提供充分的解释,只能模糊地将其归结为“人类经验的累积”。

    (3) 取式原则的局限

    • 王浩批评蒯因无法用整体论经验主义来说明取式原则:
      • 取式原则是逻辑直觉的体现,与经验数据无关;
      • 它的合理性更多依赖于逻辑结构和数学思维,而不是经验事实或语言整体的依赖性。

    5. 总结

    取式原则是逻辑和数学中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在于确保逻辑系统内的等价性保持一致。它在数学、逻辑推导中广泛应用,并且体现了逻辑直觉的关键作用。尽管蒯因强调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但其经验主义框架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进一步暴露了经验主义在处理逻辑直觉和概念性知识上的局限性。
    原文
    在哥德尔写给我的两封信里,他指出了非有穷论的算术真理概念对他发现不完全性定理有决定成败的重要性,其实不止于此,就是要对这些定理及其证明有健全的(直觉的)理解,这个非有穷论概念也是重要的。(哥德尔还指出,他发现可构成集的关键一步是设想已经给定了序数组成的高度非构造的总体,就我们的知识而言,的确也是高度不确定的总体。换个角度说(从数学说到哲学),不完全性定理表明了,没有(能的)有穷规则能够穷尽有关整数的一切真理。这个结论有利于(G3),不大有利于(C3),至少把“分析的"换成了“数学的”之后是如此。对于非有穷论的算术真理概念会有这种“神秘的"而稳定的直觉,蒯因的整体论怎么作出可以服人的说明呢?
    解读
    王浩在这一段中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出发,批评了蒯因整体经验主义在数学哲学中的局限性。他通过引入非有穷论算术真理的概念和不可构造集,揭示数学直觉的重要性,同时表明经验主义框架无法解释这些高度抽象的数学真理。

    1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与非有穷论

    (1) 非有穷论的意义

    • 哥德尔指出,非有穷论算术真理概念是他发现不完全性定理的关键:
      • 核心思想:在数学中存在超越有穷算法和构造性规则的真理;
      • 例如,递归函数和不可构造集揭示了形式系统外部的真理。

    (2) 哥德尔定理的哲学结论

    • 哥德尔定理表明:
      • 在任何足够复杂的形式系统中,都会存在某些命题,它们无法被证明为真或假(不可判定),但从模型论角度看,它们在某些模型中是真命题;
      • 不可判定但真实的命题
      • 数学真理不能完全依赖有穷规则或构造性方法。

    (3) 哥德尔与不可构造集

    • 哥德尔的证明依赖于不可构造集的存在性:
      • 不可构造集是非有穷论的核心体现,其存在性不能通过形式系统中的构造性规则解释;
      • 例如,在集合论中,选择公理和连续统假设等命题的可接受性依赖于数学直觉,而非具体构造。

    2 对蒯因整体论的批评

    (1) 数学直觉的重要性

    • 王浩指出,非有穷论和不可构造集依赖于一种“神秘而稳定的数学直觉”:
      • 这种直觉帮助数学家理解不可构造的对象和不可判定的命题;
      • 数学直觉不是经验的产物,也无法通过蒯因的整体论加以解释。

    (2) 整体论的无力

    • 蒯因的整体经验主义试图将数学真理解释为“累积经验”的结果:
      • 然而,不完全性定理表明,数学真理超越了经验的范围;
      • 蒯因无法为非有穷论的数学真理或不可构造集的合理性提供清晰的说明。

    (3) 对(C3)的否定与对(G3)的支持

    • 哥德尔的工作表明:
      • **反对(C3)**:数学命题并非完全按约定为真,它们具有“实在的内容”;
      • **支持(G3)**:数学命题是分析的,同时也具有独立于形式系统的“内容性”。

    3 段落的哲学意义

    (1) 数学的独立性

    • 王浩通过哥德尔的成果,强调数学命题的独立性和普遍性:
      • 数学真理不仅依赖于逻辑和语言规则,还涉及深层的直觉认识;
      • 数学的独立性超越了蒯因的整体论框架。

    (2) 分析性与约定论的重新审视

    • 不完全性定理支持了数学命题的分析性,但拒绝了约定论:
      • 数学命题的真理性超越了经验或约定,涉及直觉性和逻辑一致性;
      • 哥德尔的工作证明了数学内容的特殊地位。

    (3) 经验主义的哲学困境

    • 蒯因整体论的经验主义未能解决数学真理的核心问题:
      • 它模糊了数学与科学的区别,削弱了数学直觉的合理性;
      • 在数学哲学中,经验主义表现出明显的无力。

    4. 结论

    • 数学直觉的重要性
      • 哥德尔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依赖于数学直觉,特别是非有穷论概念和不可构造集的存在;
      • 这些直觉揭示了数学命题的特殊性。
    • 蒯因的整体论局限
      • 蒯因的经验主义框架无法解释非有穷论的真理或数学直觉的作用;
      • 他的整体论削弱了数学的独立性,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说明。
    • 王浩的批评立场
      • 王浩通过哥德尔定理批评经验主义,支持数学命题的分析性和“实在内容”;
      • 他强调数学直觉是理解数学真理的核心,经验主义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不可构造集的介绍

    (1) 不可构造集的定义

    • 不可构造集(Non-Constructible Sets)
      • 指那些在集合论中无法通过构造性定义明确描述的集合。
      • 在数学中,构造性方法要求一个对象的存在必须通过明确的步骤“建造”出来,而不可构造集超越了这种方法。

    (2) 在集合论中的意义

    • 不可构造集是超越构造性集合的方法的关键:
      • 例如,某些无穷集无法通过具体的算法生成,但可以通过存在性公理(如选择公理)间接证明其存在。
      • 哥德尔的可构集合模型(Constructible Universe, L)与不可构造集的概念紧密相关:他证明了在这个模型中,选择公理和连续统假设是成立的。

    (3) 数学直觉与不可构造集

    • 不可构造集体现了数学中的非构造性直觉:
      • 它们的存在性不依赖具体构造,而是基于更高层次的逻辑或公理体系;
      • 数学家对不可构造集的接受通常依赖于直觉和逻辑一致性。

    2. 哥德尔定理中不可构造集的作用

    (1)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思路

    • 哥德尔的证明依赖于一种自指结构(Self-Referential Structure):
      • 他构造了一种命题 ( G ),声称“我不可被证明”(即 ( G ) 是不可证明的);
      • 如果 ( G ) 能够被证明为真,则系统是不自洽的;
      • 如果 ( G ) 不能被证明,则 ( G ) 在系统外部是可接受的真命题。

    (2) 不可构造集的角色

    • 在证明中,哥德尔利用了递归论和集合论的工具:
      • 哥德尔构造了一个“编码”机制,用来将命题映射到自然数(哥德尔数);
      • 这些映射涉及某些不可构造的集合或序列的使用,以确保命题 ( G ) 的存在性和描述性。
    • 作用
      • 不可构造集帮助建立了模型论中满足系统一致性但超出形式系统描述范围的真理;
      • 这些集的存在性依赖于数学直觉,而非形式系统的构造性规则。如果需要进一步讨论哥德尔定理的技术细节或蒯因的哲学观点,请随时告诉我!
    原文
    卡尔纳普和蒯因都十分注重逻辑和数学,可是,据我看,他们两位都是未能郑重其事奉逻辑和数学为概念性知识的显明代表。这并不奇怪,因为,经验主义这个戒条在他们二位心目中是压倒一切的,每当它跟逻辑中心性这另一个戒条起了冲突,他们总是被迫修修补补,削后者之足以适前者之履。结果,在他们二位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对逻辑(和数学)的矛盾态度:逻辑原是他们哲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可是偏不准有一丝一毫的自律性,生怕冲击了经验(限于一个类型)对事实和内容的垄断,归根结蒂,还是要仅仅立足于感觉经验,它尽管飘忽不定,为免受污染,也决不能和任何概念性直觉接触。经验主义者商定的“事实”和“内容"这些词的用法,其实是一种很惹眼的预期理由:根据定义,数学的(或概念性的)事实和内容就是不会有的。这种先入为主的用语习惯有增强先入之见而把数学与经验主义刺目的冲突掩盖起来的坏作用。本论中初具轮廓的一番推考,细致琢磨之后,我相信,会得出命题(A)的一个非常言之成理的证明。

    解读

    在这段文字中,王浩揭示了卡尔纳普和蒯因在逻辑与数学问题上的矛盾态度,并深刻批评了经验主义的核心戒条对数学和逻辑独立性的压制。他指出,经验主义为了捍卫其理论框架,预设了对数学和逻辑的概念性知识的排斥,这不仅导致了哲学上的削足适履,也掩盖了数学与经验主义之间的根本冲突。

    1. 卡尔纳普与蒯因对逻辑和数学的矛盾态度

    (1) 两者的共同点

    • 重视逻辑和数学:卡尔纳普和蒯因都以逻辑和数学为哲学体系的核心支柱。
    • 否认逻辑和数学的自律性
      • 尽管逻辑和数学在他们的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它们不被承认为自律的、独立的知识领域。
      • 逻辑和数学始终被看作经验主义框架下的从属知识,其作用局限于对经验事实的支持。

    (2) 矛盾的根源

    • 经验主义的优先性
      • 经验主义的戒条(依赖感觉经验)被卡尔纳普和蒯因视为不可挑战的基础;
      • 每当逻辑和数学的独立性与经验主义原则冲突时,他们选择削弱逻辑和数学的地位。
    • 削足适履
      • 逻辑和数学的直觉性、概念性知识被有意忽视;
      • 它们的作用被限制为对经验的描述性辅助。
      • 为了捍卫经验主义的框架,他们对逻辑和数学进行了“修修补补”:

    2.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冲突

    (1) 经验主义对数学的压制

    • 对“事实”和“内容”的垄断
      • 经验主义者预设了“事实”和“内容”的定义范围,将其局限于感觉经验;
      • 在这种定义下,数学和逻辑被排除在“事实”之外,被视为“无内容”的知识领域。
    • 数学的排斥
      • 这实际上否定了数学的独立地位和丰富内涵;
      • 同时掩盖了数学与经验主义理论框架之间的深刻冲突。
      • 根据经验主义的预设,数学被定义为“无内容”的概念性构造:

    (2) 先入为主的语言习惯

    • “用语的预设性”
      • 通过限定“事实”和“内容”的用法,他们人为地将数学与经验分割开来;
      • 这种语言习惯不仅扭曲了数学的真实面貌,还增强了经验主义的先入之见。
      • 王浩批评经验主义者通过语言预设来强化其理论:

    (3)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冲突

    • 王浩指出,数学与经验主义框架之间存在深刻矛盾:
      • 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超越了感觉经验的局限;
      • 经验主义的框架无法解释数学的逻辑性和直觉性。

    3. 命题(A)的证明

    (1) 命题(A)的核心

    • **命题(A)**:经验主义无法为数学作出恰当的说明。
    • 王浩认为,通过对卡尔纳普和蒯因逻辑与数学态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命题(A)的合理性。

    (2) 对命题(A)的进一步论证

    • 逻辑和数学是概念性知识的显明代表:
      • 它们具有独立的内容和普遍性;
      • 它们的真理性并不依赖于感觉经验。
    • 经验主义通过语言和定义对数学和逻辑施加限制:
      • 这种限制掩盖了数学的独立性;
      • 同时削弱了哲学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3) 最终结论

    • 王浩相信,通过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细化和确证命题(A)的合理性;
    • 他认为,数学的内容性和直觉性是经验主义无法解释的,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在逻辑和数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批评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和蒯因在逻辑和数学问题上的矛盾态度:
      • 他们重视逻辑和数学,但拒绝承认其独立性;
      • 这种态度源于对经验主义戒条的过度依赖。

    (2) 对经验主义的根本质疑

    • 王浩揭示了经验主义对数学和逻辑的压制:
      • 经验主义通过预设性的语言和定义削弱了数学的地位;
      • 它无法解释数学的直觉性和概念性。

    (3) 命题(A)的重要性

    • 王浩通过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分析,进一步确证了命题(A)的合理性:
      • 逻辑和数学的真理性超越了经验主义的框架;
      • 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是片面的和不足的。

    5. 总结

    •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同问题
      • 两人都在逻辑和数学问题上表现出矛盾态度,未能充分重视其独立性;
      • 他们对逻辑和数学的压制源于对经验主义的过度依赖。
    • 数学的独立性
      • 王浩强调,逻辑和数学是概念性知识的核心;
      • 它们的真理性和内容性不能通过经验主义框架加以解释。
    • 对命题(A)的支持
      • 通过分析经验主义对数学和逻辑的限制,王浩进一步证明了命题(A)的合理性;
      •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深刻冲突揭示了经验主义在哲学中的局限性。
    原文
    对于(C3)与(C2)和(C1)之间的矛盾,蒯因的反应酿成了我愿名之日“逻辑否定主义”的恶果。⑳反之,用(G3)替代(C3)的那另一种反应,据我看,才是比较公正地评价人类知识。至少在精密科学及其哲学反思方面,它也对理性的力量保持了一种比较肯定的(取其乐观主义涵义)态度。只要放弃(分析)经验主义的第一戒条,人们就有权把不大具体的数学事实和直觉看成会使哲学得以丰富的值得欢迎的材料来源,而不看成非要曲为之辩不可的恼人的神秘物。在我看来,求分析哲学的彻底解放(返老还童?),这才是正道。

    解读

    这一段文字是王浩对蒯因经验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批判,同时表达了他对哲学未来发展的积极展望。王浩在此揭示了蒯因立场的“逻辑否定主义”倾向及其带来的消极后果,强调数学直觉和抽象性对哲学的重要贡献,并提出了一个超越分析经验主义的哲学解放愿景。

    1. (C3)与(C2)和(C1)的矛盾

    (1) 基本概念的回顾

    • **(C1)**:数学可以还原为逻辑(逻辑主义)。
    • **(C2)**:逻辑真理是分析的。
    • **(C3)**:分析命题是按约定为真,因而毫无内容。
    • 这些命题在逻辑经验主义(特别是卡尔纳普的哲学)中被用来解释数学和逻辑的本质。

    (2) 矛盾的表现

    • (C3) 的核心问题在于将分析性完全约化为约定性:
      • 如果数学命题是完全约定的“无内容”命题,那么数学中的深刻性和实在性就无法解释;
      • 而(C2) 和(C1) 又强调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及其在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这(C3) 的“无内容性”形成矛盾。

    (3) 蒯因的“逻辑否定主义”

    • 王浩批评蒯因对这一矛盾的处理,称之为“逻辑否定主义”:
      • 蒯因倾向于通过模糊化和否认逻辑分析性的方式来回避矛盾;
      • 他全面否认(C3)、(C2)、(C1) 的传统逻辑意义,将逻辑和数学视为经验整体的一部分;
      • 这种立场削弱了逻辑和数学的独特性,也降低了理性和逻辑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

    (4) 王浩的批评

    • 王浩认为,“逻辑否定主义”导致了哲学的倒退:
      • 它消解了逻辑和数学在知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 它使哲学无法有效解释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G3)的优越性

    (1) 什么是(G3)

    • **(G3)**:数学和逻辑命题是分析的,但具有“实在的内容”。
      • (G3) 不否认分析性,而是将分析性与数学的“实在内容”结合起来;
      • 它允许数学直觉和抽象性成为哲学反思的重要素材。

    (2) 对理性力量的肯定

    • 王浩认为,用(G3) 替代(C3) 是对理性力量的“比较肯定”的态度:
      • (G3) 承认数学直觉的价值,认为抽象的数学事实能够丰富哲学;
      • 它摆脱了(C3) 的消极立场,为数学和哲学之间的对话提供了积极可能。

    (3) 超越经验主义的局限

    • (G3) 的核心是对分析性和数学内容的重新认识:
      • 它不再将数学的深刻性视为神秘或令人困惑的问题;
      • 而是视其为哲学的宝贵资源,为理性的哲学探索开辟了新道路。

    3. 数学直觉与哲学的解放

    (1) 数学直觉的意义

    • 王浩认为,数学直觉和抽象性对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它们揭示了数学命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 它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经验和语言约定的视角,丰富了哲学的理论资源。

    (2) 分析经验主义的局限

    • 王浩批评分析经验主义对数学直觉的回避:
      • 分析经验主义试图将数学和逻辑还原为无内容的语言约定;
      • 这种观点不仅矮化了数学和逻辑的地位,也限制了哲学的发展空间。

    (3) 哲学的解放

    • 王浩提出,摆脱分析经验主义的局限,接受数学直觉和抽象性,是哲学的“正道”:
      • 这种转向是“彻底解放”哲学的关键;
      • 它允许哲学回归对深刻问题的思考,而不是困囿于形式主义和约定论的框架。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对蒯因的批评

    • 王浩批评蒯因的“逻辑否定主义”削弱了理性和逻辑的地位:
      • 通过否认逻辑和数学的分析性,蒯因未能解释数学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 他对数学直觉的回避使哲学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

    (2) 对(G3)的支持

    • 王浩认为,(G3) 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积极的视角:
      • 它承认数学的分析性和“实在内容”,为哲学提供了新的素材;
      • 它避免了(C3) 的约定论局限性,也超越了(C2) 和(C1) 的传统框架。

    (3) 哲学的新方向

    • 王浩提出,哲学应以数学直觉和抽象性为起点,实现对传统经验主义的超越:
      • 哲学不应将数学的深刻性视为神秘之物,而应将其作为理论创新的核心;
      • 这种“彻底解放”可以使哲学重新焕发活力。

    5. 总结

    (1) 蒯因的逻辑否定主义

    • 蒯因通过否认分析性削弱了数学和逻辑的地位;
    • 他的整体经验主义未能解释数学的直觉性和普遍性,导致哲学的倒退。

    (2) (G3)的优势

    • (G3) 将数学的分析性与“实在内容”结合起来,为哲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 它承认数学直觉的价值,丰富了哲学的理论资源。

    (3) 哲学的解放

    • 王浩主张,哲学应超越分析经验主义的局限,以数学直觉为核心,实现全面的理论解放;
    • 这种转向不仅是对理性力量的肯定,也是对哲学未来的乐观展望。
    原文
    卡尔纳普和蒯因都十分注重逻辑和数学,可是,据我看,他们两位都是未能郑重其事奉逻辑和数学为概念性知识的显明代表。这并不奇怪,因为,经验主义这个戒条在他们二位心目中是压倒一切的,每当它跟逻辑中心性这另一个戒条起了冲突,他们总是被迫修修补补,削后者之足以适前者之履。结果,在他们二位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对逻辑(和数学)的矛盾态度:逻辑原是他们哲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可是偏不准有一丝一毫的自律性,生怕冲击了经验(限于一个类型)对事实和内容的垄断,归根结蒂,还是要仅仅立足于感觉经验,它尽管飘忽不定,为免受污染,也决不能和任何概念性直觉接触。经验主义者商定的“事实”和“内容"这些词的用法,其实是一种很惹眼的预期理由:根据定义,数学的(或概念性的)事实和内容就是不会有的。这种先入为主的用语习惯有增强先入之见而把数学与经验主义刺目的冲突掩盖起来的坏作用。本论中初具轮廓的一番推考,细致琢磨之后,我相信,会得出命题(A)的一个非常言之成理的证明。

    解读

    在这段文字中,王浩揭示了卡尔纳普和蒯因在逻辑与数学问题上的矛盾态度,并深刻批评了经验主义的核心戒条对数学和逻辑独立性的压制。他指出,经验主义为了捍卫其理论框架,预设了对数学和逻辑的概念性知识的排斥,这不仅导致了哲学上的削足适履,也掩盖了数学与经验主义之间的根本冲突。

    1. 卡尔纳普与蒯因对逻辑和数学的矛盾态度

    (1) 两者的共同点

    • 重视逻辑和数学:卡尔纳普和蒯因都以逻辑和数学为哲学体系的核心支柱。
    • 否认逻辑和数学的自律性
      • 尽管逻辑和数学在他们的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它们不被承认为自律的、独立的知识领域。
      • 逻辑和数学始终被看作经验主义框架下的从属知识,其作用局限于对经验事实的支持。

    (2) 矛盾的根源

    • 经验主义的优先性
      • 经验主义的戒条(依赖感觉经验)被卡尔纳普和蒯因视为不可挑战的基础;
      • 每当逻辑和数学的独立性与经验主义原则冲突时,他们选择削弱逻辑和数学的地位。
    • 削足适履
      • 逻辑和数学的直觉性、概念性知识被有意忽视;
      • 它们的作用被限制为对经验的描述性辅助。
      • 为了捍卫经验主义的框架,他们对逻辑和数学进行了“修修补补”:

    2.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冲突

    (1) 经验主义对数学的压制

    • 对“事实”和“内容”的垄断
      • 经验主义者预设了“事实”和“内容”的定义范围,将其局限于感觉经验;
      • 在这种定义下,数学和逻辑被排除在“事实”之外,被视为“无内容”的知识领域。
    • 数学的排斥
      • 这实际上否定了数学的独立地位和丰富内涵;
      • 同时掩盖了数学与经验主义理论框架之间的深刻冲突。
      • 根据经验主义的预设,数学被定义为“无内容”的概念性构造:

    (2) 先入为主的语言习惯

    • “用语的预设性”
      • 通过限定“事实”和“内容”的用法,他们人为地将数学与经验分割开来;
      • 这种语言习惯不仅扭曲了数学的真实面貌,还增强了经验主义的先入之见。
      • 王浩批评经验主义者通过语言预设来强化其理论:

    (3)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冲突

    • 王浩指出,数学与经验主义框架之间存在深刻矛盾:
      • 数学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超越了感觉经验的局限;
      • 经验主义的框架无法解释数学的逻辑性和直觉性。

    3. 命题(A)的证明

    (1) 命题(A)的核心

    • **命题(A)**:经验主义无法为数学作出恰当的说明。
    • 王浩认为,通过对卡尔纳普和蒯因逻辑与数学态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命题(A)的合理性。

    (2) 对命题(A)的进一步论证

    • 逻辑和数学是概念性知识的显明代表:
      • 它们具有独立的内容和普遍性;
      • 它们的真理性并不依赖于感觉经验。
    • 经验主义通过语言和定义对数学和逻辑施加限制:
      • 这种限制掩盖了数学的独立性;
      • 同时削弱了哲学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3) 最终结论

    • 王浩相信,通过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细化和确证命题(A)的合理性;
    • 他认为,数学的内容性和直觉性是经验主义无法解释的,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在逻辑和数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批评

    • 王浩批评卡尔纳普和蒯因在逻辑和数学问题上的矛盾态度:
      • 他们重视逻辑和数学,但拒绝承认其独立性;
      • 这种态度源于对经验主义戒条的过度依赖。

    (2) 对经验主义的根本质疑

    • 王浩揭示了经验主义对数学和逻辑的压制:
      • 经验主义通过预设性的语言和定义削弱了数学的地位;
      • 它无法解释数学的直觉性和概念性。

    (3) 命题(A)的重要性

    • 王浩通过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分析,进一步确证了命题(A)的合理性:
      • 逻辑和数学的真理性超越了经验主义的框架;
      • 经验主义对数学的说明是片面的和不足的。

    5. 总结

    •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共同问题
      • 两人都在逻辑和数学问题上表现出矛盾态度,未能充分重视其独立性;
      • 他们对逻辑和数学的压制源于对经验主义的过度依赖。
    • 数学的独立性
      • 王浩强调,逻辑和数学是概念性知识的核心;
      • 它们的真理性和内容性不能通过经验主义框架加以解释。
    • 对命题(A)的支持
      • 通过分析经验主义对数学和逻辑的限制,王浩进一步证明了命题(A)的合理性;
      • 数学与经验主义的深刻冲突揭示了经验主义在哲学中的局限性。
    原文
    我相信,在不怀成见的哲学家看来,本文的一番推考确实证明了卡尔纳普和蒯因对数学都拿不出稍微恰当点的说明,或者说,不管数学是什么,反正不是他们的理论所说的那种东西。难得多的问题是正面说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一个接近于完备的答案,而且,在本文中就连概述我的极不完备的观点也做不到。但是,关于取式和整数两例中谈到的诉诸逻辑或数学直觉,却有再说几句的必要,因为,我料到,很多哲学家早已无动于衷,不想听人提起这类直觉了。
    哥德尔不止一次对我说:多妙呀,(难道)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是靠切掉自己脑子的一部分(指排斥概念性知识)来搞哲学?1955年前后,他花了好几年写一篇题为《数学是语法吗?》的文章,六易其稿。这文章是反驳他的老师们汉恩、石里克和卡尔纳普所鼓吹的数学观的。他终于没有发表这篇文章,并多次告诉我,这是因为他对数学是什么这个正面问题没有恰当的答案。
    为了证明命题(A),当然不必给数学作面面俱到的说明;只要摆出它的某一基本的方面而经验主义无法说明,也就够了。有关取式和整数的例子是我们知识中很坚固的部分,而哲学是有义务公正评价我们的知识的。因此,即使避而不用“直觉”这个危险的词,这些例子也足以显示卡尔纳普和奎因的哲学基本上不当。
    假使先把伴随直觉概念而来的某些隐约的联想搬开,也许会有助于清扫基地。谈直觉并不意味着它不会犯错误,也不是说它不能靠训练或者靠推进人类知识的集体努力而得到改进。因此,诉诸直觉不一定要排斥,其实倒往往在某种限度内要依赖从舆论和实用后果得来的证据。这一切,按公认的用语习惯是清楚的,哥德尔在他的著述和谈话里也直言无讳,我当然同意他的观点。在哲学家中间似乎流传甚广的这些隐约的联想一旦改过来,厌恶有选择地谨慎地诉诸直觉的心理就应当消失,至少也该减少,当诉诸直觉已是既成事实,那么,合乎情理的反应并不是当即以不清晰为由推之门外,而是反躬自问:人家是不是同样有这种直觉,强到何等地步,可分离到何等地步。归根结蒂绝对确实的知识根本就没有,小心依赖直觉是日常生活和科学中所绝对必须的。唯独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要抛弃自觉地直接诉诸(公众的和个人的)直觉,这是没有道理的,也确实令人费解。

    解读

    在这段内容中,王浩以卡尔纳普和蒯因的数学观为批判对象,通过哥德尔的思想与数学直觉的重要性,论证了经验主义在处理数学问题上的根本缺陷。他进一步为数学直觉辩护,试图清除哲学界对直觉的误解,呼吁重新评价直觉在哲学研究中的价值。

    1. 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批评

    (1) 经验主义的局限

    • 王浩认为,卡尔纳普和蒯因未能对数学提供恰当的解释:
      • 卡尔纳普的还原主义将数学看作语法约定的结果,忽视了数学的逻辑深度和概念直觉;
      • 蒯因的整体论经验主义模糊了数学与科学的界限,将数学视为经验网络的一部分,未能解释数学的独特性。
    • 王浩强调,数学的本质超越了经验主义框架:
      • 无论是卡尔纳普的逻辑实证主义,还是蒯因的整体论,都无法揭示数学的核心特性。

    (2) 数学不是他们理论所描述的那种东西

    • 数学的逻辑结构和抽象特性表明:
      • 它不可能仅仅是经验主义的“事实”或“内容”;
      • 数学具有独立性,其普遍性和必然性不能通过经验解释。

    2. 数学直觉的核心作用

    (1) 直觉的定义与作用

    • 数学直觉是一种深刻的认知能力,用于把握数学命题的内在关系和逻辑一致性。
    • 取式原则整数理论是数学直觉的两个典型例子:
      • 取式原则:反映逻辑推导的核心一致性;
      • 整数理论:揭示了数学直觉在构造和理解基本数学对象中的关键作用。

    (2) 哥德尔对数学直觉的支持

    • 哥德尔认为,数学直觉是理解数学真理的必要工具:
      • 他批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切掉了自己脑子的一部分”,排斥了概念性知识;
      • 在未发表的文章《数学是语法吗?》中,哥德尔尝试反驳经验主义对数学的约定性解释。

    (3) 数学直觉的独特性

    • 王浩指出,数学直觉并不神秘:
      • 它可以通过训练和知识的积累得到改进;
      • 直觉并非绝对正确,但在科学和哲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3. 对哲学界误解直觉的批评

    (1) 哲学界对直觉的误解

    • 隐约的联想
      • 哲学界往往将直觉视为非理性或不可靠的工具;
      • 这种偏见导致哲学家在研究中回避直觉。
    • 清晰性偏见
      • 有些哲学家过于强调清晰性,而忽略了直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实际作用。

    (2) 直觉的正当性

    • 王浩强调,诉诸直觉并不意味着否定其可批判性:
      • 直觉可以通过实践和证据加以检验;
      • 使用直觉的合理态度是反思其普遍性、强度和分离性,而不是简单否定。

    4. 命题(A)的支持

    (1) 什么是命题(A)

    • **命题(A)**:经验主义无法为数学作出恰当的说明。
    • 王浩通过取式原则和整数的例子说明:
      • 数学知识有坚固的逻辑和直觉基础,这些基础超出了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

    (2) 哲学的责任

    • 哲学的任务是公正地评价人类知识:
      • 例如,取式原则和整数理论是数学中最坚固的部分;
      • 哲学有义务探讨这些实例,而不是回避它们。

    (3) 对直觉的正当性辩护

    • 王浩认为,直觉是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 抛弃直觉的态度是一种过度的清晰性偏见;
      • 哲学应该接纳直觉,并为其作用提供更好的理论解释。

    5. 段落核心意图

    (1) 对卡尔纳普和蒯因的批评

    • 王浩认为,卡尔纳普和蒯因的理论未能解释数学的独特性:
      • 他们对数学直觉的回避使他们的经验主义哲学显得片面和不足。

    (2) 对数学直觉的辩护

    • 数学直觉是揭示数学本质的关键工具:
      • 它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哲学反思的重要素材;
      • 哲学不应回避直觉,而应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它。

    (3) 命题(A)的重要性

    • 王浩通过数学直觉的例子支持了命题(A):
      • 经验主义无法为数学作出全面的说明;
      • 数学的逻辑性和直觉性揭示了经验主义的局限。

    (4) 哲学的未来方向

    • 王浩呼吁哲学界重新评价数学直觉:
      • 不要因直觉的某些模糊性而简单否定其价值;
      • 而是通过反思和分析,将数学直觉纳入哲学反思的核心。

    6. 总结

    (1) 数学知识的特殊性

    • 数学知识具有坚固的逻辑和直觉基础,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无法充分说明。

    (2) 直觉的不可替代性

    • 直觉是理解数学本质的核心工具,也是科学和哲学中不可或缺的认知能力。

    (3) 对哲学界的反思

    • 哲学家应摒弃对直觉的偏见,正视其在科学和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 哲学应更积极地接纳直觉,作为探索复杂理论问题的重要途径。
    原文
    还剩下一个难点,即一种由经验主义横行造成的偏见,那就是:概念性直觉即使被接受了,也必须在某种涵义上还原为感觉经验(和感觉直觉)。为了证明(A),我不必驳倒这种可能性,因为,我自信已经表明了,无论卡尔纳普还是奎因都不曾做到这样的还原。宁可说,为了向正面说明数学是什么的目标前进,才必须正视一个认识论问题,即数学对象(首先是集合)的可通达性,或者更广些,概念的可通达性。这里我只能扼要谈谈这个问题,把进一步展开的说明留待来日。(21)
    包括埃尔米特、早期的罗素、哥德尔和奎因在内的很多人,曾经建议在数学和物理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对哥德尔和奎因,意思不一样。对奎因来说,这只是他的整体论的一部分,看上去是说哲学对任何东西都不可近看,免得不明智地侵入科学的领土。哥德尔的比较却有更多的内容。在一段名言里(22),他把物理对象与集合(数学对象)相比,从而认为“其至涉及物理对象的那些观念也包含在质上不同于感觉或单纯感觉复合的成分”。他还说,集合与物理对象二者都有“由多生一”的功能;集合的本质显然如此,就物理对象来说则表现了康德式的“一个对象由它的各个侧面”生成的思想。在交谈中,哥德尔说集合是“准物理”对象。
    从本文的目的着眼,我不必为哥德尔提出的这两种“综合"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耽误时间了。(与康德相反,他相信而且唯愿它是客观的,但涵义比康德的由心决定的“客观性”要强。)在这里与本题相干之点,是康德和哥德尔都被物理对象的一个基本方面深深打动了,这个方面不过是把更确定的意义赋与某种更普及人心的信念,即物理对象不大“能还原为"感觉;换言之,还需要“直觉”的协助。可见,经验主义是连物理对象也说明不了的(康德哲学的一个要点)。其实,人们从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已经知道,“形状识别器”和“对象识别器”只是在儿童发育期间逐渐在脑子里实现的:这似乎是形状和物理对象的知觉与天然的感觉可以划开的经验证据。
    对于小的简单物理集合(比方说我右手五指的集合)的知觉与对于简单物理对象的知觉十分类似(在某些方面显然还不及它复杂),这无疑是言之成理的。凭借这种知觉,数学中就开始了一个推广过程,向更抽象更复杂的集合行进。这和物理中从桌椅进至病毒、银河、电子、正子等等之类的过程既相仿而又不同。当然,从简单物理集合到全体“纯粹的”(即根本排除了非集合的)有穷集合(整数的言之成理的替身)所组成的集合F,再到F的全体子集总合而成的集合等等,这样一个进程引起了数理哲学应当考察的各种令人神魂颠倒的问题,不言而喻,这里是无需深究的了。

    解读

    这段文字探讨了数学直觉和物理直觉之间的关系,并批评了经验主义试图将概念性直觉还原为感觉直觉的偏见。王浩借助哥德尔的观点,探讨了数学对象的可通达性和类比物理对象的方式,进一步指出经验主义不仅无法说明数学对象,甚至连物理对象的本质也无法清晰解释。

    1. 对概念性直觉还原为感觉直觉的批判

    (1) 经验主义的偏见

    • 王浩指出了一种经验主义的偏见,即:
      • 即使接受了概念性直觉,它也必须被还原为感觉经验或感觉直觉;
      • 这种观点试图以“还原”为手段,将抽象的概念性知识限制在经验的框架内。

    (2) 卡尔纳普与蒯因的失败

    • 王浩认为,卡尔纳普和蒯因未能成功地将数学直觉还原为感觉直觉:
      • 卡尔纳普:试图将数学还原为语法规则,但未能处理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深度;
      • 蒯因:通过整体经验主义模糊数学与科学的界限,但无法说明数学直觉的来源和内容。
    • 这一失败表明,经验主义无法解释数学的本质。

    2. 数学对象的可通达性

    (1) 什么是数学对象的可通达性

    • 定义:数学对象的可通达性指我们如何通过直觉、逻辑和概念认识抽象的数学实体(如集合)。
    • 王浩认为,探讨数学对象的可通达性是正面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

    (2) 哥德尔对数学对象的见解

    • 哥德尔曾将数学对象与物理对象进行类比:
      • 集合:通过元素的组合生成新的整体;
      • 物理对象:通过不同侧面形成整体感知。
      • 他认为,数学对象(如集合)和物理对象一样,具有某种“由多生一”的功能:
      • 哥德尔称集合是“准物理”对象,这表明数学对象并非纯粹抽象,而具有某种类似于物理对象的特性。

    3. 数学与物理的类比

    (1) 哥德尔与蒯因的不同观点

    • 蒯因
      • 将数学与物理类比作为整体经验主义的一部分;
      • 强调哲学不要“入侵”科学领域,主张避免对科学基础问题的深入探讨。
    • 哥德尔
      • 强调数学对象与物理对象的类比,但不仅限于此;
      • 提出数学对象和物理对象都需要直觉的帮助来解释其存在性,而非仅靠感觉经验。

    (2) 康德的影响与扩展

    • 王浩提到,哥德尔的观点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
      • 康德认为物理对象无法还原为单纯的感觉,它们需要借助直觉;
      • 哥德尔将这一思想扩展到数学对象,认为集合等数学实体的理解也需要概念性直觉。

    (3) 从简单到复杂的推广过程

    • 王浩通过物理和数学对象的对比,探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推广过程:
      • 物理对象:从桌椅到病毒、银河等复杂对象;
      • 数学对象:从简单集合(如右手五指的集合)到复杂的有穷集合、子集等。
    • 这一类比表明,数学与物理在抽象化和复杂化的进程上存在相似性,但也有本质区别:
      • 数学对象的推广过程完全依赖于逻辑和直觉,而物理对象则更多依赖于经验观察。

    4. 对经验主义的进一步批判

    (1) 经验主义连物理对象都无法说明

    • 王浩指出,经验主义甚至无法充分解释物理对象的本质:
      • 物理对象不仅仅是感觉的复合,它们需要“直觉”的协助;
      • 例如,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形状和物理对象的知觉是随着大脑发育逐步建立的,这表明它们并非天然来自感觉经验。

    (2) 对数学推广过程的意义

    • 数学对象的推广过程揭示了数学直觉的重要性:
      • 从简单集合到复杂集合的构建超越了感觉经验的范围;
      • 这种抽象过程是数理哲学的重要议题,而经验主义对此显得无能为力。

    5.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对经验主义偏见的批判

    • 王浩批评经验主义试图将概念性直觉还原为感觉直觉的偏见:
      • 这一偏见限制了对数学和物理对象的理解,掩盖了直觉的重要性。

    (2) 数学与物理类比的意义

    • 哥德尔的数学观表明,数学对象和物理对象都需要直觉的协助:
      • 数学对象(如集合)和物理对象(如桌椅)都具有某种“由多生一”的特性;
      • 直觉是理解这些对象的关键。

    (3) 数学直觉的重要性

    • 数学直觉在数学推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从简单集合到复杂集合的构建依赖于逻辑和直觉;
      • 经验主义无法说明这一抽象化过程的本质。

    6. 总结

    (1) 对经验主义的批判

    • 经验主义无法通过感觉经验解释数学和物理对象的本质:
      • 它排斥了直觉的重要性,限制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2) 数学与物理的类比

    • 数学对象和物理对象在本质上有相似性:
      • 它们都需要直觉的协助来赋予意义;
      • 数学的推广过程显示出更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3) 哲学的责任

    • 哲学有义务正视数学直觉的作用:
      • 直觉并非神秘之物,而是概念性知识的重要来源;
      • 它是理解数学和物理对象不可或缺的工具。
    如果需要进一步扩展某些部分,或具体解释集合、推广过程等,请随时告诉我!
    原文
    我在本文中说的决不致和哥德尔的观点矛盾,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我还颇有自信,除去哥德尔在谈话中明言暗喻的之外,实质上我无所增添。另一方面,哥德尔表现他的强立场的强论断,我却并未引以为据。至于我在哪些地方不同意或未能理解他的观点,我不希望在这里讨论。更确切些说,我的希望和信念是:本文的论断更易于接受,也很可能已经足以唤起某种根本的反省(至少是本着“分析的”传统来反省(23),特别是在以科学为中心的部分),这会使哲学发生某种方向性变化而脱离那条在我看来是充塞着任意滥用非常美妙的分析力的小路。

    解读

    这段文字是王浩对自己观点与哥德尔哲学立场关系的反思与定位,同时表达了他对哲学发展方向的期待。王浩既肯定自己观点与哥德尔立场的一致性,又有意识地弱化了与哥德尔的强论断之间的差异,意在通过更温和、更易接受的方式推动哲学的反省和发展,摆脱经验主义的局限。

    1. 王浩观点与哥德尔立场的关系

    (1) 二者的一致性

    • 王浩明确指出,他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与哥德尔的哲学立场并无矛盾:
      • 哥德尔提出了一种“强立场的强论断”,强调数学直觉和概念性知识的核心作用;
      • 王浩的观点与哥德尔的这些论断是一致的,尤其在批判经验主义和强调数学直觉的重要性方面。
    • 实质上的无所增添
      • 王浩承认,他的分析并未超越哥德尔的立场,只是在哥德尔谈话中明示或暗示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阐释。

    (2) 与哥德尔的区别

    • 王浩有意淡化自己与哥德尔观点的潜在分歧:
      • 他并未采纳哥德尔的所有强论断,而是选择了一种更温和的论述方式;
      • 对于某些未理解或不同意哥德尔的地方,他选择暂不展开讨论。
    • 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王浩的哲学策略:
      • 他希望通过更易于接受的论述,引导哲学界对数学直觉和概念性知识的价值进行反思。

    2. 对哲学反省的期待

    (1) 唤起哲学界的反思

    • 王浩认为,他的论断虽然更温和,但足以唤起哲学界的“根本反省”:
      • 特别是针对以科学为中心的经验主义传统;
      • 他呼吁哲学界重新思考分析传统的意义,摆脱对逻辑和数学的约定性和还原论态度。

    (2) 方向性的变化

    • 王浩希望哲学能够实现“方向性变化”:
      • 从拘泥于经验主义框架的分析传统中走出来;
      • 转向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接纳数学直觉和概念性知识作为哲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分析传统的批评

    (1) 分析传统的局限

    • 王浩认为,分析传统尽管展现了强大的分析力,但在经验主义的限制下,表现出以下问题:
      • 分析传统长期局限于对科学和逻辑的片面解读,而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深入探讨。
      • 分析传统倾向于过度强调形式逻辑和语言分析,忽视了数学直觉的深度;
      • 这种滥用使得哲学偏离了更根本的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
      • 美妙分析力的滥用
      • 路径的狭隘性

    (2) 超越分析传统

    • 王浩呼吁一种更深刻的哲学反思:
      • 他期待分析传统能够重新关注哲学的核心问题,例如数学的直觉性和普遍性;
      • 这种反思不仅是对分析传统的完善,也是对哲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

    4. 段落的核心意图

    (1) 观点的定位

    • 王浩强调,他的观点与哥德尔哲学立场高度一致:
      • 通过对数学直觉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揭示哲学思考的新可能性;
      • 同时,他的论述更温和,旨在引发更广泛的接受和讨论。

    (2) 对哲学发展的期待

    • 王浩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推动哲学反思的方向性变化:
      • 摆脱经验主义的局限,正视数学直觉的重要性;
      • 在科学和逻辑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哲学的核心任务。

    (3) 批评分析传统

    • 分析传统在经验主义的框架下滥用了分析力,限制了哲学的视野;
    • 王浩呼吁通过重新评价数学和直觉,突破这一限制,为哲学探索开辟新的路径。

    5. 总结

    (1) 哥德尔与王浩的关系

    • 王浩的观点与哥德尔哲学立场一致,但采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
    • 他选择暂不讨论与哥德尔潜在分歧,而是专注于哲学界的接受和反思。

    (2) 对哲学的期待

    • 王浩希望通过本文引发对数学直觉和经验主义局限的根本反思;
    • 哲学应从分析传统的狭隘路径中走出,转向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

    (3) 对分析传统的批判

    • 分析传统虽然有强大的工具性力量,但在经验主义的限制下表现出路径狭隘;
    • 王浩认为,超越分析传统的局限,是哲学未来发展的关键。

    由于字数限制,注释请看《分析经验主义的两个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