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色非无话语  ·  【周观点 · 钴锂金属 | ... ·  2 天前  
爱股君2020  ·  周末,又吹爆了! ·  2 天前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  【广发策略】躁动主线明确、但低位成长也有黄金 ·  2 天前  
编程技术进阶  ·  104页的《DeepSeek入门到精通.pd ... ·  2 天前  
编程技术进阶  ·  104页的《DeepSeek入门到精通.pd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你能发现宝宝的意图吗?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8-09-15 17:12

正文

文:羊驼

编辑:乔乔

“抓周”是一种在孩子满周岁时预卜婴儿前途的传统习俗。婴儿周岁时,长辈将笔、算盘、钱币等物品摆放在孩子面前,任其抓取,孩子抓到的物品则代表了以后将会从事的职业。现在,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抓周”活动已经没有了迷信内容,只是庆祝孩子满岁的一种逗趣活动。但是,孩子 其实 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自己选择喜欢的东西的意识。



通过一个实验,我们可以略微窥探孩子们的小心思。


实验的参与者是38 个平均年龄只有 4.17 个月的小婴儿,每个婴儿单独进行实验。

过程一


首先,研究者让婴儿坐在一张婴儿椅中,婴儿面前有一个用透明钓鱼线从天花板上垂下的一个黄色的磨牙环,每隔30 秒研究者会轻轻地动一下细线让磨牙环在婴儿面前晃动一下。这样的整个过程持续 2 分钟。


过程二

接下来,研究者把婴儿带到另一个房间里,让他们坐在父母的膝上。父母们会给他们展示1 个与过程一中一模一样的磨牙环,然后把磨牙环在不同的溶液中浸一下,拿起来给婴儿看看,再放进婴儿嘴里。 1 分钟之后,父母把磨牙环拿出重新放进溶液中浸一下,再拿起来给婴儿看后放进婴儿嘴里,这样的过程重复做 3 次。在整个过程二中,有 21 个婴儿尝到的 水,17 个婴儿尝到的的是明矾和硫酸奎宁混合而成的 水。 [硫酸奎宁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明矾可用于净水]




过程三

婴儿在完成过程二之后被带回最初的实验室,坐在婴儿椅中,研究者重复过程一的内容。

实验结果

研究者发现,将婴儿在过程三中的表现与过程一进行对比, 在过程二 中尝到糖水的婴儿在过程三中出现了更多主动抓取磨牙环的动作;而过程二中尝到苦水的婴儿在过程三中更少出现抓取磨牙环的动作。由此可见, 当婴儿发现磨牙环味道不错时,会更主动地抓取它们;而如果婴儿觉得磨牙环实在难吃,则不愿再去抓取它们



没想到,宝宝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要获得物品了。不过,这时候的他们还只能针对单独的某件物品做出选择,如果我们把过程二中的磨牙棒换成与过程一和过程三不同样子的,婴儿就会发现眼前的磨牙棒与自己 尝过的磨牙棒不一样 那么,不管婴儿之前尝得磨牙棒是甜的还是苦的,婴儿在过程三中都会去够那只磨牙棒


就像下图 这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