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爸带娃
经常会出现各种啼笑皆非的场景
比如这样
☟
(爸比,你不让我吃也就算了,怎么可以这样)
这样
☟
(为了不让宝宝满屋乱爬,爸爸也是绞尽脑汁)
这样
☟
(感情深啊,一口闷啊)
这样
☟
(电竞大业,从娃娃抓起)
这样
☟
(最好别让长大后的宝宝看到系列)
还有这样
☟
(爸比,我的屁股够滑不……)
虽然,爸爸带娃有时不靠谱
但妈妈们注意了!
这下面这五件事
一定得让爸爸来!
提起让爸爸带娃,一堆妈妈会站出来反对!
“他自己还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我怎么敢把孩子交给他?
”但正是爸爸的这种不拘小节,对宝宝的成长非常重要。
对宝宝的照顾有时不是越操心越好。
妈妈有时禁止这、禁止那,反而扼杀了宝宝的创造力。
妈妈有时洗洗刷刷,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反而减少了宝宝生活细菌的必要接触。
男人和女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爸爸和妈妈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同。
一定要让宝宝从小就接触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方式,Ta的智商、情商才会最健全!
尤其是要创造机会,让爸爸单独带娃,每天30分钟。让孩子受受“不一样的刺激”,你怎么知道对孩子不是好事呢?!
心理学家霍华德.斯蒂尔,曾对100名父母进行长达15年的研究,最后发现:
●
小时候让爸爸洗澡的宝宝,100人中只有3个会跟人起冲突,而且对环境的适应力强,能很快融入到新的集体中。
●
而没有让爸爸洗过澡的宝宝,长大后脾气更暴躁,10个人中有4个经常跟人发生冲突,社会交际能力比较弱。
宝宝出生后,最喜欢和爸爸妈妈肌肤接触了,哪怕只是普通的亲亲、摸摸、抱抱,TA们也会特别有安全感。
但大多数宝宝接触最多的是妈妈,
爸爸能亲近宝宝的次数太少,宝宝越大,安全感越差。
就很容易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
,甚至暴怒,很难交到朋友。
建议:
并不是每次洗澡都得让爸爸来,而是每周爸爸至少给宝宝洗两次以上才行!
特别提醒
家有男宝宝
爸爸也不能一直帮他洗澡,在宝宝3岁的时候,就可以慢慢教他自己洗了,等到宝宝学会自己洗澡后,爸爸就可以“退休”了,让他自己洗就行!
家有女宝宝
到了3岁也不能让爸爸洗了,因为宝宝3岁开始就有性别意识了,这时候就需要妈妈来教她洗澡澡了。
爸爸也许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宝宝,带娃的时候也不知道怎样陪TA玩,读绘本就是最好的游戏方式!
爸爸的声音,比较低沉。
在宝宝晚上睡觉前,
爸爸来读绘本,更容易让宝宝平静下来,利于入睡
。
而且,爸爸思维方式比较发散。
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想到其他有趣的知识,宝宝也能从故事中能接触到更多的东西。
给小宝宝读绘本的时候,要学会重点描绘事物,比如手指指着动物、人物等强化名词,即指物训练。
读绘本的时候,爸爸语速要非常慢,语调要抑扬顿挫,遇到名词要重点强化,而且一定要认真、用心,不然宝宝会说话后也会糊弄你哦!
宝宝在刚学吃饭的时候,经常弄得身上、手上、脸上到处都是……这时候,很多妈妈忍不了了,赶紧拿过碗勺自己喂。
相比较妈妈的谨慎、担心,爸爸遇到这种情况更有耐心
。
可以忍受宝宝“不干不净”的自己吃饭,这样,反而能让宝宝得到了更充足的锻炼。
宝宝在学吃饭的时候练习用勺子,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大脑的智力发育,为后期学习用筷子、笔打下基础。
妈妈嫌脏,用勺子一口一口喂宝宝,很可能等宝宝大了,手部灵活度不够,也许还得让大人喂。
喂饭这件事,还得教给爸爸来!
游乐场、公园,都是宝宝社交的重要场所。
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爸爸带着更合适。
●
面对人多的陌生环境,宝宝会觉得危险,爸爸站在那,威慑力更强!
●
男人社交的方式与女人也不同,有时更宽容、更信任,也更喜欢冒险。
对于小宝宝的社交,这都是要从爸爸身上学会的重要品质!
在妈妈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宝宝的安全更重要。
不许爬到高处,不许站在椅子上,更不许从台阶上往下跳……但对于宝宝来说,TA们真的太喜欢这种“冒险”游戏了。
而
爸爸懂得适度冒险,就需要让爸爸来做这件事
。
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我们无限抱怨爸爸不作为的同时,是否想过也许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导致了爸爸的参与不积极呢?
妈妈和孩子关系的亲密度远大于妈妈和爸爸的关系,这个中国家庭中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