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销售本已是很熟悉的概念了,按理说正常申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前段时间一个客户的事情又引起了小编对视同销售的关注。
A公司最近收到了税局的质疑,2018年全年的增值税申报收入比2018年汇算清缴申报的收入高了136万元,要求A公司对此进行解释。
A公司经过自查之后发现,2018年中发生了大量的外购礼品对外赠送的情况,在增值税上很乖地做了视同销售处理,但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未做视同销售的申报处理,导致两税的申报收入存在较大差异。
该案例中,所得税上未申报该项视同销售,虽未少缴税款,但在税局的系统中显示即为存在异常事项,需要重点进行解释。
由此看来,视同销售在增值税上做处理是没什么问题的了,但企业所得税上做视同销售却容易被大家忽略,或者说不重视;
下面小编整理了客户经常咨询的两个问题,希望可以加深大家对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重视程度吧。
√ 疑问点一:
对于不增加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视同销售处理,做与不做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申报处理,是法规规定的规范处理,暂不论好处,该做的得做;
不做就会有风险,回归本文的开篇案例,在金税三期系统的大数据管理下,两税申报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很容易被发现,被发现了就是一顿查补……
那么有的小伙伴说,如果增值税也不做视同销售,那就不会发现两税申报收入不一致啦。
但是,增值税不做视同销售,那就存在少缴税的情况了,用高风险的操作掩盖相对低风险的操作,可谓得不偿失。
其实,企业所得税做视同销售处理也有一定好处,确认视同销售收入,将会增加企业的总税收收入,相对的就会增加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 疑点二:
做了视同销售处理,账上确认的成本、费用还可以扣除吗?
视同销售与税前扣除不矛盾,可以同时存在,分别进行判断处理;
例如:
C公司对外捐赠了一台自产的机器,生产成本为60万元(不含税),市场售价100万元(不含税),此时的会计处理应为:
假设该项捐赠符合公益性捐赠的条件, 76万的营业外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同时,该项业务所得税需要视同销售处理,应确认“视同销售收入”100万元,“视同销售成本”60万元,最终应纳税所得额调增40万元
以上是我们客户常问的对于视同销售的所得税处理问题,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来理道咨询!
政府减税红利之下,企业需要建立低税务成本规范经营的商业模式,以应对越来越严苛的税收监管环境。从税务筹划角度优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让企业合理、合法降低税务成本和风险,我们致力解决企业的以下税务痛点:
★选择什么经营主体税务成本最低?
★如何合理整合业务价值链控制税务成本?
★企业的销售、服务模式如何优化降低税务成本?
★成本费用支出没发票怎么办?
★政府减税红利如何才能落地?
★高管人员的个税如何降低?
★员工的社保压力大,如何合理筹划?
★老板分红个税高怎么办?
★筹划方案如何落实实施?
★实用:提供的税务设计方案具有高度可操作性;
★经验:具有丰富的商业模式税务筹划服务经验;
★放心:辅导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