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摄影极具挑战,它不仅是对冰雪景观的记录,更是通过冰雪的独特质感和环境氛围,表达情感与故事的摄影形式。以下为几种不同题材的冰雪摄影拍摄思路,每种题材将从简介、拍摄技巧及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以期对摄影师有所帮助。
雪中独行
龙江采冰
冰雪人文摄影的核心在于表现冰雪环境中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在寒冷的季节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劳动场景、庆典活动等,无不展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如东北地区的国际冰雪节、“雪博会”、采冰节、滑雪节等节庆活动,不仅是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冰雪人文摄影的重要题材。
在这些节庆活动中,摄影师能够捕捉到人们在冰雪中的喜悦与热情,记录他们与大自然的互动瞬间,如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的欢愉、冰雕艺术家在寒风中的精心雕琢,都是冰雪人文摄影中极具表现力的场景。摄影师在拍摄时需要敏锐地观察人物的表情、姿态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瞬间,通过这些瞬间,传递出人与冰雪环境的紧密联系,展现人们在恶劣自然条件下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与无畏精神。
近距离拍摄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它能够捕捉到人物更为细腻的情感流露,使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画面中的情感传递。摄影师需要通过美观的构图与光线运用
,巧妙地将人物与冰雪环境相结合,使画面中的故事感更加强烈。
在阳光较弱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光线提升画面的情感表达成为摄影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逆光与侧光是冰雪人文摄影中常用的光线处理方式,逆光能够勾勒出人物的轮廓,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但是在逆光条件下,人物的面部容易变得过暗,失去细节。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摄影师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适度的补光,从而保持面部的细节清晰。大光圈的使用也是拍摄人像的常见技巧,浅景深能够使人物从雪白的背景中脱颖而出,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在低温环境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往往会因寒冷而显得僵硬,摄影师需要灵活调整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以捕捉到更自然的情感流露。同时,摄影师在拍摄时应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尽量减少对拍摄对象的干扰,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故事的本身。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91期· 7版
作者:耿洪杰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