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生菌可以和奶粉一起冲调吗?益生菌饭前还是饭后吃?到底怎么吃才好呢?
随着微生物研究的进步,生菌对人类的健康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从
出生那一刻起益生菌便跟着我们,
开始了与人共生互利的生命旅程,谁也离不开谁。
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
维持胃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合成营养素、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
等等。
新生儿可以从母体的产道中、初乳中得到益生菌,并开始在肠道中定殖,也是宝宝肠道微生态环境建立的开始,定殖情况关乎到宝宝后期的肠道健康。
比如
酸奶、奶酪、醋、豆制品、腌制食品(泡菜)、酒等等。
这是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获得益生菌的途径,通常参与的益生菌有酵母菌、各类乳酸菌等。
一些特殊人群及需要用益生菌预防或缓解某些健康问题时,可直接服用益生菌制剂。比如:
剖腹产的宝宝不能直接从妈妈产道中获取益生菌可以出生时补充;
完全奶粉喂养的宝宝不能从初乳中获取益生菌,出生后也可以适当补充;
腹泻便秘期间服用益生菌可以得到缓解;
免疫力不佳和过敏体质的人群服用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力,改善体质。
益生菌对胃酸很敏感,正常胃酸PH值为1.8左右,这样的环境不利于益生菌的存活。因此
需要找到胃酸低,即PH值相对较高的时机服用益生菌。
据国内外研究发现,1月新生儿空腹胃酸PH值为2.3左右,1岁以后PH值为1.9左右,已经接近成人水平,空腹时由于饥饿和受到食物诱导时,中枢神经会“指挥”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这样的环境显然是不适合益生菌生存的。
为了保证益生菌的活性,
当室内温度高于20摄氏度时,建议可以放冰箱冷藏保存。
有些袋装粉剂的益生菌,开封后如果没有吃完,应该立即封口放冰箱或者丢弃,以免有害菌入侵,影响效果。
水温不超过37℃最好,避免高温杀死益生菌。
如果加在奶粉里服用,要等奶粉冲调好后,温度低至37度时再加入益生菌。
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益生菌,
服用了抗生素后2-3小时再吃益生菌较合适。服用了抗生素后,补充益生菌可以降低抗生素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比如因抗生素出现的肠炎性腹泻。
大便次数一天超过五次、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较为严重的腹泻,为了缩短病程,
可以先选OTC的,专一性强,剂量高
,能够较快补充腹泻时消耗的益生菌,腹泻恢复后可换成营养性的进行巩固和预防。
益生菌种类繁多,每种益生菌的作用都有其特殊性,比如一些益生菌在肠道中定殖位置,特殊作用等。举几个例子:
调理便秘:
尽量选择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可以到达大肠并定殖,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效果更好。
缓解过敏:
可选择含有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菌,这两种菌在改善过敏性体质方面效果更佳。
减轻乳糖不耐受:
可以选择含有嗜热链球菌的益生菌,这种菌可以直接分泌乳糖酶,且定殖于小肠的上半部分,对缓解乳糖不耐受有更积极的效果。注意:嗜热链球菌不适合1岁以内的宝宝。
有的益生菌粉剂的辅料中含脱脂乳粉、全脂奶粉、乳糖等。奶粉过敏的宝宝,在腹泻期间避开含有脱脂乳粉、全脂奶粉的益生菌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避开含有乳糖的。
益生菌对人类健康生存、对亚健康体质的调节表现出了不错的效果,但
绝不能盲目添加
Let's go!
竞争期
在开始服用益生菌的1-4周内,益生菌会和肠道内已经存在的有害菌及中性菌展开竞争,包括竞争营养、竞争生存空间、竞争能在肠道壁上附着的位置。这也是细菌们在肠道里战争的惨烈阶段,赫氏消亡反应也会发生在这一阶段。有害菌死亡时会释放大量毒素和其它代谢产物,抑制益生菌生长及对人体造成不适,益生菌也会释放大量细菌素(bacteriocin)和各种有机酸来消灭有害菌。双方的死亡量都较大。
优势期
由于坚持服用益生菌,这相当于在战争中不断补充援军,在4-8周这个阶段,益生菌会逐渐占领上风,这时肠道内的有害菌数量已经低于益生菌,有害菌释放毒素和其它代谢产物的量也被大大减低,同时外来的益生菌也会帮助体内原有的有益菌生长起来,和体内原有的有益菌进行协同作用,维护肠道健康。所以这个时候人体会开始感受到病症的改善。
巩固期
坚持服用益生菌,益生菌和体内原有有益菌一起协同作用,在肠道内的比例越来越高,有害菌的比例越来越低。人体对病症的改善的感觉也可能越来越明显,但这时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害菌的生存力也是极其顽强的。研究显示,大部分肠道有害菌都有较强的耐酸碱性,耐胆汁和酶解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