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祝大家圣诞节快乐。这几天是老外过年,所以没有沪港通数据。等他们过完节,回来后,该流入还是流入。
市场方面保持低位震荡,在年关时节,有的个股是为了年报蓄势待发,有的个股是为了在糟糕年报出来前趁机拉升好做后续工作,比如年报出来可能就被ST了,或者暴雷了。去年这种事特别多。年报和一季度差不多一起出,在3、4月份。到时候,就能看到哪些是真的好,哪些是假的好了。
核心资产就是耐心拿着,无需其他的选择,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晚说一个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是一个粉丝问的:
师姐总说医药消费很好,后面都会涨,假设说不涨呢?
来,来,来,师姐对这个问题做个统一回答:
1.
中国假设没有老龄化,跟印度那样全是年轻人;中国假设没有癌症年轻化,周围40-50的人巨健康,都像上世纪70年代那会一样所有人指标都非常正常,当时连美国人来了都惊讶:中国人怎么都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假设没有上述这2个社会趋势,那医药会持续走低,会连续下跌。
2.
中国人再也不喝白酒了,再也不吃酱油了,小孩再也不喝牛奶了,日常生活中的超市的油盐酱醋烟酒茶都卖不出去了,所有人都修仙,不吃不喝能活到100岁。如果是这样,那消费股就会持续下跌。
3.
A股在未来再也没有牛市了,A股会在3000点维持50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就这样了,再也起不来了。那所有的个股都不会涨,也没必要来到这个市场了,消费和医药都不用投了。啥也不用投了。这就解释不了现在的任何现象,比如外资猛流入,比如还有人在开户。
以上几点,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违反社会的常识?这几个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正因为这个社会,是在呈现老龄化、癌症年轻化和广泛化的趋势,正因为吃吃喝喝不受到任何经济波动的影响,所以这就构成了我们投资消费和医药的基础。同时,A股不可能不会有牛市的,那样00后年轻人也不会踏入A股。。后来人也是要炒股或者投资的,A股它本身的特征也是每隔很多年来一波行情。
正因为上述特点,师姐坚定的认为消费和医药是好的,有大潜力。池子的医药股,未来会比今年的科技股走的还猛,关键是要拿的住,拿住了才能看到未来。拿不住的,都是想象。
大家关心的一点:
那何时他们到顶呢?
医药,可以等老龄化快结束时,就是周围人70%都是老人时,就不用投了,到时候可以投别的。师姐判断时间应该是30年后。消费,应该是可以投到人类生存的所有年份,只要有人还在这个地球上,就有吃吃喝喝。只不过可能个股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