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昨晚,微信之父张小龙在
“2019微信公开课”上,作了一次长达4小时的演讲,全面总结了微信8年来的心路历程。
毫无疑问,微信是国内最成功的一款
APP,没有之一。2018年8月,微信日登录量首次超过10亿,成为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也感谢有了微信和公众号,奶爸每晚才能在这里与朋友们交流。
张小龙昨晚的演讲,整理后全文长达
3万多字。一路读下来,我第一个感受,这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善良的产品经理;第二个感受,他如果来股市,也一定是一位炒股高手。
他说微信刚推出时,并没有去做大规模的推广。理由是: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
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所以在前
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刚写公众号的时候,我比较在意阅读数和留言量。如果一篇文章发出去后,阅读数不高,留言量也少,我会比较焦虑,很想在朋友圈分享,让阅读数和互动量能增加那么一点点。
有好几次,我也是这么做的,但后来我再也不这样了。因为没有阅读和留言,说明文章可能质量比较低,我干嘛要强行推广一篇并不是那么好的文章,去打扰我的朋友,并且吃力不讨好呢?
所以后来,我完全反过来做。如果哪篇文章发出来阅读数和留言量增长得很快,我就在朋友圈分享,像撒点催化剂一样让更多人看到和转发。否则,只要默默反思自己哪里写得不好就行了。
刚学炒股的时候,对于买入后亏损的股票,我总是舍不得放弃,甚至去补仓,指望它某天突然变牛,节节攀升;而对于买入后盈利的股票,我总是早早减仓,或者全部获利了结,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在亏掉很多金钱、浪费很多时间后,我终于恍然大悟,自己做反了。
越是不如预期的股票,越要果断截断亏损;越是强势的股票,越要赶拿,甚至寻找机会试图回调加码。
所谓:截断亏损,让盈利奔跑。张小龙说的,是不是与这个一样的道理?
张小龙说到做
“小游戏”的原动力: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
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这一条也特别符合投机之道。股市里一切盈利,只是我们打造、执行好交易系统后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不少股友与我交流,都问到如何才能在市场多赚一点。这个注意力是有点走偏的。
任何一次交易,都离不开买点、卖点和仓位等三大要素。你是如何定义自己买点和卖点的,是如何调配每次下注仓位的,必须先立个规矩。
东一锄头西一棒槌,不可能在股市里赚钱。
如果还没有,请你明天就开始着手干这三件事。
否则,你来问我没用,而应该去求神拜佛。
张小龙在回顾
“小程序”开发过程时,聊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
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
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
而我们很多人在买股票之前,只畅想一旦买对,后面能赚多少,很少去想万一买错,该怎么办。
于是我这边也经常会遇到一些股友的姨妈问题:奶,我手里
XX股票被套住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凉拌。
真正的职业交易者准备每次交易时,首先想的都是风险,想好了最坏情况是否能承受、该如何应对,才开始动手。
否则,不会买入哪怕一手股票。
另外,很多用户评价微信是
“克制”的,它放弃了许多APP想方设法去赚的钱。比如没有卖开屏广告,没有在公众号赞赏里与作者分利等。
这种
“克制”非常难得。股市里有个词语叫“踏空”,只要某一次行情比较好了,某一支股票涨得多了,不少人就觉得仿佛有些自己应得的部分被人抢走了一样,无比懊恼焦躁。
有句股市俗语对这种情况描绘得特别形象:套牢是痛,踏空是痒;痛可忍,痒不可忍。
如果你想长期在股市活下去,并赚到一些钱,必须学会放弃。而且,慢慢你会认识到,我们该放弃的,远比要抓住的多。
写上面这些,并不是开玩笑,或者是牵强附会。张小龙除了是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还是一名非常厉害的高尔夫球手。
2018年10月7日,我国职业高尔夫球手李昊筒与他配对,在“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中,以低于标准杆35杆的成绩,赢得了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这是业余高尔夫球手当前所能取得的最高荣誉。
而据腾讯内部人员说,张小龙玩跳一跳游戏,能一口气玩两万分。
世间很多事都是相通的,要做好需要差不多的综合素质。
能从股市长期稳定盈利的人,你以为他技术该有多牛,实际是他素质有多硬。职场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