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里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五花八门的垃圾测试让
环保人设
纷纷倒塌
(行李箱也不幸中枪)
早出晚归的996青年哀嚎
“不配扔垃圾”
“猪到底吃啥?”
猪能吃的叫湿垃圾
猪都不要吃的叫干垃圾
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
可以卖出去换猪的叫可回收垃圾
灵魂拷问...
始终找不到答案
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当然是!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将
强制实行垃圾分类
。不仅撤去了垃圾桶、规定了垃圾投放时间、安排了专人监督。而且,还将“垃圾分类”纳入了法治框架!如果个人没有按照规定投放垃圾,将会面临
高达200元
的罚款!
其实,在许多发达国家,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早已推行了很多年,在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环境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共分为4类: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如果...你对这些都傻傻分不清楚。
来回答几个灵魂的拷问:
1. 包着口香糖的纸巾是 干垃圾 还是湿垃圾?
2. 一只小龙虾 吃好了和没吃 有几种不同分法?
3. 猫砂到底是 干垃圾 还是湿垃圾?
小龙虾要扔的话 花头有这这这么多↓
更加令人难以想到的是
代扔垃圾已经上线。。。
一楼二楼 30元/包月
三楼四楼 40元/包月
五楼六楼 50元/包月
每天只需垃圾,打包放在家门口
就会享受专人代扔服务
emmmm
品如快把衣服收好。。。
看完下面这几个国家后
绝对会忍不住感叹:
!!且扔且珍惜!!
“处女座”垃圾分类法
说到垃圾分类,日本绝对是不得不提的典范国家。严格的管理、细致的分类、再加上民众的高度自觉,使日本的垃圾分类毫无疑问地领先世界。
在日本,生活垃圾的分类
最多可达20多种
。大致可分为一般垃圾、可燃性资源垃圾、不燃性资源垃圾、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等。
除了细致到堪称“变态”的分类方式外,日本的相关部门还会对怎么扔垃圾、何时扔垃圾、去哪儿扔垃圾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规划。这也是你在日本旅游时,在街道上看不见任何垃圾桶的原因~
比如说,扔一个塑料瓶至少要分三步:去瓶盖儿,去商标包装纸,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箱。
而对于刚到日本生活的朋友来说,复杂的垃圾分类就和凌乱的地铁线路一样,是最让人头痛的两项必修课。
不论你是入住学校宿舍,还是租住房屋,都会收到一份彩印的双面垃圾
回收时间表
。每天扔什么全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垃圾分类的思想已经融入了整个国民的教育中,如果有人不按要求扔垃圾,将会面临
罚款和舆论
的双重压力!日本人处理垃圾分类之细由此可见一斑。
“实验般精准”
德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垃圾分类,其水平保持在欧盟领先地位。德国人在垃圾分类上也秉承了一贯的“严谨作风”。
得益于
如科学实验般精准
的垃圾分类法,其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因此废弃了垃圾填埋法。
在德国,按照相关法规,葡萄酒瓶要扔到特定垃圾桶中;啤酒瓶可送到指定地点回收;果汁瓶要当作塑料包装垃圾处理;带有回收标志的矿泉水瓶则属于可回收垃圾。
德国的社区居民每年要定期缴纳管理费用Nebenkost,其中就包括了
垃圾回收费
。相关部门会按照每户居民垃圾桶的种类与大小,制定收垃圾的时间。
如果市民预订了两周一次的垃
圾清运服务,但某一天垃圾突然很多,离下一次运输垃圾的时间却还很远。
那么他只能自行把垃圾运到资源回收站,并缴纳额外垃圾量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说是非常严格了!
迎头赶上的“后进生”
以发达著称的美国,曾经却在垃圾回收的路上走得不太顺。1885年,饱受垃圾之困的纽约建起了美国第一座垃圾焚烧炉。并在1940年达到了700座之多!焚烧炉为美国人民带来的空气污染可想而知。
1970年4月22日,2000万美国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环境污染。此后,人们将这一天定为了
“地球日”
。这也是美国垃圾回收的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目前,
“3R”原则”
拯救”了美国。所谓3R就是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和回收(Recycle)。得益于这一原则,美国的旧货交易市场十分发达,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除了做好垃圾分类外,在美国,还有很多垃圾不能随意丢弃。例如要扔旧家具,至少提前一天与指定收取机构电话预约回收日期。要扔电子产品,需送到专门回收中心,或预约专人上门回收。
你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卖废品可以换钱。但在美国,你还得为废弃物品
按重量掏钱
哦~
环环相扣的“回收制度”
瑞典的垃圾回收体制不仅具有强制性,同时超市、工厂也在整个环节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瑞典,大多数家庭都有很多个垃圾桶用于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有色玻璃和其他玻璃要分类,铝和其他金属要分类,报纸和硬纸盒也要区分开。
此外,居民还需要对垃圾进行清洗、分类,并将其运送到收集中心。再由垃圾收集服务者将其运送到区域中心。
当你在瑞典超市购买饮料时,除了饮料本身的价格外,还需要支付一笔押金。等你饮用完后,将瓶子投入超市门口的专用回收机,便可用凭条去超市购物或兑换现金。这就是瑞典著名的
“押金回收制度”
。
收编拾荒者
墨西哥城每日会产生1.27万吨的垃圾,这对城市垃圾的处理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墨西哥城内有众多靠回收垃圾为生的居民。
因此,政府部门在努力提高垃圾回收率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垃圾分类后拾荒者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