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君临财富
专业证券分析平台,金牌分析师团队为您提供深度行业研究和上市公司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今夜,大爆发!祝福A股! ·  昨天  
寒飞论债  ·  胡子总2025年十大展望(系列七) ·  4 天前  
证券时报  ·  DeepSeek,“卷”疯了!OpenAI、 ... ·  4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蛇年升腾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君临财富

A股最“硬”标的

君临财富  · 公众号  · 证券  · 2019-08-06 10:01

正文


硬着等or等着硬?

这曾是网上号称最直指人心的选择题。

前者年轻有本钱,但无钱无资源;后者有钱有资源,却青春不再来。

结果95%以上的网友选择了前者,毕竟年轻就有无限可能,更重要的是“不行 ”是男人不可承受之重。

想当年,一代文豪海明威用陪伴自己12年的双管猎枪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外界猜测很多:文思枯竭、家族遗传、疾病缠身……

但真相或许是,无爱不欢的他成了ED患者,当硬汉不硬时死亡或许才是解脱,难怪他的墓碑上刻着:

恕我起不来了!

1998年辉瑞研制出抗ED的特效药Viagra,俗称伟哥,迅速火遍全球,成为全球男人的福音,销售额顶峰时更是高达20.51亿美元。

谁说男人的钱不好赚,男人花起钱来连命都不要。

在当下阿胶变驴皮,神菜回归榨菜时,伟哥这样的存在才是真正的硬核刚需。

如此核心资产自然觊觎者众多,这不——

搅局的来了!

1、晴天霹雳

这个7月,李楚源感觉被针对了。

1号,广药集团收到最高院通知,已驳回广东高院2014年关于"王老吉"商标纠纷案的判决,本已盖棺定论的王老吉商标争夺战将再起波澜。

李楚源还没从打击中恢复过来,噩梦又来了。

18号,北京康业元投资在自己的网站上发举报信,举报白云山及其董事长李楚源涉嫌财务数据造假、偷税漏税、信息披露不实等。

康业元悲怆地控诉道:

1999年12月,北京康业元与白云山成立了白云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双方约定:

白云山以商标使用权和一家医药经营性公司的无形资产作价400万元,另投入资金433万元,合计投入833万元,占股份51%。

康业元以国家一类新药枸橼酸西地那非(金戈,即伟哥)的临床批件及阿奇霉素粉针剂的新药证书做价800万元,占股份49%。

康业元还公布了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以及利润分配方式等。

双方最开始合作愉快,可随着2014年10月金戈上市,康业元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

1、大股东不给看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2、金戈赚了那么多钱,为毛不分我;

3、上市公司隐藏利润,涉嫌偷税漏税。

根据白云山的财务数据,金戈吸金能力的确逆天。

在2014年5月辉瑞万艾可专利保护过期后,金戈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抢占了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累计销售额接近20亿,净利润超10亿元。

在康业元看来,这还远远没有体现金戈的价值。

康业元透露,金戈原料药的进货价仅1800元/吨,经过他们测算,金戈的毛利率高达92.2235%(小数点多就NB?)。

而白云山的记账成本高达10000元/吨,涉嫌虚增成本,偷税漏税,且白云山还没有计入金戈的电商收入,涉嫌隐藏利润。

白云山数钱数到手软,康业元拥有金戈49%的股权,得到的利润分配方案却是1亿至3亿元提成8%、3亿至5亿元6%、5亿至10亿元3%、10亿元以上2%。

以李楚源为首的管理层正是始作俑者。

通过康业元的举报信,投资者果断脑补了国企仗势欺压小股东的情节,且已经信了几分,因为这货历来就有调节利润的陋习。

2018年白云山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9.05亿、17.14亿、8.2亿,Q4却在无重大利空的情况下把净利润调节到只有可怜的168.7万元。

愤怒的投资者一度把白云山的股价干到跌停,但国企本就有平滑利润的需求,这样干的企业还不少,只是白云山的手法太侮辱投资者智商了。

9102年Q1,白云山业绩果然如期高增长。

这很国企。

因此,投资者们开始高呼契约精神声讨李楚源。

面对质疑,白云山拿出了国企范,轻描淡写地回复道:

公司经营合法合规,相关报道不实,已报案。

但康业元明显有备而来,在屡次纠缠后,白云山不得不出具了详尽的报道:

1、双方近五年已就金戈产权和收益进行多次协商,只是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对方要价太高);

2、白云山是与刘玉辉签的合同,且在后期投入巨大,金戈的商标权、生产批件都在白云山手中,双方14年前约定的产权和收益显失公正(你Y就是后来者,贡献小);

3、康业元报道的原料药只是金戈10多种物料之一,采购成本约占金戈的36.32%,财务数据造假不实(对方门外汉,不懂)。

白云山的公告成功打消了大部分投资者的疑惑,风向开始转变。

康业元此后再发举报信,矛头直指李楚源“违法乱纪”,死咬住两点:

1、康业元拥有金戈49%的股份;

2、已掌握李楚源违法乱纪的实证。

就这样,闹剧愈演愈烈。

在金戈事件中,康业元毫无疑问是出来摘桃子的,这也是大多数投资者偏向李楚源的地方。

但站在更高的维度看,或许用这句话比较应景: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广药该还债了。

2、谁的王老吉

2005年7月1日,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因受贿罪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

在这宗受贿案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陈鸿道也牵涉其中。

陈鸿道,加多宝创始人。

在90年代的创业潮中,东莞商人陈鸿道看好凉茶的发展前景,选中了“王老吉”。

王老吉的历史可追溯到道光年间,是道光帝亲封的太医院院令广州人王泽邦所创,久经沧桑而屹立不倒,成为享誉一方的品牌。

新中国成立后,香港王老吉由其后人经营,内地王老吉则被收归国有,划归广州药业旗下的羊城药业所有。

陈鸿道在赴香港拿下王老吉的配方后,没有自创品牌,选择了与广药合作,使用王老吉的商标。

1995年,陈鸿道创立了加多宝,其后以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开启了加多宝的辉煌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加多宝以1亿人民币刷新了国内捐款记录,在这里不得不佩服陈鸿道眼光的毒辣。

第二天,《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他!》等帖子开始在网络热传,网友纷纷叫嚣:

"王老吉,你够狠";

"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

爱国的企业,从来没被亏待过。

王老吉火遍了大江南北。

2011年,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销售额达到160亿,超越可口可乐,问鼎饮料王者宝座。

王老吉的成功,广药看在眼里,馋在心里。

更重要的是,加多宝介入前,王老吉只闻名于岭南,即使沾了红罐王老吉的光,广药的绿盒王老吉销售额也不足20亿。

王老吉越成功,越发印证了广药领导们的无能。

脸打得啪啪响。

领导们当然不甘心,所幸“天无绝人之路”。

李益民受贿案中,陈鸿道曾分三次向李益民行贿300万元,目的就是为了续约王老吉商标使用权。

最开始的合同有效期截止到2010年,在李益民收受贿赂后,双方把合同续签到了2020年,商标使用费仅537万/年。

两个罪犯签的续约合同,岂能作数?

以此为契机,广药把加多宝告上了法庭。

从2010年开始,广药和加多宝开始了撕逼大战,双方从线上打到线下,从隔空互骂到贴身肉搏,争“怕上火,喝××”广告语、争“独家配方”、争红罐包装……

最终,《领导教你做人系列》上演。

广药搞经济没赢过,打官司却从没输过。

陈鸿道在李益民案后,潜逃香港至今未归,只能遥控指挥加多宝。

打官司很大程度上也是“亮肌肉”,加多宝输的不冤。

在此过程中,广药坐镇指挥的正是李楚源。

2010年,李楚源刚被任命为广药集团总经理。

3、广药的腾飞

相对李益民的"小偷小摸",李楚源走的大开大合的路子。

2012年5月,法院判决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能否顺利实现品牌承接是这场“摘桃子”战役的关键,摆在广药面前的却是“零渠道”的现实。

李楚源以特薪方式紧急组建3000人的快消团队,管理层亲自拜访供应商,以双倍价格购进原料,仅用了23天就火速推出广药版红罐王老吉。

当然这也是因为广药财大气粗,仅2013年就砸了30亿开拓市场,摘桃子战役大获成功。

以此为基础,李楚源开始了自己的风骚操作。

2013年3月,广药集团以广州药业为平台吸收合并了白云山A,实现了集团的整体上市,广州药业更名为白云山。

李楚源"做大做强"的风格深受领导赏识。

2013年7月12日,李楚源被任命为广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李楚源上任后,把整个集团业务进行了整合,提出" 振兴大南药,发展大健康,推进大商业,开拓大医疗 " 的 " 四轮齐驱 " 大战略。

大健康业务就是指的王老吉。

不得不说的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在消费者心智上刻下的烙印太深了。

加多宝此后被打得找不着北。

广药先后建立了雅安、泰州、宜昌等八大生产基地,实现了全国化的基地布局。

渠道上从 1/3绿盒渠道+1/3 竞品原有渠道+1/3 新招商渠道开始,靠着1万销售人员水银泻地般搭建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2012年,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市场份额占比为25:65;

2013年,33:57;

2014年,41:47;

2015年,37:41;

2016年,39:43;

2017年,55:34;

2018年,王老吉更是占领了全国接近70%的市场份额。

广药的大健康业务营收从2012年的17亿增长到2018年的95亿,净利润从0.3亿增长到2018年的8.5亿,这还是在调节了利润的情况下。

反观加多宝,2012年营收就有200亿,2017年已下降到70亿,净利润亏损5.83亿,更是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当然,更惨的还有和其正,2008年好歹能与王老吉拼个旗鼓相当,当王老吉和加多宝血拼后,不仅没能趁机崛起,反倒不知不觉被打没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年美国皇冠可乐公司搞了个百万人参加的可乐口感盲饮测试,让消费者蒙着眼睛一一品尝,然后提问:谁的口感更好?

答案是:皇冠最好喝,百事其次,可口可乐最差。

皇冠老板大乐,宣称过几年可乐市场就没其他两家什么事儿了,结果却是过几年就没皇冠什么事儿了。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占领了消费者心智,你就赢得了一切。

加多宝就这样被广药摘了桃子。

可能会有投资者不服气,认为王老吉本就是广药的,没加多宝也能发展起来,是吗?

看白云山的大南药业务就知道了。

广药是南派中药的集大成者,旗下拥有陈李济、王老吉、潘高寿等多个老字号品牌,超百年历史的企业有1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认证的企业12家,陈李济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

可广药抱着那么多金疙瘩,却只有王老吉走出来了,这也是白云山广受诟病的地方。

除王老吉外,金戈也是在李楚源手上火起来的,成功掌握了全国半数困难群众的“性福”。

只是这次摘桃子的,变成了别人。

康业元能成功吗?

4、谁的金戈

在白云山的公告中,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刘玉辉。

这个刘玉辉可不简单,要了解他需要从那桩震惊中外的药监局腐败窝案讲起。

2006年12月28日,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因涉嫌收受贿赂被双规,最终被判死刑,其视为左膀右臂的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同样被判处死刑。

1998年4月,药监局成立,郑筱萸任局长。

郑局长上台后,为整顿国内药品市场,开始不断收权。

1999年,药监局把药企的审批权和监管权抓到了手里。

2001年,《药品管理法》修订,各省不再有注册新药的权力,所有新药的注册审批必须要国家药监局批准,即"国药准字"。

此外,郑局长还搞了个强制GMP认证,现有制药企业必须在2004年前通过GMP认证,不通过就停产。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2003年,郑筱萸59岁,即将退休的他开始伸手了。

在向领导看齐的光荣传统下,药监局的干部们走上了“致富”之路,堕落向贪腐的深渊。

但收钱这种事怎能领导亲自动手,刘玉辉登场了。

刘玉辉是中国药学会咨询服务部主任,与兼任药学会秘书长的曹文庄是铁瓷,与郑莜萸家族也关系颇深。

刘玉辉长袖善舞,交友广阔,在药学会和药监局是能呼风唤雨的存在,成了这张医药腐败网络的重要掮客。

在刘玉辉的运作下,药监局的干部们异常忙碌,仅2004年就受理了10009种“新药”申请,为同期美国的67倍。

我国现有20万余张药品上市文号95%是在那些年发放的,包括著名的鸿茅药酒、莎普爱思等在内。

刘玉辉是个孝子,他曾说过,我清楚哪些药厂的药吃不得,我父亲吃的药我都要亲自把关。

除担任中国药学会咨询服务部主任外,刘玉辉还是广东省药学会副会长,而会长正是时任白云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益民。

刘玉辉非常喜欢广东这个地方,郑莜萸的儿子郑海榕就长期和刘玉辉厮混在广东医药界。

因此,白云山与刘玉辉签合同就是为了临床批件,不过双方各取所需罢了,只是当时郑莜萸刚上台还没被腐蚀,批文不好拿,代价有点大。

但也要看到,刘玉辉也是劳碌命,在白云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除担任总经理外,公司的很多专利还写着他的名字。

刘玉辉只占公司49%的股份,这一点不过分。

奈何时运不济,白云山科技2001年1月获得金戈新药临床批件,正加紧进行临床试验时,坏消息传来。

2001年9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授予辉瑞公司“伟哥”专利,国内获得批件的企业顿时就懵了。

包括白云山制药总厂、天津市联想药业在内的12家药厂组成“伟哥”联盟,与辉瑞展开了长达5年的专利战。

最终国产伟哥还是败给了洋伟哥。

后来,李益民栽了,刘玉辉也在2015年11月被逮捕,拔出萝卜带出泥,药监局的贪腐窝案爆发。

但吊诡的是,其他人都判了,刘玉辉却无任何消息,直到这次“举报门”事件才再次浮出水面。

2009年,刘玉辉将白云山科技的股份转让给了康业元,选择在幕后操纵。

说起来,刘玉辉也很无奈,原来躺着拿了4276万元的分红,日子美滋滋,你李楚源一上台,居然想克扣我的分红。

李楚源不分红原因也很简单,实在是金戈的利润太丰厚了,每年高达几个亿,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作为国企,李楚源此举也算防止国资流失吧?

当然原因不会如此简单,我们不妨试着盘一下。

5、后续展望

从白云山的崛起可以看到,靠的就是并购重组和王老吉。

无论是机缘巧合,还是赶上了时代,李楚源绝对算得上能力出众,不然全国地方国企那么多,又有多少发展壮大了呢。

当初白云山只拥有王老吉一张商标,其余啥都没有,李楚源带领员工建渠道、抓生产、塑品牌,逐步把王老吉发展壮大。

金戈同样如此。

为了宣传产品,李楚源也能豁得出去,豪言雷语不断。

怕上火,喝王老吉;怕没用,吃金戈。

可口可乐和万艾可已被王老吉和金戈打败。

更离谱的是,李楚源还在2017年12月的《财富》全球论坛表示:“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

真是汪建看了会鼓掌,董明珠看了会点赞。

这也是李楚源毁誉参半的原因。

以李楚源对广药集团的热爱,不分红完全干得出来。

当然理由也很充足,从法理上:

金戈的商标权、生产批件都在白云山手中,新药证书属于双方共有。

按照合同,白云山科技拥有全部产权和收益,那是当初的约定,大家都是自负盈亏,现在事情全是其他子公司干,一个空壳公司却想独享净利润。

税法和会计都讲究实质重于形式,这到哪儿都说不走。

从这点来讲,康业元所说的拿回金戈所有权完全退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除非转让。

可接手方得不到控制权,又要与国企对着干,脑袋被驴踢了?

从情理讲:

刘玉辉当年只贡献了一个临床批件,后面的临床CRO、CDE药审等环节都是白云山完成的,更别提生产、销售等。

况且10多年过去,现在拥有GMP认证的还包括齐鲁制药、四川源基制药、常山药业等多家企业,真正做大做强了的也只有白云山。

脸得有多大,才敢要求独享利润?

当然更关键的是,白云山是国企,李楚源敢这样干,至少得到过某种程度上的许可。

刘玉辉作为躲在阴暗角落的魑魅魍魉,公然谋算国资,属于老寿星吃砒霜。

这类案件并不鲜见,在五粮液与尹家关于明代酒窖产权之争中,双方各执一词,最后还是协商解决。

因此,康业元根本不可能得到一半收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友好协商解决。

从这点来讲,对公司的利润影响不会很大,即使分红也不会太离谱。

康业元也明白这点,在第二封公开信中着重强调是举报信,不是催款函,毕竟都是李楚源坏了他们的好事。

那么李楚源有没有违法违纪呢?

从营收看,金戈仅占白云山的1.5%,从利润看,不到10%。

体量如此之小,压根没作假的必要,且作为国企,李楚源作假又得不到半毛钱好处,这没动机啊。

当然康业元号称已掌握李楚源违法乱纪的实证,根据一个朴素的真理,敢实名举报都是有干货的,不然就是诬陷,等着吃牢饭吧。

这也是很多投资者担心的地方。

如果李楚源真的有问题,对白云山影响大不大呢?

不可否认李楚源对白云山的贡献,但白云山发展到现在业务已经固化,且消费属性更强,很难有大的变化。

从这点来考虑,换帅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小。

且现在的投资者对李楚源也不是特别满意,没准来个能力强的还能带领公司更上一层楼。

最近王振华、冯鑫之流落马,的确让市场风声鹤唳。

但民企和国企有本质区别,如冯鑫所说,他唯一后悔的事就是没在2015年定增圈钱,本质上他们都是"经济人",稍有不慎就会把企业带向深渊。

资本都是带有原罪的,很多东西只有民企创始人才知道,创始人在公司留下的烙印太深,招牌倒了,用灭顶之灾来形容毫不为过。

而国企不一样,领导人的权利有限,有出格的举动,纪委分分钟教你做人,要搞点大动作也要上面批准,处于各方的监督之中。

从现有案例看,无论是茅台原董事长袁仁国被双开,还是伊利实名举报原董事长郑俊怀,影响都非常小。

所以,"举报门"事件对白云山的影响很有可能大不到哪去,毕竟都几年没分红了,康业元也没出来吱个声。

这次出来,很明显是碰瓷来了。

白云山,仍有笑看云淡风轻的资本。

······

给大家推荐一个大V—疯狂的里海,价值投资者,《A股价值成长投资之路》一书作者。

他在传统金融机构和投资银行具有10多年的公司信贷和投资银行的工作经历,同时自身也在二级市场浸淫多年,对于散户投资有切身的体会。

过往几年陆续在低位擒获众多大牛股,《A股价值成长投资之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散户视角撰写的一本书,非常具有实战价值。

同名公众号是他聊生活,聊投资的地方,欢迎各位关注他的个人公众号,希望有不同的体会。 

敬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疯狂的里海”

(fengkuanglihai)

— —END— —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创始人微信:ansonad,备注“姓名+机构+行业”

商务微信:junlintianxia97或junlinyunying

客服微信:junlinkefu或junlinshouhou

文章转载:公众号对话框内输入“白名单”,自动跳转后阅读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