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子豹资本圈
专注上市公司十年,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动向,对并购重组类个股密切追踪,并在A股现实运行情况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判断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专题】澳菜籽出口旺季来临 ·  昨天  
微观三农  ·  北方麦区大部墒情向好 局地不足至干旱 ·  3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饲料原料反弹难改猪价走弱趋势 2025/02/1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子豹资本圈

京东物流火爆IPO:仓配vs网络快递,竞争格局深度拆解

公子豹资本圈  · 公众号  ·  · 2021-05-25 14:27

正文

5月17日,京东物流开启港股上市认购,认购逾700倍,预计将于5月28日上市交易。

京东物流上市之后,将是京东集团旗下第4家上市子公司。之前上市的已有京东集团、京东健康、达达集团。京东数科在去年9月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但被无限期搁置。

如何理解京东物流的商业模式、投资前景、竞争格局?今天,豹哥就来深度剖析一下。


01

以仓配为核心


本质上,京东是一家披着“平台” 外衣的零售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京东物流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京东商城极致供应链效率的重任。

京东物流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刘强东持股京东集团约15.1%,但拥有约76.8%的投票权,他通过京东集团拥有京东物流约61%的投票权。

京东物流成立于2007年,是京东商城派生出的一体化供应链企业。但已是供应链领域的老兵,供应链经验可以追溯至2004年成立的京东多媒体网。但在快递领域起步较晚,京东物流在2018年才推出个人快递产品。

京东商品导流的仓配快递业务,支撑了京东物流的稳健增长。2017年开始,公司转型三方物流公司,对外提供多种物流服务及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与通达不同,京东物流不是单一的快递公司,而是以仓配为核心,提供快递、快运、冷链、国际等基础物流服务及以家电、服饰、消费品、家居、3C、生鲜、汽后七大行业为代表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企业。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京东物流已是中国一体化供应链收入第一、快递业务量第八、冷链收入第二(仅次于顺丰)。与顺丰、通达系等传统第三方物流不同,京东物流有着“京东”和“物流”两大特殊属性。

京东物流有着“京东”的品牌标签,获得了品牌导流的能力,获得了集团的资源倾斜,但要配合商城的发展战略。同时也牺牲了部分外部市场的拓展空间,牺牲了拓展商城竞争对手客户的可能性。

其次,与提供标准化服务的顺丰通达百世不同,京东物流提供的是定制化供应链服务,壁垒更高,扩张更难。

由于存在“定制化服务”的特殊需求,京东采用仓配网络模式,多地建有仓库,因此时效极快,京东自营基本实现次日达,但提前备货也意味着库存成本的增加。

02

仓配vs网络快递


如何看待仓配模式与网络快递之争?

淘宝、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催生了网络快递需求;京东等 3C 电子商城,推动了仓配需求。仓配与网络快递总体面向的客群不同。

仓配模式(仓+配)的关键成功要素:仓网布局与库存管理能力。

网络快递(收+转+运+派)的关键成功要素:干线能力与路由优化能力。

美国经验:制造业输入国家,全球最大消费国,直营模式亚马逊>平台模式eBay,仓配模式>网络快递。

中国经验:制造业输出国家,全球最大制造国,平台模式>直营模式,网络快递>仓配模式。


阿里巴巴、拼多多品类结构多元化;京东品类结构相对单一,带单品类占比较高。

标准品(SKU数量少、且单个SKU库存多)更加适合仓配模式;长尾非标品(SKU数量多,且单个SKU库存少)更加适合网络快递。

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是电商竞争的延伸,平台电商的主流趋势决定网络快递仍是未来主体。

03

中美物流产业链差异


中美不同的经济地理基础,造就了不同的物流产业链。 京东物流与亚马逊采取相同的仓配模式,进行电商履约,但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亚马逊物流成为主流。

亚马逊自建物流,为美国商家提高效的仓配服务,已是美国电商履约的主流模式。而在中国,京东物流大约仅占电商履约订单量的5%。中国加盟制快递以更低的成本,业务规模遥遥领先。

仓配与快递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快递网络是收派体系,仓配网络是分发体系。仓配模式对货流预测和库存理的要求更高,但终端运距较短,时效性更优。快递模式不需要多地库存,全国任一点即收即发,时效与成本取决于端到端的运距与密度。

中美经济地理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美国更适合仓配模式,中国更适合快递模式。美国制造业外包,电商履约跨东西海岸,收件端集中、运距长,仓配模式可以提升干线运输密度、优化终端配送时效;中国履约多分布在东部沿海,收件端分散、运距较短,快递更加灵活高效,成为电商履约主流模式。

中国快递企业,在此基础上快速进化,成本、时效、服务质量等指标大幅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规模,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加盟制快递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快递模式,将电商包裹通过揽件-中转-干线运输-中转-末端配送的物流方式进行运转。


以中通为例,年报披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 91个中转中心、3 万家终端网点,覆盖全国 99%的县级城市。

通达系在网络快递中将有成本优势,壁垒在于规模化效应;京东在仓配领域的优势也难以超越,壁垒在于重资产投入和卡位。

04

竞争激烈的快递业


过去三年,快递行业一直身处价格战的泥潭,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市场格局方面,通达系凭借着在低端电商件上的优势,牢牢占据着市场上超过50%的业务量;顺丰在推出特惠电商件后,业务占比有所提升。

通达百世的商业本质是卖成本,通过极致的规模效应赚成本的钱。总之,各家公司在低端电商件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京东物流与通达不同,与顺丰类似,通过优质服务+品牌导流赚收入的钱。

截止2020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实现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43%,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行业中,京东物流拥有着领先的收入增速。仅有京东与顺丰增速保持上升,通达系收入增速均在下滑。

京东物流是头部物流企业中,净利率、毛利率唯一在快速提升的。总的来看,得益于赛道差异化。

京东物流身处竞争格局温和的中高端电商件赛道,与商流深度绑定,价稳量增带来收入高速增长。

来看收入来源,京东物流外部客户占比在不断提升,在仓配业务不断增长的同时,使用京东物流纯配业务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收入高速增长。

横向对比来看,2020年行业业务量激增,京东物流业务量增速并未与通达系拉开差距,而且落后于顺丰的业务量增速,业务主要来自于京东商城导流。

定价方面,自从快递行业于2020Q4开启价格战,头部企业单票收入都显现出较大降幅,开始切入中低端市场的顺丰也不例外,2020Q3顺丰单票收入降幅达到21%。不过,京东物流的单票降幅较小。

05

价稳量增,优于同行


通达系量的增长,并不能抵去价格大幅下降对收入的影响,而价格的稳定正是京东物流收入高速增长的核心原因。价稳量增,京东物流 的收入增速 优于同行。

京东物流的业务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

1)京东商城自营订单数量的提升,该部分订单的配送全部由京东物流负责;

2)京东商城POP订单数量,以及京东物流在POP客户中渗透率的提升,已经有35%的POP客户选择使用京东物流。

【POP是指,卖家在京东销售商品,卖家每日将消费者订单打包送京东分拣中心,京东完成购物订单配送和收款,卖家开发票给消费者。】

什么在价格战的背景下,京东物流能够稳定定价?

主因是差异化竞争,快递赛道中,京东物流处于与商流联系最紧密的中高端电商件赛道,丹鸟、顺丰、京东物流为赛道的主要竞争者。

中高端电商件赛道的行业格局与竞争强度,是由商流决定的,顺丰是赛道中仅有的完全独立第三方,丹鸟和京东物流都分别对接不同的商流企业。因此, 细分赛道 的竞争强度比较温和。

06

长期看一体化供应链


看未来,随着京东物流标准化运输网络的完善和扩张,业务将逐渐由中高端电商件市场扩张至中低端快递、网络型快运、冷链、时效件等赛道,市场空间打开,但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来看竞争对手:通达系通过规模效应,单票成本不断下行;通达系极致的成本管控,使得车队装载率、线路、转运中心运营效率等环节不断优化。

顺丰也不例外,2020年推出特惠专配后,填仓模式大大优化了成本效率。

这意味着,下沉市场中,京东物流的高端定位将与加盟制快递产生更大的密度之差;升级服务上,中国庞大的即时物流市场满足了最高时效的部分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