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广发证券研发中心实习招聘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2025春招情报群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bda2025春季实习分析师招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9月5日国务院金稳委电视电话会议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9-07 00:26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8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化解风险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9月5日国务院金稳委召开会议,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当中,强化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和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居前两位。 我们认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化解风险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一手抓服务实体经济,尤其将重点侧重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管理好但资金紧张的中小和民营企业,预计政策将给予结构性倾斜,鼓励银行积极予以信贷支持; 一手抓风险化解,会议强调金融机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真正支持实体经济的要加大奖励力度,我们认为通过建立金融机构奖惩并行机制,更有助于实现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及化解风险的双重目标。

>> 区域性金融风险化解的主体是地方政府

会议要求地方政府要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意识,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有效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 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我们认为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是重点,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主体是地方政府,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在合理区间,化解风险也需遵循规律,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因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更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做好存量化解和增量的风险管控。

>> 金融管理部门强化监管责任,加强逆周期调节

会议要求金融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管责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我们认为,未来金融管理部门可能存在两个努力的方向。 一方面仍然是强化监管、防范风险,既防止金融机构盲目创新业务,又有效遏制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同时还需要避免处置风险的风险。 另一方面是本次会议着重强调的逆周期调节,我们认为主要是通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落实,目前人民银行已经改革了LPR报价机制,我们认为未来通过下调MLF引导LPR下行,进一步实现利率并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政策利率向广谱利率的传导,从而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稳定总需求。

>> 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控制处置风险节奏

在处置风险方面,会议强调要稳妥化解局部性、结构性存量风险。 我们认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大活动前夕,会议重点强调风险化解,旨在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控制处置风险节奏,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前包商银行被接管后,央行采取了较大力度的流动性投放与维稳措施,在监管层的有效处置下,短期的风险冲击有所缓解。 我们认为,未来监管层将有序处置可能潜在暴露的存量风险,把握好风险处置的节奏,避免出现风险的系统性传染。

>> 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

金稳委会议要求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我们认为未来一行两会将持续发力,加快相关制度建设的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探索丰富直接融资路径,建设完善资本市场; 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放开,金融市场进一步向外资开放,合理引导国际资本流入,鼓励价值为主的投资理念,为企业融资和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以开放促改革,金融改革开放是我国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而提出、并将坚持的战略抉择。

风险提示

我国经济下行超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2019宏观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上)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下)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PPT)——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2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3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4 ] 外资回流催生赚钱效应,吸引散户资金入场

不是资金杠杆而是信息杠杆

2019年1月港路演心得

2019年4月香港路演心得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风起通胀”系列(三)——油价会是明年通胀的风险因素吗?

“风起通胀”系列(四)——价格体制改革:回顾历史、聚焦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