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好的人生,需要这几种配置 ·  3 天前  
新华社  ·  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来了! ·  5 天前  
人民网  ·  孙杨代替王楚钦出战?阵容官宣 ·  6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郑钦文退赛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中医药,中国要!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7 08:29

正文

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公立中医类医院住院人均费用较公立医院低24%,中医药“保基本、强基层、控费用”作用逐渐体现;中医药专业在校生达75.2万,下一个屠呦呦何时出现?标准数量达649项,药材质量怎么样?“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中医药近年来“国际范儿”十足,在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当下,中药所面临的质量和资源方面的困境,也亟待突破。


6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新华社记者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的权威解读,特别梳理了五大看点。


中药大健康产业破万亿元 中医药产业渐成战略增长点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近1/3,中药大健康的产业突破1万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时期,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速达20%。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中国现代中药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目前,我国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全国有2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


“中医、中药不分家。”王国强在回应中医药材质量有关问题时强调:要保障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促进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中药产业应“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同时建立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助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2月17日,云南白药集团的工人在气雾剂生产线上进行操作(2013年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保基本、强基层、控费用:公立中医类医院住院人均费用低24%


2009年至2015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由14.3%上升到15.7%。2015年,公立中医类医院比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低11.5%,住院人均费用低24%。


“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明显提升。”有专家指出,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疾病的康复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以较低的投入提供了与资源份额相比较高的服务份额,放大了深化医改的惠民效益。


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中医药以其特色优势在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发挥保基本、强基层、控费用的重要作用,丰富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王国强表示,我国正在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疗养院等开展“治未病”服务,通过治疗关口前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8月9日,河北巨鹿县阎疃镇卫生院“国医馆”医师在抓配中药。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中医药专业在校生超75万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200余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5.2万人。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王国强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的特点,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得益于我国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的积极进展,近年来有45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独立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省级以上中医医院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综合医院、中药企业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下一个屠呦呦的出现指日可待。


3月21日,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三学生潘丽婷在药房配制中药。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标准数量达649项 药材质量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标准数量达649项,年平均增长率29%。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和针灸治疗指南临床应用良好。


同时,我国民族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中医药的标准不能用西医药的标准来套用。”王国强表示:中医药标准规范由于中医的特点和西医药有所不同,要建立起符合中医,特别是符合中药的质量和标准规范,随着医学模式的调整,中医和中药的原理、作用正被逐渐揭示,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规范体系、评价体系。


调查发现: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加上土壤中的重金属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药材种植的质量。有专家指出:凡此种种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必须既统筹治理,又只争朝夕。


3月1日,在河南禹州药材基地,两位农民将收获的中药材麝干装车。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中医药“国际范儿”十足


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


中医药传播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中医药事业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王国强还指出,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的发展,累计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的医疗队基本上都有中医药人员。我国已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先后派出中医技术人员400余名前往40多个国家援外,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充分肯定。



从“麻沸散”到“青蒿素”,为啥说中医药是“民族瑰宝”?


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 摄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1月5日,在贵州省威宁县万源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名女孩帮助晾晒中药材“党参”。新华社发(杨文斌 摄)


评论:不能让中医亡于中药


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有记者就“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一说法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求证。王国强回答:“这句话确实不是危言耸听!”


在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之际,亟须破解中药面临的质量和资源困境,绝不能让中医亡于中药。


近年来,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无序种植,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都直接影响药材品质。


比如,中药材历来强调原产地,追求“道地”,异地种植必须三代药材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方可上市。但是一些地方只顾经济效益,中药材种植“随心所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既须统筹治理,又要只争朝夕。


药材质量关乎中医生死存亡,关乎民众用药安全。主管部门、种植和加工企业须严格遵循《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部署,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中药材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尤其应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建设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网络,构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强化中药材主要产区资源监测保护;二是力促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三是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中药不分家,是中医传统特色优势。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用好药,是保障民众用药安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由之路。



来源:新华社

记者:胡喆、王宾、鹿永建

编辑: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