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昨天跟老公逛街买衣服,然后不知怎么的想起了之前一篇网红帖子说到的,那些书架上丑丑的各种培训机构的书包比LV包还要贵,然后和宝爸复盘了一下我家中班女娃学前教育培训之路,发现到她上小学前,课外各种培训班的投入应该购买15个LV包了……自己也是震惊了……
我一直都是自诩走“素鸡”道路的妈妈,但是作为处女座的自我修养让我总是忍不住不断自我学习、提前排摸,这些年看的育儿书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正面管教,到最近看的读懂孩子的心、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还有孩子学棋学琴之(据说是黑白双坑)后看的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等等等等,少说也有近20本书。
每每考虑孩子要学东西,关于是不是要学、怎么学、去什么机构学也总是会做一些功课。我周围的朋友常常说,你这还叫素鸡?我说,对啊,虽然我们上了挺多兴趣班,但是我的确没有让她去上那些语文数学班啊,我们现在还是走的“琴棋书画”的路子呀。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之路,我觉得我妈妈当年的思路和选择可能对我影响非常大。我上小学三年级前,在当年的年代,我妈送我去少年宫学了一年舞蹈(水平不行很快放弃,但我妈一直说对我气质塑造有不少帮助),学了半年书法,学了三年国画(我现在一直想着退休后重拾本项爱好),还学了两年小记者(对我的语文尤其是作文真的影响挺大)。
所以,我一直坚定的认为,在上小学之前,语文的基础主要靠我和她平时的对话、词汇句子诗句的输入以及绘本的阅读;数学的基础就是和她一起当玩游戏一样想起来就刷点题目(从三岁左右的贴纸书一路走来,我家对数学的兴趣一直保持的挺好),而让她相对广泛的深入一些兴趣,可能能够在未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为她提供一些特别的窗口和风景。
回顾一下我家娃的课外辅导之路吧~
最早上早教,其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过程吧,我家娃爸自主创业非常非常忙,孩子出生以后他也一直是白加黑5+2,当孩子一岁半,我突然意识到在他心里周日上班根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不是“加班”之后,我决定报一个早教班,把它作为孩子爸爸每周必须排进行程的事情,树立娃爸的责任意识。
在我看来,孩子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在当时两个都比较知名的大型早教机构中,我坚定的选择了更倾向体能训练的M家。在M家的学习大概一年半左右,正好贯穿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在M家的学习我非常的满意,收获了孩子很好的从亲子课到独立课的独立意识、上课的规矩意识、基础的体育运动的自觉以及满足感(当年两岁的她单杠上可以自己吊20秒以上真的惊了我们也让她特别有满足感)。
小朋友满三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给孩子参加一些有指向性的兴趣班,首选就是画画和音乐。我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素鸡理念的妈妈吧,想让孩子学,又觉得这么小学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好孩子的兴趣,进度快慢、是否考上证书都是不是第一优先条件。
第一个先报名的是音乐课。
(M家课程还没结束)
因为我自己的理念问题,我在咨询了一个也做孩子早教培训的朋友之后,选择试听了现在在上的这家MY机构。我和大部分的80后的妈妈们一样,心里有一个钢琴梦,自己前两年也曾经报过短期成人钢琴班,想说看看孩子有没有兴趣愿意也算了解一样乐器。MY家有从2岁开始的音乐课,可以说是音乐早教这块做的还是蛮好的。他们的课程里有舞蹈、音乐启蒙也有钢琴,是创始人自编的一份教材。 因为我觉得孩子不会走专业学习的路,就觉得能够有启蒙,能够让孩子保持很好的兴趣就很棒,所以下意识也不是很想一下子去专门的钢琴培训机构,也没有想说去拜师,就觉得兴趣班也很棒。在杨浦五角场范围看了一下,MY的确是几乎唯一的符合我想法的机构。 很快确定报名,先付了一年的费用,后来搞活动,一下子付掉了三年的音乐课加钢琴课的费用。踏踏实实的在他们家上着。
目前为止,我仍然也是非常满意他们家,觉得和我的理念很合。特别是孩子4岁以后,进入的音乐列车课程,有配套的音乐故事书,有音乐故事、只是音乐歌谣和只是伴奏的三张CD供小朋友聆听使用,有专业的练习本、识谱板、乐谱板、钟琴,小朋友每个礼拜都要以视频的方式完成作业,让我觉得真的是循序渐进非常有体系而且关键是小朋友非常可以寓教于乐接受的方式在进行专业的教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主动试错的部分。比如说,他家三岁的课程里是有半年的舞蹈部分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可以比较明确的感觉到她的确像她爸妈。。。 先天并不是很好。其他的小朋友已经明显有兰花指呀、小腰小屁股扭动的小身段了,她还是那种蹦蹦跳跳的样子。所以我就很自觉的知道,她应该在舞蹈上面是没有天分的了。
还有一个,算是弯路吧。今年孩子满五岁,开始了钢琴部分的课程。我自我反思,自己一下子特别重视,音乐课作业有时候还会让她混混,钢琴课的话,就会特别想让她好好学,最早练习的时候,会凶她,训她,甚至忍不住打个手什么的。再加上我们孩子其实是个自我要求很高的摩羯座,她也很希望自己是被表扬的,是做的好的。所以现在她现在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抵触练习的样子,如果她判断自己弹不好,她情愿不弹。如果我提醒她哪里做的不够好,哪怕我真的只是很温柔的提醒她,她表示不想听。在这件事情上,我也似乎看到了以后给她辅导学科作业的样子。一方面我提醒自己,孩子还小,她能够保持良好的兴趣、主动学习的热情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些练习的过程我的状态真的非常重要。不但不能批评,甚至要学会演戏去各种夸她,先把她这块信心树立起来。另一方面,我也在尝试带她去听亲子钢琴音乐会呀、给她多看同班小朋友练习视频呀、请老师帮忙一起鼓励他夸奖她等办法。 好在不管怎么说,学琴才3个月,问题发现的早,孩子目前还是喜欢并愿意学习的,我想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但总结一下,在她目前学习的所有内容里,真的是我可能越是特别在意的内容,她越是容易不喜欢。我越是觉得真的就是兴趣爱好随便学学的东西,她兴趣维持度越高。这也给我提了深深的一个醒,我想,不管是否真的会继续学琴,这一小段弯路,能够帮我更好的学会怎么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陪伴她吧!
第二个报名的是画画课。
时间是在小朋友上幼儿园前那年的暑假。
我报培训班,可能首先比较看规模、资质、品牌。所以很多类似于开在办公楼的机构我都下意识的就不太喜欢。画画课我试听了两家,一家是夏加儿,一家是东方童画。(之前的帖子我怕别人说我打广告所以缩写,有同志提问,这里我就不缩写了)。
两年前,这两家报价差不多,夏家甚至更高一些。现在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当时我先去的是夏家,因为在孩子音乐课楼下,想说地方熟悉方便一些。但是比较失望的是,他们价格开到五位数,但是课程时间只有45分钟。试听是单独上课,并没有跟班,我看不到老师同时带6个孩子的状态,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试听课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与他们销售交流的过程中,我也觉得他们没有形成较好的体系和支撑证明他们的收费高所能产出的成果,所以我果断放弃了。
另一家呢,在路程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还专门选择了开在悠方商场里的分馆而不是五角场分馆,(如果看我之前帖子我为什么之前英语机构选EF的就知道,我其实很注重自己陪读的状态和感受)。上课时间一个半小时,有专门成体系的教材、作业(小朋友回去可以自己练习再画一幅),还有每个月一期送到家的一盒“熊猫到家”里面会有类似巧虎一样但是建议版的小绘本、手工绘画颜料和教程。 而最让我吃惊的还是,可能是我们经常亲子阅读、以及之前美吉姆独立性练习好的原因,孩子能够一个半小时非常笃定的坐在教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幅比较大的作品(就是那种结合绘画、手工的创意画)。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供陪读的我逛盒马、兜商场甚至做个SPA,所以我很快的决定了他家。
第一次让我特别认可他家,是在孩子上课大概一个月左右,她有一天回到家,自己画上个礼拜课上学的作品,我看她非常有步骤的先铅笔打底画一遍,再黑色水笔描一遍,再彩色蜡笔给画的人物涂色,最后再彩色画背景。没有不耐烦没有走神,就是自己很享受了画了快两个小时。那一刻,我知道,这个对了。
现在孩子画画已经满两年了,她仍然认为画画课是她最喜欢的。每次东方童画的礼盒一到家,她就会自己拆出来自己研究教程完成作品,也几乎每天都要摊开附带的作业本进行涂色和创作。当然,也是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现在我非常清楚,孩子的天分和资质并不算非常好,和班里的小朋友比起来,她只能算中间水平。所以在中班升大班的当头,我曾经犹豫过,要不要继续学。也曾经想过,要不找个相对便宜一点的小画室随便去画画吧。但是看着孩子把画画当休闲的样子,试听过另一家机构之后,我还是决定咬咬牙,让她再在东方童画继续画一年,上了小学再说。毕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我觉得喜欢和兴趣真的就够了,让她再享受下这样子的画画的快乐吧!
第三个说说围棋吧。
又是一个其实我们都没啥“家学渊源”的项目。学围棋的好处,多多少少大家心里都有数。报围棋课其实算是心血来潮。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一直在上的培训内容就是英语、画画和音乐,在现在大众皆鸡的情况下,没有上任何思维课的我们多少有一点点心虚。阅读、语文我蛮有自信,思维这块她会欠缺吗?我常常自己打个问号。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家孩子“好胜心强”的一面越来越明显,我们家里跟她一起下飞行棋,她输了就会哭着掀棋盘,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比赛谁先跑到终点,她跑了一半没到发现没办法得第一(还不是做最后一名哦),她的选择就是停下来开始哭。
我和我老公都觉得该想想办法磨磨她的好胜心。
机缘巧合,去年年底我有幸遇到了我国国际象棋大师谢军老师,有了一次简短的交流。她知道我孩子四岁半五岁的时候,建议我,不管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她都建议孩子可以学哪怕只是一年棋,对幼小衔接也会有较大帮助。
谢老师的建议给我也点燃了让孩子学棋的想法。经过搜索,我发现我附近基本没有有规模的国际象棋培训机构,倒是有几家还比较有资历的围棋培训。
也是巧,那个周末本来是答应带孩子去迪卡侬买她期待已久的轮滑设备的,经过了我之前点评看到过的一家围棋机构,孩子就被他们门口的围棋棋盘吸引了,我和她玩一样玩了一会,销售就出来介绍了,还教了孩子气之类的基础内容(我之前这个都不知道啊)。孩子兴趣非常足,学的也快。我于是顺着约了一节试听课,最后选择了他们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也有过类似以下对话:你学的东西太多了忙死了怎么办?忙死就忙死,我就是要学。 让我特别欣慰孩子的乐意学习的状态。
又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时是买轮滑鞋学轮滑的,结果轮滑学习在我的高危下(迪卡侬十节课课包,我每节课督促他回家练,希望学好,她很快失去了兴趣,课结束后再也不愿意练和学了,我和钢琴课一并反思过)再未有进展,但围棋课却延续了下来。
在这些年的课外学习中,我已经可以看出我们孩子的一些优点,比如坐的住、有专注力、有好胜心(好坏都算吧)、愿意学习新知识,而这些在围棋课的课堂上也很快都体现出来。孩子很快展示出了自己的优点,成为了班级里排名前列的小朋友,认真听讲、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好胜啊想要老师表扬啊),也得到了老师的喜欢和认可。
小朋友学棋三个月后,我就已经完全下不过她了,每次都被打的落花流水)。最近老师还建议我们加课。所以我和我老公也在慎重考虑孩子后面的学习方向和时间分配。毕竟入了“黑白双坑”啊。
第四个说一下体育的部分吧。
我一直都还是蛮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的。我一直都认为体育其实是一种非常全面但又非常接地气的教育,绝对不只是单纯的某种竞技水平。体育好的孩子体质好,综合协调能力、抗压能力都会很棒,精神面貌好、对智力促进也绝对有帮助,还有背后精神部分的内容就更多了。所以我们早教的起点会选择美吉姆就是这个道理。
当年很流行的婴幼儿游泳馆(小型的那种)我们去过,给孩子玩玩水;龙格金游也都参加过体验课,奈何钱包不够丰厚,而且路途真的遥远没有报。但日常孩子的活动我们也一直注重带她去社区体育点呀,各种有体育运动元素的儿童游乐馆去。孩子也一直还是长得比较扎实的。
今年非常震惊我的一件事情,是孩子的跳绳和拍球这件事情。所以我为什么前面说,我越不在意的事情孩子反而越能给你惊喜呢。今年过完年,孩子幼儿园同学有人放学后在小花园里学跳绳,我们家女儿就也说要学。外婆就剪了一根晾衣绳教她学。大概是3月头上的事情。3月中旬的时候,她可以跳一个,停一下这种不规范的跳法跳10个不打到自己,我已经惊讶了。结果到了5月份,她已经有质的飞跃,大概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她从连跳30个到连跳50个到连跳100个。而这个过程,我没有教过她、管过她,就是她自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自己要去跳一会儿,叫我帮她数着就好。拍球也是,前两天外婆发了一段6分多钟的视频给我,她在房间里连续着两只手拍篮球拍了960多个。
这件事情也是侧面告诉我,孩子的兴趣上来了,她自己会主动去练,她也非常享受被表扬被夸奖的状态,孩子的好胜心被满足,自信心提升,学习主动性自然上来了。
我小的时候,自行车啊、旱冰呀、游泳啊都是我爸教的。所以我也没有特别想让孩子去学个什么项目,之前报迪卡侬轮滑也是抱着一种十节课差不多学会滑了就让她自己滑去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