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闵行
走近从心开始 闵行区政府官方微信等您来体验!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闵行

闵行,敞开胸怀欢迎您!听听区委书记朱芝松的这番话——

上海闵行  · 公众号  · 上海  · 2018-04-12 17:55

正文

记者|黄莺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是主体。从五六十年代的“四大金刚”到如今“闵行智造”的品牌打响,人才始终是闵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昨天下午,闵行区召开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将集全区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打造闵行人才高地,助推闵行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和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建设。

看长远、用真心;建载体、搭平台;出政策、强服务:

听朱芝松谈闵行“人才经”

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朱芝松同志强调,全区上下要把人才工作当作“大事”来抓,要用“大力度”来推,要在闵行形成抓人才工作的“大影响”。要坚持 “看长远、用真心;建载体、搭平台;出政策、强服务”

看长远、用真心——审时度势,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朱芝松指出,所谓人才,不管他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只要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并且能够不断适应新要求、新变化的人,都可以称作为人才。在引进人才时,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要目光长远,要用真心来引人才。人才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一些人才在引进时暂时看不出价值,但从长远来说他们能为闵行未来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我们要把这些人才服务好。

建载体、搭平台——强化对接,着眼产业化集聚,全力打造闵行人才高地

朱芝松要求,这次出台的《上海市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战略目标,总共涉及13个高峰人才建设的重点领域。要在对接好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照区内实际细化政策,党委政府要善于借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作用,做好扶持工作,打造载体平台让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发挥才能,要着眼产业化集聚,形成重点领域人才高地。

出政策、强服务——精准施策,优化政策环境,厚植闵行发展的人才优势

朱芝松提出,闵行应该与上海人才生态系统同呼吸,践行“不拼重金拼环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对重点人才集中资源加大扶持,“有所不为”就是要“放权松绑”,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甘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今年闵行要优化政策环境,新一轮人才政策制定要在保障人才引进方面起到“四梁八柱”的作用。在服务上要体现感情留人,在安居、子女教育、在医疗等方面出台更多的举措,让人才感受闵行的温度,在闵行既安居又乐业。

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倪耀明就落实会议精神提了三点要求:要在思想上进一步解放,人才是战略性资源,将对闵行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人才要高看一眼,多给一些支持。要在服务上,更加求真务实,落实好人才需要看病、入学等实际问题,做到有求必应。要区镇联手,做好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即将出台的政策要体现闵行特色,将大调研中了解到的人才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注重发挥好用人单位主体作用。

千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英才、首席技师……原来闵行有辣么多的人才!

自从闵行人才“1+15”政策出台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引才、留才的力度不断加大,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意识不断加强。

近三年,闵行共计受理 居住证积分53317份 (新办9469份,续办43848份), 居转户3711人 外省市户籍人才引进867人 ,发放 外国人工作许可证1959张 ,国内外人才引进数量在全市都居于前列。

近年来,通过推进闵行领军人才、青年创业英才、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等区级重点人才工程项目,不断集聚闵行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重点人才。 “闵行当代工匠”、“闵行健康卫士”、“最美社区工作者” 等选树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了闵行的人才优势。

四个着力、32项活动

将合力打造闵行的人才高地

今年,闵行将 着力 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着力 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 着力 打造“创新创业·智汇闵行”人才工作品牌和 着力 筹备人才工作交流展示实体空间建设,并将结合大调研情况、政策评估情况及闵行经济发展实际,修订完善新一轮的闵行人才政策。

同时,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厚植闵行人才的发展土壤,更好地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