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孟岩
有关读书、创业、投资以及其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孟岩

我的文章是否会开启付费阅读?

孟岩  · 公众号  ·  · 2020-01-22 20:07

正文

上周的实证文章中提到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投资、商业、成长方面的问题,于是收到了一些用户的提问,其中有一个问题刚好也是我近期在思考的,谢谢 @曾晓冬-学习- 。


曾晓冬-学习-

微信开放付费阅读本身算是大势所趋,可为什么只开放单篇付费?明显其逻辑不是长期主义,应该是和微信的Why不符吧?


孟总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孟总考虑过启用微信的付费阅读吗?



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尝试回答:

  1. 微信是否应该探索付费阅读?

  2. 单篇付费是否破坏了传播?

  3. 单次契约还是长期关系?

  4. 我认为订阅制是未来

微信应该探索付费阅读?

微信公众号的 Why 是 “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

对于每一个公众号的作者来说,如果能真的建立一个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持续创作出很多有独特价值的文章。 从长期来看,让创造价值的人能够尽可能获得与价值相匹配的收入,是必要的。 因为只有这样,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件 需要 长期投入的事情才可持续。

目前大多数公众号作者的价值实现方式都是植入广告,根据广告种类的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平均来看应该在一个阅读 1 ~ 5 元之间不等。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够直接,很像门户时代的的广告,而且很多广告长期来看是伤害品牌的。

如果公众号的主要价值是内容,是否可以探索直接从内容来收费呢?我觉得值得探索。

读者也是传播者

公众号的读者除了阅读之外,点击 “转发”、“在看”,其实都在帮助一个公众号的作者传播这个品牌。

我的公众号的在看率(在看 / 阅读)大概是 1.5% 左右,加上转发(到朋友圈或者群),总共应该会有 5% ~ 10% 左右。也就是说每 100 个阅读的读者里面,会有 5 ~ 10 个读者帮我宣传这个品牌,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你们 )。

付费阅读后,传播其实是被大大弱化了。 原因很简单,第一参与付费阅读的读者变少了;第二愿意转发的人也应该变少了,因为考虑到转发出去的文章朋友需要付费才能读到。

因此,对于公众号的作者而言,需要在单篇付费和传播之间做一个抉择。

单次契约还是长期关系

如果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是微信公众号的 Why 的话,我觉得 付费阅读的做法(What)应该落脚到能否帮助这个公众号打造自己的品牌。

从这点来说,我觉得目前的“单篇收费”显然做不到。“单篇收费”是一种单次交易契约,交易双方更多的从当篇文章的价值来判断是否愿意付费,而并不是从整个公众号品牌的角度来考虑。

作者为了更多的收入,很可能 用很多“套路”,这些“套路”有助于单篇付费的提高,但不利于构建长期稳定的关系

作者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写才能让读者付费?我该怎么埋一个引子?”,读者则一直在纠结:“这篇值得付费吗?后面看不到的部分值得读吗?”

读者也好累,作者也好累 ... 在这种博弈关系中,我很担心“单篇收费”未来会变成各种小黄文、荐股文、套路党的天下。

相反,如果是针对公众号的订阅制付费,我觉得就会好很多。这是读者根据整个公众号品牌愿意付出的心理价格,就好比「得到」的专栏。

当然,这显然比“单篇收费”要解决多的多的问题:订阅制是先付费的,如果我开价 500/年,很多读者也订阅了,这个订阅背后的服务是什么呢?多少篇文章?每篇文章多少字?每篇文字的质量如何?如果作者断更了能退费吗?等等 ~

订阅制是未来

回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初心 ——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既然是品牌,就应该享有心里份额和品牌溢价,而不是单篇、单次交易。 我相信订阅制会是微信探索的方向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

1)谁来承担品控和定价的问题。什么样的价格订阅什么样的服务?服务履行的质量如何?

2)帮助公众号作者解决传播的问题。让转发的读者能够享受一些优惠,同时让通过转发第一次阅读这个公众号的用户获得一些免费阅读的资格,促进品牌的传播。

3)...

呃,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这不是「得到」么。

你的公众号会启用付费阅读吗?

不会。

原因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

最后回到今天的问题。

总的来说, 我不看好目前的短期的“单篇付费”方式,更期待代表长期关系的“订阅模式”的出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