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款产品,天天有人来问。本来我并没决定回应,毕竟光看120s这个字眼,我就觉得“
不靠谱
”这三个字仿佛已经写在了包装上,实在无需多言,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条……
看到这个昵称我虎躯一震
震
震
震
…
如果我再不写,这位粉丝可能会走向更加不可描述的极端啊……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120s神器的宣传:
黑科技120秒去眼袋眼纹,全球热销1000万支,好莱坞明星推荐
不错不错,这个产品的宣传可以说是很有说服力了,相比很多网红产品只打嘴炮,这个简直就是“求锤得锤”本“锤”啊。
据说还是
雅诗兰黛前CTO(首席技术官)Shahan同志
亲自研发的——暑假的时候,大叔曾去美国专门拜访了这位研制出小棕瓶的业内大神,然后为之心折,控制不住的想为大神疯狂打电话打到欠费为止(
雅诗兰黛首席技术官:护肤品的新手入门
)
看来必须去请教一下Shahan同志,到底是什么样神奇的黑科技了。
然而Shahan的回复让人大吃一斤:
这个Hopkins Lab的老板只是去美国拜访了一下Shahan,然后拍了几张照片,怎么转过头到中国的宣传就变成参与研发了?
厉害了厉害了,说他求锤得锤,没想到这么争气,还真是个锤子啊……
小圃原以为狐假虎威这件事只写在小学课本里,拜托什么年代了还能看到真人版…
他们是天真的以为在美国的老虎看不到中国的微信吗~
不过,大叔一直教导我们,不要因人废言,万一产品是好的,只是被宣传的猪队友连累了呢?
那就就事论事,来看看产品里的“黑科技”吧。
宣传里各种高大上的
“核心成分”
“核心成分一”:获得诺贝尔奖的
端粒酶
什么年代了还来打诺贝尔奖的名头,不知道这些所谓带着诺贝尔奖光环的护肤品技术早就被扒的底裤都没了吗?(
护肤品得诺贝尔奖?
)
单独就这个技术来说,
端粒酶缩短只是衰老的一个表现,根本不是引起衰老的原因
,指望通过阻止端粒酶缩短来抗衰老,这个逻辑就好比说:我饿了所以肚子一直咕咕叫,然后通过阻止肚子咕咕叫来证明我填饱肚子了…
更好玩的是,因为发现端粒酶和衰老关系而获得诺贝尔奖的CarolGreider,人家是大名鼎鼎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教授,怎么你这嘴巴一张一合,人家就成了你HopkinsLab的创始人了?——
你注册个品牌叫“霍普金斯实验室”,就真以为霍普金斯大学所有的实验室都是你家开的啊!!!
还有
其他
三种核心成分,每一个都能单独拉出来吐槽一篇文章,小圃表示已无力吐槽,大家可以一一对应链接过去看我们之前写过的扒皮文:
“核心成分二”:
类肉毒素
——一个医美上都是靠直接打针注射到肌肉部位才能起效的成分,涂抹在皮肤表面是想指望它还能
穿过整个皮肤,到达真皮层下面的脂肪层下面的肌肉上?那你是想多了
(
那些风很大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产品(三)
)
“核心成分三”:
干细胞
——一个需要钻法律空子才能使用的成分,一个美国FDA欲除之而后快的成分...(
“干细胞”护肤?这是什么鬼
)
“核心成分四”:
EGF生长因子
——又一个披着诺奖“外衣”的成分,只对创伤性皮肤有修复作用,对于正常皮肤你很难指望它穿过皮肤屏障起效...(
包治百病?你咋不上天?
)
要说明的是:这些核心成分本身并不是伪科学,但护肤品这个使用情境是不合理的。
既然这些高大上的核心成分都扑街了,那么这个120s的神奇魔力到底哪里来的呢?巴啦啦小魔仙赐予的吗?
120秒去眼袋的秘密
其实这个秘密就光明正大的待在成分表里——硅酸钠,俗名“
水玻璃
”,跟戏份最多的“核心技术”都没关系,多么尴尬。
这么个不起眼的成分,能有什么神奇的能力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爱做手工的小圃特地去万能的淘宝买了一瓶硅酸钠。
然后做了实验
大家可以看到:这玩意可以在空气中直接固化成膜。
然后再配合上成分表里的硅酸铝镁和膨润土,我们的业余木工爱好者——IT小哥
@Jason
看了眼这个配方“扑哧”一声笑了:
“
这不是刷墙用的腻子粉的配方吗…
”
的确,水玻璃最常见的一个用法就是做涂料,可以用来修补墙壁上的裂缝…
你看,墙壁都能修补,皮肤当然更不在话下了。
大家应该都见过:粥凉下来以后,表面上就会结一层膜,这是因为
大米里的淀粉在高温下的交联作用
。如果不小心把粥里的米汤滴在手上忘记擦掉,它成膜后对皮肤有一个收缩的作用,手上的皮肤就会觉得紧绷。
同样道理,如果把这个含硅酸钠的眼霜涂在眼周的皮肤上,一方面就像用腻子粉刷墙一样可以把皱纹填平,另一方面成膜时的收缩作用又可以把眼袋拉平
——于是乎你的眼周就像有裂缝的墙壁一样,只要120秒,就能修补的光滑如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