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肿瘤频道
医学界肿瘤频道是领先的肿瘤领域专业媒体,我们传播国内外前沿学术动态,提供有用、有趣、有态度的专业知识,报道领域内发生的新鲜事。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肿瘤频道

智慧重症系统上线!三大核心角色助力肿瘤重症诊疗革新

医学界肿瘤频道  · 公众号  ·  · 2025-03-12 20: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天津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打造“临床-管理-学科”三位一体数智化平台


三大角色赋能重症医学全链条


基于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颁布的《 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 》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肿瘤重症患者日益增长的救治需求,经过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多部门的不懈努力与紧密协作,一套专为肿瘤重症救治打造的重症系统正式上线啦!以“ 临床医生的得力助手、科室管理者的可靠帮手、学科发展的坚定推手 ”为核心定位,不仅顺应了肿瘤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更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提升重症医疗水平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承载着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的使命与担当。作为国内首个实现肿瘤重症全程数字化管理的专科系统,其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打通医院诊疗系统、设备数据全链条,实现“多维度数据采集-肿瘤专科智能评分-临床辅助决策预警”全流程联动,将救治响应速度提升50%。该系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临床医生的得力助手 —— 从“数据孤岛”到“智能中枢”


痛点直击:ICU是全院危重病例集中的地方,长期以来,医生护士手工记录数据,人脑记忆,工作量巨大,数据获取依靠人工,费时费力,效率相对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遗漏和失误,难以提供优良可靠的医学参考数据 。

1.  全域数据整合 :海量数据抓取,及时准确地获取肿瘤患者全方位数据

- 系统自动抓取并记录床旁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数据,以及其他重要的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数据,结合最新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高亮显示异常数据,遵照科室临床救治习惯以及患者特点个性化制定监护规则,实时捕捉患者病情变化,随时把握最新病情状态,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从而为患者救治赢得时间。

- 同步HIS、LIS、PACS等系统,医生一屏查看生命体征、检验结果、影像报告,提高信息整合效率。 既可以一屏实时多值显示也可数据一屏显示。

- 多维数据同屏展示,整合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用药记录等关键指标,动态生成“肿瘤重症作战图”,护士视角,医生视角灵活切换。既可以显示数量(毫升数),也可显示剂量(μg/kg/min)。

2.  智能诊疗闭环 : 让指南“长”在系统里

-质管病种标记筛查,按照学科发展要求设立病例收集规则

-疾病诊断及治疗,黄金时间预警 :系统内嵌超10种疾病诊疗指南。从患者入科开始,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和筛查,如针对脓毒症,一旦指标超阈值,系统自动提醒医生诊断并启动指南操作清单,使科室3小时Bundle达标率得到极大提升。

-智能评分系统,依托系统内全面的数据基础,1分钟内完成危重患者所需各项评分。

-肿瘤专属模块 :特设肿瘤专科评分,Caprini评分,Khorana平分;ECOG,KPS、Child-pugh分级,NUTRIC 评分。尤其是自主研发并设置肿瘤免疫治疗多脏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分体系。

-个性化监护治疗评估模块,血流动力学评价模块,呼吸氧和模块、代谢营养治疗评估模块、镇痛镇静评价模块、CRRT治疗模块、康复治疗评价模块,重症护理评价体系模块等等

-依据《指南》、《规范》,第一时间作出重症诊断提示推送给主管医生,遵照bundle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并评价达标率。

3.病情推演 :医生的全能助手

-灵活筛选关键指标,根据需要生成指标变化趋势图,自定义设置观察频率,多维度整合,基于患者危重症评分,全面评估患者的状态,辅助医生提前干预。

科室管理者的可靠帮手 —— 从“经验管理”到“数据治科”


痛点直击:传统质控依赖人工统计,三甲质控指标追踪耗时耗力,跨院区协作效率低下。

系统解决方案 :

1.自动化质控平台

- 自动生成重症医学质量控制指标,将质控指标嵌入到日常护理的工作流程中,无需额外花费时间收集汇总数据。抓取系统内的客观数据,生成质控报表,反应科室质控管理情况。

2. 跨院区同质化
-系统支持多院区数据互通,通过统一的质控平台,实现诊疗流程标准化。例如分院与主院区可同步调取患者信息,远程诊疗响应时间缩短到10分钟,助力优质资源下沉。

3.信息化无纸化模块化生成交班记录

-借助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床旁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及记录、医嘱的自动提取、护理文书自动生成以及一键可视化交班报告,大大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手动记录时间, 使医生和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服务。

4.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依据系统内嵌模块进行工作量统计,为今后绩效考核以及DRG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学科发展的坚定推手 ——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痛点直击:临床科研因数据分散受阻,多中心研究难以开展。

系统解决方案 :

1.科研直通车
-依据自主确立的学科特色要求,设立专属肿瘤重症数据库,肿瘤重症信息化管理系统同医院病历管理系统完全兼容,可以按需进行病例检索、汇总、分析。

-设置个性化检索规则“免疫治疗相关肺炎”“化疗后骨髓抑制”等复杂条件检索,科研数据准备时间从原来的几周甚至数月提高的几天,提高了科研效率。

2. 区域联盟构建
-联合多家基层医院建立“肿瘤重症救治网”,统一质控标准与诊疗方案,实现肿瘤重症医学同质化发展,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

3.学科影响力升级
-依托院内患者全病程数据,构建具有肿瘤特色的高质量重症专科数据中心

-借助日益发展的AI技术,同步提升肿瘤重症的治疗水平,建立肿瘤重症早期预警及个体化模型。

未来已来!这不是终点,而是“医疗新生态”的起点


1.技术深度融合

-AI预言家 :充分利用大语言数据模型进行机器学习,通过分析ICU接诊患者的数据构建模型,为肿瘤患者脓毒症、ARDS、AKI、重度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等进行早期模型预测和疗效评估。

-借助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抓取全院患者心电监护、生命体征信息、重要实验室检测等信息,引入临床危急值理念,精确识别潜在高危风险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推送和预警,早期进行救治或转入ICU,将肿瘤重症患者的救治节点提前,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周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2.虚拟多学科会诊

- 肿瘤患者多伴随存在其他系统疾病,在治疗中需整体评估考量。 依托重症系统的全域数据整合与AI决策引擎,生成多维度患者画像,推动多学科诊疗迈向“精准协同,高效同质”的方向发展。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精彩资讯等你来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图片 更多医疗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