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都是空气
最八卦的新三板投资公众号,一起来八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全都是空气

新三板出神股票 签下《欢乐颂》的小包总、樊胜美,这家“北电毕业生”开的公司竟然赚不到 500 万(股票代码:833892)

全都是空气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6-07 21:37

主要观点总结

《欢乐颂 2》热播,演员知名度提高,但背后的制作公司「艺能传媒」面临资金短板和盈利压力。主要讲述电视剧背后的制作公司「艺能传媒」的经营状况和挑战,包括艺人经纪业务、影视剧制作业务以及对赌协议等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欢乐颂 2》热播带动演员知名度提高。

电视剧《欢乐颂 2》持续火热,剧中演员如蒋欣和杨烁的知名度因此大幅提升,剧中角色和现实生活的故事引发公众关注。

关键观点2: 「艺能传媒」面临资金短板和盈利压力。

虽然「艺能传媒」通过签约热门演员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公司面临资金实力不足的短板,并且公关和运营等成本较高,盈利压力较大。此外,公司还与投资者签订了对赌协议,但未能达到承诺的业绩要求。

关键观点3: 「艺能传媒」积极拓展艺人经纪业务和影视剧制作业务。

为了扩大业务,「艺能传媒」开始拓展艺人经纪业务,并成功签下蒋欣、杨烁等明星艺人。同时,公司的主要业务还包括影视剧制作,制作了一些知名影视作品。然而,公司的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竞争、成本支出等。

关键观点4: 「艺能传媒」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存在风险。

「艺能传媒」为了融资曾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特定的业绩要求。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公司未能达到承诺的业绩要求,可能面临投资方要求回购股份等风险。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这段时间《欢乐颂 2 》正在热播,延续第一部接着讲述一个名叫“欢乐颂”小区里五个背景身世性格迥异的女孩们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话题度和收视率依然很高,剧中的演员知名度也因此大幅提高。


其中饰演樊胜美的蒋欣,在剧中扮演一个生活在极度重男轻女家庭里“赚钱机器”,笼络了观众大把的同情心……



而饰演小包总的杨烁,在剧中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唯一继承人,充满“妖气”的外表和磁性的声音,也收割了一众少女心……



按理说,电视剧热播以及演员知名度提高,应该伴随着投资方以及经纪公司的各种数钱,然而,签下了《欢乐颂》中“小包总”和“樊胜美”两位演员的「艺能传媒」却告诉你,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北电同学室友一起开公司

「艺能传媒」是由一群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掌管的影视剧制作公司,首先是公司老板贺为毕业于北电管理系制片管理专业,目前持有公司 45.31% 的股份,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除了贺为以外,曾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电影事业部总经理的阚晓泽、电影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立以及合作作家程穑等,都是毕业于北电,据贺为自己说,其和阚晓泽、周立是同班同学,又和周立住一个宿舍,程穑和阚晓泽则在他们隔壁宿舍。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是公司管理层的主力了。



「艺能传媒」目前的最主要业务就是影视剧制作业务,作为一个 2010 年才成立的公司,「艺能传媒」资金实力是短板,所以一般都会采用和其他投资者联合投资制作影视剧。


目前公司的影视作品有《狭路》、《华胥引》、《蚂蚱》、《左耳》等等。 2016 年公司共实现 1.42 亿的收入,其中影视剧制作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占到 81% 以上。


《欢乐颂》杨烁、蒋欣是主力

从 2015 年开始,「艺能传媒」开始拓展其艺人经纪业务,迅速签下了蒋欣、杨烁两位明星艺人,之后又签下了迟佳等人,目前公司共签约了 8 位演员。


这其中知名度相对较高的蒋欣和杨烁明显占据公司“台柱子”的位置,随着《欢乐颂》电视剧的热播,两位明星带来一笔还不错的收入,按照公司之前约定的 10% 的抽成比例,公司在 2015 年获得 1099 万经纪佣金,2016 年是 968 万。



从中也可以估算出蒋欣和杨烁二人的个人收入在过去两年合计为 2 亿左右,相当丰硕。然而相比较来说,公司的收入就略显惨淡了,比如 2016 年公司虽然取得 968 万的营收,但要花费 500 万的成本进行公关、支付车旅费等,实际赚的还不到 500 万。


除此之外,蒋欣和杨烁在「艺能传媒」都有入股,其中杨烁持有公司 4% 的股权,位居公司的第四大股东,而蒋欣则是通过公司第二大股东京杭投资间接持有公司极少一部分股份。


3 年对赌 2 年失败

公开资料显示,「艺能传媒」在 2015 年 10 月份挂牌前,就引入不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其间曾三次与投资者签订了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中要求公司在 2015 年到 2017 年三年,每年的扣非净利润不得低于其承诺的最低数额的 80%,否则的话,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对自己的股份进行回购。



然而,「艺能传媒」2015 年、2016 年虽然分别取得扣非净利 3443 万元、2884 万元,但依然明显低于相应的 4600 万和 5520 万的对赌要求。


不仅如此,在三次对赌中,公司的最高估值是 5.3 亿,而公司目前的市值为 6.3 亿。如果继续维持这种情况,还真难保不会又多出一个对赌失败的案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