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自2004年第一家视频网站土豆网成立,经过十余年发展,互联网视频行业已经形成BAT三大平台平分秋色的格局,大文娱生态成为不约而同的战略选择。
来源:传媒内参(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冯婷(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这段时间,我周围的影视界朋友有点兴奋,这些朋友有十几年前扬名沙场、战功赫赫,但近几年淡出江湖的老影视人,也有在优质平台千锤百炼,如今独闯天下的资深新人。
兴奋的原因是,结束不久的爱奇艺世界·大会宣布了推动行业生态发展的三个计划,计划标准公开、清晰、透明,显然,这些计划打中了影视人的发行“命脉”,这些朋友有项目的开始拿自己的项目对标,手头没项目的也开始沸腾了,坐不住了。
击中影视人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一家平台公司问“我能为行业做些什么”,他已经赢在了思维方式上,更何况这是一家懂内容、懂行业的公司。
中国娱乐内容产业,在2016年到2020年将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三年就要翻一番。但是,看似繁花似锦的影视行业,依然暗藏重重问题,这些问题似乎是影视工作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爱奇艺无疑体察到了,开出药方直击行业“命门”。
命门一:发行不易。
据不完全统计, 2016年全国国产电视剧备案剧总部数约2000部,备案剧总集数约53000集。2016年全国各电视剧制作机构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约334部约15000集,不足备案数的25%。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约8000集,也就是说,即使拿到发行许可,能够在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集数也仅有一半,要注意的是,8000集里还包含了两台拼播集数。
从网络来看,头部电视剧的收购价格增长了200%,但是,网剧、自制剧的成本增长了230%,这中间很多公司必然会为了寻求网络发行高价而过度投入、过度追捧,导致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命门二:明星高价。
由于一线明星具有超高人气,有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关注度,同时也是制作方与渠道谈判的重要筹码,所以尽管出演成本极高,影视公司要做大剧只能做出让步。仅在2016一年时间内,一至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将近250%,在一些更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75%。
很多IP大剧的制作成本都在一路飙升,比如最烧钱的IP古装剧,成本不过亿都不好意思拍。它们的成本大概在2至4亿,按平均成本3亿算,最多的时候,一个演员在一部剧里就能拿走2亿。
命门三:IP版权高企。
制作方在与发行方议价时,除小鲜肉,大IP也是定价的重要因素。IP价格水涨船高,数年间翻了百倍。2015年,第一波IP热潮来袭,当年近60部小说IP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剧等影视作品。2016年则有151部播出。
2017年的热播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欢乐颂2》等无一不是热门IP。在天价背后,其实是观众的强烈需求和稀缺的创作核心资源。对于制作公司来说,拥有粉丝基础的好故事是开发成功项目的关键,它具备剧集所需要的完整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鲜明的主题。
命门四:制作和宣发。
在影视变现的过程中,除了IP 和演员阵容,营销推广和制作水平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真正互联网制作模式的网剧,到现在还没有让我们眼前特别亮,创新特别足的,像《伪装者》、《好先生》、《琅琊榜》这样的电视剧作品,在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而事实上,买回来的每部剧在互联网上播出都赔钱。
剧做得好,还得宣得强。宣发成本在总制作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在网络平台工作的时候,常有影视界朋友希望了解平台在项目宣发资源上的支持方式和力度,这些都是制作人不熟悉但尤其重要的环节。
用真诚与专业推动行业“共荣”
在世界·大会上,龚宇说,“每一种内容的创作者应该都有他自己的回报”,这无疑说到了所有内容创作者心坎上。行业问题很多,但未来充满希望。
从受众变化来看,1998、1999年百度、腾讯、阿里注册成立,伴随第一代中国互联网出生的一代人年满22岁,正式走出校园,成为主力消费群。
从行业发展来看, 2016年全网网剧规模125亿左右,假如按照平均增长40%-50%计算,付费收入到2020年会会追平电影票房600多亿。爱奇艺希望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形成“共荣”。
针对影视行业的当前痛点,爱奇艺站在影视人的视角和立场,为行业考虑和提出一系列深得人心的解决方案。
针对发行收益,今年爱奇艺在去年网剧分账政策基础上,升级推出超级网剧定价招标的海豚计划。三个级别五部作品,保底加分成。S级作品在2018年1部, 800万保底价加上除了互联网以外的其他渠道的净收入的50%分成,以此类推,A+级2部, A级2部。
单独政策促进超级网剧模式,是为了把单分钟成本提高到行高,让每一个细节每一分钟质量越来越高,高于现在的长剧,这更加适用于付费的商业模式。此外,爱奇艺即将在猫眼的专业版里面公布网络电影票房的日分账数据。
针对明星高片酬,推出天鹅计划。虽然影视行业演员很多,知名的演员也很多,但是主流新兴的受众群喜欢的粉丝量很大的演员太少了,所以爱奇艺通过平台发现和培养新人,设立训练营,培养新的演员,虽然今年、明年可能不见效,但是相信两年三年五年一定会见效。
针对IP版权费用高,爱奇艺文学拿出500部有影视改编权的作品,零授权费的方式提供给合作伙伴。
针对营销软肋,爱奇艺开放自己更多的营销能力,在爱奇艺号建立自己的营销阵地,鼓励大家利用爱奇艺号,利用爱奇艺泡泡圈、商城、奇秀直播等各种服务形态,积累自己的粉丝。
同时在爱奇艺开放平台建立渠道工具,分配营销代码,让合作方可以跟踪渠道投放的效果,数据增长来自哪个信息流,哪部剧在几分几秒哪个人说哪句话的时候,有多少用户跑掉了,爱奇艺后台即将开放这些数据,可以让大家营销投放更有针对性。
针对制作突破。爱奇艺推出幼虎计划,支持具有创新尝试精神的制片人成长。爱奇艺把平台的定制剧或者初期研发的项目,交给这些制作人制作,并为制片人提供项目资金,不让他们承担资金上的压力。同时,爱奇艺抓住超级剧集向电影级发展的审美变革,通过与周星驰、冯小刚、陈可辛、韩三平、唐季礼、陶昆等电影界最厉害的制片人、导演人合作,把行业标准向电影工业化进阶,非常值得期待。
内生影视基因打造生态焕发“新生”
在其它平台都在为自己储备的影视剧项目和IP版权卖力吆喝的时候,爱奇艺却没有发布一个自己的项目。它的提问不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让我的平台更加吸引人”,而是“作为一个平台方作为内容制作方能够做哪些工作?”做生态比做项目更有胸怀和胆识。
在早期会员的开放生态里面,爱奇艺只开放了网大,去年世界·大会上开放了网剧,今年的世界·大会把更多形态的作品放在会员这个体系里面,动漫、儿童、纪录片、网络综艺节目。
在这个生态里,爱奇艺不单单是一个播放剧集的平台,更多的是整个娱乐内容的产业链,文学、漫画、动漫、游戏、电商、电影票以及所有的从电影到电视剧到整个综艺节目、儿童节目,目的是想形成一个服务和内容的生态。
打开爱奇艺第一页是视频,第二个标签页是叫乐活,里面全是跟视频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是爱奇艺未来娱乐世界的雏形,在线上可以看一部剧,看一部电影,它里面的衍生品在爱奇艺商城上可以买到,它的同名的漫画或者小学在文学里可以看到,在漫画里看到,等等,未来还有更多线上和线下的连接,比如电影票,打开APP一看,在附近几公里可以下单订座,可以支付,去现场进去看,雏形正在形成。
这个生态最主要的目标是留住时间,留住用户的时间,他只要进到爱奇艺,不管看哪一项业务,最后都有观看的可能性。只要用户的时间留存住了,我们就能够做好服务,从而获得我们双方都需要的价值,用户获得他的观看体验,我们获得我们的商业收益。
自2004年第一家视频网站土豆网成立,经过十余年发展,互联网视频行业已经形成BAT三大平台平分秋色的格局,大文娱生态是三大平台不约而同选择的战略。
三家都在做生态,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三大平台文娱生态的起点和基因完全不同。阿里的基因是电商,通过资本的外生力量和组织架构重组形成大文娱体系,正致力于将电商和视频充分打通。腾讯的基因是社交和游戏,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娱乐基因,目前深根于影游互通和网文影视化之路。爱奇艺发端于正版高清长视频播放,影视基因从内而生,不管是衍生出的爱奇艺文学、动漫、游戏,还是爱奇艺商城,都在已积累的强大视频内容分发能力基础上,紧密围绕视频的货币化变现服务。
这场大文娱生态的战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