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松蔚
湖畔贩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券时报  ·  DeepSeek突发!本周启动! ·  9 小时前  
冠南固收视野  ·  赎回压力增加,信用债如何配置?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300543、002989,收警示函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大模型应用,新动向 ·  2 天前  
证券时报  ·  DeepSeek官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松蔚

寻梦环游记:为什么家庭会变成梦想的禁区?

李松蔚  · 公众号  ·  · 2017-12-10 08:55

正文

(大规模剧透预警!还没看电影的速速退出)


不用怀疑,《寻梦环游记》本来是一个恐怖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年轻人,不顾家人的反对,离家去北漂,搞音乐,死了。后来他的重孙子 Miguel ,不顾家人的反对,也要搞音乐。

结果他一冲出家门,也死了。

是的,他死了,但没死透,一缕阴魂去了地府。

故事就是从这里展开的,走的是童趣路线。他在冥界一场大冒险,不但顺利「还阳」(姑且先用这个词吧),还查明了多年前的事实真相,修复了一大家人的情感创伤。不过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仍然有一层若隐若现的,冷冰冰的桎梏:根据这个「阴间」的设定,他必须拿到家人的祝福,才可以获准「还阳」。伴随这个祝福,他必须同时接受家人附加的一切条件,否则就死透了。

换句话说,这个设定赋予了家人绝对的权力,可以掌控 Miguel 的生死。

好在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有一个光明的结局。一方面, Miguel 很会想办法,做不通这个人的工作,他转去找别人。另一方面,家人还算是通情达理,当年的误会又是事出有因。所以最终有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家人送他还阳,不附加任何条件。相当于是家长松了口,给了 Miguel 活着去追寻梦想的权限。

但你仍然要想一想, 如果不是这样呢?

如果那个晚上,没能找到唯一有可能支持他音乐梦想的曾曾祖父,而其他的家人又咬死了不松口,非要放弃梦想才送你还阳,主人公该怎么办?

不是在「梦想 vs. 家庭」中做选择,而是在「梦想 vs. 活下去」中做选择。

这一来,就只能放弃梦想了吧。

——你说,这算不算一个恐怖故事?



最重要的问题是——电影始终没有正面交代—— Miguel 为什么会去冥界?

要知道,这个设定,是一切矛盾的源头。

表面上,它只是一个纯粹的灵异事件——小男孩拿起了高祖的吉他,就莫名其妙地离开了人间。但是这件事太关键了,它不应该被解释为「莫名其妙」发生的意外。毕竟,它直接导致了「梦想」被放到「活着」的对立面。

要理解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就要回到电影一开始 Miguel 说的一句话。他说,他一直觉得自己和曾祖母 Coco 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Coco ,是这部电影的名字。

曾祖母,是这个故事隐藏的主角。

虽然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昏昏欲睡,但她无疑是家族活着的人里,至高无上的权威。她是被父亲抛弃的小女孩,也是后来家里的老祖宗。关于音乐的禁忌,是她妈妈设定的,却在她的手里严格执行,成为整个家族的禁令。

是的,在她的时代,禁绝音乐的意志是她贯彻的。

她真正封锁的,是对父亲的感情

从这个禁令被贯彻的强度之深,执行之严,可以感觉到 Coco 对父亲的恨意之浓。我们也可以从奶奶( Coco 的女儿)身上,看出 Coco 曾经的权威。或者从家里其他人的畏手畏脚上,猜想那些敢于挑战禁令的人会是什么下场。

而在 Coco 弥留之际,MIguel又一次打开了这个禁区。

对孩子来讲,禁忌往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他们无知无畏,兴致盎然,翻箱倒柜地在家里翻找那些埋藏最深的秘密。家庭治疗中,有一个概念叫「派遣」,说的就是某一个家庭成员,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稀里糊涂接受了家族给他的任务。而家族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往往最容易承担这种派遣。

他被派遣的任务,就是找回对高祖父的情感。

那么,派给他任务的人又是谁?

不是别人。 正是守护这个禁区的,曾祖母 Coco 本人。


是的,最严厉禁止这段情感的人,心里一直有个隐秘的渴望,想要唤回这段情感。在弥留之际,这份渴望也许更容易冲破封锁它的铜墙铁壁。

在故事结尾,一切谜底揭晓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 Coco 的这份渴望,竟是如此的触目惊心。那张被撕掉多年的照片,一直就保存在她手边的抽屉里。代表她在这个与父亲绝缘的家里,又暗暗地为这个人保留了一席之地。

与此对应的,是 Miguel 在家里的秘密房间,以及他对音乐执著的爱。

那是他在这个家族里,在所有人都不被允许谈论「这个人」的地方,坚持为这个人保留的一席之地。这一老一少,形成了鲜明的互文关系。

理解了吗? Miguel 说, 他和曾祖母有某种联系

他对音乐的「梦想」不仅属于他这个人,也属于整个家族,属于他的曾祖母。压抑越深,渴望越强。他是曾祖母内心挣扎的外化,是 Coco 用来找到父亲和解的一个代理人。在 Coco 将不久于人世的那一年, Miguel 出发了。

——他冲出家门,冲进了冥界。

整个冒险的内核,是家族的创伤记忆修复。

这样就顺理成章了。为什么他拿起吉他的瞬间,有如遭遇十万伏特的电击,直接从阳世打入了地府?那根本是一个家族积压了多少年的诅咒啊。他拿起琴的同时,打开了一个封印,那是被抛弃的女儿到死都不能放下的心结。

Miguel 闯入了这个家族的禁区。

Coco 也冲破了内心的禁令。

像一个义无反顾的勇士,在失落的世界里上天入地,寻找丢失的拼图一角。电影把它讲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 Miguel 在经历一场冒险,对抗一个看似无理的诅咒:如果不能在那个人被遗忘之前把他带回, Miguel 也会随之迷失。但你不妨想象,这个童话里的每一幕,也都在 Coco 的脑海里上演。

Coco Miguel 是一体的,他们向逝去的家人寻找答案 。高祖母让 Miguel 还阳,但永远不能碰音乐,意味着母亲要求 Coco 永远忘掉父亲,这不失为一种解脱。 Miguel 没有听从,意味着这一次, Coco 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他们找到了父亲,也争取到母亲和父亲沟通的空间。 Miguel 成功得到夫妻两个人的祝福,从冥界返回的结局,意味着 Coco 最终选择了原谅。

到此,诅咒的力量消失了。


我们稍微说一下,围绕梦想的对立。

这个对立的两极,不是「追寻梦想」和「压制梦想」,也不是「做我自己」和「听家人的话」,而是对待伤痛的两种态度: 封禁 ,和 直面

围绕「梦想」的阻力和冲破阻力,都无关乎梦想本身。

梦想,音乐,只不过是替罪羊。

高祖父年轻时离家寻梦,客死他乡,这是家族最大的伤痛。而家族应对伤痛的方式最初来自于高祖母:把这个人彻底封禁起来,剪掉他的照片,不提他的名字,甚至不允许音乐在家里响起。简单来说,就是把有关这个人的记忆——无论是美好还是痛苦的——都一股脑儿地打个包,藏起来,仿佛这个伤痛从没有发生。

这种方式自欺欺人,但不得不承认它有效。

一奏效就是好几十年。

整个家族因此隔离了痛苦。但这种隔离终于走到尽头。他们只是假装这个人从未存在过,而他是存在过的。那首家喻户晓的《 Remember Me 》是一个象征,在这个家族之外,它就像一个幽灵般无处不在。整个家族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让自己保持绝缘。直到当初的小女孩变成耄耋老人,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家族终于借小孩子之手,以寻梦的名义,开启了第二种尝试:

重建跟这个人的联结,承认他的存在。

在一个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一个经典的,创伤疗愈的元素——对禁忌的重新讲述。音乐只是一个东西,但是对音乐的禁忌,却为这个东西赋予了某种诅咒般的魔力。使每一个触碰它的家庭成员,都因为强烈的恐惧而缩手。但他们恐惧的究竟是什么?追求音乐,难道就一定十恶不赦?恐怕没有人能说清。因为没有人真的想过这种事。大家只是说:「不可以……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禁忌本身的影响,超过了被禁忌的内容

对它的挑战是危险的。心理治疗中的暴露疗法认为,曝光的第一时间,冲击会尤其强烈。在电影的隐喻里,它直接威胁到了小男孩的生死:「要么别碰这个禁忌,要么就死。」它是家族埋放了几十年的,秘而不宣的情感。但如果咬咬牙,多面对它一下呢,又会怎么样?——你会看到,这件事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我们人为地为它赋予很多意义:背叛,罪恶,抛弃,生离死别……

但那些不过只是替罪羊。背后的真相是,一切都只是跟「那个人」有关,它是指向「那个人」的私人情感:正面的,负面的……既有强烈的愤怒,怨恨,委屈,也有浓烈的,像阳光一样无法直视的眷恋。 这些情感,才是最吓人的

如果我们勇敢地打开这个封印,直面那些情感的存在,承认它们,让那些被封存了几十年的记忆像狂风一样呼啸而来,又席卷而去,而我们始终睁着眼,不否认也不逃避。等到一切被讲述完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证券时报  ·  DeepSeek突发!本周启动!
9 小时前
冠南固收视野  ·  赎回压力增加,信用债如何配置?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300543、002989,收警示函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大模型应用,新动向
2 天前
证券时报  ·  DeepSeek官宣!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