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在改革、开放、创新的新征程中,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年一季度,深圳新兴产业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实现增加值1853.88亿元,增长12.8%,占GDP比重达到40.4%。深圳的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丰富的创新梯级层次悄然成型,自主创新加快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汇集全球创新资源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型经济动力十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
大中小微企业齐发力
上个月,首款量产的国产基因测序仪顺利完成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并公开发布,标志着深圳在高端基因测序技术的源头创新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款测序仪出自深圳华大基因。
时间回溯到5年前,华大基因只能从美国进口测序仪,被国外供应商开出天价保修合同,并限制购置新型测序仪,华大基因的发展就像被扼住了咽喉。华大基因决定走自主研发道路,布局基因测序相关产业上游,五年后自主研发的桌面型高通量测序系统BGISEQ-500发布后,引起业界一片惊呼。其产品性能、通量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测序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3。
加快自主创新,深圳企业不断向价值链上游迈进。
同样是5年前,深圳创业公司柔宇,在深圳、硅谷及香港同步创立。柔宇用自己的源头创新成果,刷新了人类的想象力:2014年研发出厚度仅0.01毫米、全球最薄的柔性屏幕。目前,柔宇估值突破30亿美元,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在国内外贮备超过700项知识产权。
深圳90%的创新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创新型企业是深圳本土企业……
一直以来,深圳著名的“六个90%”,诠释着深圳的企业创新特色。
国际权威的《经济学人》曾撰文称,要研究深圳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创业企业的视角去观察它。深圳是“硅三角”的龙头,有着比硅谷更强大的创新生命力,深圳企业提交的国际专利数量比法国和英国都要多,并且大多是高质量专利。
截至2016年底,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3年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根据对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CT专利数据库的分析统计,截至2016年底,深圳累计PCT专利69347件。在全球创新相对活跃的全部城市中,深圳居第二名,仅次于东京,领先硅谷。
如今,在深圳创新企业链条上,既有华为、中兴、腾讯等大型知名巨头,也有一大批如大疆、柔宇等新近崛起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还有柴火空间等创客空间,以及各类创业型创客建立的企业,在大、中、小、微企业之间,形成了丰富的创新梯级层次。
聚集全球创新网络资源
一张流传在创客圈的“深圳创客地图”,向全球展现深圳创新活力。以被誉为“硬件好莱坞”的华强北为中心,详细记载了电子器件市场的分布、加工工厂,地图上华强北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标有英文名字,比如移动设备大楼、LED大楼、传感器大楼等,老外手握地图在深圳追寻创客梦的例子多不胜数。
来自美国的HAX公司是美国硅谷一家专门关注智能硬件创业的孵化器,5年前,HAX总部迁到了深圳华强北。HAX公司CEO希瑞尔告诉记者,在华强北可以接触到整个产业链,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大规模生产和组装,也是为了创建高效便捷的研发中心、调试中心和检测中心。在深圳,原本做的项目只需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成。
越来越多全球创客聚集深圳,甚至许多跨国公司在深圳设有“资讯站”,捕捉最前沿的创新趋势。
2016年以来,美国苹果华南运营中心、美国高通深圳创新中心、美国微软物联网实验室、美国微软教育产业联盟创新中心、新兴际华国际总部等世界500强项目相继落户深圳。目前,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累计达到275家,且跨国企业投资向高端领域迈进。
深圳,正以全球化的视角加速推动国际优质创新创业资源的流通与整合。
前不久,深圳市首批海外创新中心授牌仪式在市民中心举行。美国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英国伦敦、法国伊夫林、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法、加拿大多伦多等首批7家海外创新中心,准备重点建设。
“5年后,海外创新中心将成为深圳创新资源的重要来源和深圳在全球科技生态圈的合作枢纽。”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市海外创新中心以引进海外高科技项目和高端人才为目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以实现从海外团队当地孵化到创新企业引进孵化、再到新型产业落地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集聚新动能。
创新经济成发展主引擎
5年来,以创新驱动推动城市发展的深圳,正在发生着可喜变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81%升至2016年的4.1%,研发投入强度全球仅次于以色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878.2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7847.72亿元,年均增速15.9%,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从29.9%增长至40.3%,对GDP的贡献率提高至53%左右。深圳已经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拉动深圳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动力十足。
近两年,深圳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加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引领带动下,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16年,深圳实现生产总值19492.6亿元,增长9%,稳居国内大中城市第四位;公共财政收入79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6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单位面积(平方公里)产出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9.76亿元、1.6亿元,居全国首位;PM2.5平均浓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处于国内大中城市领先水平,实现了质量、速度有机统一和效益、结构同步优化。
深圳市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秘书长宋兵评价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增长,使得深圳向创新更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产业形态阔步前行,为下一轮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