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原创
在投资市场的语境中,人们往往以上市速度、估值高低或者市值大小作为衡量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在经营者的视角,合适的时机做恰当的事,获得更持续的成长速度和市场规模,才是一家企业做决定的核心。
阿里巴巴3月26日发布公告,决定撤回菜鸟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请,并提议以现金购买菜鸟少数股东的全部股权和员工所有已归属的股权。
阿里在资本市场连续经历多场分拆和IPO风波后,这一消息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一时间各方热议不断。有人表示一边减持B站、小鹏汽车股份回笼资金;另一边撤回上市,大手笔回购菜鸟股权,一收一放之间直呼看不懂。
不过从业务经营视角来看,一收一放之间恰恰是阿里更聚焦的战略定力。在当晚的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的表态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阿里对于核心业务的耐心和信心。
蔡崇信表示,菜鸟撤回IPO,并没有受到监管的任何影响,而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战略考虑,二是有关菜鸟IPO程序所处的阶段。
从战略上来看,当下阿里集团的核心任务是要在电商领域获胜,为此需要恢复市场份额,推动业务增长。蔡崇信强调,菜鸟作为阿里国内及国际电商业务中的关键物流服务提供商,其运营与集团电商业务之间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因此集团决定让菜鸟管理层不再为上市的事情分心,专注于与阿里国内国际电商业务的战略协同,以及对其全球网络进行长期战略拓展。这一战略决策,既是阿里围绕电商核心业务进行调整的信心,也是长期投资的耐心。
从上市价值来说,蔡崇信指出,目前IPO市场所处的低迷阶段以及市场流动性的缺乏,强行推动IPO并无实际意义。因此,决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暂缓通过资本市场交易的方式释放价值给股东。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从长远战略视角展现的耐心和信心,还是依据市场变化下做出顺势而为的调整,菜鸟撤回
IPO
都是一场在战略聚焦下追求多方共赢的深思熟虑。
在管理学中,战略定力是指在长期复杂形势下,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趋势,克服短期困难、抵御各种诱惑,瞄准长期目标和主要矛盾,持续沉着行动的主观能力。不过在实际的决策场景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摆脱行业周期变化的影响。
对企业来说,想要实现和周期的价值共舞,首要经营任务就是凝聚经营焦点,找出未来方向。作为一种集中资源突破的方法论,战略聚焦往往是企业战略定力的核心表现,需要聚焦于一个战略切口进行饱和投入。
对于外界的议论纷纭,倒是一点没有束缚阿里的决断。取舍之间的果决,来自阿里拥有的稳定战略定力内核。
不仅是在集团的资本动作方面,更早一些时候,在组织变化,人员调整之间,均不断聚焦电商这一核心战略。加减之中,阿里也正在围绕电商业务梳理出更聚焦、清晰的战略主线。
2023年中期,马云在阿里内部会上就曾提出集团未来三个方向,为“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随后,吴泳铭宣布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称将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同时进行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
其中,分别代表用户和AI的电商以及云被认定为阿里内部最核心的业务,未来急需加大投入。
在2月份的阿里集团财报电话会上,对于2024年,管理层依然表示:“鉴于现在用户跨平台消费的竞争形势,回归用户是我们的战略核心,我们将在用户核心体验上加大投资,提高客户的购物体验。”
作为在阿里电商物流服务环节扮演重要角色的菜鸟,在过去一年的战略聚焦下,围绕用户体验,也先后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开启“卷”服务的物流竞争。
在国内电商市场方面,菜鸟联合天猫超市在全球20个城市,全面上线半日达服务,相比行业通行的“211”模式提升近4个小时,进一步探索中国物流时效的天花板。时效之外,更多的物流服务也在全面升级重塑。
去年6月,菜鸟正式推出自营快递菜鸟速递,在全国近三百城提供晚到、破损必赔,不上门必赔,在途拦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个100%承诺。
不仅在国内市场全面围绕“用户体验”持续投入,在海外市场同样对外输出中国式的服务体系。菜鸟联合速卖通上线“全球5日达”国际快线产品,如近已落地欧美、中东10多个国家。
在阿里全面聚焦电商业务,进行饱和式投入的时刻,撤回菜鸟
IPO
,显然是深思熟虑下的上乘之选。
站在集团层面而言,和菜鸟的深度协同,可以更自主地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用户体验。对菜鸟来说,也可以更充分利用集团资源,成长为全球性物流企业,为集团和自身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和价值回报。
撤回菜鸟IPO,从集团层面看是阿里聚焦战略更近一步落地的利好,在员工和投资者的个人层面,阿里大手笔回购股权则是增加个人财务流动性的第二重利好。
在撤回菜鸟IPO公告发布的同时,阿里巴巴也计划向菜鸟少数股东(包括员工)发出要约,以每股0.62美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所有菜鸟已发行股份向阿里巴巴集团出售,总对价最高可达37.5亿美元(约270.69亿元人民币)。
阿里指出,此次向菜鸟的少数股东(包括员工)发出要约,回购所有菜鸟已发行股份,也是为从菜鸟创立之时即加入,从8至10年前即投资的少数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的机会。菜鸟股东可以选择接受要约,并将其股份出售给阿里巴巴换取现金对价,或者继续持有菜鸟股份。
对于这个回购价格,有机构指出,阿里以每股0.62美元的价格收购菜鸟剩余36.3%股份,菜鸟的隐含估值约为103亿美元,即市销率的0.7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相比之下,A股顺丰控股为0.6倍,圆通、申通和韵达平均为0.5倍,而京东物流市销率为0.3倍。
个人财务回报之外,在当前创业公司股权难变现的环境下,阿里大手笔地回购,也是对于员工二次创业的信心加油站。
在菜鸟集团CEO万霖26日晚间发出全员邮件中,宣布将向菜鸟员工推出二次创业奖金激励计划。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公告要约收购菜鸟员工股权之后,菜鸟员工收到的又一项激励计划,体现了菜鸟对未来物流战略性建设的决心。
根据万霖全员邮件中公布的计划,菜鸟正式员工除了在2025年4月获得正常的年终奖外,在2025年8月还将额外获得一笔同等金额的奖金。这一计划将覆盖届时在岗、且有年终奖的所有菜鸟正式员工,采用月度或季度奖金非年终奖激励的员工也会有相应方案。
这一计划有望让员工士气得到进一步稳定和提振。
一份从集团层面到个人回报层面的双重利好,也使不少机构看好此次菜鸟回撤的决策。富瑞表示,在当前市况下,阿里撤回子公司菜鸟智慧物流网络的港股
IPO
申请,市场对此并不完全感到意外,维持阿里
“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