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股市提振,债市未冷 ·  2 天前  
锌财经  ·  340亿广州老板,抄底800亿永辉 ·  4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为什么直播间里的总裁含量越来越高? ·  5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小杨哥,从网络消失了 ·  6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低调理学博士,接手200亿贵州习酒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只有在工作中更多地做自己,你才会活得更惬意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09-30 08:44

正文


可能除了《芝麻街》爱发牢骚的奥斯卡之外,很少有人能够奢侈地在工作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完全彻底地展现真正的自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便是在提供心理学家所说的“情绪劳动”,也就是当个人所从事的事情并非自己所愿的时候,人们会摆出一副职业面孔。人们在工作之余也不例外,例如在疲累和厌倦的时候在电梯中进行客套,但是这一情形在工作中更为普遍,因为大多数人每周都会在办公室呆很长的时间,而且它也是维持我们的职业形象和生计的手段。


你的老板就“利用更少的资源,完成更多的事情”发表了一个毫无新意的动员演讲,你会微笑点头,但其实你最想做的却是掀翻会议桌;一位客户因服务差而对你抱怨,尽管你对其感到十分厌恶,但是却依然表现得毕恭毕敬,而且十分热心;你可能前一天晚上没睡好,但是你会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因为有人对你说过(连自己都不记得说过多少遍了),“伟大的领袖会给团队带来正能量和士气”。


“情绪劳动”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通常又被称为礼貌待人。然而,扮演程度的深浅总是因人而异。有的人是“深层表演”,这关乎其工作的核心价值和信念(“是的,客户自视高人一等,但是我很同情他,十分重视帮他解决问题”),或“浅层扮演”(“我要以礼待人,但是实际上我真的想骂人”)。


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在情绪劳动中进行“浅层扮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假装或压抑情绪,使得人们的想法与表现存在差距,然而这一趋势会为个人和组织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本。当人们习惯性地表现出“浅层扮演”的压力时,他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倦怠和工作业绩下滑等现象。这也会给他人带来影响:那些“浅层扮演”的领导者辱骂雇员的可能性更大,例如贬低雇员或侵犯其隐私。工作压力也可以转移至家庭生活。一项针对在工作中进行“浅层扮演”的酒店雇员的调查发现,其配偶更有可能将其工作看作是冲突的源头,而且希望对方更换工作,从而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




通常,人们进行浅层扮演的环境包括:

个性(例如内向或外向水平),与工作岗位中应扮演角色之间的差距


价值观不一致,你所从事的事情不符合个人价值观


职场文化支持或不支持某种特定的情绪表达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表达规则”)

当然,理想的情况是人与工作的完美契合,这样你的行动会和感受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人们也就无需整天筋疲力尽地伪装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减少“浅层扮演”增加“深度表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高度契合自我个性)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如果人们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而且并不完全认为自己入错了行,那么你可以在工作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情绪劳动”,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有信心。

提醒自己从事工作的原因

与自己的宏伟目标进行关联——你正在学习的技能对于你的整个职业生涯至关重要;虽然这份工作目前比较枯燥,但十分稳定,因为你的孩子需要医疗保险,而当一位好家长对于你来说至关重要。这样一来,就会有助于加强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关联。

尝试乐观的思维方式

人们很容易陷入“是该干活的时候了”这种思维模式,即把工作看成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就大多数人的财力情况而言,工作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你一定要让自己看到工作给你带来的益处,这种益处可以是与同事之间的头脑风暴或者提升系统效率等等。

将工作看作是你选择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被要求做的事情。需要明确的是,我并不是仅仅在建议你乐观地思考问题或者试着将实际问题合理化,而是说务必多留神那些不起眼的语言陷阱,一些工作任务(哪怕是你喜欢的工作)会被定性为“繁琐累人的事务”。如果你无法发现工作中你“想要”的关键元素,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进行调整。

对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重塑

试想一下,你是否能够与你的上司共同对工作进行调整,从而让其更符合你的价值观。例如,当你访问分公司的时候,发现那里员工的行事方式让你很受鼓舞,那么也许你可以提出一个新项目,涉及更多的此类拜访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的工作变得更有意思,并借此减少对“情绪劳动”的需求。


当人们一想到工作压力,总会把其归咎于时间压力、信息量过大以及变化等。事实上,人们在工作中所付出的“情绪劳动”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需求源,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和管理。

苏姗·戴维(Susan David)|文
苏姗·戴维(Susan David)是哈佛麦克林恩培训学院创始人,也是哈佛大学的教员。

《哈佛商业评论·自管理》
编辑|时青靖[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