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猿
关注大数据行业的最前沿资讯,分享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深度文章,关注“数据猿”就是关注大数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NeurIPS ...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LossVal:一种集成于损失函数的高效数据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HKUST博士论文】单视图图像的高质量3D生成 ·  6 天前  
玉树芝兰  ·  能反思的 AI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猿

VC给to B创业者的十条建议

数据猿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9-09-23 11:14

正文

来源:常垒资本(conswall_cap)丨作者:冯斯基

数据猿官网 | www.datayuan.cn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壹·

什么是VC投资的创业项目

 

创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开个餐厅、奶茶店叫创业、想做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也是创业。

但是对于泛创业来说,其实VC要找到投资标的是一个百分比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因为VC的盈利模式来说,它并不是赚的企业的营业利润分红,更多的是要赚估值溢价的钱。

所以什么样的项目可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翻估值,可以最终进入IPO上市成为考量的最大目标。
 
绝大多数的新赛道(赚钱的事儿),肯定都不是一家在做。小则一二十家,多则几十家。

但往往只有这个赛道头部的第一名能够冲出来,最终跑到上市。

然后第二名,第三名有被收购的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创业者在交流过程中,都是纳闷:为什么XXX公司跟我们是同行啊,为什么它能融到我们融不到呢?

其实不是同业中大公司融大钱,小公司融小钱。本质是只有头部能融到,后面的中小企业就要当生意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营公司。

其他的并不能资本化的公司和项目,在我们这就简称"生意"吧;
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样的生意型项目能让创业团队富足,能纳税,就是是高尚的创业者。做生意、赚钱,真的,一点都不比所谓创业low,能合法的赚钱就是正义!
 
另外企业能否资本化和证券化,真不是有收入有利润数字就可以。

迈向二级市场的有中间服务商:券商(投行),而在一级市场中,负责帮助企业融资的叫FA(财务顾问)。时常我也从FA手中拿到净利润已经XX的项目。

粗看起来,貌似已经一只脚迈进了IPO的大门了。但其实,一家公司的报表有利润,和真正达到IPO的要求是相差巨大的。

这个公司:

  • 账乱不乱?
  • 是否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
  • 有没有偷税漏税?
  • 是否是按照研发费用化记账?
  • 有没有按照会计准则记账?
  • 是不是国家支持的产业?
          ......

在中国,能上市IPO是个稀缺的机会,这张船票真不是说有就有,想上就上。绝大多数的企业和这张门票距离非常非常远。



有些公司和行业,从出生的第一天就注定了其实就是生意公司,那么就:好好赚钱!别总瞎折腾。



·

创业的机会都在细节里

 

盯着媒体的热点开始创业肯定是无效的。


在客户一线那里找到痛点才是创业者该做的。痛点也分真假。这里我们就谈谈创业的机会是什么?

 

1、学会区分真痛点和假痛点。


很多时候,假痛点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锦上添花的需求。


这种改善型的解决痛点在客户端是不会被分配预算去买的。


过去曾经见过一个公司,融资之后,开辟了10条软件产品线。


现金全部被10条产品线研发吃进去了。然后10条产品线,只有一个产品是客户愿意买单的。代码敲了半天,研发费用白费了。


虽然客户说:“挺好,如果你开发出来,我可以考虑购买。”


实际中,开发出来了,试一试,最后一谈合同的时候,全都说预算紧,没钱了。功能平平的东西,没有解决客户真正痛点的东西,最终是很难卖,很难获得客户买单的。

 
2、好产品是打磨迭代出来的。

真正的好产品不是一次完美的提前设计出来,而是在不断的研发迭代中真正抓到需求的精髓打磨出来的。

很多创业公司走过1、2年之后,回头看看公司的产品和创业之初想到的是差别天翻地覆。

真正的能变现的产品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调整,不断迭代演进出来的。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建立产品技术护城河的时候。
 
找到你的创业机会,最最重要的就是在执行中:验证它,调整策略,一直验证它,一直调整策略,直到你自己都感觉这个路对了。(自己不能骗自己啊)
 


叁·

企业做大看合同、生死看现金流


大多数企业都是被撑死的,很少被饿死。

 

大多数to B公司合同金额>营业收入>收款。很多企业家看着合同的金额能笑出来,真正观察到账的合同款就能哭出声来。


中国to B的生意,周期长、付款慢,这个是整个生态的现状。花钱可是嗖嗖的快,时刻关注着现金流,就像人体的血液,断了,企业就会有生死问题。

 

一家真正赚钱的企业,不是看报表中的净利润。而是现金流的正负。很多创业者把新的现金流寄托在了企业的再融资上。真本身就是刀尖上跳舞。


自从2018年开始,VC也没钱了,自有的造血功能必须具备。否则企业有极大的可能性死在这个冬天。

 

Rule NO.1:别总觉得自己能一轮轮的融资,真到现金流断裂,欠了一屁股债,然后法院判失信人员,这辈子可能都交代这儿了,最后妻离子散。

 

话说,失信人员或者进去了再出来,又是一条好汉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多数人遇到个坑,再进去了,出来就是混个营生。这肯定不是一个创业者想要的。

 


肆·

创业者要把情绪放到盒子里锁起来


情绪对把事办成没有任何的帮助。怨天怨地,发脾气,最后把自己搞毛躁了,反而事情没有一件是可以加速解决的。


何必呢?

 

网上搜索一下,看看成功的企业家的话:真正优秀的人,都是掌控情绪的高手,他们都擅长给情绪调频,找到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另外再表述的白点:有性格和来情绪是两回事,有性格是能控制住的,收放自如;有情绪是控制不住的,自己都觉得昏天暗地,不高兴。

 

这个世界根本没人同情弱者的眼泪和暴躁,最多亲人在亲情的角度上给点体谅(时间长了也不行)。因此收回你的情绪吧,对这个世界、你的事业、周围的亲朋好友一点意义没有。

 

创始人、CEO,天天到公司就是骂人,基本这个公司离死亡不远了。


另外一个,也别把“创业”这个是道德绑架,仿佛只要是自己在创业,家人、亲人就无条件付出。凡是都是交易以及交换。


连续失败的连续创业者,就要自己琢么琢么是不是适合再去创业了。




 伍·

团队是所有人把长处放在一起

 

看人、识人、用人,是企业家的基本功,所有创业公司,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面对合作伙伴和团队,有些经验分享:


有些可能不能成为合伙人、合作伙伴、团队骨干的特质:


  1. 自大,说话高高在上,貌似全世界他最懂的一副样子。

  2. 滔滔不绝的灌输,不给你表达观点和态度的机会。

  3. 合伙创业,不求100%信息透明,但切忌信息完全不透明,藏着掖着,信任就都没了。信任没了,合作的基石就没了。

  4. 固执,极为固执。无法听取不同声音,也无法接受不同意见的。

  5. 不想做大整个蛋糕,就想现钱和目前自己能分多少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