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矫正报到地点,赵某又一次迟到。】
司法所工作人员:
你怎么又迟到了?这都第几次了!
赵某:
路上堵车。
司法所工作人员:
每次都是借口,你当这是度假呢?
赵某:
我……
司法所工作人员:
唉,先进去吧。
【检察院对辖区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巡回检察工作。在查看社区矫正对象档案时,入矫不到半年的赵某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楚检君:
赵某因开设赌场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入矫之后,赵某在报到时经常请假迟到。我们要关注一下。
检察官助理拂晓:
好!
【检察官询问赵某。】
楚检君:
你总是迟到,这可不是对待矫正教育的正确态度。
赵某:
我…我就是不太适应,感觉这日子过得没什么盼头。
楚检君:
为什么会这么想?说说看。
赵某:
我本来就没什么一技之长,还判过刑,以后找工作谁敢要?
楚检君:
这不是你不遵守矫正规定的理由,你要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改变现状。
赵某: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楚检君:
我们会帮助你解决问题,但前提是你要配合我们的工作,不能再这样消极对待了。
赵某:
好吧检察官,我尽量。
司法所工作人员(递给赵某一份文件):
这是矫正期间的注意事项,你再好好看看,别不当回事。
赵某:
知道了。
【检察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沟通。】
司法所工作人员:
赵某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矫正对象都在就业方面遇到了困难,缺乏相关信息和渠道。
楚检君: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们一开始就对矫正有抵触情绪。
司法所工作人员:
确实是这样。
检察官助理拂晓:
看来这是个普遍问题,得想办法解决。
司法所工作人员:
可是怎么解决呢?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楚检君:
一方有就业意向,能不能找到有用工需求的另一方,搭建平台让双方各取所需?
司法所工作人员:
这个想法不错!可是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不容易啊。
楚检君:
这需要相关部门一起努力。我们可以尝试搭建一个就业对接平台,邀请专家对有就业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
检察官助理拂晓:
可以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心理疏导,这对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帮助很大!
楚检君:
嗯。我们还要摸排了解辖区企业经营范围、用工需求及有无吸纳社区矫正对象的意愿等情况,马上行动。
检察官助理拂晓:
明白!
司法所工作人员:
我们全力配合,我这就回去收集社矫对象的就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