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2024年松江区青年教师读书征文和TED演讲比赛总结大会上,小编听到了几位青年教师的暖心教育小故事。
教育家精神在他们身上是鲜活的,更是每位青年教师的从教初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的课上,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几个不爱学语文的孩子却早已神游天外了。课间,这位老师把孩子们带去校园的银杏树下观察。孩子们笑着、闹着,捡着遍地的银杏叶,捧起来又撒下。
有孩子激动地跑去跟老师说:“老师、老师!原来银杏叶真的像一把小扇子啊!”“老师,我觉得银杏叶就是金色的蝴蝶呀!”
之后学习诗歌时,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制作诗集,在学写作时,带着他们动手制作地图。后来,那个曾经不爱学语文的男生跟老师说:“老师,你知道吗,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了!”
那一刻,她真切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
松江区岳阳小学青年教师高玮琦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记录下来,获得了
松江区2~5年教龄青年教师
TED演讲比赛一等奖。
普通教师离教育家精神有多远?不少青年教师接到活动通知后都犯了难,
高玮琦说:“工作以来的经历,带给我许多收获,教育家精神是于漪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可以是我从教的初心。
我们除了要吃透课本、扎根讲台,更重要的是要俯下身来,看看孩子眼里的世界。”
松江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徐越刚刚工作两年,她的班上有不少学生不是松江本地人。上到五年级《桂花雨》这篇课文时,学生也
学着作者回忆起家乡,跟同学介绍起家乡的美食——南京盐水鸭、仙居杨梅、宁波汤圆……
徐越借此机会在班级里开展了“我的家乡我介绍”活动,学生的分享中,一颗颗中国心、一个个华夏魂慢慢生长。“这不就是于漪老师说的‘学习母语、热爱母语,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自己与民族文化的血肉相连,骨肉亲情’吗?”徐越说。
上到《桂花雨》时,正好上海的桂花也开了,徐越带上班级的孩子找到学校里的桂花树,摇下桂花雨、闻花香。一个小姑娘第二天给徐越带来了一块亲手做的桂花糕,“徐老师,我昨天跟大家一起看桂花、跟妈妈做桂花糕都好开心呀,我会永远记得的!”
徐越说,“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题看似宏大,其实就深深植根于日常教育中,是可学、可用,且无处不在的鲜活实践。只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就能润物无声地讲好教师故事,传播教师声音。
幼儿园里有
“
沉默寡言的孩子”,也有
“
频频捣乱的孩子”,用一以贯之的教育范式,教育、批评并引导着他们,就会有起色吗?
松江区九亭镇中心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宗翠玲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总是沉默寡言的筠筠是不爱表现吗?总是弄乱积木的飞飞是因为爱捣乱吗?在班级讲故事比赛时紧张到尿裤子的十月是真的没法胜任吗?宗翠玲开始思考。
她尝试
融入孩子的世界,果然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筠筠并不是永远一副木然的态度,她在表演游戏时眼神
渴望又胆怯
;飞飞那堆看似杂乱的积木并不是他捣乱的结果,而是他想要搭出城堡屡战屡败;十月讲故事时声音颤抖,眼神中却有坚定……
宗翠玲陪着筠筠一次次在同伴面前走秀后,
筠筠
的表达越来越流利,舞台上的身影也开始变得灵动;她坐在地上陪飞飞一起搭起积木,魔法城堡越来越精美,骄傲的小表情出现在
飞飞
脸上;她陪着十月朗诵、纠音、模拟练习,现在的
十月
不仅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更是作为幼儿园代表站上了区级、市级比赛的舞台,收获了属于她自己的荣光。
“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我怀揣着爱,助力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就像于漪老师那样。”宗翠玲说。
“在听到青年教师们讲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走神’,联想起于漪老师青年时站在讲台上是什么样子,她又是怎样向前辈们学习的。”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部副部长
兰保民说。
他表示,做于漪式好老师,归根结底是从于漪老师身上体会到教育家精神最核心、最本质的力量,从而成为最好的自我,“我从这些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未来好老师的独特形象,这也是属于
他们
自己的教育家形象。”
2023年起,松江区教育局开始开展松江区2~5年教龄青年教师TED演讲比赛,当年就有108位教师入围了区级复赛、决赛。随后,获奖教师组成松江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宣讲团,在20多学校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和经验,展示对教师职业价值的理解和思考。今年的青年教师TED演讲比赛有138位教师进入区级复赛、决赛,97名教师获得等第奖,宣讲团队伍也将继续壮大。
2024年松江区青年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收到主题征文116篇,其中37篇获得等第奖。
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宁伟表示,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活动,“既要树立不倒的大红旗,又要挖掘身边教师的典型事例,遍插小红旗。激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人民教育家于漪为榜样,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追求,奉献教育、潜心育人,争当‘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