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午刚知道咪蒙被全网封禁的,凤凰网、头条号等都使用了类似“坚决抵制虚假信息,抵制丧文化、毒鸡汤、反对贩卖焦虑、骗取流量行为”等词汇,然后把咪蒙和旗下团队账号“一网打尽”,并表示“不得转世”。
这种官方词汇听着让人很不爽,咪蒙作为一个自称“宇宙第一网红”的IP,她写的什么,旗下团队写的什么,难道平台不知道?应该是不仅知道,且还给予了诸多流量扶持,君不见今日头条抢知乎作者还下了血本。
如今破鼓万人捶,切割关系、禁账号在情理之中,但用词之严,颇有一种一本正经地表达“我到今天才看清你的真面目”的感觉,很认真的,不是演小品,这才令人不寒而栗。
咪蒙的影响力不是今天刚有,行文风格也不是今天刚形成,之前还作为新媒体代表参加过朝阳区委统战部组织的学习十九大会议,很显然被封禁的原因并不是如这些官方声明所言,真正的原因,大家都藏着不说而已。
很多人觉得咪蒙走了大快人心,净化了网络环境,其实并没有。
那些喜欢看咪蒙的人,他们需要得到一种生活给予的解释,为什么自己过得不够好,是笨,还是蠢,怎么总是一副能力不足、力不从心的样子?咪蒙给出了回答,不是,你很好,你是最好的自己,是社会不够好,是别人太阴险,是你太单纯。
无论在她故事的结尾里,类似你的人结局是好是坏,看完以后你都有种“无愧这一生”的感觉——结局好,你有了希望,解了恨;结局不好,你坚持了心中所坚持的,无怨无悔。
但我们知道,世界并不总是这样。
大部分情况下,不太好的结果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将属于别人的因素无限放大,自然是可以宽慰心灵,但却对“改变现状”毫无帮助,只是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相信这就是世界的解,因为要改变自身真的太不舒服了。
于是他们信咪蒙,因为她总能说出他们想听的话,就像注射完了鸦片,就又有力气经得起新的一天的折磨,只是到了点,还得回来重新注射。
咪蒙并没有创造出某种需求,她只是满足了那部分需求,无论这个世上有没有咪蒙,那部分需求一直都在,咪蒙走了不代表什么,他们又会去找新的人,或许是周冲,或许是别的什么人,新教主会把他们照单全收,然后平台一样再把新教主们供起来,继续给他们一人配一个摘星子的大喇叭,叫嚷着“星宿老仙,法力无边”,只要别惹事儿就行。
一切都不会有改变,除了咪蒙自己。
(完)
今日有彩蛋
如果有新教主有幸看到了这篇文章,希望日后能对两件事感到敬畏:
1.回归
自然界有一种神奇的“自我复原”或“保持稳定”的趋势,当一件事被拉扯地越远,往回收的反向力量就会相应增大,用塔勒布的《反脆弱》里阐述的理论解释,就是离开稳定态越远就越脆弱。
有人把这个理论用于股市等证券市场的交易,比如快速下跌时候的抢反弹或者快速上涨之后的等回调;有人也据此来判断一个人的人设什么时候崩,通常来讲,越完美的人设越多人关注就越脆弱。
要抵抗回归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身的进步要快速跟上表象远去的速度,也就是要“匹配得上”,但由于爆发期表象远去的速度实在太快,有极大的“放大效应”,于是基本上当事人都是跟不上的。
那些能舍去部分利益,适时刹车,让表象冷却一阵,让“真相”跟上的人,就有“常青树”的潜质,但人在万千宠爱中很难如此认清自己,所以绝大部分人遇到了都只会离稳定态越来越远。
2.概率
“上得山多终遇虎”、“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些谚语说的是什么?是概率。
一个每天的生存概率都有9999/10000的人,就像在一副有10000张牌的袋子里摸唯一一张“死牌”,想象一下10000张牌有多少,提醒一下,一副牌只有54张。
虽然每天都来抽一次,但我想通常这个抽的人是不会怀疑自己是能永远活下去的,而事实上他的平均寿命期望也就只有30年。
有些走钢丝的人走完后拿了一笔钱就改行了,有些人还继续走,最终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掉了下去,钱没花了。
他们是贪心吗?不,只是数学不够好,谁说数学没用来着?
(这次真的完了)
为防错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