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午睡对大脑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的午睡方式和注意事项。研究发现,经常午睡的人大脑衰老可能更慢,最佳午睡时长为30分钟以内。此外,午睡还有预防老年痴呆、降低心血管病风险、调节负面情绪等好处。保持健康的午睡方式需要注意入睡时间、饭后不宜马上午睡、午睡不宜睡得太晚以及不宜直接趴着睡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最佳午睡时长为30分钟以内。
超过30分钟的午睡可能会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和中风风险。
关键观点2: 经常午睡有助于减缓大脑衰老。
相关研究表明,经常午睡的人总脑容量更大,相当于脑容量衰老减缓2.6—6.5年。
关键观点3: 午睡还有其他好处。
比如预防老年痴呆、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以及调节负面情绪等。
关键观点4: 健康午睡的注意事项。
包括入睡时间推荐、午饭后不宜马上午睡、午睡不宜睡得太晚以及不宜直接趴着睡等。
正文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忙碌的生活中
午睡已经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
恢复精力的重要习惯
💤
最新研究发现:
经常午睡的人
大脑衰老可能更慢
那么
最佳午睡时长是多久?
午睡要注意什么?
2023年4月,《肥胖》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最佳的午睡时长为30分钟以内。
与不午睡的人相比,
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特别是腰围、空腹血糖和
血压方面。
午睡小于30分钟的人,代谢健康风险则不存在,而且在血压方面表现更好。
午睡睡太久反而可能对健康不利。2024年6月,《欧洲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
对于高血压患者,午睡不能超过30分钟,长时间午睡增加中风的风险。
与午睡1—30分钟相比,午睡31—60分钟与中风风险增加27%,午睡超过60分钟与中风风险增加37%。
都说睡觉就是大脑在“充电”,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2024年11月21日,《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30分钟的小睡(浅睡眠)能够有效提升认知表现,让大脑进入最佳状态
。
午睡常常就是这类浅睡眠。
2023《睡眠健康》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午睡的人,与较大的总脑容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午睡减缓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的速度,从而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
具体说,经常午睡的人,
总脑容量更大,相当于脑容量衰老减缓2.6—6.5年。
2021年发表在《综合精神医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午睡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并且有规律地午睡还可以提高思维敏捷性。
2019年发表在《心脏》杂志在线版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偶尔午休(每周1—2次)的人与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风或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几乎减少一半,降低了48%。
白天小睡可以调节情绪,改善午睡后的心理状态。2010年发表在《精神病学与临床神经科学》上的研究发现,午睡后清醒期间,快乐、放松成分的量值显著升高。
1. 入睡时间推荐
12:00—13:00,超过15:00不宜午睡,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2. 午饭后不宜马上午睡
饭后胃内食物较多,胃肠加强蠕动,血液循环加快。
如果饭后立刻午睡,大脑和全身供血量相对减少,身体会感觉不适,加上午睡时间短,所以睡醒后会感觉累。
3. 午睡不宜睡得太晚
尤其一到周末,中午很精神,下午四点多非常困,于是一觉睡到天快黑了。这样容易打乱生物钟,午觉睡得晚起得也晚,晚上自然睡得更晚,从而导致第二天白天精神也不好。
4.
不宜
直接趴着睡
尽量不要直接趴在桌上睡午觉,长期趴着午睡会对神经、颈椎以及肠胃等造成伤害。
趴着睡觉眼球容易受到压迫,长时间会造成眼压过高,暂时性的视力模糊,使视力受到损害,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高度近视,同时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尤其对已经出现轻微近视症患者、近视患者或戴隐形眼镜的学生危害更大。
来源:央视新闻、CCTV生活圈
编辑:孙美
转载请注明来源:
常州日报(微信号:
czrb20141301)
随 手
点 赞
好 运 不 断
点 个
在 看
能 量 加 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