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
为聚焦电影创作,鼓励电影学院毕业生跨学系联合创作高品质的剧情、纪录短片/长片及艺术作品,于2024年首次举办
「学院奖」
评选活动
,旨在评选出优秀毕业作品,特别重视在影视制作过程中协力合作完成的项目。
本届学院奖特别邀请知名
作家、编剧、导演
朱文
;
知名导演、编剧、监制,“一部电影”创始人
杨超
;知名导演、编剧
李睿珺
;知名制片人、出品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
叶宁
;
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导演部总监
金科
;与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知名导演、监制
徐小明
;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
杜海滨
;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负责人
陈玲珍
,组成本届
「学院奖」终审评委会
。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2024届「学院奖」终审评委合影
6月15日晚,经过两天对入围的十八个影片类作品,与八个非影片类作品的评选,本届「学院奖」终审评委们齐聚象山校区3号楼113小剧场,与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金一斌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
黄斌斌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盛晨霞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付帆
,中国美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臧志成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助理、导演系系主任
周佳鹂
,共同揭晓
2024届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学院奖」的最终获奖名单
。
颁奖典礼于晚上18:30在象山校区3号楼举办,首先本届学院奖的入选影片创作团队陆续亮相,走上红毯进入会场。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
徐小明
首先登台,代表电影学院对所有参与的同学和老师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并且特别提及初评团队连续三天三夜的辛勤评定,以及终审评委们深入的讨论交流,这些不仅是对我院学子毕业作品的肯定,更可以借此机会对教学工作提供一次深刻反思的机会。“无论得奖与否,自信和努力是通往未来的钥匙”,徐院长在发言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再接再厉,并且继续前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随后,评委与现场来宾陆续揭晓结果,
2024届「学院奖」获奖作品
详情及颁奖词
如下。
剧情|15min
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闫博文
《骑士日记》获奖词:
看不见摄影机,也看不见视听语言,但是能看见从哈雷摩托,电车到踏板摩托的运动方式的变化,能看到清晰的B故事——理想被现实打败,又把现实稍微地理想化了。完整的视角设计,极度轻盈的拍法,内容和形式完美融合,自由与青春的胜利。
——「学院奖」终审评委
“在名校的光环下,我们更需坚守自主,追求艺术的真谛。”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金一斌
深刻阐述了中国美院所应秉持的师从大家的名校意识和领先创作的自主意识,这两大意识不仅是对学院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每一位艺术创作者的鞭策和激励。
纪录|72min
专业:影视编导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杜海滨
《小影1948》获奖词:
本片以家书为介质,融合影像与文字,跨越岁月与代际的沟壑,对时间进行解码的尝试。家庭这个特殊的场域在“爱”的辩论中轻而易举地从个人性穿透到公共性。
——「学院奖」终审评委
知名制片人、出品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
叶宁
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能来参加电影学院的评审工作,这一次看完我院学子的毕业作品后能感受到他们的创作就和毕业主题一样,宛如一棵棵生机盎然的树木正在成长。他认为学子们现在的创作环境是“无比幸福的”,能有这么多资深的前辈引导、交流,还有他无比尊重的万玛才旦老师在天上温暖地呵护着大家,未来一定会产出更多熠熠闪光的作品。他也指出在今后从校园走向电影产业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挑战,除了像李睿珺、杨超、杜海滨、朱文这些创作者一样坚韧向前,也不能忽视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不断学习与协作,并且时刻不能忘记故事最重要的力量一定是直击人心的,才能最终被人们记住。
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导演部总监
金科
代表终审评委宣读对“最佳CG短片”荣誉的寄语,“很遗憾!此次最佳CG短片奖项空缺。综合看几支短片的制作,在叙事和画面质感的最后输出,与行业的品质要求尚有距离!故本次不颁发该奖项,算是对同学们另一个视角的勉励!请继续加油!”他更代表评委会鼓励同学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剧情|23min
专业:影视制作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刘智海
《人都是要死的》获奖词:
导演以创作为出发点,在由内而外的反观与外部世界的双向指涉中,在建构与解构中,导演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崭新文本的生成之旅。特授予最佳导演奖。
——「学院奖」终审评委
知名导演、编剧
李睿珺
在颁发「学院奖」“最佳导演”时
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影片虽然在剪辑、美术、录音等方面表现出色,却没有获得提名的原因,因为这几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不是校友,而是校外的援助人员,不符合「学院奖」提名条件。
他指出电影学院设立「学院奖」的初衷还是鼓励我院学子们在校园内多进行跨学系/科系的联合创作,建立可以共同成长的制作班底,互相协助。他希望下一届还有之后的同学们都能够多多寻找同学和校友参与创作,形成更好的创作氛围。
剧情|12min
专业:影视编导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陈雨
《海那端的声音》获奖词:
准确的景别,焦距和运动,朴素扎实的色调和质感,创造出真切的空间感和可信度,赋予人物微妙的魅力与尊严。标杆级的复原物质现实的影像。
——「学院奖」终审评委
知名
作家、编剧、导演
朱文
回忆上一次来到电影学院参加「毕业联合创作提案会」时就已经感受到了非常难得和纯粹的创作气氛,无论是拍电影的人还是评审电影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制作电影的乐趣。他衷心体会并热烈祝贺电影学院在这半年中取得的明显进步,「学院奖」的诞生更是标志着学院的发展目标,为创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剧情|20min
专业:影视编导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杜海滨
《甲床》获奖词:
影片通过一种独特的症候,展现了身体-工业之间的冲突与联结,“手”作为器官、工具和契约印记的集合在钢铁洪流中被冲刷侵蚀,机械之“力”在这里导致了哀婉之“美”。
——「学院奖」终审评委
知名导演、编剧、监制,“一部电影”创始人
杨超
回顾本次「学院奖」的终审过程时表示,评审之间有很多的观点碰撞,他也从这种探讨中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而这一次“最佳美术”这个奖项是最难评的,本身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传统的美术院校,倾向于艺术电影、观念性的影像叙事上的表达,这一次的颁奖其实是鼓励大家未来开拓更多类型片的创作,最后的这份获奖名单不单是经过反复的揣摩和深思熟虑,更是希望给后来的其他学子们树立一些小小的目标,他期待有更多扎实的类型片作品能够不断涌现。
剧情|9min
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
本科作品
指导老师:闫博文
《Universe X 25》获奖词:
在沉沦中逃离世界,影像带着灵动的跳跃性,挣脱束缚和痛苦的生活,在一种自由而生动的宇宙中获得新生。
——「学院奖」终审评委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助理、导演系系主任
周佳鹂
在致辞时
代表学院教学系统表达了对毕业作品指导老师们的感谢,是他们不断的鼓励、跟踪与督促,才有了更好的学生毕业创作。她认为校园时代的创作代表了某种珍贵的生命光环,一些学生在前几年都没有发光发热,但是毕业作品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他们积攒的热情和才华都能猛烈地燃烧,一定要抓住这样好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生命力和创作力。
王文灿|剧情|15min
专业:影视制作
硕士作品
指导老师:付帆
《回响》获奖词:
声音在本片中成为一种无法解开的谜底和一种永恒的期待,求知欲、共同感受力促使我们向远方呐喊,带着希望等待回响。
——「学院奖」终审评委